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质是中国古代文论中常见的一对词语,用来评论作家、作品、时代文风,影响广泛。文,指文采、文华。质有两种意义,一指质体、质性,应用于文学,指内容;一指质朴,应用于文学,指词语朴素,与文华相对待。古文论中运用文质一语,有时指内容形式,更多场合指文华与质朴,二者涵义不同,须注意区别。
孔子首先提出文质问题。他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孔子原意是就人们在言行中掌握礼仪节文的文化修养而言。他认为,一个人如果过于质朴缺少文化修养,便显得村野;反之,过于讲究繁文缛礼,就又像掌管礼仪与文书资料的史官那样烦琐了。他主张文质彬彬,要求文饰与质朴二者结合得好。后人把孔子的话广泛应用于文学批评,并把文质彬彬作为创作的理想境界。
汉代王充论文学,谈到的质常指思想内容。但魏晋以来的文论中提到文质,大多数是指文华与质朴,是从作品的风貌立论。如钟嵘《诗品》评曹植诗曰:“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此处骨气即风骨,风骨指明朗刚健的风貌,偏近质朴;词采华茂则偏于文华。曹植诗二者兼备,所以被誉为“体被文质”,即具有文质彬彬之美。钟嵘对曹植评价极高,誉为诗中之圣人,即因其诗最充分地体现了文质彬彬的理想。钟嵘《诗品序》提出作诗应“干之以风力(即风骨),润之以丹采”,即以明朗刚健的风骨为基干,再以美丽的文采加以润色,这可说是文质彬彬要求的具体化。同时《文心雕龙?风骨》也主张采(文采)应与风骨结合。齐梁时期文风偏于藻丽,文有余而质不足,因此刘勰、钟嵘两人均提倡风骨,企图以风骨调剂文采,达到文质彬彬,挽救时弊。钟嵘评建安诗人,对长于风骨的刘桢,在赞誉后惋惜“雕润恨少”,即文采稍欠;对王粲又恨其“文秀而质羸”,文采秀美而质朴刚健不足。从文质彬彬的要求看,刘、王两人成就虽高(均列上品),但总体水平逊于“体被文质”的曹植。
刘勰更用质文变化的理论来解释文学的历史发展。《文心雕龙?时序》曰:“时运交移,质文代变。”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文风有时趋质,有时趋文。《文心雕龙?通变》更指出:自上古至夏代文章偏于质;商周文章(主要为《五经》)丽而雅,文质兼备;楚汉以后文章偏于文,以迄南朝刘宋初年,文风因偏于太文而讹滥,缺少风骨。因此刘勰大力提倡宗经,主张以经书丽而雅的文风来补救,这样能做到“斟酌乎质文之间”,即文质彬彬。后代批评者也常有以质文变化来评论文学发展的言论。如唐代卢藏用评陈子昂诗曾曰:“陈拾遗横制颓波,天下质文,翕然一变。”(李阳冰《草堂集序》引)这是赞美陈子昂以质朴刚健的诗歌使靡丽的初唐诗风起了变化。明代胡应麟评周、汉魏六朝诗曰:“文质彬彬、周也。两汉以质胜,六朝以文胜。”(《诗薮》内编卷一)
中国古代长期的封建社会中,诗文被奉为文学作品的正统体裁,其艺术特点常首先体现在词句的或文或质方面,讲究人物描写与故事情节的小说、戏曲不受重视。因此,文质及其变化情况,成为批评家衡量作品特色及其变化的一项重要标准。
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