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有的赋家,滑稽诙谐,被人们视同倡优。其中突出的有枚皋、东方朔。
《汉书?枚皋传》有曰:
皋不通经术,诙笑类俳倡,为赋颂,好?戏,以故得?黩贵幸,比东方朔、郭舍人等,而不得比严助等得尊官。……皋赋辞中自言为赋不如相如,又言为赋乃俳,见视如倡,自悔类倡也。故其赋有诋?东方朔,又自诋?。
这是记载枚皋善于诙谐嬉笑,有类俳倡。颜师古注:“俳,杂戏也。倡,乐人也。”这是说枚皋仿佛扮演杂戏、唱乐歌的人。又《汉书?东方朔传》及赞有曰:
朔尝至太中大夫,后常为郎,与枚皋、郭舍人俱在左右,诙啁(同嘲)而已。
赞曰:刘向言少时数问长老贤人通于事及朔时者,皆曰:朔口谐倡辩,不能持论,喜为庸人诵说。……然朔名过实者,以其诙达多端,不名一行,应谐似优,不穷似智……其滑稽之雄乎!
口谐倡辩,应谐似优,是说东方朔言辞诙谐辩给,有类倡优,故与枚皋相比(当然,东方朔对汉武帝还有正言规谏的一面,不尽以诙谐见长)。
善于诙谐嘲戏,以此娱人(主要是君主),这确是汉代少数赋家和倡优的共同特点。本文拟补充说明的是,即汉赋家和倡优同以诙谐风趣的韵文(赋、诗歌)来娱乐人,即他们用以娱人的工具、方式颇相类似。
汉代自武帝立乐府采集各地歌谣以后,宫廷中的黄门倡乐十分发达。倡人的主要任务即是演唱通俗生动的乐歌以娱乐听者。黄门倡乐即黄门鼓吹乐,其演唱的歌辞,主要即是乐府中的相和歌辞。晋代挚虞《文章流别论》论诗体有曰:“五言者,‘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之属是也,于俳谐倡乐多用之。”(《艺文类聚》卷五六引)挚虞指出,五言诗句虽肇自《诗经》(“谁谓”二句见《诗经?召南?行露》),但在俳谐倡乐中则大量出现。俳谐倡乐,即汉代的黄门鼓吹乐。汉魏相和歌辞中多五言诗,所以挚虞这么说。我过去曾写过《说黄门鼓吹乐》一文(收入拙著《乐府诗论丛》)加以阐释,此处不赘。
汉魏的相和歌辞,包括相和曲、清商三调(清调、平调、瑟调)、大曲等,其歌辞有的采自民间,有的则为文人、乐工模仿民歌而作,内容往往生动活泼,配以管弦乐器,声音清越动听,故为人们所广泛喜爱。张衡《西京赋》:“嚼清商而却转;增婵娟以此豸。”仲长统《乐志诗序》:“发清商之妙曲。”均可为证明。曹魏诸帝也酷爱它们。《曹瞒传》载:“太祖好音乐,倡优在侧,常以日达夕。”(《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曹操自己还写了不少相和歌辞,配乐演唱。《宋书?乐志三》记载:“相和,本一部,魏明帝分为二,更递夜宿。”夜宿,就是晚上在宫廷内演唱,供人主观听娱乐。
汉乐府相和歌辞、杂曲歌辞中,有不少篇章以叙事为主,有的还重视铺张的描写,如《陌上桑》、《孤儿行》、《焦仲卿妻》等都是,在写法上与长于铺张叙事的赋体接近,大约受到赋体的影响。其句式有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等等,其中有少数以四言为主的,如《孤儿行》、《雁门太守行》便是,风格更与赋体相近。曹操喜欢写相和歌辞,其中也有不少是四言体。这说明汉魏倡优所唱的乐府歌辞,不但用以娱乐人,而且有一部分在体式上与赋也十分接近。
汉代的许多辞赋,特别是那些描写帝王生活及其生活环境的大赋,从其“劝百讽一”的意义上说,都可以说是取悦帝王的娱乐品。但那些著名的大赋,写得毕竟颇为庄严,文辞也渊雅富丽,不能与通俗浅露的乐府歌辞相提并论。只有那些诙谐而杂以嘲戏的赋,风格才与倡优所演唱的乐府歌辞相近,其娱乐性的品格和程度也相接近。
《汉书?枚皋传》记枚皋赋特色说:
其文??,曲随其事,皆得其意,颇恢笑,不甚闲靡,凡可读者百二十篇,其尤?戏不可读者尚数十篇。
可见枚皋赋中包含了不少“恢笑”、“?戏”的成分。可惜这些赋(包括他与东方朔互相诋?的赋)都没有传下来,无从窥见其面貌。《汉书?枚皋传》又载:
从行至甘泉、雍、河东,东巡狩,封泰山,塞决河宣房,游观三辅离宫馆,临山泽,弋猎射驭、狗马、蹴鞠、刻镂,上有所感,辄使赋之。为文疾,受诏辄成,故所赋者多。
可见枚皋的赋内容很庞杂,他跟从武帝游行各处,随时作赋。他不但要写巡狩、封禅等大事,还要写帝王狗马、蹴鞠等游戏活动。他已由文学侍从之臣降为文学弄臣,以辞赋供武帝日常生活中的消遣和娱乐,所以自悔如倡优一般了。
东方朔现存辞赋一类的作品,有《答客难》、《非有先生论》、《七谏》等,都比较严肃,但《汉书?东方朔传》所载他与郭舍人互相嘲戏一段情事,颇足注意:
时有幸倡郭舍人,滑稽不穷,常侍左右。曰:“朔狂,幸中耳,非至数也,臣愿令朔复射。朔中之,臣榜百;不能中,臣赐帛。”乃覆树上寄生,令朔射之。朔曰:“是窭薮也。”舍人曰:“果知朔不能中也。”朔曰:“生肉为脍,干肉为脯。著树为寄生,盆下为窭薮。”上令倡监榜舍人。舍人不胜痛,呼?。朔笑之曰:“咄!口无毛,声??,尻益高。”舍人恚曰:“朔擅诋欺天子从官,当弃市。”上问朔:“何故诋之?”对曰:“臣非敢诋之,乃与为隐耳。”上曰:“隐云何?”朔曰:“夫口无毛者,狗窦也;声??者,鸟哺□也;尻益高者,鹤俯啄也。”舍人不服,因曰:“臣愿复问朔隐语,不知,亦当榜。”即妄为谐语曰:“令壶龃,老柏涂。伊优亚,??牙。何谓也?”朔曰:“令者,命也。壶者,所以盛也。龃者,齿不正也。老者,人所敬也。柏者,鬼之廷也。涂者,渐洳径也。伊优亚者,辞未定也。??牙者,两犬争也。”舍人所问,朔应声辄对,变诈?出,莫能穷者。左右大惊。
这是一个极好的例子。郭舍人、东方朔,一个是倡,一个是文人,两人在武帝面前互相嘲戏,使用的都是比较整齐的韵语,这说明东方朔在某些场合的确和倡优非常接近。倡人平时唱乐歌,赋家作赋,习惯于韵文,所以日常的嘲戏语言,都运用韵语(古代隐语也经常使用韵文体)。
早在先秦时期,淳于髡与齐威王的一段对话,也很值得注意。《史记?滑稽列传》载:
威王大悦,置酒后宫,召髡赐之酒。问曰:“先生能饮几何而醉?”对曰:“臣饮一斗亦醉,一石亦醉。”……“若乃州闾之会,男女杂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壶。相引为曹,握手无罚,目眙不禁。前有堕珥,后有遗簪。髡窃乐此,饮可八斗,而醉二参。日暮酒阑,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错,杯盘狼藉,堂上烛灭。主人留髡而送客,罗襦襟解,微闻芗泽。当此之时,髡心最欢,能饮一石。故曰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则衰。”以讽谏焉。
淳于髡这段讽谏之辞,使用赋体,句式整齐,又押韵脚,因此后人往往视同辞赋,姚鼐《古文辞类纂》的辞赋类,即以此章列于辞赋类之首。司马迁把淳于髡写入《滑稽列传》,《滑稽列传》中另外两人,是楚国乐人优孟和秦国倡侏儒优旃,都是倡优。两人都擅长以诙谐的韵语讽谏君王。这说明在先秦时代,诙谐的辞赋与倡优之辞,关系已经很亲密了。
再有,后汉鸿都门文人所作辞赋的内容,也与倡优所唱的乐歌相近。《后汉书?蔡邕传》载:
初,(灵)帝好学……侍中祭酒乐松、贾护,多引无行趋势之徒,并待制鸿都门下,喜陈方俗闾里小事。帝甚悦之,待以不次之位。……邕上封事曰:“……夫书画辞赋,才之小者。……(陛下)听政余日,观省篇章,聊以游意,当代博弈,非以教化取士之本。而诸生竞利,作者鼎沸。其高者颇引经训风喻之言,下则连偶俗语,有类俳优。或窃成文,虚冒名氏。”
鸿都门文人的辞赋作品,没有流传下来。从上引记载看,其内容喜欢陈述民间闾里小事,语言浅近,连偶俗语,其特色正与汉乐府《孤儿行》、《妇病行》、《白头吟》、《上山采蘼芜》、《焦仲卿妻》等篇章相似,无怪蔡邕要批评这些作者“有类俳优”了。
曹植的《鹞雀赋》是一篇富有风趣的小赋,它描写鹞欲捕雀充饥,雀求饶不得,乃隐避枣树刺丛,幸得脱身,归与家雀叙语。该赋语言通俗,有较生动的对话与故事情节,全文如下:
鹞欲取雀,雀自言:“微贱,身体,些小,肌肉瘠瘦,所得盖少。君欲相?,实不足饱。”鹞得雀言,初不敢语。“顷来?轲,资粮乏旅。三日不食,略思死鼠。今日相得,宁复置汝。”雀得鹞言,意甚怔营。“性命至重,雀鼠贪生。君得一食,我命陨倾。皇天降临,贤者是听。”鹞得雀言,意甚沮惋。“当死毙雀,头如果蒜。不早首服,捩颈大唤。”行人闻之,莫不往观。雀得鹞言,意甚不移。依一枣树,丛□多刺。目如擘椒,跳萧二翅。“我当死矣,略无可避。”鹞乃置雀,良久乃去。二雀相逢,似是公妪,相将入草,共上一树。仍叙本末,辛苦相语。“向者近出,为鹞所捕。赖我翻捷,体素便附。说我辨语,千条万句。欺恐舍长,令儿大怖,我之得免,复胜于兔。自今徙意,莫复相?。”
读这篇赋体的动物故事,不禁使人想起汉乐府诗中若干描写动物的篇章,如《乌生》、《艳歌何尝行》(“飞来双白鹄”篇)、《?蝶行》、《枯鱼过河泣》等,其风味与《鹞雀赋》颇为相像,只是后者篇幅较长,写得更加细致了。按《三国志?王粲传》注引鱼豢《魏略》载:
太祖(曹操)遣(邯郸)淳诣植。植初得淳,甚喜,延入坐,不先与谈。时天暑热,植因呼常从取水自澡讫,傅粉。遂科头拍袒,胡舞五椎锻,跳丸击剑,诵俳优小说数千言,讫,谓淳曰:“邯郸生何如耶?”
这里所谓俳优小说,当指诙谐而有故事性、如俳优日常所演唱的通俗文艺作品;曹植朗声诵读它们,又当是韵文。颇疑此处所云俳优小说,即指《鹞雀赋》一类作品而言(曹植尚有《髑髅说》、《诰咎文》、《释愁文》,虽不及《鹞雀赋》通俗生动,但按其体制,也属于这一类型)。曹植又是跳舞,又是诵读小说,正是模仿倡优的行为以作消遣。邯郸淳也是一位爱好通俗文艺的文人,撰有《笑林》(今佚),所以曹植以跳舞、朗诵小说等活动来招待他。从曹植《鹞雀赋》这一例子,也可以看出文人诙谐通俗的赋,同倡优演唱的作品是很接近的。枚皋的许多赋虽然没有流传下来,但从《鹞雀赋》也可以约略推想其面貌和风格。曹魏以后,此种诙谐通俗的赋,文人常有述作。《文心雕龙?谐□》云:“潘岳《丑妇》之属,束皙《卖饼》之类;尤而效之,盖以百数。”这里不再详述了。
综上论证,所以我认为,汉代赋家见视如倡,不仅因为二者同以滑稽见长,而且还在于同以诙谐通俗的韵文(赋、乐府歌诗)取悦人主。
199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