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以忠信,行之似廉洁,众旨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人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
——《孟子·尽心下》
“译文” 你说他有什么不对,又举不出例证来,你要指责他却又好像无可指责。他只是同流合污,为人好像很忠实,行为好像清正廉洁,大家都很喜欢他,他自己也以为很不错,但实际上,他的所作所为却不合于尧舜之道,所以说他是偷道德的贼。
“说古论今” 冯梦龙在《古今谭概》中讲了一个“好好先生”的故事:说的是东汉末年有个叫司马徽的人,无论别人讲什么事,他都一律回答“好”。朋友的儿子死了,他也说“大好”,妻子因此责怪他,他还是说“大好”。这种四方讨好、八面玲珑的老好人,讲面子不讲人格,讲人情不讲原则,被孟子斥为“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其本质是利己主义。要做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就要根除这种腐朽庸俗的思想作风,坚持原则。 晋国的国君晋灵公夷皋在位时,不惜民力,大修楼台苑囿,极其奢靡。他和他的宠臣屠岸贾在园内高台上以弹弓向外弹人为乐;还经常纵恶犬伤人;又因厨师蒸煮熊掌未熟而将其杀死。 当时,晋国的贵族权臣卿大夫赵盾见到国君如此荒淫,赵盾不禁忧心忡忡,一再向灵公劝谏,灵公不只不听,反而派了杀手去刺杀赵盾。 但是,晋灵公多次剌杀赵盾都没成功,最后一次是在灵公招待宴会上,当时,灵公的侍臣提弥明提醒赵盾说:“君赐臣酒,三杯而罢,切莫贪杯!”赵盾明白他的心意,及早退出。其时,灵公的伏兵还未安排好,一见赵盾要走,他穷凶极恶,连忙放出恶犬追伤赵盾,提弥明截住恶犬将其杀死。 当时,他只好逃往他国。可在他还没有离开国境时,他的兄弟赵穿已经在挑园将那个昏君杀死。赵穿将赵盾接了回来,依旧主持国政。 这时,赵国的太史董狐便在史书上写道:“赵盾弑其君。”并公之于朝堂。古人讲究所谓“春秋笔法”,一字之中寓褒贬,“弑”字,即意味着以下杀上,是一种罪在不赦的罪行。 赵盾对董狐说:“弑君的是赵穿,我无罪。”董狐说:“您是国家的执政大臣,逃亡没有离开国境,返国又没有惩处乱臣,你不承担罪责又该由谁来承担呢?”据说赵盾曾要求董狐改写,董狐说:“是就是是,非就是非,我的头可断,但这个记载绝不能改!” 故事中的董狐坚持原则,不当“好好先生”不掩饰赵盾的罪过,值得学习。其实,不随波逐流,才能坚持原则,绝不能“墙头草,随风倒,哪有利往哪跑”。 孟子的学生万章曾问孟子什么算是“好好先生?”孟子便回答说:“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以忠信,行之似廉洁,众旨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人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他的主要意思就是说,你说他有什么不对,又举不出例证来,你要指责他却又好像无可指责。他只是同流合污,为人好像很忠实,行为好像清正廉洁,大家都很喜欢他,他自己也以为很不错,但实际上,他的所作所为却不合于尧舜之道,所以说他是偷道德的贼。 在这里,孟子针对当时急功近利同流合污的现象,给予了很深刻的批评,认为像宦官那样八面玲珑,四处讨好的好好先生是一个偷道德的贼。孟子指出,一个人要坚持自己的正确原则,而不应该为了讨好别人而同流合污。
具有高尚人格的领导者都是坚持正义、坚持真理、坚持原则的。屈原不同流合污,坚持其“百变不离其宗”的信念和爱国主张,尽管有人劝告他改变主张以
免去灾难,但他却仍然不改孤忠耿直的爱国情怀。 同样,在企业管理上,有些管理者充当一种“老好人”式的角色,他们不敢冒丝毫触动员工利益的风险,为了不得罪人的目的而到了一种姑息迁就的程度。但好感决不等于威信,好好先生是做不了现代企业的管理者的。
“用人之道” 作为企业领导者,对下属保持一定程度的宽容是合乎情理的,但是,如果你毫无原则地容忍员工的不良行为,那就表明你还不大称职,在一定情况下,该硬则硬,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确定这一标准时,个人的主观判断占有很重要的成份,你必须准确判断出哪些是可以容忍的,哪些是绝对不能容忍的。如果员工在你面前表现得很差,那说明他对你缺乏尊重,他也无法实现你对他的期望。作为一名老板,你不能对此听之任之,而要对他施加压力,加强控制。 身居管理者之位,你的员工每一分钟都在观察你。你处理不良行为的方式,直接影响到员工对你的印象。你必须在员工心目中建立一个明确的概念,即让员工在心目中明确哪些是可以令人接受的,哪些则不能。 其实,任何事情都有一个界限,员工偶然的一次小错误你可以不用计较,但如果员工接连不断地犯错,势必会酿成大错,出现更大的问题。这时候你可不能再沉默了。该唱黑脸时你一定要唱黑脸,千万别心软。 当一个人跨越你可以接受的界限时,你应及时处理这些不良行为,如经常迟到、不怀好意的玩笑、恶作剧、不恰当的姿体语言、不尊重他人、贬低他人、背后说三道四、衣冠不整、时常抱怨、工作中处理私事、不守承诺、撒谎等等。 对这类行为切不可等到事情发生之后再去作决定。你应该向这种不良行为进行挑战,并且要求员工向你作出解释,不要等到你听说那人已走了时再作出任何毫无意义的决断。
(1)在原则性的问题上硬碰硬。 经营者在管理上宽严得体是十分要紧的。尤其是在原则和法规面前,更应该分毫不让,严厉无比;对于那些违犯了法规的,就应该举起钟馗剑,狠狠砍下,绝不姑息。领导要建立起威严,才能让员工谨慎做事。
(2)敢于对下属说“不”。 公司的上下级关系,应当是一种健康向上的人际结构,而并非那种以原则为牺牲品的庸俗关系。在现代企业中,假如下属向你提出带有诱惑性的请求,促使你放弃原来最佳的选择时,作为领导的你必须敢于对雇员说“不”,这不仅意味你的尊严,还体现着公司的一贯原则与处事风格。每个人都会在这样的原则约束下,使彼此的关系更加亲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