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配合音乐的文学作品,汉乐府民歌在体例上有一些特殊现象,阅读时须加以注意。
(1)曲调名称、本事和歌辞内容的关系问题。乐府的某些曲调,往往有一个本事,记载该曲调产生的缘由,并且在曲调名称上有所体现。例如相和歌辞的《箜篌引》(一名《公无渡河》),据崔豹《古今注》记载,原是因摆渡民工霍里子高不幸溺死,其妻丽玉援箜篌悲歌,遂成此曲。现存古辞“公无渡河”等四句,即是原作。但汉乐府民歌中有的古辞,已非原作,因而歌辞内容与曲名、本事已不相符合。例如《雁门太守行》,原是歌咏雁门太守政绩的曲调,但现存古辞却是颂美洛阳令王涣,内容与曲名、本事均不合,可见已非原作,只是利用该曲调来歌咏另一位地方长官。又如《陌上桑》,据《古今注》,本事原是:邯郸王仁为赵王僚属,其妻秦罗敷采桑陌上,赵王见而欲夺之,罗敷弹筝作《陌上桑》之歌加以拒绝。现存古辞虽然主题、题材相类,女主角也叫秦罗敷,但与本事已不合,当也是后起之作。还有《平陵东》曲,现存古辞与本事也不相合。利用原有曲调改制新辞,在乐府中是屡见不鲜的。这种现象在汉代相和、杂曲中还不算多,在六朝清商曲辞中更为普遍。我曾写过《略谈乐府诗的曲名本事与思想内容的关系》一文(载拙著《汉魏六朝唐代文学论丛》)专门论述这一问题,读者可以参考。
(2)歌辞的拼凑和分割问题。乐府歌辞配合音乐演唱,有时乐曲长短与歌辞篇幅不完全相称,乐工们迁就乐曲需要,往往对歌辞加以拼凑分割,或合两辞为一篇,或一篇之中插入他篇一段等等。例如相和歌辞《艳歌何尝行》古辞“飞来双白鹄”篇,前面16句写双白鹄雌雄相爱的情事;后面“念与君离别”以下10句,内容与上文不接气。据《宋书?乐志》,这10句是大曲的趋辞,是因为大曲结构繁复而加上去的。又如《陇西行》古辞,写一位健妇主持门户,迎送宾客;但前面“天上何所有”8句与下面正文也是文义不相衔接,大约也是节取他篇拼凑起来的。这类现象还可以举出好几例。此外,还有一些常见的套语,如“今日乐相乐,延年万岁期”,“吾欲竟此曲,此曲悲且长”等,大抵用于篇末。余冠英先生撰有《乐府歌辞的拼凑和分割》一文(载其所著《古代文学杂论》),对这一方面的问题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请读者参阅。
(3)声辞混杂的问题。这主要存在于《短箫铙歌》中间。乐府歌辞配合乐谱时,在书面上,对于声调的曲折变化,曲谱除用符号表示外,还加注了一些表声的小字,而歌辞则用稍大的字体。后人抄录编集乐府歌辞时,对两种字体不加辨别,形成了声辞相杂,歌辞龃龉难通的现象。例如《短箫铙歌》、《战城南》曲中的“梁筑室,何以南梁何以北”、《巫山高》曲中的“害梁不为”、“水何梁汤汤四四”句中的四个“梁”字,大约就都是表声的字。《短箫铙歌》中的《石留》曲辞,因为声辞混杂现象特别严重,全篇无法断句,连内容大概讲些什么都不清楚。对于《铙歌》中声辞混杂、意义难明的文句,我们如果不能细微准确地剔出表声的字,还是采取存疑态度为好。汉代歌谱,早已失传。逯钦立先生在《道藏》中发现道家的《步虚吟》,大约是两晋南北朝时期旧谱,尚保存大字写歌辞、小字记声调的形式(见《汉诗别录》一文,载其所著《汉魏六朝文学论集》),读者可以参考。
198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