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骨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的涵义究竟指什么,在前几年的讨论中,大家的意见十分分歧。经过讨论,目下看法渐趋接近,大多数同志认为它是指明朗刚健的文风。我也持这种看法。
《文心雕龙》的《风骨》是论述风骨问题最具体系统、也是最重要的专篇,讨论风骨,应以该篇为主要依据。《风骨》有曰:“使文明以健,则风清骨峻。”明确指出风骨是指清明刚健的文风。该篇又曰:“练于骨者,析辞必精;深于风者,述情必显。”则又具体指出,风指思想感情表现得鲜明显豁,骨指运用文辞精要劲健。南朝齐梁时代,骈体文学昌盛,许多作者追求文辞绮丽繁富,使作品语言丽而无力,思想感情为丽藻所掩盖,表现得不明朗,因而刘勰大力提倡风骨,企图挽救时弊。
在讨论中,有不少同志认为风骨内涵包含了美好进步的思想内容。这种误解大抵源于《风骨》篇某些词句涵义不甚清楚。《风骨》曰:“《诗》总六义,风居其首,斯乃化感之本源。”说《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中风居首位,是作品感化人们的根源,涉及思想内容。实际这里“化感”是指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下文谈到司马相如描写游仙的《大人赋》,汉武帝读了飘飘然有凌云之感,正是讲的艺术感染力。刘勰喜欢援引儒家经典作立论根据,此处以《诗经》之风体与风骨之风比附说明,亦是一例。《风骨》又曰:“若瘠义肥辞,繁杂失统,则无骨之征也。”这里说无骨的作品思想贫瘠,文辞肥大,又涉及思想内容。实际这里“瘠义肥辞”是偏义复辞一类,意在讲肥辞,瘠义是陪衬。这是骈文多四字句所形成的。《风骨》又曰:“昔潘勖锡魏,思摹经典,群才韬笔,乃其骨髓峻也。”论者据此认为潘勖《册魏公九锡文》文骨峻健,是由于潘文思想内容模仿经典。实际此处“思”字指作文时的运思、构思。潘勖此文代汉献帝立言册封曹操,文辞竭力模仿《尚书》典诰之体,此点清代学者何焯等已加指出。《文心雕龙》(包括《风骨》)全书用工致的骈文写成,词语求变换,句式求匀称,加上刘勰喜比附儒家经典立论,因而在表达上易使人发生误会。但只要我们抓住关键,全面考察,不执著于少数语句作机械理解,是不难对风骨涵义获得准确认识的。
建安风骨指建安诗歌具有明朗刚健的风貌。汉末建安时代,文人五言诗趋于繁荣,其时诗歌因受汉乐府古辞(中多民歌)与无名氏“古诗”影响,富有清新刚健的风貌。钟嵘《诗品序》盛赞“建安风力(即风骨)”,赞美曹植诗“骨气(即风骨)奇高”,赞美刘桢诗“贞骨凌霜,高风跨俗”,曹、刘是建安的代表诗人。其后盛唐时代,不少诗人为了改革齐梁以至初唐的绮靡柔弱诗风,大力提倡并追踪建安风骨,取得了很大业绩。
现代有些研究者认为,建安风骨的主要内容,包括该时那些着重表现社会动乱、人民苦难的诗,如曹操《薤露行》、《蒿里行》,王粲《七哀诗》,陈琳《饮马长城窟行》,阮?《驾出北郭门行》,曹植《送应氏》等。这是一种误解。《诗品》列曹操、阮?于下品,陈琳不加品评。曹植、王粲虽列上品,但仅仅提到王粲的《七哀诗》(那是因诗中“南登灞陵岸,回首望长安”被传诵的名句表现了作者眷恋故国之情)。如果说上述那些诗篇代表了建安风骨,那《诗品》的评价难以理解。《文心雕龙?明诗》指出,建安时曹丕、曹植与手下一诗人的作品,其内容主要是“怜风月,狎池苑,述恩荣,叙酣宴”,表现宴会、观赏风景,表现知遇之感等,也不是表现社会动乱与人民苦难。这类作品,《文选》公燕、赠答两类诗中选录较多,写得也的确明朗刚健,具有风骨。
在阐述风骨、建安风骨涵义时所以产生上述误解,看来跟建国后数十年来评价作品时强调政治标准第一不无关系。
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