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兵败,蜀汉精锐付之一炬。关羽、张飞双双罹难,荆州尽失,夷陵惨败——重重的打击向刘备袭来,这位年逾六十的老人终于心力交瘁,一病不起。面对自己难以面对的现实和未曾实现的理想,病榻上的刘备将蜀汉的未来托付给了诸葛亮。公元223年,一代英雄退出了三国的舞台。
永安托孤
夷陵惨败,刘备侥幸逃出命来,一路自亭撤往秭归,途中收合离散的残兵,毁弃舟船,步行逃到鱼复,狼狈不堪。为求平安之意,刘备命人将“鱼复县”改名“永安县”。
情同手足的关羽、张飞二将接连殒命,战略地位极其重要的荆州全盘丢失,夷陵一战被年轻小将陆逊杀得惨败,自己征战半生积蓄的战将强兵损失殆尽……接二连三的沉重打击摧残着刘备的一颗雄心,年逾六十的老人终于再也经不住重负,一病不起。
蜀汉章武二年(222),刘备的病症由最初的痢疾转为了重症,他自知病危,连忙叫人召来在成都统管大后方的丞相诸葛亮。翌年二月,诸葛亮赶到永安。三月,刘备病危,他将诸葛亮召到病榻之前,一对相遇相知15年的君臣,上演了历史上令人动情的一幕——永安托孤。
刘备将后事嘱托给诸葛亮,他握着诸葛亮的手说道:“君之才能十倍于曹丕,必能安邦定国,成就大事。如果我的孩子可以辅佐,就辅佐他;如果他不堪大任,君可取而代之。”诸葛亮哭泣着回答:“臣一定竭尽全力,忠贞无二,以死效命!”刘备又把太子刘禅和鲁王刘永二子叫到跟前,指着诸葛亮对他们说:“人活到五十就不算早亡,我年已六十有余,没什么遗恨了,只是放心不下你们兄弟。你们要努力,努力!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只有贤德,才可以服人。你们的父亲我德行浅薄,不足效仿。你们要像对待父亲一样对待丞相。”二子领命。蜀汉章武三年(223)四月,刘备病逝在永安宫,时年六十三岁。五月,刘备灵柩回到成都,葬在惠陵,谥号汉昭烈皇帝。
一世英雄
刘备确是广得人心,天下所望。长坂之役,十余万百姓冒着生命危险,背井离乡甘愿跟随刘备,这是其他人难以达到的;刘备一生辗转沉浮,身边猛将智士无数,他们能够不离不弃,甚至有关羽单骑寻主的壮举,与刘备同甘共苦,这也是他人很难企及的;哪怕是夷陵惨败,也有将军傅肜、程畿之辈,为保刘备安全与吴军做无望的搏杀,大骂“吴狗”,竭忠殉国。乱世之中,无数人愿为刘备效命,为其倾倒,这足以说明刘备的其行其德。至于虚伪与否,后人的判断恐怕未必比当时的天下人认识得更准确吧。
三国的三位君王,曹操出身官宦人家,是太尉的公子;孙权继承父兄基业,功在守成。与二人相比,刘备出身微末,贩卖草鞋出身(后来的“皇叔”头衔不过是张“名片”),经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历经无数坎坷,晚年才拥有了自己的一片广大的基业。刘备远没有曹操和孙权拥有的资源和条件,却取得了与二者三分天下的成就。而曹操一生傲视天下,所忧之人唯有刘备一人。一个“草根”的奋斗史——这也是为何千百年来刘备一直是民间三国故事主线的原因之一。凭这一点,刘备堪称一世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