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玫进入青春期,十分向往着有明星般苗条、迷人的身材。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不惜代价地限制自己的饮食:把鸡、鸭、鱼、肉、蛋、奶等许多食物当作影响自己体形美的大敌,害怕吃了这些食物会引起体重的增加。这两天小玫上课是老是感觉昏昏沉沉的,一次上体育课是尽然晕倒了。小玫这是怎么了呢?是不是和她最近的饮食有关呢?难道鸡鸭鱼肉是一定要吃才行的吗?
营养误区:
误区一:营养丰富的食物会让正在长身体的自己身材变得臃肿,为了保持身材就要少吃营养丰富的食物。
误区二:还没弄清楚哪种食物富含什么营养成分就盲目的给孩子多吃。
厨中论健
鸡、鸭、鱼、肉、蛋、奶等食物中含有大量的铁质,如果长期限制上述食物的摄取,很有可能会引起缺铁性贫血的发生。铁是儿童少年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矿物质。由于青春期生长发育速度的增加,对铁的需要量也就更高,因此,中小学生铁的适宜摄入大大高于成人。
当膳食中可利用的铁长期不足时,可导致缺铁性贫血的发生,尤其是中学女生,由于月经中丢失较多的铁,加之青春期迅速生长发育的需要,更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所以女生对铁的需要量又高于男生。患有缺铁性贫血的学生常有脸色苍白、头晕、全身无力和易感冒外,还可出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如果贫血长期得不到纠正,还会影响学生智力和体格的发育,致使机体免疫力和抗感染能力下降。
饮食真经
铁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中含量最多的一种,其体内总量约为4~5克,主要存在于血红蛋白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它是构成血红蛋白、肌红蛋白以及某些呼吸酶的主要成分,参与体内氧和二氧化碳的转运、交换和组织呼吸过程。铁参与红细胞的形成和成熟,缺铁可影响红细胞的形成,使红细胞寿命缩短,自身的溶血增加。此外,铁还参与抗体的产生、脂类在血液中的转运以及药物在肝脏的解毒等重要功能。
人体内的铁有两种形式,一是“功能性铁”,主要存在形式是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和含铁的酶类;二是“贮存铁”,如铁蛋白,含铁的黄血素等,贮存于肝、骨髓中。体内各种形式的铁都能与蛋白质结合。
食物中的铁也可分为两种形式: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肉类食物中多为血红素铁,吸收利用率高达15%~20%,而植物性非血红素铁利用率不超过5%。同时,粮谷和蔬菜中的草酸盐、植酸盐及茶和咖啡中的多酚类物质可影响铁的吸收。
饮食宝典
为了预防贫血的发生,儿童青少年应注意饮食多样化,注意调换膳食品种,应经常吃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的肝脏、黄豆粉、血、瘦肉等,这些食物都含有丰富的易为人体吸收的铁质,尤其是动物肝脏,是铁的最佳食物来源。同时要常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因为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C可以显著增加膳食中铁的消化吸收率,补充维生素C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人体的铁营养状况。因此,儿童青少年每天的膳食均应含有新鲜的蔬菜水果等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食物,此外,也可以通过摄取强化食品或营养素补充剂等补充维生素C,如铁强化酱油、铁强化面包等。
常见含铁丰富的食物(以100克可食部计)
提示:根据中国营养学会2000年7月制定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6~10岁小学生铁的适宜摄入量为12毫克/天,11~13岁男女生铁的适宜摄入量分别为16~18毫克/天,14~17岁男女生分别为20~25毫克/天。当孩子被诊断为缺铁性贫血时,应在医生指导下及时服用铁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