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书?乐志三》在著录相和歌辞之前有这样一段叙述:
但歌四曲,出自汉世。无弦节,作伎,最先一人唱,三人和。魏武帝尤好之。时有宋容华者,清澈好声,善倡此曲,当时特妙。自晋以来,不复传,遂绝。相和,汉旧歌也。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本一部,魏明帝分为二,更递夜宿。本十七曲,朱生、宋识、列和等复合之为十三曲。
但歌与相和连在一起叙述,二者关系必甚密切。二者原来都是民间的俗歌曲,其主要区别仅在歌唱时无弦节,相和则有丝竹伴奏。
相和一名的涵义,据《宋志》,是由于“丝竹更相和”而来。《汉书?礼乐志》:“初高祖过沛,作《风起》之诗,令沛中僮儿百二十人习而歌之。至孝惠时,以沛宫为原庙,皆令歌儿习吹以相和。”(节录)这里也以管乐器来和歌。但歌的“一人唱,三人和”,是用人声来和,自与用乐器来和不相同。按张衡《西京赋》:“发引和,校鸣笳。”引和即是相和歌(详下节)。薛综注云:“发引和,言一人唱余人和也。”我以为相和一名,原当泛指“一人唱余人和”而言,其用以和者可以是人声,可以是丝竹声,也可以是人声与丝竹声兼有;《宋书?乐志》的界说似较狭窄。汉代的相和歌本渊源于先秦的俗曲,它的“一人唱余人和”的方式,在先秦的楚歌中已经如此,宋玉《对楚王问》中说“国中属而和者”,是人声相和。其后演为乐曲,就配上乐器了。
195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