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天才的大脑,依托在一个瘫痪得叫人难以置信的躯体上,这是上帝对人类的一次开过了头的玩笑,是上帝对人类社会的一次恶毒戏弄。
晚上闲逛路边书摊,看到一本《时间简史》,顿时眼睛一亮,于是,我第一次捧上了这部当今驰名世界的科学巨著。说到它的作者霍金,人们都会想到那副长年被禁锢在轮椅中的歪斜的身子,和那张歪斜的脸庞,但他总是显得那么安详,那么睿智。现在只能靠眨动眼皮来表达伟大思想的霍金,活着已经是一部传奇,逝后将更是一部传奇。
一个天才的大脑,依托在一个瘫痪得叫人难以置信的躯体上,这是上帝对人类的一次开过了头的玩笑,是上帝对人类社会的一次恶毒戏弄。霍金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是我们整个世界的幸运,而如此疾病对他的折磨,也是整个世界的不幸。我和很多人一样,来读霍金只是出于一种敬畏,只是为了一种崇尚,至于能读懂多少并不重要。在我买这本书之前,原本就没有打算读懂它,但我看到了这位科学巨人的诙谐与坦诚。
霍金在这本书的开头就给读者讲了这么个有趣的故事:据说著名科学家罗素在一次讲演中,向听众描述地球如何围绕着太阳运动,说明地球是个圆的。没料到他刚刚讲完,一位老妇人站起来驳斥道:这个世界是平的,下面有一只大乌龟驮着。所以她认为这个年轻人讲的都是废话。年轻科学家并不生气,反而微笑着问她,那只乌龟站在什么地方?老妇人回答说,你真聪明啊,这是个一只乌龟驮着一只乌龟、一直驮下去的“乌龟塔”呀。照这位老妇人的说法,那座“一直驮下去”的乌龟塔最终立于何处呢?罗素没有问,老妇人没有回答,霍金也没有写。看来全世界有关地球的“蒙昧答案”都是一样的。霍金幽默的讲述,使我想起儿时从乡亲们那里听到的传说,他们认为人类生活在一块有限的平地上,四只巨大的鳄鱼分别驮着大地的四角,只要有一只鳄鱼稍微动一下,就会出现地震。很多老人这么说,我父亲也这么说。那时,我从高年级同学手中借来了《地理》课本,就给他们讲五大洲四大洋,讲天空不是一只“倒扣的锅”。父亲念过私塾,似乎有些明白,其他很多人依然相信“鳄鱼”。
对我来说,读《时间简史》的最大收获,是它还“帮”我否定了两个故事。
打小我们就听说伽利略曾在比萨斜塔上做过一次著名的科学试验,后来我终于有机会来到了这座塔下,看到塔高不过几十米,两个铁球同时丢下来,凭人们的肉眼怎么能够判断出它们是同时着地、还是存在极其微妙的差异呢?心里更觉得这个被用来教育过无数世人的故事未免有点玄乎。可是翻译仍旧那么津津乐道,我回国后在《旅欧散记》这篇长文中,也那么绘声绘色地描写过这个据说发生于1590年的抛掷铁球的时刻。而霍金先生说:“这故事几乎不可能是真实的。”但伽利略的确做过类似的实验,将两个不同质量的球体从光滑的斜面上滚下。他还说,这样的滚动因为比垂直下落速度慢而更容易观察。
还有牛顿与苹果的那个著名故事,霍金说这也是不足凭信的。他说可能是由于牛顿自己讲过,或者打过这样的比方。读到这里,我觉得格外“解气”,因为我从来没有相信过一个苹果会导致一个如此伟大的科学定律的诞生。霍金表示怀疑,他坦诚地说出来了,也许这个世界上只有他这样的科学权威,才能批驳这样的谬传。大师就是大师啊!
十多年前,据说西方曾发生过这么一个事情,有位老人在旅途中看到一位青年人正在捧读《时间简史》,于是便问他感觉如何,青年人回答说:“很好!”老人又问:“你能看懂吗?”青年人对此问题颇觉诧异,不禁反问道:“难道您看不懂吗?”没想到老人摇摇头,很坦率地说自己没有看懂。“可以问您是干什么的吗?”青年人睁大眼睛问道。“苏联科学院院士。”老人答道。
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当我读起《时间简史》时,愈往后读,觉得愈发艰深。后面的大部分篇目,每个字都能认识,但每一句话都非常费解。
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
——萧伯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