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192500000003

第3章 风过大夏河

远处,传来悦耳的歌声,奇禄义顺着歌声,好像看见了红衣少女骑着一匹枣红马……

1.

2010年2月12日,夜里。

奇禄义,驾驶他的凯迪拉克大吉普车,我们从呼和浩特直奔奇禄义的家乡伊金霍洛旗毛盖村。

1978年。除夕。

奇禄义,离开了了家乡。

当奇禄义功成名就后,总有人愿意将奇禄义这段阅历,演绎为一个壮举,我曾经问过奇禄义,他说就是想去天那一边看看,一个8岁的孩子,就是对这个世界的一切充满好奇,也有人这样形容奇禄义,说奇禄义挺起他的胸膛,无所畏惧地行走在草原上。

事实上,那时,奇禄义才8岁,一个8岁的孩子,哪里会有广阔的胸怀?

奇禄义,无知无畏,他走了,他的这次出走,对他人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即使对他的家庭,也仅仅是孩子走失的悲伤。

第二天,众多亲属与村民纷纷骑马去寻找,马蹄声骤起,呼喊声渐渐声嘶力竭了,他就成为众多走失的孩子被渐渐忘记了,不过,老一辈们在警告孩子时,不时讲述一下这个8岁孩子走失的故事,随着时间的久远,关于他的走失情节,逐渐丰富起来。

天的那边,究竟是什么样子?

辽阔的草原

静谧的夜空

月亮下,北风呼啸,不时,卷起漫天雪花。

2.

一晃,三年就过去了。

1982年的夏天。

奇禄义,继续他的行走之旅,他经常会看到用大小石块累积起来的巨大的石堆,上插有柳枝,此谓神树,神树上插有五颜六色的神幡,巨大的石堆矗立在草原上,鲜艳的神幡如手臂般召唤着远方的牧人,这就是敖包。

牧人每次经过敖包,都要在敖包上放几块石头。

这三年期间,每当奇禄义遇到敖包时,他总是祭拜敖包的,他顺时针绕敖包三周,默默地许个愿:

“我要到天的那边去看看,请长生天保佑我!”

他虔诚地祈祷完后,再在敖包上放几块石头。奇禄义的家里,曾有自己的庙宇与敖包,遗憾的是庙宇在“文革”期间被毁坏了,敖包至今还在。

3.

奇禄义,对我讲述过很久很久以前的一个故事:

奇禄义翻过一个又一个山坡,大河、蓝天、小溪。

他突然发现在无际的草原的尽头,有一个敖包,远处,传来悦耳的歌声,奇禄义顺着歌声,好像看见了一个红衣少女骑着一匹枣红色骏马……

最初,奇禄义总是要四处寻找,后来他知道那个歌声来自天籁,他能够听见歌声,但他看不见那个红衣少女,每当他听见那个歌声,他就感觉到心跳得比平时厉害,然后,他就竭力地敞开自己正在变声的嗓子,充满激情地唱:

“春风送暖吹拂大地,

万物复苏充满生机,

忽然想起生长的土地,

爱恋的浪花在胸中溅起。”

4.

有一天,奇禄义又来到了一个敖包,当他顺时针绕包三周后,又一次唱了起来,就在这时,他听见歌声飘来:

“一听到你的嘶鸣,

就辨出是我貉皮马的声音;

一看到你行走的身影,

就认出是我。”

奇禄义,最初认为是幻觉,当他顺着歌声寻找,他发现这是真正的歌声,而不再是幻觉,奇禄义扭过头去,才发现敖包的那边也有一个祭拜者。

从容貌上看,这是一位长者。

“你能再唱一个吗?我没有骏马。”奇禄义央求着。

长者好奇地看着奇禄义,他对奇禄义说:

“没有骏马,就不会成为英雄。”

“有骏马的人,也不一定是英雄!”奇禄义,不服气地嘀咕着。

“你说什么?你怎么能嫉妒有骏马的人?”

“我没有嫉妒有骏马的人。你说有骏马的人,能一个人寻找自己的梦想吗?”

“能。”

“我说不能。”

“你为什么说别人不能?”

“因为我没有看到。”

“你没有看到,难道就没有吗?也许,正好,他们路过时,你不在。”

“难道他们几年都不出来吗?”

“不会的。他们常出来。”

“那就对了,我一直在寻找,却没有找到。”

“你说你一直在路上?几年了?”

“我想想,三年了,快三年了。”

那位长者凝视着奇禄义的脸庞,云彩,缓慢地移动,远处的草原,夕阳西下。

“那我就唱一首你喜欢的歌曲。”

“你没唱,怎么知道是我喜欢的?”奇禄义好奇地问。

“男人都喜欢这首歌。”

“在老哈河的岸上,

一匹骏马拖着缰;

文静的姑娘努恩吉雅,

被嫁到遥远的地方。”

奇禄义问:“好像听过这首歌?”

“这是《努恩吉雅》。”

“努恩吉雅?”

“一个美丽的姑娘。姑娘,你懂吗?”

奇禄义脸上突然出现了羞红,他突然感觉到心跳的厉害。

“一个美丽的姑娘?”

奇禄义摇着头,这次,他没有像原来那样的语句答复,以前,他喜欢用不知道。

不过,奇禄义还是糊涂了,既然,不喜欢那个人,为何不逃跑?就像我这样一个人远走高飞,一想起自己远走高飞,他总要挺直胸膛,虽然,他的胸膛,还是那样的单薄,但他一直将自己视为一个英雄,只有英雄,才能去远方,从来都是英雄,才敢一个人去远方。

“那骏马,是白骏马吗?”

“当然是白骏马了。”

“你会唱长调吗?”这次,长者问奇禄义。

“当然会唱了,我能唱许多长调。”奇禄义得意地回答。

每个蒙古人,不论男女老少,都会唱许多蒙古长调的,每当唱起蒙古长调时,都会情不自禁地心潮澎湃,热爱故乡的情感油然而生。

“出生的土地赛黄金,喝过的井泉如圣水。”长者又说。

“这是你说的吗?”奇禄义问。

“这不是我说的,这是一句蒙古族谚语。”

5.

蒙古族民歌,以声音宏大雄厉,曲调高亢悠扬而闻名。其内容非常丰富,有描写爱情和娶亲嫁女的,有赞颂马、草原、山川、河流的,也有歌颂草原英雄人物的等等,这些民歌生动地反映蒙古民族的风土人情。

蒙古民歌从音乐特点来讲,大致分为“长调”和“短调”两大类。除了“长调”与“短调”外,马头琴也是蒙古民族喜爱的乐器。

“在老哈河的岸上,

一匹骏马拖着缰;

文静的姑娘努恩吉雅,

被嫁到遥远的地方。”

刚才,长者演唱的《努恩吉雅》,就是一首著名的马头琴曲,只不过奇禄义那时并不知道。

马头琴,是蒙古族拉弦乐器,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而得名。琴身木制,长约一米,有两根弦。共鸣箱呈梯形,马皮蒙面。声音圆润,低回宛转,能准确的表达出蒙古人的生活,辽阔的草原、呼啸的狂风、悲伤的心情、奔腾的马蹄声、欢乐的牧歌尽在其中。

传说,马头琴最早是由察哈尔草原一个叫苏和的小牧童做成的。苏和由奶奶抚养大,婆孙俩靠着二十多只羊过日子。苏和每天出去放羊,早晚帮助奶奶做饭。十七岁的苏和已经长得完全像个大人了。他有着非凡的歌唱天才,邻近的牧民都很愿意听他歌唱。

一天,太阳已经落山了,天越来越黑。可是苏和还没有回来。就在人们十分焦急的时候,苏和抱着一个毛茸茸的小东西走进蒙古包来。人们一看,原来是匹刚出生的小马驹。苏和看着大伙惊异的眼光,对大家说:“在我回来的道上,碰上了这个小家伙,躺在地上直动弹。我一看没人收拾它,怕它到了黑夜被狼吃了,就把它抱回来啦。”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小白马在苏和的精心照管下长大了。它浑身雪白,又美丽又健壮,人见人爱,苏和更是爱得不得了。

一天夜里,苏和从睡梦中被急促的马嘶声惊醒。他想起小白马,便急忙爬起来出门一看,只见一只大灰狼被小白马挡在羊圈外面。苏和赶走了大灰狼,一看小白马浑身汗淋淋的,知道大灰狼一定来了很久了,多亏了小白马,替他保护了羊群。他轻轻地抚摸着小白马汗湿的身子对它说:“小白马呀!多亏你了。”

一年春天,草原上传来了消息说,王爷要在喇嘛庙举行赛马大会,因为王爷的女儿要选一个最好的骑手做她的丈夫,谁要得了头名,王爷就把女儿嫁给谁。苏和也听到了这个消息,邻近的朋友便鼓动他,让他领着小白马去参加比赛。于是,苏和牵着心爱的小白马出发了。

赛马开始了,许多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扬起了皮鞭,纵马狂奔。到终点的时候,苏和的小白马跑到最前面。王爷下令:“叫骑白马的上台来!”等苏和走上看台,王爷一看,跑第一名的原来是个穷牧民,便改口不提招亲的事,无理地说:“我给你三个大元宝,把马给我留下,赶快回去吧!”

“我是来赛马的,不是来卖马的呀。”苏和一听王爷的话,顿时气恼起来。我能出卖小白马吗?他这样想着,不假思索地说。

“你一个穷牧民竟敢反抗王爷吗?来人哪,把这个贱骨头给我狠狠地打一顿。”不等王爷说完,打手们便动起手来。苏和被打得昏迷不醒,还被扔在看台底下。王爷夺走小白马威风凛凛地回府去了。

苏和被亲友们救回家去,在奶奶细心照护下,休养了几天,身体渐渐恢复过来。一天晚上,苏和正要睡下,忽然听见门响。问了一声:“谁?”但没有人回答。门还是碰碰地直响。奶奶推门一看:“啊,原来是小白马!”这一声惊叫使苏和忙着跑了出来。他一看,果真是小白马回来了。它身上中了七八支利箭,跑得汗水直流。苏和咬紧牙,忍住内心的痛楚,拔掉了马身上的箭,血从伤口处像喷泉一样流出来。马因伤势过重,第二天便死去了。

原来,王爷因为自己得到了一匹好马,心里非常高兴,便选了吉日良辰,摆了酒席,邀请亲友举行庆贺。他想在人前显示一下自己的好马,叫武士们把马牵过来,想表演一番。

王爷刚跨上马背,还没有坐稳,那白马猛地一踹,便把他一头摔了下来。白马用力摆脱了粗绳,冲过人群飞跑而去。王爷爬起来大喊大叫:“快捉住它,捉不住就射死它!”箭手们的箭像急雨一般飞向白马。白马虽然身上中了几箭,但还是跑回了家,死在它最亲爱的主人面前了。

白马的死,给苏和带来了更大的悲愤,他几夜不能入睡。一天夜里,苏和在梦里看见白马活了,他抚摸它,它也靠近他的身旁,同时轻轻地对他说:“主人,你若想让我永远不离开你,还能为你解除寂寞的话,那你就用我身上的筋骨做一只琴吧!”苏和醒来以后,就按照小白马的话,用它的骨头、筋和尾做成了一只琴。每当他拉起琴来,他就会想起对王爷的仇恨;每当他回忆起乘马疾驰时的兴奋心情,琴声就会变得美妙动听。从此,马头琴便成了草原上牧民的安慰,他们一听到这美妙的琴声,便会忘掉一天的疲劳,久久不愿离去。

成吉思汗西征的时候,大规模移民,将马头琴在内的蒙古文化传到了欧洲,欧洲也就有了马头琴……

6.

奇禄义一路走来,听到许多关于蒙古民族的传说,有些传说,随着他的成长渐渐都忘记了,不过,有两个传说,他一直记在心头。一个是向西行走,是成佛之路;另一个,是关于蒙古族视白色和青色为高贵颜色的原因。这两个看起来即兴说起的,没有多少关联的细节,影响了奇禄义的半生。

蒙古民族,从很早开始就视白色和青色为高贵的象征。这同他们的狩猎、游牧生活密切相关,蒙古人幼时吃母乳,稍大以后吃马乳、牛乳、羊乳,长大后,乳制品又是他们的主要饮食。因此,蒙古人把美好的心灵,正直的品行,都用乳汁来比喻,把充满喜庆的正月称为“白月”。这种命名同蒙古族古代视白色为纯洁、吉祥的象征有关。

国外的蒙古学家研究认为,蒙古族古代的正月或新年在丰收的季节。

1935年,学者多尔吉盘察诺夫认为:

蒙古地区早先的新年始于9月。这个季节奶品丰富,因而称作“白月”。学者车必考夫1981年论及:“作为游牧民族的蒙古族,把畜群繁殖,膘满肉肥的秋季作为新的一年的开始,主人和他们的牲畜都长一岁。”

格日勒图在《不同文明撞击中发展的蒙古文学》一文中认为:

蒙古族不论男女老少都爱唱歌,他们尊崇唱歌和善于唱歌的人。蒙古族民歌主要分为两大类:礼仪歌和牧歌。礼仪歌用于婚宴等喜庆场合,以歌唱纯真的爱情、歌唱英雄、歌唱夺标的赛马骑手为主要内容。牧歌多在放牧和搬迁时唱,内容以赞美家乡、状物抒情者居多。蒙古族民歌节奏自由,装饰音多而细腻,并具有较强的朗诵性。其嘹亮、悠长、亲切的曲调,沁人心脾。牧歌的歌词既擅于抒情,又注重写景,情景交融,表现人和大自然的和谐关系。牧歌的节奏一般是悠长、徐缓、自由,多采用“密——疏——更密——疏”的节奏。一般情况下,牧歌的上行乐句节奏是悠长徐缓的;下行乐句则往往采用活跃跳荡的三连音节奏,形成绚丽的华彩乐句。

7.

1986年。秋季的一天。

奇禄义辗转来到了黑水城。在之前,他没有听说过黑水城。

这是一座荒芜的小镇,偶尔,能看到几个长着外国人模样的人,背着沉重的双肩包,行走在这片废墟的土地上。如果不是碰巧遇到一件突发事件,奇禄义,也许当天晚上就会离开这里。

那是一天的午后,突然,奇禄义的身后传来一阵声响:

“抓小偷,快抓小偷。”

奇禄义,扭过身一看,背后有几个人,在追一个人。那几个人大约在30多岁,被追的那个人好像是个学生,围观的人越来越多,眼看就追不上了。

奇禄义发现那个被追者向左跑去,奇禄义知道左边有一个胡同,这条胡同的尽头,就是一个大院子,奇禄义立即向右跑去。

奇禄义跑进胡同时,胡同里空无一人,但已有急促的声音传了过来,奇禄义突然看见一个人影跑来,他弯下腰来,当那个人正要从他身边跑过时,奇禄义突然站起,紧紧地抱住他的腰,一使劲,那个人就被摔在地上,后续的人很快跟上,原来这个摔倒在地上的人,抢了一个中年人军绿色的背包。

事后,奇禄义才知道这背包里,除了许多已经发黄的纸张外,几乎什么都没有,这包的主人是一个俄罗斯学者布哈林,后来,奇禄义得知这些发黄的纸张,就是不同版本的《大藏经》残缺的经文。

奇禄义与这个俄罗斯学者布哈林成为了好朋友。

布哈林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他给奇禄义讲述了许多关于黑水城的故事,奇禄义从布哈林叙述的故事中,第一次知道自己祖先的许多英雄事迹,他的脚下这片土地,就是成吉思汗最后走过的战场。

8.

1226年秋天,六十五岁高龄的成吉思汗亲率十万大军,最后一次攻打西夏。

这一次,由三子窝阔台、末子拖雷随征,次子察合台为后援。

成吉思汗大军分两路攻打西夏。其右路从畏兀儿以东向南进发,左路从土拉河往南越过大漠,路过木纳山,向西进发。左路军由成吉思汗率领。

1226年的冬天,成吉思汗在征讨西夏的途中,在阿儿不合(今阿尔巴斯)围猎野马。许多野马跑过,成吉思汗乘骑的青豹花马受惊,成吉思汗坠下马,受重伤。部下劝阻道:“西夏人筑城而居,跑不到哪里去,不如养好伤再来打。”

成吉思汗坚决不同意,他认为:如果这样撤军,西夏人必然认为蒙古军畏怯。

成吉思汗就这样带着重伤,率军继续攻西夏。

成吉思汗,于1227年5月在西夏六盘山避暑养伤,接着攻打西夏的朵儿蔑该城(灵州),这时,西夏王带重礼投降。西夏灭。

成吉思汗于7月12日在朵儿蔑该城去世,享寿66岁。

9.

由于那时奇禄义对这些故事很陌生,大多没有记住,不过,他记住了他家乡附近的杭锦旗哈日芒乃盐湖的传说,原来,哈日芒乃盐湖是成吉思汗的白母驼,为了寻找分散的驼羔,奶汁到处流淌,因而凡是淌奶的地方,就成了盐湖,哈日芒乃盐湖就是其中之一。

10.

黑水城,西夏城名,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北。最初是因额济纳河而得名,额济纳,原是西夏党项族语,意为“黑水”。该河来源于祁连山的雪水。每年,祁连山上融化的部分雪水,都要汇成河流,向北流向内蒙古阿拉善盟的额济纳草原,最后注入最北端的居延海中。这条由雪水汇成的河流,就是古代人称为“黑水”的额济纳河。

传说过去黑水城是西夏都城,最后一位君主号称黑将军。他英武盖世,所向无敌,在与汉族争霸中原时,出师不利,退守孤城。中原大军久攻不克,见城外额济纳河流贯其间,便以沙袋塞其上流,断绝城中水源。守城者于城内掘井,至极深而滴水未见。黑将军被迫全力出战,未战前,以所存白金八十余车连同其他珍宝倾入井中,又亲手杀死自己的妻小,以免落入敌手,然后率士卒出战,终因寡不敌众战败身亡。

中原军队攻陷黑水城后,大肆搜寻而未能得见宝藏。关于这段历史,还有另外一种说法:黑将军战败后并没有死,而是向东南方向撤退。在距今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巴音浩特不远的地方,曾留下了他的盔甲和战袍。这一有传奇色彩的故事与历史事实相去甚远,但其中藏宝的传说却吸引着不少人。俄国的科兹洛夫就是着迷于神秘的黑水城的人物。

黑水城始建于公元十一世纪初,是西夏王朝设在北部边境的一座重要的军事城堡,也是西夏十二军司之一黑山威福军司的治所,故又有“威福军城”之称。城堡早在西夏王朝正式建国以前就已建成。尽管城市规模较小,但因它是河西走廓通往漠北的必经之路和交通枢纽,所以,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二十世纪初,俄国军人科兹洛夫和英国人斯坦因才在黑水城发现了大量的西夏文献,并运送出境。

据学者考证,黑水城文献的发现被学术界公认为上世纪初继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吐鲁番文书发现之后的又一重大考古发现。黑水城遗书上起唐代,下及西夏、金、元诸王朝,文献总数达十万件以上,其文化价值难以估量。

陈瑞青先生在《荒漠古城惊现宋代文献珍品》文章中说:

在我国的北部边陲、历史上闻名的居延海南侧,有一座保存完好的古城遗址——黑水城。崛起于公元十一世纪的党项族建立的西夏王朝,在其所统治的地方设立了十二个监军司用以掌管边境防务,黑水城在当时就是“黑水镇燕军司”的驻所。1226年,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大军征伐西夏,首先攻破黑水城,并由此南下,直取西夏的国都中兴府。次年,西夏就灭亡了。元朝建立后,黑水城依旧沿用,而且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当时这一地区划归甘肃行省,称“亦集乃路”。“亦集乃”是源于西夏党项语“黑水”的音译,蒙语称“哈拉浩特”(意为黑城)。1286年,元世祖在此设“亦集乃路总管府”,隶属于甘肃行省。1372年,明朝征西将军冯胜带兵讨伐元朝残军,曾使河流改道,造成城内水源断绝,故明军占领此城后随即废之,城中居民被迫迁徙。随着时间的流逝,黑水城和尼雅、楼兰古城一样湮没于浩瀚的沙漠之中。

1907年12月25日至1909年7月26日,俄国军队上校、俄国皇家地理学会会员科兹洛夫受俄国皇家地理学会派遣,率领“蒙古四川探险队”在我国西部进行了一年半的“考察”,曾两次到黑水城进行挖掘。1908年初春,科兹洛夫在黑水城内的街区、寺庙遗址上挖出了10多箱包括绢质佛画、钱币、妇女用品在内的各种文物,经蒙古驿站运往俄罗斯的圣彼得堡。当俄罗斯地理学会见到这些没有人认识的文字和造型独特的佛像时,迅即决定让科兹洛夫探险队放弃原计划深入四川考察的行动,立即返回黑水城,集中人力、物力对黑水城展开更大规模的挖掘。他们翻遍了黑水城东街、正街两侧的店铺作坊遗址,挖掘了总管府和全部佛寺遗址,但收获甚微。仍不死心的科兹洛夫继而转向离黑水城西墙约400米、位于干河床右岸的一座佛塔。当这座佛塔被打开后,他们发现塔内堆满了大量的文物和文献,其中既有刻本,又有写本;既有大量的佛经,又有多种多样的世俗文献。除此之外,还有汉文、回鹘文、蒙文、叙利亚文、突厥文等多种文献。科兹洛夫惊呼这是一座“伟大的塔”。他派人用40头骆驼把这批珍贵的文物偷运到圣彼得堡,立即轰动了全世界。

由于历史的原因,黑水城文献分藏在世界13个国家的博物馆中。黑水城遗书上起唐代,下及西夏、金、元诸王朝,总数约在十万件以上,其中90%以上是西夏文物典籍,被公认为上世纪初继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吐鲁番遗书之后最为重要的考古文献发现之一。黑水城出土的文物,充分展现了辽、宋、夏、金、元尤其是西夏时期的文化资源,其文化价值和版本价值,难以估量,也有助于西夏学成为世界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兹洛夫在黑水城发掘的文物大体上分为两类,器物部分收藏在俄罗斯国立爱密塔什博物馆;文献部分现存于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彼得堡分所。俄藏黑水城文献共有8000多个编号,上海古籍出版社经过多方努力使这批珍贵的文献以《俄藏黑水城文献》为名出版行世。在这批珍贵的文献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文海宝韵》的刊布。《文海宝韵》是科兹洛夫在黑水城遗址所获大批文献中的一种,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苏联著名的西夏史专家聂力山就在众多的西夏文献中发现了《文海宝韵》。后来,这部书竟然找不到了。据说,上世纪三十年代《文海宝韵》被拿去裱糊,随着聂力山和裱糊师的去世,这部珍贵文献的下落也就无人知晓。因此,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苏联专家出版西夏手写本和木刻本目录时均没有将其收录。几十年以后,裱糊师的家属发现了这部文献,并将其送交保存黑水城文献的圣彼得堡东方学研究所。

1992年,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与圣彼得堡东方学研究所开始对俄藏黑水城文献进行整理、出版。1993年10月,根据中俄双方达成的协议,中国代表团到俄罗斯圣彼得堡东方学研究所整理、拍摄俄藏黑水城文献。《文海宝韵》是中方首先拍摄的一种,其全文被收录于《俄藏黑水城文献》第七册中。由于《文海宝韵》印刷时所使用的纸张是宋代公文旧纸,其背面的宋代官方文书同样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献。

在西夏建国以前,黑水城一带就已有大量居民,在这里耕耘牧猎、繁衍生息。西夏建国后,为了加强这一地区的管理,以防东面辽国和漠北蒙古的侵入,西夏王朝曾先后调集两个统军司来驻守黑水城及整个居延地区。并将大批人口迁到黑水城一带定居,让他们在当地屯垦造田、生产粮食,以满足大批军民的生活需要。

到西夏鼎盛时期时,黑水城已不再是一座单纯的军事城堡,逐渐变成一座经济、文化都较为发达的繁荣城市。当时的黑水城内,官署、民居、店铺、驿站、佛教寺院以及印制佛经、制作工具的各种作坊布满了城区,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这种情况大约持续了近200年之久。

公元1226年,北方“蒙古汗国”的成吉思汗率领大军征伐西夏,首先攻克了黑水城,并由此南下,直取西夏的国都中兴府,次年,西夏灭亡。元朝建立后,黑水城依然沿用。而且受到元朝统治者的重视。当时这一地区划归甘肃行省,称“亦集乃路”元朝在这里设置了亦集乃路总管府,管辖这一地区及西宁、山丹两州。

由于黑水城是漠北通往内地的重要交通枢纽,元朝统治者不仅派遣了大量军队来黑水城驻防,还从各地迁来许多汉族和蒙古族人,来这里与当地人共同发展农牧业生产。当时,各族人民利用额济纳河的水利资源开渠造田,经过数十年的奋斗,先后屯田近万亩。

11.

与布哈林分手后,有一天,奇禄义遇到一位喇嘛,这个喇嘛与奇禄义结伴四处游走了一段日子。

后来,奇禄义才知道他与喇嘛相遇的地方是库布奇。

在整个库布齐大沙范围内旧喇嘛庙遗址不下二十处,有的现在还很完好,如沙日召、沙日特莫图等庙几处返修,已初具规模,成为鄂尔多斯西部两处重要的宗教活动点和旅游景点。这些庙的名称,从西往东排有甘珠庙、占加庙、巴城庙、格更召、堤阁独岗、辛那嘎尔庙、沙日特莫图庙、苏泊尔干庙、布日顿独岗、亚什勒图岗、图古日格苏泊尔嘎(这座塔与北京的白塔寺的白塔、伊旗查干苏泊尔嘎塔遥极在应,保佑着这一代平安之说)哈日嘎那图庙、乌兰额日根庙、阿石全林召、展旦召、树林召、王爱召等。

在库布齐大沙里,除了以上提到的二十几座召庙以外,还有数不清的大小敖包,作为萨满教的痕迹,它的历史比以上说到的召庙早得多。诸多敖包里,有两处比较著名的,一个是阿拉坦敖包、一个是马日斋敖包。阿拉坦敖包位于原杭锦旗巴音乌素镇境内,离哈日芒乃盐湖不远。据资料记载,该敖包是全鄂尔多斯部落共同祭奠的敖包,所以规模较大,知名度很高。2006年,时任杭锦旗旗委统战部部长胡日嘎同志与上级有关部门争取二十多万元,扩建了阿拉坦敖包,从而阿拉坦敖包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鄂尔多斯地区最大敖包了。马日斋敖包是个小敖包,位于原巴音乌素镇至图古日格苏木中间。很有特色,在敖包周围的石盘上有不少马蹄印和放茶壶、茶勺的痕迹。据传这是成吉思汗西征时他的一部分兵马在这里打过尖留下的痕迹,敖包也是由他们堆起来的。此种说法,是真是假无法考证。

一位蒙古作家曾在文章中写到:九曲黄河几字弯里有股长800华里,宽部分地段100华里、部分地段30——50华里的大沙,这就是著名的库布齐。黄河几字弯像个弓,自西向东横亘的大沙像弦,蒙古语里弦叫库布齐,因而这块大沙被人们称作库布齐。这股大沙西宽东窄,800里中400里在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境内,其余400里在达拉特旗和准格尔旗境内。

库布齐大沙漠里不仅有响沙,还有霹雳沙。响沙对不同的人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对善良人发出的声音好比鄂尔多斯长调一样优美动听,对那些心术不正、作恶多端的歹人则发出像铁器撞击磨擦那样难听刺耳的声音。尤其是霹雳沙更神奇,他对平常人不响,只有土匪和盗贼靠近它才显灵。不管是晴天还是阴天,土匪或者盗贼一旦靠近它,它就会突然间雷声大作,闪光耀眼,当事人不尽快跪地求饶,不发誓痛改前非很难脱身。

喇嘛与奇禄义分手前,送给奇禄义一尊释迦牟尼佛小铜像。“我的孩子,如果,将来你有事情了,你一定要告诉释迦牟尼佛,他会保佑你的。”

“他怎么保佑我?”

“你长大了,就会知道的。记住,我的孩子,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巴特尔的,我相信你会的。”

秋季的一天夜里。

奇禄义,突然病了。他想起那个喇嘛的话,他对着释迦牟尼佛说:

“佛主啊,请你保佑我!”

奇禄义每天不停地请求这尊释迦牟尼佛保佑,他的身体越来越虚弱了,一天夜里,他突然听见了一种声音,仔细寻找却又不见了,不久后,再次响起,终于,他听见了那个声音,就是那个声音,当年他离家出走时,夜空里就回荡着这个声音:

“唵嘛呢叭咪哞”

这个声音,时而清晰,时而模糊,奇禄义,渐渐地进入了梦想,第二天,他醒来时,“唵嘛呢叭咪哞”,又隐约响了起来,奇禄义困惑地眺望天空……

“唵嘛呢叭咪哞”,是喇嘛教的六字真言。

喇嘛教,又称“藏传佛教”,佛教的一支。佛教原创于印度,其创始人是古印度毗罗卫国王子悉达多,即通常所说的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他抛弃富贵,出家苦行,宣传因果报应之说,创立佛教。后来人们把他平日讲演记录成书,称为“佛经”;把他和他的主要弟子们绘成纪念像,后来又用泥塑木雕,这就是“佛像”。佛教从公元前五世纪兴起,经过漫长时间的发展,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理论和修行仪轨。后来所谓的“佛经”已不完全是释迦牟尼所讲的东西了,包括许多后代佛学大师的理论。同样的“佛像”也增加了许多新创造的佛陀。公元十世纪后,印度的佛教日渐衰微,十三世纪初在本土趋于消失。但这时在中国,特别是在我国西藏、蒙古地区,佛教却处于相当兴盛的境地。

早在两汉之际,佛教就传入我国,在漫长的时间内,它吸收了中国社会传统的儒、道的理论和方法,从而演变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一般称为“中国佛教”。而“藏传佛教”,则是印度佛教和“中国佛教”与西藏原始宗教杂糅演变成的具有西藏地方色彩的佛教。

关于佛教正式传入西藏的时间,一般认为是在公元七世纪吐蕃王朝时。当时尼泊尔尺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先后下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随身带去大量佛教典籍和佛像。佛教因赞普和两公主的支持,开始进入吐蕃地方。但由于西藏苯教的强烈抵制,佛教不能在这里传播发展。苯教是一种原始宗教,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盛行巫卜、念咒、祭祀而且使用血祭(用杀牲畜和人来祭神)。主祭的巫师叫“苯”,拥有很大的权力,是神人的联系者。他除祭祀外还干预政务,为人卜卦,念咒。由于苯教在西藏根深蒂固的影响,佛教为了在西藏传播发展,不得不吸收、借助苯教的一些东西,以使长期受苯教影响的人们能够接受这一外来的新的宗教。经历200多年的融合过程,终于在十世纪时形成了喇嘛教。

佛教分大乘、小乘。大乘佛教又分显宗、密宗。喇嘛教属大乘佛教,显密兼有而特重密法。所谓显、密,指的是不同修行方法的两派。显宗就是显修派,它主张通过学习明显的教义来达到修正成佛的目的。密宗又叫“密教”、“真言宗”、“金刚乘”,它主张用口传身授的方法,修习一种秘密的不能对外人道说的密法来达到成佛的目的。关于这两种修法的效用,佛经上记载释迦牟尼答因札菩提王子问时说过,倘修显法要经过三个“阿僧企劫”才能成佛,(阿僧企劫是表示一种60位数的数量词)也就是说对一般人而言必须累世修行才能达到。而修密法,则可能“即生成佛”。因为后者不必苦读大量经籍,不必累世苦修。

密宗创于公元二世纪时印度僧人龙树,奉的是法身佛大日如来(毗卢遮那佛)对自己眷属所说的奥秘大法。因为它都是用隐语、咒语通过口传身授来进行的,故带有很强的神秘性。密教又尊奉多神,创出了许多相貌威猛、狰狞可怖的“护法神祇”。喇嘛教的密宗又被人称为“西密”,它与日本佛教的密宗(东密)是当今世界上仅存的密宗两派。

许多藏文史籍都说,远在五世纪时,西藏雅隆部落的拉脱多聂赞王有一天在屋顶休息时,突然从空中降下四件宝贝,其中之一就是六字真言。由于当时不识,埋了起来。等到他的第五代松赞干布时,才被取出传播。著名的藏文史书《西藏王统记》对六字真言的由来和功效更有一番神妙的阐发。它说释迦牟尼为教化西藏四域,由心间放一白光,没入无量光佛心间,又由无量光佛心间放射光明,射入莲花海中,海中于是生一千叶巨莲,莲中现出佛之化身观世音菩萨。无量光佛为其摩顶,授予六字真言,引导其往西藏教化苍生;并说那里的万物只要见到观世音,听到六字真言,就将消除一切魔障,解除一切痛苦,倾心向善、弘扬佛法。因为这六字真言乃“诸佛思想之聚集,八万四千经论的精英,五部佛主与秘密主的心要。善业与功德的本源,利乐成就的根本,善趣与解脱的大道”。只要摸一下六字真言,“如同受诸佛灌顶”;修习一遍六字真言,抵得上闻念三遍的功用,能够“眼前现法身,世间宝藏开”。若是将其佩带在身,“可免除四百零四种病患”;若是将它刻写在布、石头、珍宝上,其功德与写八万四千部经相等。若念诵一遍,其功德无穷无尽,无法计量。反复持诵、念念不忘,则能积满功德,获得解脱。

六字真言的功效既如此之大,自然引得喇嘛教的善男信女们迷信不已。他们不仅成天念诵、默祷,而且将它刻于石块上,崖壁上,印成经幡悬挂于山头、屋前。因为口总有不空之时,又发明了以转代诵的方法,即将六字真言刻于经幡上或将印有它的布纸装进经筒内,作成“转经筒”,以手摇、手推令其转动,代替口诵;进一步又装于风车上、水轮上,靠风力、水力转动,形成一种“耳闻目睹皆是,身、口、意合一”的赞诵六字真言的环境。

关于六字真言的本身含义,有各种说法:有的说这是佛教秘密莲花部的根本真言,“唵”,表示“佛部心”;“嘛呢”是“宝部心”;“叭咪”是“莲花部心”;“哞”是“金刚部心”。以此六字拼成“六部心要”。有的说此六字俱是梵文,“唵”是赞叹声,如同我国古文的“呜乎”词一样,“嘛呢”是“宝珠”之意,“叭咪”是莲花之意,“哞”是祷告的尾声,如同天主教祷词中的“阿门”一样。六字真言的梵文原意就是“赞美莲花中的宝珠”(即观世音),并无其他什么奥秘的佛理,就像汉地和尚常念的“南无阿弥陀佛”(“南无”是梵文“顶礼”之意),是表示对菩萨的崇敬的一句话。喇嘛教却将它弄成神奥的密语,声称它包罗一切佛教教理的精要,这明明是自欺欺人,故弄玄虚,用来愚弄那些笃信佛教而又不曾研习过经书教义的人们。明朝永乐时藏僧哈立麻被迎至南京封为“大宝法王”,因明成祖对他敬奉,满朝文武竟相皈依学法。哈立麻传教的一个简便法子就是逢人教念六字真言。

“信者,昼夜念之。”

也就是从那天起,奇禄义将六字真言作为自己的每天诵经,也许,是巧合,或者,六字真言具有非凡能量,奇禄义的病,渐渐地好转了。

12.

有一天,奇禄义又梦见了成吉思汗,马群、厮杀声、滚滚烟尘……

这场西夏之战,改写了历史的进程,奇禄义第一次梦见了托雷骑着一匹枣红马,一刀砍下西夏王的头颅,醒来,天空中一只鹰,在盘旋……

不久后,奇禄义决定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他尽情地唱到:

我是蒙古人

骑着蒙古马

骑马走在草原

好像躺在摇篮

13.

当我与奇禄义仔细回忆他行走8年的往事,我们总会联想起众多事件与人物,在那一段日子里,众多历史纷纭的往事,经常突然聚集在一起,刹那间,浮现出惊心动魄的经典情节,万马奔腾,硝烟弥漫,厮杀声与呼啸的北风,掠过无际的草原,乌云低沉的天空,时而传来几声轰隆隆的声响,我无法辨别这轰隆隆的声响来自何方。

我再次试图寻找出32年前的那个瞬间。

现在,这里没有满坡遍野的羊群,也看不到一匹骏马,夕阳早就落下去了,眼前的所有景象颇像著名诗人何铁生写过的那首《风过大夏河》:

鸦声溢出绛红的星露

寒凉在颤抖

仿佛悲空无垠

釉下渐深的花果

和泼向火焰的歌舞瞬间定格

长夜凝重

暗底响起目光与坚石碰撞的声音

朦胧的老油灯和一路乡愁

复述风中断帛的梦境

寺门罩出轮回逆光的蛛网

岸上忧伤的旌幡不停摇动

心绪浸淫于荒夜

在僧侣的瞳仁里

远方古铜色的山脊次第痉挛

当旅人的足音踏入光尘

日月的婚礼

突然被天空这幅磨漆的面具

歪歪斜斜地挡住

留给土地

一阵斑斓而恣意的吻

我醒来,才发现刚才在梦中:

十二世纪的草原,金戈铁马,成吉思汗的蒙古兵马群,疾风般从草原略过,掀起连绵几千里的风沙,直奔中亚。

那时,蒙古兵万马奔腾的蹄声,汇集成滚滚呼啸,一定横扫过大夏河。

大夏河,也一定奔腾浩渺,惊涛骇浪,惊得战马,竖立起警惕的耳朵,成吉思汗的战马突然发出响彻云霄的嘶鸣,接着浩浩荡荡的马群一齐嘶鸣着,如雷电般响亮,战马如云彩般移动,成千上马的蒙古兵跃马扬鞭,渡过大夏河。

我脑海里浮现出一幅风过大夏河的画卷,画面上,黄色如灿烂的阳光,不规则的黑色线条,你可以说它是风,也可以说它是已经干枯的河床,而我一直认为那是几百年前蒙古兵越过大夏河奋力举起的马鞭,或是蒙古兵战刀把上拴着的暗黑色的长穗。

同类推荐
  • 辛亥年的枪声

    辛亥年的枪声

    本书收入作者近年来创作的散文佳作41篇。这些作品既有对重大历史事件的缅怀,又有对当代生活的讴歌,既有对异域风情的描绘,又有对平民百姓的关注。
  • 美洲现代作品

    美洲现代作品

    哲理美文所选文章打破了纯文学界限,不仅精选了中外著名作家的有关名篇,也精选了哲学家、成功家、思想家、政治家以及科学家等著名人士的哲理美文,这些文章都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人生体验,那闪光的语言,精辟睿智,鞭辟入里,简直是句句经典,字字珠玑,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和启迪性。
  • 历史的乡愁

    历史的乡愁

    该作品是熊召政先生在北京大学、人民大学、武汉大学等知名学府进行演讲的讲稿结集,涉及历史、文学、人生、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这些演讲,是作者多年来读书与思考的成果,闪烁着智慧的火花,渗透着忧患的意识,比如作者对当今社会拜金主义的盛行、传统文化的断裂、敬畏感的丧失等社会问题的深切忧虑,传达出一位历史学家与作家的担当意识:让历史复活,使今天的人们能够从遥远的过去审视当下,洞察未来。
  • 嚼情

    嚼情

    尼采说:在自己的身上,克服这个时代。福楼拜则说得更仔细:艺术广大已极,足以占有一个人。木心,听信了,先是雇人挑了书、电唱机、画画工具,走上莫干山,再是干脆定居在了纽约,敢写《诗经演》,能讲述出《文学回忆录》。扶心,没全信,仍是行走在平凡生活的日常里,夹杂着几丝文艺的执念,边走边刻录,终归是出来了这么一本《嚼情》。跌撞时,多是散文;欢喜时,常是诗歌。记录的,是人生的跌撞与欢喜;雕刻的,是时代的美丑与善恶。
  • 风景:流动的丹青

    风景:流动的丹青

    本书内容丰富,作者在抒发自己真情实感的同时,详细地介绍了所到之处的自然、人文景观。读者既可从书中了解祖国悠久文化历史的底蕴,又可以更好地熟悉祖国的大好河山。从而在扩大自己知识面的同时,进一步加深对祖国的热爱。
热门推荐
  • 斯雷利亚

    斯雷利亚

    神灵陨落了,但是他们的灵魂呢?就此消亡?还是和人类一样转生?他们的灵魂回到了那块大陆,斯雷利亚。十二主神,七大元素神,更换了一代又一代,到底他们回到斯雷利亚做什么?斯雷利亚的两个新国家,温岚帝国,弗兰地卡王国,开始新的争斗,不断介入的外来势力,最后给斯雷利亚,又能,带来些什么?
  • 快穿之女配一直很嚣张

    快穿之女配一直很嚣张

    璃夏这辈子别的不会。就是很会嚣张。璃夏这辈子别的不擅长。就是天生擅长打别人的脸。人挡杀人,神挡杀神……直到有一天,有人温柔地握住了她的手:“媳妇儿,手疼么?”璃夏挑眉:“只要打的是别人,就不疼”!!!我家媳妇儿,为什么这么凶!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权倾天下:太师的小娇妻

    权倾天下:太师的小娇妻

    上一世新婚夜前夕,纳兰璃被慈祥的母亲与二姐姐羞辱致死,死前才知所信的一切都是被人刻意编织的谎言。她的身世,她所爱之人……都是精心设计好的。火光熙攘中重生,虐仇人寻身世,无人可欺!只是那高高在上俯瞰众生的太师殿下,上一世为何没有听说过?无妨无妨,被他宠在心尖的感觉,倒也不错。
  • 总裁爹地,超宠哒

    总裁爹地,超宠哒

    为了给同父异母的姐姐带来利益,她被设计陷害,五年后她带着双胞胎归来,儿子助攻,帝国总裁缠上身,对她百般娇宠。双胞胎在线坑妈,套路打包送进腹黑爹地的家里。“爹地,妈咪已送到,请签收!”传说中他是商场帝王,杀伐果断,冷漠无情,可背地里却是个粘人精,一哄,二撩,三扑倒,将她牢牢锁在怀里。“新款包包,买!”“新款跑车,买!”“新款......”“不管什么,只要是老婆喜欢的,统统都买!”
  • 水浒之王族霸业

    水浒之王族霸业

    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书一点不好看。出场人物比较多,大概有个三四千。
  • 双生缘:但愿人长久

    双生缘:但愿人长久

    墨狼在一场毒品交易中被自己最信任的人出卖,在一次逃逸中被逼从轮船上跳下太平洋。带着恨意,墨狼发誓若有来生,绝对让那个出卖他的人血债血偿。意外的,突然一觉醒来,出现在一张温暖的大床上——妓院。洛王爷去青楼,碰上了逃跑被打得遍体鳞伤的墨狼。“救我!”昏过去前,她眼底的执着让樊洛该死的改变了注意,救了这个女人。墨狼再次醒来,看到的居然是自己的仇人:“陆恒!你这个贱男人,我今天不杀了你为千千万万兄弟报仇!”樊洛为了不暴露自己,无奈只能落到了墨狼手上。两人经过不久的相处,发现棋逢对手,高手的人生都是寂寞的,遇到这样的对手,都是相互掐,又相互爱惜。
  • 这是你离开的689天

    这是你离开的689天

    我们开始是意外,还不知道结束是不是。从见你的那一刻开始,我就没想过离开你。可这是我们分开的第二个年头。常常想,再见你的时候,第一句话是什么,是淡淡的好久不见,还是欣喜的你回来了。
  • 逆命之剑指苍天

    逆命之剑指苍天

    万古轮回,天地大变局,到底是谁在幕后操控?!谁在布局?!他们到底有什么目的?!我的命运,又为何总有人操纵?!我不甘!我命由我不由天!世人阻我,我便让这世间血流成河!天若阻我,我便让这天灰飞湮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