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育特点
1.身体发育特点
这个时期的宝宝身长达到或超过45厘米,到第一个月末身长可增6厘米,达到56厘米左右。到满月时体重可以达到约4.7千克。皮下脂肪丰满,皮肤红润,胎毛较少,头发呈丝样,头颅骨质硬,四肢活动活跃,哭声响亮。新生宝宝出生后有觅食、吸吮、伸舌、吞咽及拥抱等反射,给新生宝宝照射光可引起眼的反射。
2.生理发育状况
(1)视觉:
宝宝一出生对光反应就敏感,2~4周时目光能跟随物体移动,但还不能将头与眼的动作结合在一起。新生儿最喜欢看妈妈的脸,而且具备辨别颜色的能力,对红色和蓝色有不同的反应。
(2)听觉:
宝宝生后3~7天出现明显的听觉反应,偏爱柔和、缓慢、纯厚的声音,表现为安静、微笑;而对尖利的响声则反映烦躁。
(3)嗅觉、味觉
宝宝的嗅觉、味觉更是敏锐,闻到妈妈的奶香就会寻找奶头,喜欢甜味,不喜欢酸味和苦味。
3.心理发育状况
如果您经常抱宝宝,给他喂奶,看着他的眼睛与他说话,轻柔地抚摩使他感到舒服和安全,给他看色彩鲜艳的玩具、听柔和的声音,让他的手脚能随意活动,还可经常让他趴着,用玩具逗引使他努力抬头,宝宝的感知觉和运动能力会得到充分的发育,宝宝将感到空前的自由和愉快。
营养师的话
1.宝宝的喂养
新生儿时期宝宝需要的能量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增加,生后第一天每公斤体重只需要10千卡左右,到第一个月末需要的能量则达到每公斤体重120千卡左右。新生儿时期最理想的营养来源是母乳,母乳中所含的营养成分能完全满足新生儿各日龄生长发育的需要,不仅可根据宝宝的需要供给充足的能量,而且母乳中所含有的维生素、矿物质、水也适合新生儿的营养需要,母乳中的抗体还可以预防新生儿患消化道、呼吸道等疾病。
新生儿虽然代谢和生长发育旺盛,所需要的营养也相对较多,但新生儿的胃容量只有30~40毫升,每次能吃的奶量较少;新生儿的胃蛋白酶和胃酸含量处于较低水平,消化功能相对较弱,但能较好地消化吸收乳类;新生儿胃的位置呈水平状,胃入口处的关闭作用较弱,而胃出口处的肌肉容易发生痉挛,因此新生儿容易发生溢乳;新生儿的肠道相对较长,吸收面积较大,能适应较大量的液体奶类食物。由此可见,新生儿期需要充足的营养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但胃容量有限,消化功能也相对较弱,在对新生儿喂养时应少量多餐、按需喂哺。母乳是新生儿喂养的第一选择,如果由于一些特殊原因无法进行母乳喂养,则以选择配方奶为宜。
护理师的话
1.耳部护理
洗澡时注意切忌将污水灌入新生儿耳内,洗澡后以棉签拭干耳道及外耳。注意耳背后的清洁,有时会发生湿疹及皲裂,可涂些食用植物油或紫药水,一旦发生湿疹可涂宝宝湿疹膏。
2.鼻腔护理
宝宝的鼻孔细小,灰尘和分泌物容易形成污物堵塞鼻孔影响呼吸,可用棉签或小毛巾角蘸水后湿润鼻腔内干痂,再轻轻按压鼻根部,然后用棉签取出。
3.头发护理
毛发与人的体质、营养和遗传密切相关。因此在妈妈孕期要有充足而全面的膳食营养;宝宝出生后坚持母乳喂养;宝宝应尽早到户外活动,让头皮常晒到阳光并按时为宝宝添加各类辅食。在宝宝出生后每周用37℃左右的清水轻轻揉洗头发1~2次,去除头皮胎垢,增加血液循环,促使头发的新陈代谢,对宝宝的生长发育及头发的生长十分有益。
4.为宝宝剪指甲
宝宝的指甲长得特别快,一两个月的宝宝指甲以每天0.1毫米的速度生长,所以要间隔1周左要给宝宝剪一次。要在宝宝不动的时候剪,最好等宝宝熟睡时再剪,宝宝的指甲很小,很难剪,所以尽量用细小的剪刀来剪,剪得不要太多,以免剪伤皮肤,指甲不要留角,要剪成圆形,以免宝宝用手抓挠脸部和身上其他部位时会抓破皮肤。
5.保暖护理
新生儿不能很好地调节体温,因为他们的体温中枢尚未成熟,皮下脂肪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而易于散热,体温会很容易随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针对新生儿,一定要定期测体温。每隔2~6小时测一次,作好记录(每日正常体温应波动在36℃~37℃之间),出生后常有一过渡性体温下降,经8~12小时渐趋正常。
新生儿一出生便立即要采取保暖措施,可防止体温下降,应根据居室内的实际温度,及时调整宝宝的被褥和衣着,一般以不出汗为好。
新生儿体温应保持在36℃~37℃之间,低于36℃说明保暖不够,若温度过低,会使营养物质产生的热量大部分用于调节体温,因而影响生长速度,寒冷还会降低机体抵抗力。高于37℃说明保暖过分,体温就会上升,出现发热、脱水,甚至抽风等症状。故体温过高或过低,忽冷忽热对新生儿都不利,应适时通过衣服、环境调节。
家长要每天抱宝宝晒太阳,因为在人体皮肤中含有一种维生素D源,这种物质须经日光中紫外线的照射后,才能转变为维生素D,这是人体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维生素D的作用在于促使身体吸收钙,预防佝偻病。以上午6~10时和下午4~5时为宜,上午6~10时阳光中的红外线强,紫外线偏弱,可以促进新陈代谢;下午4~5时紫外线中的X光束成分多,可以促进钙、磷的吸收。
6.穿衣护理
由于宝宝皮肤娇嫩,易被擦伤,易发生过敏,故选衣、穿衣、洗衣时应加以注意。
(1)为宝宝选衣:
为宝宝选择衣物时,应选用质地柔软、吸温、透气性好、浅色的棉织品为宜,也可用旧的棉布衫改做。勿用毛、化纤织物等对皮肤有刺激的布料做内衣。尤其是宝宝的内衣裤应选择浅色花型或素色的,便于发现污物,并防止染料对新生儿皮肤的刺激。
由于新生儿的活动是无意识、无规则和不协调的,四肢还大多是屈曲状,为了不束缚他们的发育,衣服宜做得宽大。最好选择那些能让他至少穿到2个月大的尺码。这样,一来便于为他们穿脱,二来也有利于宝宝的活动。
衣服应尽量用带子固定,避免使用金属纽扣或拉链、别针等,以防擦伤或脱落时误入宝宝口中。选购时,要仔细检查衣物,不能有硬的接缝或粗糙的缝缀,这些都可能会使宝宝的皮肤受到伤害。在我国,目前普遍认为结带斜襟衣最为理想。这种衣服前襟要做得长些,后背可稍短些,避免或减少大便的污染。冬天的衣服也可采用上述式样做成双层,中间絮上薄棉花。这种斜襟衣至少应准备2~3件,以轮换使用。
(2)给宝宝穿衣和脱衣:
给宝宝穿衣要轻柔,将包被和衣服平整有序地铺在床上,让宝宝平躺在衣物上,将宝宝的一只胳膊轻轻抬起,顺着胳膊的弯曲,先向上然后向外侧伸入袖子,用同样方法再穿好另一只袖子,要保证宝宝的双腿处于自然状态,并有足够大的活动空间。把后背衣服拉平,合好衣襟,兜上尿布。
给宝宝穿套头衫时,一定要把它抻好,用手指把衣领拉一拉。把衣服套在宝宝的头上,同时把宝宝的头略微抬起,撑开右袖后,顺势把宝宝的胳膊放进来,左侧同样。拉平衣服,同时注意宝宝是否舒服。
给宝宝脱成套衣服时,把宝宝平放在平面上,从上向下解开衣服。轻轻地拉出双腿,把衣服从宝宝身下滑到肩部。轻轻拉出宝宝的左手,再拉出右手。如果需要脱套头衫,先把衣服卷到颈部,抓好宝宝的肘部,把衣服折成手风琴状,轻轻地拉出胳膊。撑开领口,小心地从宝宝的头上脱下衣服,注意不要触到宝宝的面部。
(3)给宝宝洗衣:
宝宝的衣物应勤换冼,用普通肥皂洗涤即可,注意一定要用清水漂洗干净,以免残留的洗涤剂刺激宝宝的皮肤。宝宝使用的衣服可经常晾晒,利用日光中的紫外线进行消毒灭菌。
7.安全育儿
很多婴幼儿伤亡事故中,很多都是由于家庭的不安全因素造成的,虽说是意外事故,但只要采取正确的防范措施,很多婴幼儿安全事故的发生是可以避免的。
(1)防止窒息
导致宝宝窒息的几种常见情况:
①妈妈给小宝宝喂完奶后把宝宝仰面而放,宝宝吸进胃内的空气将奶汁漾出,呛入气管内而造成突然窒息;
②奶嘴孔太大使奶瓶中的奶汁流速过快,呛入宝宝气管;
③妈妈生怕宝宝冷,给他盖上厚厚的大被子,并把大被子盖过宝宝的头部,使宝宝的口鼻被堵住,不能呼吸引起窒息;
④妈妈熟睡后,翻身时或是无意将上肢压住宝宝的口鼻而造成窒息;
⑤妈妈夜里躺在被子里给宝宝喂母乳,但由于白天过于劳累而不知不觉睡着,将乳房堵住宝宝的口鼻而使宝宝不能呼吸;
⑥抱宝宝外出时裹得太紧,尤其是寒冷时候和大风天,使宝宝因不能透气而缺氧窒息;
⑦在宝宝枕边放塑料布单以防吐奶,塑料布单不慎被吹起,蒙在宝宝脸上,但宝宝不会将其取下而造成窒息等等。
安全防范措施:
不要和宝宝同睡一个被窝,让宝宝独自盖一床厚而松软的小棉被在自己的小床上睡,小床上也不要堆叠衣物、玩具等,室内潮湿寒冷时可选用电暖器。对于经常吐奶的宝宝,在喂奶后要轻轻拍他的后背,待胃内空气排出后,再把他放在小床上,宝宝睡熟后,妈妈要在旁边守护一段时间。夜间给宝宝喂奶最好坐起来,在清醒状态下喂完,然后待宝宝睡着后,方可安心去睡,夜里经常观察宝宝的睡眠情况。常吐奶的宝宝不要给他佩戴带塑料围嘴,因它容易卷起堵住宝宝的口和鼻。给宝宝喂奶时,切忌上他仰着喝。寒冷时候带宝宝外出时,在包裹理严实的同时,一定要记住留一个气口。
(2)防烫伤:
喂宝宝牛奶要先试温度,不要在宝宝的活动范围内放置非常热的东西,如热水袋、热水瓶、热汤等。给宝宝洗澡时也要先向盆中倒冷水,再加热水,试温后,再给宝宝洗澡。
(3)防丝线缠绕指端:
每天要检查宝宝的手指、脚趾是否被袜子、手套或被子上的丝线缠绕,以免血流不通,组织坏死而残废。
(4)防动物咬伤:
养猫、狗等小动物的家庭,应将其移到别处。平时要关紧门窗,以防动物钻进室内伤害宝宝。
(5)防脱臼:
在给宝宝洗澡、洗脸、穿衣服的时候,动作要轻柔,不要生硬。
(6)防滑落:
给宝宝洗完澡后,要尽快用浴巾包裹宝宝,可以增加摩擦力,防止宝宝滑落,不要一只手抱着宝宝,另一只手去拿东西或做事情,这样做很危险。
8.为宝宝选择洗浴用品
为宝宝选择正确的洗浴用品很重要。宝宝的头发柔顺细软,肌肤娇嫩且薄,要用柔和无刺激的洗发精和沐浴露。“无泪配方”的洗发精不会刺激眼睛,比较适合宝宝使用。而刺激性大的洗发水、沐浴露、粗糙的毛巾等不适合宝宝使用。可为宝宝准备一个大浴巾,用于浴后裹住宝宝,轻柔地抹干宝宝的全身。如果使用爽身粉,可先撒在手上,两手搓一搓,然后轻轻抹在宝宝的皮肤上。另外准备两条小毛巾,分别用于洗脸、洗屁股。宝宝到了3~4个月大时,就可以考虑在大浴缸或大澡盆里洗澡了,有些宝宝甚至喜欢更早些进入大浴缸洗澡。如果你的宝宝还未能领会洗澡时候的乐趣,就不要着急变动,让他在他的宝宝澡盆里再多洗几周,直到澡盆对他来说已太小了,或者他更有兴趣了才变动。
一旦宝宝可以坐稳了,洗澡的时间就成为可爱的游戏时间,而不只是让他清洁。搜罗一些洗澡时可以玩耍的玩具,如可以倒水的东西,像塑料大杯子、漏斗、有孔的堆沙桶等;一些能在水中浮游的玩具,如小船、小鸭,也很理想。
决不要让宝宝单独留在浴缸里,自己也不要离开宝宝,哪怕只是1秒钟。因为宝宝很容易滑倒而溺水,即使水很浅也会发生危险。
9.让宝宝晒太阳
太阳是一切生命的源泉,日光中的紫外线和红外线都具有特殊的生物学作用,对促进宝宝的生长发育极有好处。适当的日光照射,可使宝宝新陈代谢功能加强,并且使皮肤中的物质在阳光的照耀下转化成宝宝生长所需要的维生素D。那么,如何带宝宝进行日光浴呢?
(1)环境选择
首先应选择清洁、绿化较好的环境,选择一个空气流畅、平坦、干燥但又避开强风的地方。日光照射时,宝宝会受到直射、散射以及反射光的共同作用。在夏季对小宝宝较为适用的是散射或反射光,应该避免长时间在炎炎烈日下直射,最好带宝宝在大树的阴凉下玩耍。而冬季则应选择在日光直射下玩耍。
(2)晒太阳的方法
夏季给宝宝实施日光浴,应尽量在裸体或半裸体(仅穿小背心、短裤或尿不湿)状态下进行,让日光均匀地洒在宝宝的周身。
(3)开始的年龄
多大的宝宝可以开始接受日光照射呢?一般来说生后半个月至1个月就可以开始带宝宝晒太阳了。在晒太阳之前,应该有一个阶段(5~7天)的空气锻炼,即到室外接触大自然赋予的新鲜空气。比如,夏季抱宝宝到室外阴凉处,冬季抱宝宝到室外避风处活动。开始10分钟左右,以后逐渐延长。当宝宝基本适应室内外环境温度差异后,就可以开始晒太阳了。
(4)时间安排
夏季应安排在上午9点或早餐后1~2小时进行,春、秋季可在上午11点以后到下午1点以前进行。在炎热的夏季,如果紫外线强度过强时不宜进行;春冬季节的大风天气也不宜进行。小宝宝第一次进行日光浴时间不能太长,一般为2分钟,仰卧和俯卧各1分钟。以后每隔2天,仰卧和俯卧位各增加1分钟。半个月以后,接受日光浴的时间约为每次15分钟,照射次数可每天1~2次。大一点的宝宝第一次进行日光浴的时间可达5~10分钟,很快就能增加到每次20~30分钟或者更长时间。
10.正确为宝宝测体温
给宝宝测量体温是爸爸妈妈们要经常做的一件事,特别是在新生儿期。一方面通过测温可了解宝宝是否发烧生病了;另一方面还可掌握宝宝所穿衣物、所盖被褥及环境温度是否适合于新生的宝宝。
一般宝宝可用于测体温的有三个部位:口腔、腋下和直肠。其中以直肠的温度最高,腋下温度较直肠低1℃,口腔的温度则较直肠低0.5℃,腋下温度正常情况下应为36~37℃。
除普通体温表外,近年来市场上还有一种电脑数字式的体温表。这种体温表使用起来会更加便捷,但会有一点小小的误差,多数情况下上下误差不超过0.1℃。
通常腋下温度高于37.5℃时为发热,低于35.5℃时为体温不升。而体温的高低又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哭闹、进食、活动、室温过高、被褥过厚、衣着过多均会使体温升高,但多不会超过37.5℃,而安静、饥饿、寒冷则可使体温偏低;新出生的宝宝或早产儿如保暖不佳则可出现体温不升的情况。
为宝宝测体温看似一件简单的问题,却仍会有人不能准确地掌握其使用方法,比如:①认为测量的时间越长越好;②用体温表之前不甩,认为测完体温后水银柱会随环境温度自然下降;③认为水银柱受凉后会自然下降,以致用手握水银端防止其受凉的错误举动;④甩体温表的方法不得当,触碰到其他物品,碰坏体温表;⑤体温表夹持不紧,以致滑脱摔碎;⑥夹持时未夹住水银柱的一端;⑦腋下汗液未擦干就测体温;⑧测温时体温表夹在了内衣的外面。
给宝宝测温前,家长先准备好已消毒过的体温计,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握住体温表的尾端(即非金属头一端)。用手腕快速向下向外甩数下,将水银柱甩至读数为35℃以下时为止。
将宝宝的衣服解开,用干毛巾将宝宝左侧腋下的汗液擦干净,将体温表带有金属头的一端(即水银柱端)夹在宝宝左侧腋下(新生儿可夹在颈下)。
在测温过程中,大人应使宝宝左前臂呈屈臂位,并夹住宝宝的左胳膊,使体温表牢固地固定于宝宝的左侧腋下,紧贴皮肤以避免因宝宝乱动而影响到测温结果的准确性。等待5~10分钟之后,取出体温表进行读数;读数时应用右手横持体温表,并将其缓慢水平转动,使体温表上的刻度与眼睛呈同一水平位,当看到白色不透明的底色时就可清晰地看到暗色的水银柱线了,这时便可读出水银柱所显示的温度。
对于发热的宝宝,爸爸妈妈应每间隔2~4小时测量一次体温,当宝宝吃完退烧药或物理降温后,大约30分钟时也应测量一次体温,以便观察宝宝体温的变化情况。
体温表用完后最好用75%的酒精擦拭消毒,然后再存放在原处以便备用。
早教专家的话
1.训练宝宝的认知能力
(1)视听移动
距宝宝眼睛20~25厘米处,将彩色带响声的玩具边摇边缓慢移动,使宝宝的视线随玩具移动;或和宝宝面对面,待宝宝看清你的脸后,你一边呼喊宝宝名字,一边移动脸,宝宝的目光会随着你的脸和声音移动。
(2)触觉刺激
在宝宝睡醒时,用手轻轻触摸他的脸、双手、全身皮肤,或用宝宝的手碰面前的物体,并引起抓握反射,如哺乳时母亲的脸、鼻子、耳朵及乳房等,以促进其早期的认知活动。
2.语言能力训练
(1)讲话
和宝宝讲话、逗乐能促进宝宝声音的发育。父母张大嘴说话,向宝宝伸舌头,让舌头在口内上下活动,咋舌,使口唇混合发出声音;你会看到宝宝会用口来模仿大人的动作。宝宝出生不久身体各部位的活动还不能自主,惟有口唇最灵敏,除了吸吮之外还有能力回应大人的口唇游戏。父母在照料宝宝时要不停地讲话;当宝宝哭时父母学着宝宝的哭声叫几下,此时宝宝会停下来听,然后用同样的口形再发出声音以识别是自己叫还是别人叫,这是诱导出来的主动发音,可为以后发音打基础。
(2)逗笑
逗笑是双方的快乐时光。大人抱着宝宝,抓挠他的身体,摸摸小脸蛋,经过若干天的逗乐,宝宝将学会在大人逗时出现快乐的笑容。这与睡眠时不自觉地微笑不同,这是用笑来回答大人的逗乐,是有人逗才笑的。父母记录这个时刻,因为越早学会逗笑就越聪明。美国儿童发育专家伊林沃恩曾观察到一例出生第三天学会逗笑的孩子,到6岁时智商为180.
(3)回声引导发音
在宝宝哭泣之时,父母发出与宝宝哭声相同的声音。这时宝宝会试着再发声。几次回声对答后,宝宝喜欢上这种游戏似的叫声,渐渐地宝宝学会了叫而不是哭。这时父母可以把口张大一点,用“啊”来代替哭声诱导宝宝对答,宝宝发出的第一个元音就开始出现。这是宝贵的时候,值得记录。如果宝宝无意中出现另一个元音,无论是“噢”或“咿”都应以肯定、赞扬的语气用回声给以巩固强化,并且应当记录。
3.行为能力训练
(1)追视
将宝宝放在清洁、明亮、空气新鲜的环境中(当然光线不能太强),并经常在其视线内走动,让宝宝看到亲人的陪伴同时对宝宝说话和微笑,使他注视你,并让他的视线追随你移动的方向。
(2)随声舞动
在床前悬挂色彩鲜艳或能发声的玩具,并使其在宝宝视线内摇晃。让宝宝注视,并随之发声,手足舞动。
(3)识把
出生半个月起,在喂奶之后,抱宝宝成坐姿,坐在便盆上方。用声音如“唔”表示大便或“嘘”表示小便。通过视——看便盆,听——听声音,以及姿势形成排泄的条件反射,在满月前后宝宝就应学会“识把”。宝宝识把既培养与大人合作,又能训练膀胱括约肌应有的功能,扩大膀胱容量,密切母婴关系,是一种有益的感觉训练。
注意:大人挺胸坐正,不可压迫宝宝胸背而妨碍其呼吸,当宝宝打挺表示不愿意把时,应马上停止训练,以免使宝宝疲劳。
4.数学能力训练
同宝宝一起听熟悉的录音时,大人抱着宝宝跳舞,拿着他的小手随着节拍敲击。如果经常听同一首乐曲,大人也做着同样的动作,满月前后的宝宝就会用脚蹬踢表示喜悦。80~90天前后,宝宝会出现按节拍蹬踢的活动。家长可以把一个带响的大球放在宝宝的脚能踢到的地方,让宝宝随同音乐蹬踢的节拍,然后大人用拥抱和亲亲表示鼓励。节奏和韵律是听数的前提,宝宝按节奏蹬踢表示可以按节奏听数做动作了。
5.益智游戏
目的:刺激宝宝视觉,训练宝宝注意力;鼓励宝宝注视视野内玩具的移动。
玩法:洋娃娃要颜色鲜艳,面部凸凹明显;妈妈要躲在宝宝身后,如果被宝宝看见了,宝宝可能只注视妈妈的脸而不注视洋娃娃。
让宝宝仰卧,在距他面部中央60~70厘米处,妈妈开始轻缓移动洋娃娃;将洋娃娃往向右和向左的水平方向移动,左右移动的幅度为5~7厘米,移动频率为每秒钟1~2次。将洋娃娃往向下和向上的垂直方向移动。洋娃娃移向宝宝面部中央时,将之推近到距宝宝20~30厘米处,然后再逐渐拉远。
6.儿歌欣赏
笑一笑
有个小孩怀里抱,粉面团团长得俏。
一逗他一笑,两逗他两笑,
不逗他不笑,老逗他老笑。
保健医生的话
1.吐奶
小宝宝在喂奶后易出现吐奶,如果宝宝不发热而且很健康,吐奶前也不哭闹,吐后也无什么异常,家长不必担心,这种情况多数不属于病态。可能是由于喂养不当引起。如喂奶时乳液未充满奶头,或宝宝有吃假奶头或吃手指的习惯,这些都可使空气进入宝宝的胃内,造成宝宝吐奶。所以给宝宝喂完奶后,要将宝宝竖着抱起,头伏在家长肩上,轻拍宝宝背部直到打嗝为止。吐奶也可能是因为奶头孔太大,喂奶过急,喂奶量过大所致。也可能与喂奶次数过多有关。食物在胃内需3~4小时才能消化完。因此,宝宝喂奶间隔的时间最好是3~4个小时。如采取措施后宝宝仍然吐奶,或者吐奶后大声哭闹,特别是体重减轻,就应该到医院就医了,查找吐奶的原因。
2.脐疝
脐疝就是人们常说的“气肚脐”,1岁以内宝宝很常见,是由于宝宝脐带脱落后,脐部瘢痕处形成一薄弱点,再加上腹壁肌肉在脐部尚未闭合,这样肠管在腹压增高时可能由脐部向外突出,从而形成气肚脐。医生发现女婴、早产儿、便秘儿、“爱叫劲儿”(阵阵发作,发作时宝宝用力、脸发红)等患病率较高。
宝宝在脐带脱落后或生后不久脐部出现向外膨出的圆柱状肿物,腹压增高时(如哭闹)肿物饱满增大,腹压减小时(如睡眠)或用手压迫肿物缩小或回纳腹腔。肿物大小一般不超过4厘米,肿物顶部是“脐痕”。用手触摸肿物常有肠鸣咕咕响,证实外突的疝内容物多为肠管。除肿物外,宝宝并无其他明显的不适。有些家长看到宝宝哭闹时肿物增大明显,脐疝的皮肤变薄变亮,联想脐疝会不会像气球那样发生“爆破”!其实不必担心。
一般随着腹壁肌肉的发育及宝宝哭闹的渐少,绝大多数可以自愈,故脐疝一般无须特殊治疗。为避免脐疝加重,日常生活中应减少宝宝无端哭闹,及时治疗便秘;对“爱叫劲儿”必要时看神经内科。民间有人用布围腰加钱币治疗脐疝,但这种土法子无效,所以不要盲目采用。如果家长非常担心脐疝会影响宝宝的发育,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弹性腹带”。若2~4岁以后脐疝仍未愈合,可以咨询医生,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3.先天性斜颈
先天性斜颈又称先天性肌性斜颈,俗称“歪脖”。发生本病的原因目前尚不清楚,但发现有非正常分娩史如臀位产、剖腹产等发病率较高。本病为婴儿常见的畸形,单侧发病者多见。最初的发现是宝宝脖子侧面有一个硬包,约小枣大小,呈圆形;家长常常认为多了一块“骨头”,或认为“发炎”了。实际上是胸锁乳突肌血肿。同时仔细观察,会发现宝宝头歪向患侧,下颌转向健侧。
脖子上的硬包于生后7~10天出现,多在胸锁乳突肌(俗称“大脖筋”)下端,质地较硬,偶有轻度触痛。开始硬包较大,但直径很少超过3厘米,经2~3个月,硬包逐渐缩小,6~9个月后硬包全部吸收。部分宝宝很幸运,硬包没了,脖子也不歪了。但多数宝宝因大脖筋挛缩而成了斜颈,家人发现患病的胸锁乳突肌犹如一根绷紧了的弓弦。开始面容改变不大,随着畸形加重,3岁以后逐渐出现脸部不对称。患侧的眼角、口角、耳垂等较健侧相应位置低;甚至颈椎也可能出现侧弯,而且视力也会受到影响。
针对斜颈的病情演变,1岁前,特别是在生后2个月前,对胸锁乳突肌的硬包和呈现挛缩的肌肉先实施按摩,按摩方法不难,开始家长可以先观看按摩师具体操作手法,学会后,家长每日按摩患处2~3次,每次20~30回,适当用力,须坚持半年至1年。有条件者在按摩最初1~2个月还可配合蜡疗(在家庭内治疗,可到药店购买“电热蜡块”,隔毛巾使用),每日1次,每次15~30分钟。无论是否做过上述治疗,只要宝宝在1岁后胸锁乳突肌表现发紧或粗硬,同时歪脖依旧甚至加重,均应及时手术。少数宝宝诊断一时有疑问,需要定期随诊。
4.阴囊肿大(鞘膜积液)
本病俗称“水蛋”或“水疝”,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疾患之一,是因男婴出生后腹膜鞘状突(该突是胎儿阶段的解剖构造,由伴行睾丸下降腹膜形成的囊性突起而成,并从腹部伸入阴囊内,胎儿降生前自行闭合)闭合不全所致。患病儿主要为2岁以内的宝宝,单侧多见。
大腿根或阴囊内有长圆形肿物是其主要表现,肿物有张力感,约元宵至鸡蛋大小,肿物内有透明水样液体,所以透光试验阳性(手电筒紧贴着肿物开灯,肿物红亮,说明光线可以通过)。许多宝宝在数周至数月时间内,肿物无大小变化或缓慢增大;有些宝宝则肿物时大时小或时有时无,医生检查时持续缓慢压迫肿物可能变小。绝大多数宝宝无其他身体不适。
诊断并不难,必要时可行B超确诊。检查时不作透光试验易误诊为腹股沟斜疝。
本病由于有相当多的宝宝可以自愈,所以2岁以内医生通常不安排治疗,只是嘱咐宝宝玩耍时要防止硌伤患处。2岁以上特别是上学前未愈者将安排手术;有人主张用穿刺抽液的方法治疗,但在婴幼儿有继发感染的可能,所以要慎重;部分家长不愿意给宝宝开刀,医生根据病情可能安排先服中药,但约有一半以上病例效果不显著。
本病虽然病情平缓,但肿物张力过高(触摸时发硬)、肿物增大明显时宜尽早手术。
5.先天性巨结肠
正常肠管靠神经系统调整,才出现有规律的收缩与松弛并形成肠蠕动,肠管内的东西才会前进。如果在某段肠壁没有神经细胞,或者神经节细胞数目减少,使这一段肠壁肌肉失去神经控制,处于肌肉收缩痉挛状态,就会形成肠管功能性狭窄,引起肠内容的堆积。这样,就必然增加了病变肠管以上的正常肠管的工作量,久而久之,引起病变组织部位以上正常肠管逐渐扩张粗大和肠壁肥厚和便秘。而正是有粗大的结肠存在,所以才叫做“巨结肠”。实际上巨结肠主要的病变区并不在这些粗大的肠管上,而是在以下变细的地方。由于上述病变,宝宝正常排便的反射功能大受影响,甚至排便的反射功能已丧失,这就更加重了粪便排出的困难。因此患巨结肠的宝宝多以顽固性便秘合并腹胀就诊,有时长达7天以上时间不排便,经采取引便措施如洗肠,才会排出稀的奇臭的粪便。
许多患巨结肠的宝宝都有胎便排出延迟史(绝大多数宝宝于生后24小时内排出胎便),而且在新生儿期就已有便秘症状;有些宝宝在最初1~2个月排便尚好,但逐渐出现顽固性便秘和腹胀,随着病情加重,会影响食欲和发育,进而出现细胳膊、细腿、肚子大的病态。
一般经过X线钡剂灌肠造影检查就能确诊,部分病例需做直肠测压或直肠组织染色检查协助诊断。
治疗主要根据病变肠管的范围和部位而定,病变肠管较长者需开腹或经肛门做根治手术,包括腹腔镜手术;而病变肠管较短者(病变肠管在直肠近肛门处)的新生儿和3个月以内小宝宝,可先采用扩肛、洗肠、服中药、针刺等综合办法治疗,如无效再行手术治疗。手术尽量不要晚于1岁。近年来,不少医生主张在新生儿期即做手术,以减少家长每天都要采取引导排便措施(包括生理盐水洗肠)的负担。
6.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是婴幼儿时期较为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发病率为1/3000~1/4000.由于先天甲状腺发育异常或甲状腺功能障碍,使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患儿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受到严重损伤,最后表现为身材矮小、智力低下等。
甲状腺是人体中重要的内分泌腺,位于颈部气管前,它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脑组织和骨骼发育,维持心、脑、肾、胃肠等多个器官系统的正常功能及体内物质代谢等广泛的生理作用。引起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的主要原因是甲状腺先天发育不良,如甲状腺异位、甲状腺缺如,或是因为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此外母亲患有甲状腺疾病、孕期服用抗甲状腺药物、严重缺碘(缺碘地区)等也可造成宝宝患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极少部分是因下丘脑一垂体问题引起。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患儿的主要表现是智力低下、身材矮小;在新生儿期常常表现不明显或仅有轻微的症状表现。部分患儿可有黄疸时间延长、嗜睡、少哭、喂养困难、脐疝、腹胀、便秘、体温低、皮肤粗糙干燥、面部臃肿等。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出现颜面粘液水肿、鼻梁塌、眼距宽、唇厚舌大、舌伸出口外等特殊面容,并有表情淡漠、反应迟钝、语言发育迟缓。身高、体重增长缓慢甚至停滞。患儿不仅出现身材矮小还有智力障碍。
如果家长发现宝宝出现上述表现,应及时带宝宝去医院进行检查。只要能够做到早期诊断和治疗,患儿的智力低下和身材矮小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治疗主要是口服甲状腺素片以补充体内甲状腺素的不足,但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避免药物使用过量或不足给患儿带来损害。只要家长树立信心,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就可以获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使宝宝像正常宝宝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
7.苯丙酮尿症
苯丙酮尿症是一种隐性遗传性疾病,其发病率存在着种族和地区的差异,在我国发病率约为1/11000.本病是由于苯丙氨酸羟化酶及其辅酶的基因突变,使体内苯丙氨酸代谢发生异常,从而影响了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导致患儿智力低下的发生。
患儿在出生时和正常宝宝一样,没有特殊的临床症状,只是部分患儿有易吐奶、湿疹、烦躁等表现,往往不易被发现。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患儿症状逐渐出现,首先表现为智能发育的落后,如该会坐时不会坐、该会走时不会走、该会说话时不会说话等,癫痫发作,色素减少如头发逐渐变黄、皮肤变白,尿及汗液有明显的尿臭味,被形容成鼠尿味。患儿智能发育落后的症状一旦出现,脑细胞已发生不可逆的损伤,因此要在其症状出现前即开始治疗。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早期发现本病的有效方法,但最终的诊断要根据血中苯丙氨酸含量的化验结果作出。若血苯丙氨酸浓度大于120毫摩尔/升为高苯丙氨酸血症;大于或等于1200毫摩尔/升为苯丙酮尿症。此外,还有一种是因苯丙氨酸羟化酶辅因子四氢生物蝶呤缺乏引起的高苯丙氨酸血症,诊断为四氢生物蝶呤缺乏症(有的称其为变异性苯丙酮尿症或恶性苯丙酮尿症),此在诊断中需给予鉴别。
目前治疗本病的惟一方法是采用低苯丙氨酸饮食控制。苯丙氨酸是人体内必需氨基酸,也是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一,蛋白质含量越高的食物苯丙氨酸含量也高,如鱼、肉、蛋、奶等,这些对苯丙酮尿患儿来讲可以说是禁忌的食物,而蔬菜水果类可以不受限制。苯丙酮尿症患儿的蛋白质来源主要依靠低或无苯丙氨酸的特殊奶粉。患儿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制定特殊饮食治疗方案,即要保证患儿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蛋白质、热卡、苯丙氨酸等各种营养物质的供给,又要避免血苯丙氨酸浓度过高对脑细胞的损伤。因此治疗中不仅要定期监测血苯丙氨酸浓度,还要遵医嘱积极配合饮食治疗,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使患病儿能像正常同龄孩子一样的生活和学习。
需要提醒的是,由于本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所以男女发病机会均等,患儿的父母虽表现正常,但都是致病基因携带者,他们将各自的致病基因传给了宝宝使其患病,这样的父母每怀孕一次就有四分之一的可能生出病孩子,因此生过病孩的父母在准备再次怀孕前应进行家族基因检测(父母及患儿),然后在怀孕早期再进行产前基因诊断,以防止或减少这样的患儿出生。
8.硬肿症
新生儿硬肿症多发生于早产儿,以出生后1周内的宝宝为多见。此病与寒冷的刺激关系最大。如果有早产、产伤、窒息、感染等因素的高危儿,加之保暖不好或喂养不足,都可能会发生此病。主要表现为全身皮下脂肪聚集的任何部位都发生硬肿,摸上去如硬橡皮,常见于四肢、臀部、肩部、面颊等部位。还表现为新生儿体温不升(35℃以下),全身冰凉,反应差,哭声弱,重症患儿不能吸吮,心率呼吸减慢,易发生肺及消化道出血、感染及各器官功能衰竭等,如不及时治疗将会危及生命。
新生儿硬肿症的防治方法是,从孕期就开始加强孕期保健,尽量避免早产的发生。其次在寒冷季节要注意新生儿的保暖。如有高危因素的宝宝,特别是低体重儿,可置于保温箱内,温度以30℃~32℃为宜,也可放在远红外线辐射台上,使患儿的体温达36.5℃左右。在喂养时要保证足够的能量摄入。吸吮能力差者,可用滴管或鼻饲,将母乳滴入或用空针管注入鼻饲管。不能喂养的,可静脉注射点滴营养液。
9.新生儿应慎用药物
由于新生儿的肝功能不成熟,所以一些新生儿的体内代谢率低,这会导致毒副作用的发生,所以新生儿不能乱用药。除此之外乳母的乳汁是宝宝赖以生存的食物,因而哺乳期的乳母用药也应该注意。下面就通过表格形式,将需要禁忌的药物及其有害作用做一个具体介绍。
新生儿尽量避免的有害药物:
(1)氯霉素:易导致新生儿产生灰婴综合征
(2)红霉素:对新生儿的肝脏会造成损害
(3)新生霉素:易导致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
(4)维生素K:易导致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
(5)苯巴比妥:易导致新生儿出血或呼吸抑制
(6)阿司匹林:易导致新生儿出血
(7)乳母需避免的药物及对新生儿的危害
(8)异烟肼:对新生儿的肝脏有损害
(9)氯霉素:对新生儿的骨髓有抑制作用
(10)磺胺类:导致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
(11)放射性核素:对新生儿的骨髓有抑制作用
(12)抗代谢药物:对新生儿有抗DNA活性的作用。
运动教练的话
1.迈步
父母扶宝宝双腋,让宝宝的足底与硬板接触,宝宝会迈步行走,这是先天的反射能力。父母每天扶宝宝练习迈步,使宝宝的下肢得到锻炼,还能延长这种反射。延长迈步能力对以后学走很有帮助。
不该犯的错误
1.不要用洗衣粉洗宝宝的衣服
洗衣粉的主要成分是烷基苯磺酸钠。这种物质进入人体以后,对人体中的淀粉酶、胃蛋白酶的活性有着很强的抑制作用,容易引起人体中毒。如洗涤不净,衣物上残留的烷基磺酸钠会给宝宝造成危害。因此,宝宝衣服忌用洗衣粉洗。
2.不要给新生宝宝喂食蜂蜜
蜂蜜是营养丰富的滋补品,但蜂蜜在生产、运输和储存等一系列过程中,极易受到肉毒杆菌的污染。而肉毒杆菌适应环境的能力甚强,既耐严寒,又耐高温,能够在连续煮沸的开水中存活6~10小时。
因此,即使经过一般加工处理的蜂蜜,也仍有一定数量的肉毒杆菌胞芽存活。这些胞芽无法生长和释放毒素。然而,这些胞芽一旦进入婴幼儿体内,尤其是进入1岁以下的宝宝体内,因宝宝的免疫系统尚未成熟,它们便迅速发育成肉毒杆菌,并释放出大量的肉毒素。平时这些毒素毒性甚强,据说1毫克即可致万名婴儿于死命。另据调查,目前婴幼儿急死症中,有5%的婴儿是因肉毒素中毒而引起死亡的。所以,婴幼儿最好不要多吃蜂蜜,尤其是1岁以下的宝宝,不宜食用蜂蜜。
3.不要给宝宝戴手套
许多妈妈怕宝宝手冷或是想保护宝宝不被自己的指甲抓伤,但这样做会影响宝宝的智力发育。宝宝的视觉比较弱,对外界的认识和感知一部分来自于手指的触摸。手套直接束缚了他的双手,限制了手的活动,这极不利于宝宝手指和触觉的发育。另外,如果手套面料和做工比较精糙,还会影响宝宝的皮肤和手指的局部血液循环。
4.不在放置宝宝衣物的地方放置樟脑球
宝宝使用的衣服,切忌放置樟脑球以及其他防腐、防潮、防虫制品,因为有些宝宝,接触了樟脑球后,会发生溶血性的疾病。
5.送服药物的禁忌
(1)忌牛奶送服:
牛奶含蛋白质和脂肪较多,在药片粉末周围可形成一层薄膜裹药物使药物在胃中不易被吸收。牛奶或乳制品中含有许多钙、磷酸盐、铁等物质,这些物质和某些药物能生成稳定的络合物或难溶解的盐,使药物难以被胃肠道吸收,牛奶中的磷酸盐可与补血药的铁成分发生反应,使铁沉淀而影响其吸收。如果要喝牛奶及乳制品,也应与服药时间间隔1个半小时以上。
(2)忌果汁送服:
鲜橘子汁等果汁含有许多酸性物质,可使许多药物提前分解或使糖衣提前溶化,不利于药物在小肠的吸收,影响药效。有的药在酸性环境中会增加不良反应。例如,发烧时常用的退热药复方阿司匹林等酸性药物,对胃粘膜有刺激作用;若在酸性环境中,它们的不良反应会加大,轻者胃部不适,重者则引起胃粘膜出血。再如,常用的抗菌药物,如红霉素、麦迪霉素、小檗碱等,在酸性环境中会加速粮衣的溶解,对胃粘膜有刺激作用,同时,还可使药物在进入小肠之前被胃酸破坏,使药物经小肠吸收减少,降低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达不到治疗效果。许多碱笥药物,如碳酸氢钠(苏打)、氢氧化铝等,与果汁同服后可被酸性物质中和而减低药效。这类药物也不宜用果汁送服。因此,给宝宝服药时,不要用果汁或其他酸性饮料送服。
(3)忌茶水送服:
茶叶中含有咖啡因、茶碱、鞣酸、儿茶酸、硅酸、可可碱等酸碱性成分,可与某些药物成分发生作用,破坏药性,影响疗效。
茶叶中的鞣酸具有很强的收敛作用,很容易与药物中的蛋白质、生物碱与重金属盐等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沉淀,影响药效。例如,鞣酸遇到铁剂时,生成沉淀物“鞣酸铁”,命名药物失效。因此,贫血病人服用硫酸亚铁、铁维隆等铁剂时不宜用茶水送服。再如,胃酶合剂、脾康糖浆等含有蛋白质的药物,也会与鞣酸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沉淀而失效。阿托品、山莨喜碱以及一些抗过敏药物为生物碱,也易也鞣酸相互作用而影响药效。
所以,家长不要为了减少宝宝服药的困难,就用各种上述几种饮品送服,这种方法是不妥当的,用温开水送服才最好的。
6.不宜给宝宝剃“满月头”
宝宝出生一个月叫满月,我国民间有给满月宝宝剃头的习惯,认为剃光头有利于以后头发长粗、长黑、长密,有的甚至把新生儿的眉毛也剃掉。这种认识是无科学根据的。
头发生长情况主要是受体内肾上腺皮脂激素等的调节,与新生儿剃不剃头发毫无关系。新生儿的头皮很薄很嫩,抵抗力差,在剃“满月头”时,用锋利的剃头刀给刚满月的宝宝剃头,常常会在娇嫩的头皮上,留下许许多多肉眼看不到的伤痕。而且新生儿的头皮上有大量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头皮有破损时,细菌侵入体内,并经由血液传送到全身,会引起严重的菌血症,败血症,严重时可危及新生儿的生命安全。
7.“过满月”不宜过度打搅宝宝
宝宝满月了,长胖了,也长高了,能吃能睡,连哭声都响亮了许多。小家伙惹得父母喜爱,爷爷奶奶高兴,亲朋好友张一罗着“大办满月”。按照有些地区的习惯,孩子满月这一天,应当邀请左右邻舍吃顿饭,好好庆贺一番。小宝宝自然少不了要“出席”,成为大家关注的对象,你抱我亲好不热闹。殊不知这样热闹的场面对于刚刚满月的宝宝来说,无疑是一种伤害。
新生宝宝神经系统非常脆弱,发育很不完善,他需要的是安静、熟悉的生活环境,有规律的生活秩序。刚刚过去的一个月,在母亲精心呵护下,宝宝逐步适应了家中的环境,熟悉了照看他的家人的音容笑貌。宝宝的睡眠周期、喂养时间等生活规律也都在逐步建立的过程中,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突然置身于喧闹的陌生环境,看到那么多陌生的面孔,如此过多过强的刺激,使得发育不成熟的大脑实在难以承受。其结果,带给宝宝的往往是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常常表现出惊吓、睡不安稳、疲劳、焦虑、烦躁和不明原因的哭闹。原先容易带养的宝宝一下子变得不好带了。
许多人聚集在一起,有限的空间显得拥挤、空气不流通,宝宝抵抗力较低,很容易被传染上感冒等疾病,所以不应该带宝宝参加这样的聚会。
8.不要让电风扇直吹宝宝
在酷暑盛夏季节,是否可以给宝宝吹电风扇呢?年龄越小的宝宝,体温调节中枢越不完善,所以宝宝既怕热也怕冷,电风扇不断地吹会使宝宝感冒、腹泻、消化不良。因而即使天气很热,电风扇也不要直接对着宝宝吹,更不要离宝宝很近,吹的时间也不能过长,还要避免风扇固定在一个方向,最好是让风扇摇头旋转,风量开到最小,形成柔和的自然风。
9.不能给宝宝吃市售的鲜果汁。
千万不能用市售的鲜橘汁、椰子汁等果汁代替家制的果汁、菜水给宝宝饮用。这是因为,首先市售的饮料或多或少都含有食品添加剂,不宜宝宝饮用;其次,市售饮料大多并不是果子原汁,而是配制而成的,不能为宝宝补充所需的维生素,即使有些饮料含有少量原汁,但经过反复消毒加工后,维生素也所剩无几。因此,给宝宝喝果汁、菜水最好亲自做,不能用市售的代替。另外,给宝宝饮用果汁、菜汁时,开始时量要小,加水要多,宝宝适应之后,逐渐增加浓度。
新妈妈经验谈
使用尿布的好方法
秋冬季节出生的宝宝在解去包裹的时候总会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总给宝宝用纸尿裤,宝宝幼嫩的屁股会很快长尿疹,可是如果给宝宝用尿布,频频把尿或频频换尿布会让凉风直吹宝宝的脐部,使宝宝受凉甚至腹泻。
如何让宝宝的脐部不易受凉呢?我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剪一截宽松紧带,用一小块棉布缝成一个小方袋,给里面装上一小块太空棉并封口,将缝好的小方棉的两个对角缝上剪好的松紧带的两头。把这个小圈套在宝宝的肚子上,并把小方棉盖在宝宝的脐部上,换尿布时可将尿布的两头掖入松紧带和小方棉之中。这样一个小小的套圈,既可使宝宝在换尿布时不会受凉,也可起到固定尿布的作用。
(王萍,山东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