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华佗的名字,恐怕无人不晓,但很少有人会将他那玄妙的人生故事与那风云叱咤、战火纷飞的三国时代联系在一起。实际上,一代名医华佗也是那个人才辈出的年代的佼佼者,他用他那精妙绝伦、无可匹敌的医术,在血与火的暗夜划出了一道闪烁着人性光芒的华丽轨迹。
一代神医
华佗,又名华,字元化,沛国谯郡人(今安徽亳州,与曹操是老乡),东汉著名医学家。正史中,并没有关于他生年的记载,而他的卒年则在建安十三年(208)。
出生在战火纷飞、民不聊生的战乱年代,华佗自小就看透了豪强地主争名逐利的丑恶嘴脸,立下了以己之力造福苍生的宏愿。少年时期的华佗曾在徐州一带游学,精通了数部经典,但他不慕富贵,多次拒绝了官府的征召,一心行医,造福百姓。
华佗的医术可谓出神入化。他精通各种疗法与药性,他给病人看病,用药不过寥寥几种,只需在心中略略盘算,便可下药开方,从不需要再行斟酌。而病人只管将他开的药喝下去,短暂的时间便可见效,甚至他刚一离开病就痊愈了,可谓名副其实的“药到病除”。若是病人需要针灸治疗,华佗也只需要选择一两个穴位,每个穴位不过针灸七八壮(在一个灸疗穴位上燃烧一个艾炷叫做一壮),病人就可康复。倘若是病人病在体内,药物针灸都不能起效,而是需要开刀手术的话,华佗就拿出自己研制的“麻沸散”让病人饮下。“麻沸散”是世界上可考证的最早的麻醉剂,病人喝了它就如同醉死一般毫无知觉。华佗借此开刀进行手术,刮去病灶,缝好伤口,不过五六日之后,病人就可痊愈如初,而且还没有丝毫的疼痛感。
料“病”如神
华佗四处行医,因此留下了很多有关他精湛医术的神奇故事。
他曾为两位军吏看病。这两人病症相同,都是头痛发热,但华佗开出的药方却大不一样,一个用的是发汗药,一个用的是泻药,两人服药后都即日痊愈。有的人对此感到非常奇怪,华佗解释道:“他们一个人是内实外虚,一个人是外实内虚,所以应该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华佗为一位郡守看病,他认为病人需要大动肝火,病就可治愈。于是他故意向病人收求高价诊费,但却不为其治疗,然后无缘无故不辞而别,还留下一封书信对病人一通谩骂。郡守果然被激得大怒,还命人去追杀华佗。郡守的儿子知道事情原委,因此并没照做。当晚,怒不可遏的郡守吐出了数升黑血,病不治自愈。
惨死狱中
华佗的医术出神入化,他的名声也变得远近闻名,很多权贵都希望请华佗来给自己看病。时任丞相的曹操得知了这位医术精湛的老乡,便把他请到自己的府上,为自己看病。曹操患有头风病,经常发作,痛苦不堪。华佗到来后,只需略施针剂,病即痊愈,这让曹操非常满意。
但华佗志不在此,他虽为医生,却希望自己成为一名士人,能施展更远大的抱负,而每每只以医术得到赏识,常让他感到一丝悔恨。他发现曹操只是用他为自己看病,而没有任用的想法,于是逐渐厌倦了这种侍奉的生活。
不久,随着公务的加重,曹操的病也越发严重。他令人召华佗前来,华佗却以家中有事为由辞让了曹操。曹操累次征召,华佗都借故推辞。曹操大怒,令人收押了华佗,并治了他的死罪。
临死前,华佗将自己编写的一卷医书托付给狱吏,但狱吏却畏罪而不敢接受。无奈的华佗只得将之付之一炬,带着无限的惋惜离开了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