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进行生产活动,主要目的是为了最终将产品销售出去,获取资金,然后再进行下一轮的生产,也就是前面说过的现金循环路径。但是,现在大多数企业都会采用赊销的方式来吸引顾客,也就是销售了商品,先确认为应收账款(伴随企业的销售行为发生而形成的一项债权),等到款项收回时,再计入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项目。所以,这里就存在一个问题,即应收账款收回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里付款人是否能够及时足额地将款项支付完。如果能,则企业可以顺利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销售;如果不能的话,则企业需要对这笔款项计提坏账准备,款项拖的时间越长,最后可能形成无法收回的死账,企业的利益并没有真正实现。有相关数据表明,我国企业应收账款总量达到5.5万亿元人民币,占企业总资产的30%左右,而大多数中小企业资产价值的60%以上是应收账款。
针对以上企业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的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是由于整个市场的竞争氛围非常激烈,而企业要在市场中生存下来,必须拓宽销售渠道并扩大销售份额,也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所以,这就常常迫使企业跟随市场形势,不得不采用赊销即发放信用的方式去争取尽量多的客户,扩大在市场中的占有率,但因为我国整体的市场信用体制不是很健全,加上有些企业还款的意识和积极性不强,故意拖欠账款,导致企业应收账款高居不下,甚至越积越多,坏账风险也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是企业自身出现了问题。很多企业为了增加销售份额,对那些有良好销售业绩的员工给予很高的业绩奖励,这就形成企业的发展只重销售而严重忽视了包括应收账款管理在内的内部管理,长此以往,企业会因资金短缺而无法持续发展。
因此,总经理应将应收账款管理作为企业资金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它直接影响到企业正常的经营资金周转和经济利益的实现。尤其是针对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上可能存在的种种风险,应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应收账款的风险防范机制,从源头上化解应收账款风险。
(1)收账政策的制定。
企业对超过不同期限账款的收款方式,包括准备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它的收账政策。比如,对超过信用期较短的客户,不宜过多地打扰,以免将来失去这一客户;对超过信用期稍长的客户,可能需要通过措辞委婉的邮件方式催款;对超过信用期较长的客户,应该采取频繁的邮件催款并电话催询的方式;对超过信用期很长的客户,可在催款时使用比较严厉的措辞,必要时考虑提请有关部门仲裁或提请诉讼等。
催收账款是要发生费用的,某些催款方式的费用还会很高(如诉讼费)。一般说来,催收款项的花费(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越大,催收款项措施越有力,则可收回的账款就越多,坏账带来的损失就越少。因此在选择收账政策时,需要在收账所发生的费用和因有力的催款而减少的坏账损失之间做出权衡。制定有效、合理的收账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有关人员的经验;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来讲,也可根据应收账款总成本最小化的道理,通过比较各种收账方案的成本大小来加以选择。
企业通过销售商品,但款项并未收回,即构成企业的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发生后,企业就面临款项是否能够足额收回的风险。所以企业应采取一定的措施,尽量争取按期收回应收账款,否则会因客户拖欠时间过长而发生坏账,使企业遭受损失。企业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两种:对应收账款回收情况实时监督;对坏账事先进行准备并制定适当的收账政策等。
(2)应收账款收回实时监督。
对于不同信用品质的客户,企业给予的信用期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企业很多应收账款的回款时间是长短不一的,有的应收账款尚在信用期内,而有的则已经超过了信用期限,且超出信用期的时间长短也不一样。一般来讲,因超出信用期而拖欠时间越长,应收账款收回的可能性就越小,形成坏账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对此,企业应实施严密的监督制度,随时随刻掌握好企业的应收账款回收情况。实施对应收账款回收情况的监督,可以通过编制账龄分析表来反映。
①有多少应收款项尚在信用期内。
企业有价值80000元的应收账款处在信用期内,占到全部应收账款的40%。这些款项还未超出信用期,欠款属于正常的;但到期后能否收回,还要到时再定,故及时的监督仍然是有必要的。
②有多少应收账款超过了信用期,超过信用期时间长短的应收账款的分布,有多少时间过长的应收账款可能会成为坏账。
有价值120000元的应收账款已经超过了信用期,占到全部应收账款的60%。其中拖欠时间较短(超过信用期在20天以内的)的应收账款有40000元,占全部应收账款的20%,因为时间较短,所以这部分欠款收回的可能性较大;拖欠时间较长(21~100天)的总共有70000元,占全部应收账款的35%,这部分欠款的收回有一定的难度,但难度应该不算太大;拖欠时间最长的(100天以上)有10000元,占全部应收账款的5%,这部分欠款因时间太长,客户对还款意识会有所下降。所以,这笔款项很可能成为坏账。对拖欠时间不同的欠款,企业应采取不同的收账方法,制定出经济、可行、有效的收账政策;对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则应提前做出准备,并充分估计这一因素对损益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