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稚圭的《北山移文》是我国古代骈文中的一篇名作,著名的选本《昭明文选》、《六朝文?》都加以选录。《古文观止》于六朝文选录极少,于东晋只取王羲之、陶渊明两家,于宋、齐、梁、陈四代只取《北山移文》一篇,可见对它的重视。建国后的一些我国古典文学史研究专著,对骈文很少齿及,但于此文特垂青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学史教学大纲》说这篇文章“对于当代的假名士伪君子,作了尖锐的讽刺与抨击,揭露了他们的丑恶面貌”。北京大学1955级同学所编《中国文学史》(修订版)说:“作品有力地斥责了周?‘身在江海之上,心系魏阙之下’的思想行为,而且有很高的艺术性。全篇行文,都很合山灵口吻,处处把自然景物人格化,使讽刺尖锐有力,而且生动活泼,趣味横生。”
最近重读《北山移文》,发现过去人们对这篇文章的内容和作者创作意图的解释,有可以令人怀疑之处。
《文选六臣注》吕向解释此文写作背景说:“钟山在都(指建康,今南京)北。其先周彦伦(周?的字)隐于此山,后应诏出为海盐县令,欲却过此山。孔生乃假山灵之意移之,使不许得至。”这样说,好像周?原来隐居钟山,后来方始应诏出仕,故孔稚圭作移文讽刺。吕向之说,为后来许多人们所采用,但考之事实,其说却并无根据。《南齐书》卷四一《周?传》历载?前后仕履非常详尽,他在宋明帝元徽初年曾为剡令,齐高帝建元初为长沙王参军,后军参军、山阴县令,却不云曾为海盐县令。《文选》李善注于《移文》“张英风于海甸,驰妙誉于浙右”句下的注释,即以山阴当“浙右”,可见为海盐县令一说之不确。这还是小事。《南齐书?周?传》记载周?为官时,“于钟山西立隐舍,休沐日则归之”。这里问题就大了。首先是周?在钟山立隐舍,是在他的生活后期,已在浙右为官之后。其次是他的立隐舍,并不是不做官,只是“休沐日则归之”――在假日休憩而已(《南齐书》关于周?的记载,《南史?周?传》完全相同)。所以清代张云?的《选学胶言》,就根据《南齐书》否定了吕向的说法,认为周?“未尝有隐而复出之事”。这样看来,说《北山移文》是讽刺欺世盗名的假隐士出山,不是落空了吗?这是可疑者一。
《北山移文》描写周?出仕后的情况道:
至其纽金章,绾墨绶,跨属城之雄,冠百里之首。张英风于海甸,驰妙誉于浙右。……常绸缪于结课,每纷纶于折狱,笼张、赵于往图,架卓、鲁于前录,希踪三辅豪,驰声九州牧。
本文宗旨既然在讽刺周?出仕,为什么对周?的政治生活又用一种赞赏的语句去描写,称之为“张英风”、“驰妙誉”,而且治绩架于汉代的张敞、赵广汉、卓茂、鲁恭等这些良吏之上呢?这是可疑者二。
《南齐书?杜京产传》有这样一段有关孔稚圭的记载:
永明十年,稚圭及光禄大夫陆澄、祠部尚书虞?、太子右率沈约、司徒右长史张融表荐京产曰:“窃见吴郡杜京产,洁静为心,谦虚成性。……泰始之朝,挂冠辞世,遁?家业,隐于太平。葺宇穷岩,采芝幽涧。耦耕自足,薪歌有馀,确尔不群,淡然寡欲。麻衣藿食,二十馀载,虽古之志士,何以加之!谓宜释巾幽谷,结组登朝,则岩谷含欢,薜萝起忭矣。”不报。
这篇荐表是孔稚圭带头写的,故严可均《全齐文》即系在稚圭名下。很奇怪,这篇文章一方面赞美杜京产隐遁山林,安于贫素,一方面又要他出山而仕,最后“岩谷含欢,薜萝起忭”两句,意思恰恰和《北山移文》中“林惭无尽,?愧不歇,秋桂遗风,春萝罢月”诸句截然相反,使人疑心不可能出于一人之手。既然孔稚圭要杜京产出山而仕,为什么对周?的这类行动要大加讽刺呢?这是可疑者三。
以上这些疑问应该如何解释呢?细读《南齐书》中的《周?传》和《孔稚圭传》,我觉得以下几点情况值得注意:
第一,是周?和孔稚圭两人的生活道路和情况很接近。六朝时代知识分子有一种风气,就是一边做官,一边度度隐逸生活,周?和孔稚圭都属于这一类人物。史载周?自青年时解褐为官起,直至死亡,一生一直在做官。但又喜过隐士生活,除在钟山“立隐舍”外,《南齐书》又载他“清贫寡欲,终日长蔬食,虽有妻子,独处山舍。卫将军王俭谓?曰:‘卿山中何所食?’颐曰:‘赤米白盐,绿葵紫蓼。’文惠太子问?:‘菜食何味最胜?’?曰:‘春初早韭,秋末晚菘。’”至于孔稚圭,《南齐书》卷四八本传也记载他从青年时解褐为官起,直至病死,也是一生不间断地做官,但又爱隐逸生活,“不乐世务,居宅盛营山水,凭几独酌,傍无杂事。门庭之内,草莱不剪,中有蛙鸣。或问之曰:‘欲为陈蕃乎?’稚圭笑曰:‘我以此当两部鼓吹,何必期效仲举。’”(《南史?孔稚圭传》略同)对隐士杜京产,周、孔两人都很欣赏,《南齐书?杜京产传》说“孔稚圭、周?、谢满并致书以通殷勤”。
第二,周、孔两人的知交朋友相同。《南齐书?孔稚圭传》说“稚圭风韵清疏,好文咏,饮酒七八斗。与外兄张融情趣相得。又与琅邪王思远、庐江何点、点弟胤,并款交”。《南齐书?周?传》记载?“兼善老易,与张融相遇,辄以玄言相滞,弥日不解”。又曾写信给何点(《南史》及《广弘明集》作何胤),劝他吃素。何胤曾向?要他收藏的卫恒散隶书法,他没有答应。可见两人与张融(当时著名的风流旷达文士)、何点、何胤兄弟(当时著名隐士)都颇友好。
第三,周、孔两人在生活上都富有风趣,擅长言辞。上引孔稚圭的“两部鼓吹”的故事是很著名的。至于周?,史载他“辞韵如流,听者忘倦”。何胤向他求卫恒散隶书法时,打算以倒薤书交换,“?笑而答曰:‘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他与何胤俱精信佛法,文惠太子问他们两人造诣谁胜,“?曰:‘三涂八难,共所未免,然各有其累。’太子曰:‘所累伊何?’对曰:‘周妻何肉(是说自己娶妻,何胤吃荤)。’”
《南齐书》没有直接记载周、孔两人是知交,但从以上第一、二两点,我们认为周、孔两人既然生活情况如此相似,知交朋友又相同,两人在朝廷时必定有较好的友谊,至少不至反唇相讥。再结合第三点,我们推测《北山移文》只是文人故弄笔墨、发挥风趣、对朋友开开玩笑、谑而不虐的文章。这样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前面的三点疑问也就可以解释了。第一点,既然是开开玩笑,文章内容与周?出处细节是否贴合,就可不必顾及;第二点,既然是谑而不虐,褒贬兼具自也无妨;至于第三点的矛盾,就更不成问题了。
假如以上的考证可以成立的话,我认为:这篇文章内容固然对南朝士大夫知识分子表面崇尚隐居,实际企羡爵禄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有所反映,但对它的思想性不宜作过高的、不切实际的评价。
毫无疑问,《北山移文》在南朝骈文中是一篇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全篇写人写景,形象鲜明,生动突出;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全文可分三段,善于通过对比法和拟人法刻画人物和景象。第一段从开头到“何其谬哉”,以抒情笔调发议论,把隐士分为三类,以前两类真隐士和第三类假隐士作对比,反衬出假隐士的可鄙可怜。本段中没有直接提出周?,但已渲染出一种谴责、慨叹的气氛,为下文作张本。第二段从“呜呼!尚生不存”到“驰东皋之素谒”,详细描写周?“变节”过程,是全文重点。上半段写周?在山中时情状,其始至时是“风情张日,霜气横秋”,气概极高;等到朝廷征聘诏书一来,就“焚芰制而裂荷衣,抗尘容而走俗状”,与过去判若两人。通过前后对比的夸张描写,深刻地揭露了假隐士的虚伪面貌。下半段写周?出山后情状:一方面是周?做地方官,政务繁忙,声名煊赫;另一方面是山中景象,幽寂荒凉,无人赏玩,且受附近诸山嘲弄。一方面是得意热闹;另一方面是失意落寞。生动的对比,有力地写出了周?的负心和北山的蒙耻。本文全篇假山灵口气行文,是拟人法;本段更把山中许多具体景物人格化,如“风云凄其带愤”诸句,“使我高霞孤映”诸句,“故其林惭无尽”诸句,把它们凄怆落寞、蒙耻深重的精神状态刻画得非常细致深入,大大地增强了这篇文章的抒情气氛和感染力量。第三段从“今又促装下邑”到结尾,在第二段周?负心、北山蒙耻的基础上提出勒移本旨。篇幅虽短,但语气坚决有力。仍用拟人法,表现了山林的果毅行为。最后以“请回俗士驾,为君谢逋客”两句作结,令人有笔力千钧之感。
这篇文章属对精工,文辞华美,声调和谐,它的语言形式的完整,达到了南朝骈文的高峰。孙月峰评它说:“六朝虽尚雕刻,然属对尚未尽工,下字尚未尽险,至此篇则无不入髓,句必净,字必巧,真可谓精绝之甚。此唐文所祖。”(于光华《文选集评》引)许?《六朝文?》也说:“此六朝中极雕绘之作,炼格炼词,浯语精辟。……当与徐孝穆《玉台新咏序》并为唐人轨范。”都指出了这种特色。作者孔稚圭生于南齐永明时代,当时声律论已经形成(周?就是声律论的提倡者),骈文语言的对仗、辞藻、用典、声律诸要素,在这时已经完全具备。语言形式如此完整、为唐代骈文开路的《北山移文》在这个时候出现,不是偶然的事情。骈文形式过于完整,容易产生雕琢、呆板的缺点。本篇却没有这个毛病,用词造句,非常精致,但又注意清新自然,不堆砌辞藻,给人以生动灵活的感觉。全篇除四言句、六言句外,错综运用着三言、五言、七言等各种句法。除对偶语句外,穿插了若干单行的关联语句,如“吾方知之矣”、“固亦有焉”等等。在句与句中间,成功地运用了一些虚词来联系,孙月峰评为“精神唤应,全在虚字旋转上”,许?评为“其妙处尤在数虚字旋转得法”。以上几方面都使这篇文章增加了灵活性,避免了骈文“特别是四六文常见的呆板缺点”。
本文全篇用韵,采用辞赋体裁。我国古代游戏文章常采用韵文体,有它的传统,看《文心雕龙?谐□》篇和《骈体文钞》中的杂文一类,便可明白。文中使用五七言诗歌句法,更增加诗的味道。文中深慨隐士出山,用拟人法写山中景物神态,抒情气氛已极浓厚,加上形式上的诗歌因素,使它整个成为一篇美妙的抒情诗。相传宋代王安石特别欣赏“使我高霞孤映,明月独举,青松落荫,白云谁侣”四句,它的形象鲜明,语言优美,富有诗意,令人想起丘迟《与陈伯之书》的名句:“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南齐书?孔稚圭传》说:“太祖(齐高帝)为骠骑,以稚圭有文翰,取为记室参军,与江淹对掌辞笔。”可见其文才如何为当时统治者所重视。《北山移文》和江淹的《恨赋》、《别赋》,都可以说是骈体文的杰作,代表了当时骈文艺术的最高成就。
196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