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将雏》也是汉代相和歌的一个曲调,惜后代亡佚。
《宋书?乐志一》叙述东晋迄刘宋的吴声歌曲,其中有《凤将雏》,说明曰:
《凤将雏歌》者,旧曲也。应璩《百一诗》云:“为作《陌上桑》,反言《凤将雏》。”然则《凤将雏》其来久矣,将由讹变以至于此乎?
这里说明《凤将雏》原是旧的曲调,至江左变化而为新声。《宋书?乐志》介绍《凤将雏》,前面是《子夜歌》,后面是《前溪歌》,推测起来,《凤将雏》新声作为吴声歌曲之一,当和《子夜歌》、《前溪歌》均产生于东晋。
《宋书?乐志一》所谓旧曲,是指汉代旧歌曲,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卷下、《通典?乐典五》、《旧唐书?音乐志二》介绍《凤将雏》,都说是汉代旧歌曲。应璩《百一诗》言及《凤将雏》的那篇诗云:
汉末桓帝时,郎有马子侯。自谓识音律,请客鸣笙竽。为作《陌上桑》,反言《凤将雏》。左右为称善,亦复自摇头。
此处明言东汉末年桓帝时已有《凤将雏》曲。旧传应璩《百一诗注》曰:
马子侯为人颇痴,自谓晓音律。黄门乐人更往嗤笑。子侯不知,名《陌上桑》,反言《凤将雏》,辄摇头欣喜,多赐左右钱帛,无复惭色。(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应休琏集》引)
《凤将雏》和《陌上桑》连类而及,自当属于相和歌范围。黄门乐人,是汉代宫廷中专门演唱通俗乐曲供帝皇贵族娱乐的音乐人员。
《凤将雏》曲至后代亡佚。《通典?乐典六》叙述汉魏六朝清乐,“隋室以来,日益漏缺,中唐时有歌辞存者,仅三十二曲”。又“七曲有声无辞:《上林》、《凤曲》、《平调》、《清调》、《瑟调》、《平折》、《命啸》等。”《凤曲》、《旧唐书?音乐志》、《唐会要》卷三三俱作《凤雏》,即《凤将雏》曲。(《旧唐书》、《唐会要》于上文有歌辞存者之曲调中列入《凤将雏》曲,误。)可见中唐时《凤将雏》曲已有声无辞。按乐府相和歌瑟调曲《陇西行》开头云:
天上何所有,历历种白榆。桂树夹道生,青龙对道隅。凤凰鸣啾啾,一母将九雏。顾视世间人,为乐其独殊。
这八句诗和下文意思不相关连,颇疑是乐工摘取《凤将雏》曲诗句以凑足《陇西行》乐声者(汉乐府相和歌中常有此种拼凑现象),志此存疑。六朝吴声歌曲中的《凤将雏》曲,也无歌辞流传。它在当时是利用汉乐府旧辞抑是自制新辞,已不可得知。
199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