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评唐德宗免除赵光奇家徭赋(臣光曰103)
贞元三年(787)十二月,唐德宗外出游猎,偶入民人赵光奇家,顺便作了一番民情访问。因为今年的年景不错,粮食丰收,唐德宗很有信心地问:老乡,生活如意吧。
没想到赵光奇直截了当地回答,“不如意”。唐德宗很是惊愕:今岁颇稔,何为不乐?
赵光奇也很胆大,巴巴地诉苦,直言朝廷说话不作数(词令不信),没有公信力。理由如下:一,之前说两税之外,杂徭全免。可实际情况是,税外的求取过于正税。二,所谓和籴,实际就是强取,百姓见不到一个子儿。三,开初说和籴的粟麦,交给当地政府就行了,现在却要百姓自个送到京西行营去,动辄数百里之遥,车摧马毙,倾家荡产也不能支应。四,诏书每每说要优恤百姓,实则是一纸空文。“愁苦如此,何乐之有”。
唐德宗当下拍板,免除赵光奇一家的赋税。
司马光在“臣光曰”第103篇里,感叹唐德宗是蠢人一个。国家出台惠政百姓却无法享受到,民有冤情却无法上达天听,这两种情况自古就是国家动乱的根源。唐德宗幸而遇见赵光奇敢言,了解到民间疾苦,本应有所触动,严查那些违背诏书、残虐百姓、横增暴敛、贪盗公财的官吏,以及经常歌功颂德的亲近大臣,杀之以平民愤。然后“洗心易虑,一新其政”,屏去浮言,废除虚文,严肃号令,讲求诚信,考察真伪,分辨忠奸,怜惜困穷,申理冤情,如此则太平之业可致矣。唐德宗倒好,释此不为,只免除赵光奇一家的赋税。试问普天之下深受失政之害的老百姓怎么办,“安得人人自言于天子而户户复其徭赋乎”?
司马光此论亦是“基于史实而高于史实”,做皇帝做领导人,理当如此。但依史实来看,却是在为难唐德宗了。
贞元三年(787),是唐德宗当上皇帝的第八个年头。在过去的八年时间里,唐德宗经历了太多的事,总之是碰壁碰壁再碰壁。唐德宗也由继位之初的雄心壮志,变得心灰意冷、随波逐流起来。有唐国势也因此江河日下。
唐德宗是唐代宗的长子,大历十四年(779年)即位,年方三十五岁,正是大有可为之秋。他也决心要干一番事业,在财政和军事上的几项措施,对唐后期的影响即深且巨:
一是实行两税制。唐初,赋税之法称租庸调。租庸调以人丁为本,所谓“有田则有租,有身则有庸,有户则有调”。但自唐玄宗末期以来,户籍制度逐渐败坏,户口、田亩数字已严重失实。及至安史之乱,朝廷四处用兵,所在急征暴赋,税敛无度,失去准常。赋税机构不断增加,却又互不统属,各自随意征科,巧立名目。大户人家有办法逃避课役,小户贫农则越发苦不堪言。于是相率弃家逃跑,成为浮户。乡居土著百人之中不剩四五,租庸调面临破产。
唐德宗继位第二年,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先计算州县每年所需的费用以及地方上供朝廷的赋税,以所得之数向百姓征收。户口不再分土著还是客户,而是一律以现居之地定立簿籍。男子也不再分为丁男、中男,而是依贫富来分别交税的多少。不种田而行商者,也要按财产的三十分之一纳税。所有赋税按秋、夏两季收取,因此称“两税法”。原来的租庸杂徭一律省去,如有另行推派(税外物),即为违法。
但正如李光奇所抱怨的那样,地方苛吏往往借机违法征收税外物。朝廷因为连年征战,国库严重亏空,也把税外物当作正常,且将诸道税外财赋输送户部确定为一种制度。贞元四年(788),唐德宗尽管良心发现,诏免税外物,但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也是徒具空文。因为尔后又有“宫市”,五坊小儿见了中意的东西就明抢,《卖碳翁》的凄惨随处可见。
李光奇所说的和籴,本是朝廷为了避免谷贱伤农而出台的利好政策,相当于现在的保护价。年成好时,政府出面收购农民手中的余粮,前提是农民自愿,政府亦以合理的价格收购。所谓“官出钱,人出谷,两和相商,然后交易”,所以称“和籴”。但由于唐后期政府用度紧张,和籴不和了,逐渐成为强迫性的措施,只强取不给钱。州县还明文规定推派数量,定立程限,严加征摧,此又成了百姓一大负担。
二是确立绥靖政策。其祖唐肃宗遗下的绥靖政策,此时效果显著:藩镇尾大不掉,节度使不经中央任命而直接世袭。其父唐代宗默守成规,苟安度日,不想去碰这个滥摊子。唐德宗继位之初,年轻气盛,想念起皇家气派,于是准备给藩镇动动手术。
机会终于来了。建中二年(781),河北成德镇节度使李宝臣死去,他的儿子李惟岳上表请求世袭。唐德宗一口回绝,坚决要自己任命新的节度使。因为利益攸关,李惟岳与魏博节度使田悦、淄青节度使李正己、山南节度使梁崇义,四家联合起来,叫板朝廷。
唐德宗这一点倒是聪明,想到以藩制藩,淮西李度使李希烈、范阳节度使朱滔等因此奉命进剿。不久,李正己病死,其子李纳不堪一击,被打败。挑事的李惟岳发生内讧,本人被部将王武俊杀死。梁崇义与妻子跳井自杀,传首京师。四路叛军,最后只有田悦还在喘气,但局面已得到控制。
形势已非常明朗了,唐德宗只要再使一把劲,没准还真能成就中兴大业。但唐德宗此时暴露出来的致命性格弱点,使唾手可得的前景,功败垂成。唐德宗不该抠门的时候抠门了,不仅抠官,且抠财。韩信评项羽所以人心涣散,大家都不跟着他混,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吝于爵赏,“为人刻印,刓而不能授”。唐德宗也是这个毛病,逼得原本忠于朝廷的藩镇继起作乱,史称“四王二帝之乱”。
朱滔、王武俊因封赏不合己意,心怀怨恨, 魏博节度使田悦乘机派人以燕、赵、魏相依相存之势相游说,于是形成三镇连兵反唐的局面。建中三年(782)底,卢龙节度使朱滔自称冀王,成德王武俊称赵王、淄青李纳称齐王、魏博田悦称魏王。汝南节度使李希烈乘机起哄,自立为楚帝。
唐德宗手忙脚乱,只得继续借诸道兵来制衡乱藩。建中四年(783),调往淮西前线平叛的泾原镇(甘肃泾川县北)五千兵马,途经长安时,本想吃好喝好一顿,顺便得点赏钱安家。可是不当抠门的时候,唐德宗突然又昏头了,捂着钱袋子不给。不但不给,吃的伙食还很差,连米都是糙米,还渗入沙子。
士兵们火了,老子上前线卖命,不要说工资,连饭都吃不饱,反了。于是有“泾原兵变”。他们拥立之前被软禁在京城的前卢龙节度使朱泚(朱滔的兄长)为帝,国号大秦。唐德宗仓皇出逃奉天(陕西乾县)。直到兴元元年(784)五月,唐将李晟在吐蕃的协助下,攻克长安,唐德宗才得以重回故都。
然而唐德宗竟再一次玩起抠门,答应吐蕃出兵的条件,事后反悔,这又埋下了吐蕃出兵攻掠泾陇,唐朝联合回纥以制吐蕃的后患。
泾原之变平定后,长期讨逆伐叛的朔方节度使李怀光因功高震主而见疑于唐德宗。自危之下铤而走险,加入叛乱行列,唐德宗再一次出奔汉中。
面对狼烟四起,束手无策的唐德宗不得已,于兴元元年(784)年正月初一,痛下罪己诏,公开向全国人民表示检讨,承认诸藩相继叛乱的主要原因在于朝廷抚御乖方,“天谴于上而朕不悟,人怨于下而朕不知……上累于祖宗,下负于黎庶。”既然罪在朕躬,所有叛乱分子也就不是叛乱分子了,全部赦免,复其官职,既往不究。
据说,唐德宗认罪态度过于诚恳,居然令“士卒皆感泣”。然而依事实看,《罪己大赦诏》其实就是德唐宗的认输诏。至此,唐德宗终于明白,要动节度使们的奶酪,何其难也。于是毅然放弃所有的梦想,学他父亲,苟安起来,过他的深宫富贵算了。唐朝对藩镇的绥靖政策正式确立,朝廷正式放弃收归节度使任免权的努力。
之后,朱滔、王武俊、田悦、李纳等纷纷撤去王号,上表谢罪,表示归顺。“二帝”之朱泚兵败逃亡,兴元元年(784)六月,被其部将杀死。李希烈亦于贞元二年(786)四月,被其部将毒死。
局面复归平静,但只是苟安的平静而矣。唐德宗一念之差,竟至如此,抠门害人不浅。而号称智囊的陆贽、李泌,竟也无奇计来匡扶大厦于既倒,真是时也运也。“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唐德宗是自毁前程。
附:臣光曰103:甚矣唐德宗之难寤也。自古所患者,人君之泽壅而不下达,小民之情郁而不上通。故君勤恤于上而民不怀,民愁怨于下而君不知,以至于离叛危亡,凡以此也。德宗幸以游猎得至民家,值光奇敢言而知民疾苦,此乃千载之遇也。固当按有司之废格诏书,残虐下民,横增赋敛,盗匿公财,及左右谄谀日称民间丰乐者而诛之。然后洗心易虑,一新其政,屏浮饰,废虚文,谨号令,敦诚信,察真伪,辨忠邪,矜困穷,伸冤滞,则太平之业可致矣。释此不为,乃复光奇之家。夫以四海之广,兆民之众,又安得人人自言于天子而户户复其徭赋乎。(《通鉴》卷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