时间:370年~372年
人物:晋简文帝VS桓温
核心提示:“人啊,如果不能流芳百世,哪怕遗臭万年也值得!”这就是东晋枭雄桓温的人生信念。他先是为获取名望接连组织三次北伐,后来又为“受禅”铺路,不择手段地废黜晋废帝,扶立简文帝。结果简文帝去世时,他连个“摄政”的名分都没捞到,真可谓忙忙碌碌一生,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
北伐不得志
永和五年(349)四月,后赵皇帝石虎去世,北方陷入一片混乱。晋国征西大将军的桓温,向朝廷请命率军北伐,不想朝廷却把北伐的重任交给扬州刺史殷浩,使得一心想建功立业的桓温遭受挫折,心中愤懑不已。没多久前线传来殷浩接连战败、损兵折将的消息,桓温马上来了劲头,再次向朝廷请命出兵北伐。这一次朝中已无良将可用,就答应了桓温的请求,由此东晋历史上有名的三次北伐拉开帷幕。永和十年(354),桓温率领4万晋军直捣关中,接连击败了前秦的主力军队,眼看就要攻至长安。但此时晋军的粮草已供应不上,桓温无奈之下只得撤军,就这样第一次北伐功亏一篑。两年后,桓温组织第二次北伐。这次桓温把攻击点放在羌族首领姚襄身上,双方在河南伊水交战。桓温身先士卒,三军将士也无不拼命。很快姚襄就被打得溃不成军,桓温趁机占领晋王朝的故都洛阳。随即桓温上书朝廷,请还都洛阳,但朝廷却怕桓温有异心,不愿迁都洛阳。桓温只得率军南撤,放弃了东晋统一全国的良机。桓温这次北伐路过金城(今江苏句容县)时,看到自己担任琅太守时种下的柳树已长到十围粗,不禁折下一根柳枝感怀道:“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想当年自己还是20出头的小伙,意气风发,如今已满脸沧桑,功业还没有成就,眼泪再也止不住哗啦哗啦地往下流。
再次回到江南,桓温每天都坐卧不宁,金城折柳的一幕从心头挥之不去。太和四年(369)四月,桓温率领5万军士准备第三次北伐。临行前,参军郗超劝他选在秋季出兵,因为那时已是秋收季节,军粮才有保证。桓温求功心切,没有听从郗超的劝告,领兵攻打前燕。起初,晋军一路推进打得敌军无还手之力,还生擒了燕国宁东将军慕容忠。七月,晋军打到距离前燕都城邺城只有200里的枋头(今河南浚县),与前燕南讨大都督慕容垂率领的军队展开激烈交火。慕容垂切断了晋军的运粮通道,桓温马上陷入军中无粮的困境。桓温此时才悔恨没有听从郗超的建议,可一切都晚了,伤亡30000余人,铩羽而归。
不惜遗臭万年
历经三次北伐,桓温已成了60多岁的垂垂老者,虽然无力再领兵出征,可称雄天下的野心还在心中盘旋。晚上睡觉时,桓温都不忘抱着枕头叹息:“人啊,如果不能流芳百世,哪怕遗臭万年也值得!”一天,郗超来看望愁容满面的桓温,问道:“难道你就不忧愁?”桓温见郗超明知故问,就说:“在我跟前你无须掩饰!”郗超就开门见山地说:“我知道你忧愁于自己的一事无成,其实要想让天下人认可你也不难。前朝有霍光的故事,你完全可以效仿!”郗超几句话就说到桓温心里,两人开始越坐越近,谋划起一场天大的阴谋……
太和六年(371),一向平静的建康城忽然谣言四起:皇上有阳痿的毛病,根本不能生育,他就让男宠相龙、与宫中嫔妃交 媾,生下了三个皇子。如今,皇上想把这些皇子封为亲王,还想让他们日后继承皇位,动摇皇家基业。晋废帝司马奕老实本分,平日里也没什么过失,怎会有这种丑事发生。起初人们都不怎么相信,可谣言越传越盛,不由得让人们对晋废帝产生几分怀疑。躲在幕后的桓温见火候差不多了,就径直跑到皇宫找太后褚蒜子说话:“皇上昏庸愦乱,不得人心,请太后废黜,另立会稽王司马昱为帝。”说着桓温就从袖筒抽出事先拟好的“皇太后令”,递给褚蒜子盖印。褚蒜子看过不禁潸然泪下,可她一个妇人面对颐指气使的桓温,又能有什么办法抗争。
桓温心满意足地从太后那里出来,立即命令部属到皇宫控制晋废帝。次日晨,桓温即召集文武百官在大殿中议事。桓温也不啰唆,直接抛出了“皇太后令”:废黜司马奕,立会稽王司马昱为帝,是为简文帝。随即,司马奕被贬为海西县公,坐着牛车黯然离开皇宫。司马昱似乎对这一切早有预料,从容不迫地登上宝座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
看着简文帝坐上皇位,桓温不禁舒心地笑了,因为他和郗超谋划的这场阴谋总算得逞。想当初桓温一直对晋废帝不满,就暗自结交会稽王司马昱,以谋取朝政大权。从今人的角度分析,桓温之所以看中司马昱,主要是因为司马昱年事已高,便于控制,而且他几个成年的儿子已相继病故,仅有的一个小儿子尚且年幼,这样日后桓温即使不称帝也能轻而易举地掌控局面。刚被赶下台的晋废帝就不一样,桓温不仅难以操控他,就是他的几个儿子也已成年,按正常情况无论哪一个继承皇位,对桓温来说都不是好事。因此桓温使出阴招,指使亲信在建康城肆意散布晋废帝阳痿的谣言。
郁郁寡欢而死
扶立简文帝登上皇位,桓温并没有坐下来坐享成果,而是马不停蹄地剪除自己看不顺眼的人物。武陵王司马晞是沙场上一员猛将,桓温对他颇为忌惮,于是就捏造罪名想把他除掉。这天,桓温对简文帝说:“司马晞和他的儿子与奸人勾结,试图发动政变推翻皇上,请皇上免除他们的官职。”司马晞是简文帝的哥哥,简文帝既不调查虚实,也没有丝毫怜惜,就依照桓温的意思罢了司马晞的官爵。随之,桓温向自己的仇敌广州刺史庾蕴、故扬州刺史殷浩之子殷涓下手,用严刑拷打的手段逼迫他们写下与司马晞一家阴谋造反的供词。桓温拿着这些供词三番五次地要求简文帝诛杀司马晞,其心情急切得让常人难以想象。简文帝再不像上次那么爽快,毕竟这回是要亲哥哥的命。最后,简文帝被桓温逼得没法,就下了一道诏书:“如果大晋的国运还能延续,就请你留下他一条性命;否则,我自请让开道路使贤能的人前行。”至此,桓温才放弃诛杀司马晞的想法,把他们一家流放到极偏远荒蛮的新安(今浙江淳安县)。庾蕴、殷涓一家及其“党羽”,则被桓温杀得一个不留。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简文帝几乎完全把自己当做桓温的傀儡。桓温则在朝中为所欲为,不可一世,就连侍中谢安见了他,远远地就赶紧跪下来叩拜。桓温摆出一副吃惊的嘴脸问道:“谢大人,你这是做什么!”谢安答道:“世上哪有君主叩拜于前,臣子反而作揖的道理。”不久,简文帝封桓温为丞相,留在建康辅政,桓温却说什么也不答应。后来桓温离开了建康,简文帝还是整天坐卧不宁,生怕自己哪一天也被废黜。中书侍郎郗超看出端倪,就拿性命向简文帝保证,废立皇帝的事情绝不会再发生。郗超是桓温安插在简文帝身边最大的耳目,他做出的保证肯定有分量,简文帝这才稍微安下心来。
简文帝当了不到一年皇帝,身体就撑不住病倒了。看着自己年仅10岁的儿子,简文帝不仅黯然神伤,于是在一天之内接连给桓温发去四道诏书,让他回建康接受遗命。桓温接到诏书,却赖在根据地姑孰(今安徽当涂县)不肯动身。简文帝没办法,就下了一道遗诏:“桓温可依照周公的先例辅政;太子能辅佐则辅佐,不能辅佐就请取而代之!”侍中王坦之看过遗诏,气愤地当着简文帝的面把它撕得粉碎,凛然说道:“江山社稷,是先帝辛辛苦苦创立的,皇上怎么能拱手让与他人!”简文帝听后惭愧,就去掉了遗诏后面“取而代之”的话。不出当天,简文帝就死了,太子司马曜即皇帝位,是为孝武帝。桓温接到简文帝的死讯,本来还做着“受禅”做皇帝的美梦,没想到最终连个“摄政”都没捞到,心里那个愤懑简直难以言表。宁康元年(373)七月,桓温终难等到雄霸天下的那一天,带着无限的憾悔随简文帝去了西天极乐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