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评唐太宗论乐(臣光曰90)
南北朝分限长江,连音乐都有南北派。北方以边族入主中原的缘故,音乐受其影响,多揉杂胡、夷之声。而南方音乐浸润当地民风,亦呈现吴楚民歌的特点。贞观初年,太常少卿祖孝孙参考南北音乐,依古音,作《唐雅乐》,对南北乐系进行统一。
贞观二年(628)六月,《唐雅乐》举行首场音乐会,唐太宗和一班大臣都去捧场。唐太宗发表了自己的见解:音乐确实可以陶冶人的性情,但无关政治兴废。御史大夫杜淹提出异议:北齐将亡的时候,作《伴侣曲》;南陈将灭的时候,作《玉树后庭花》,其音声皆过于哀怨,连路人听了都不免悲凉,怎能说与隆替无关呢?
杜淹之意,亡国之讯息必先从音声上泄露天机。
但唐太宗不这样看,他认为音乐之所以能引起共鸣,皆在于个人的心境。高兴的时候,闻之则喜;悲伤的时候,闻之则悲。“悲喜在人心,非由乐也”。国之将亡,其政必失,百姓生活必多困苦,故“闻乐而悲耳”。
魏征支持唐太宗的观点,但司马光支持杜淹。
司马光“臣光曰”第90篇又批了唐太宗。文章很长,有一千多字。开首一段话非常有哲理,非文章圣手,必不具此智思,真是好识见。
从前有个名叫垂的巧匠,工艺水平极高,能够不借助工具而“目制方圆,心度曲直”。曲直方圆全在他的一念之中,这确非常人所能及。但“目制”与“心度”,这样的心灵悟性却不可以拿来教学徒。垂要教学徒画圆画方,必得借助工具——“规矩”。
同样,圣人不必费大劲而能切中做事的道理,不必殚思竭虑而能获得治国之道。但这个心法同样无法言传身教于人。所能传授的,必是能借以通达此境的桥梁——“礼乐”。
也就是说,“目制方圆,心度曲直”与“不勉而中,不思而得”,这是事物发展的圆融境界,或曰通达境界。其根基必得从“规矩”从“礼乐”入手。学徒必要经过日积月累的训练,方能如垂一样,技艺纯熟。政治人须臾不离心于礼乐,日夕涵养,方能渐至于“治化周浃,凤凰来仪”之境。
司马光认为,礼乐固然只是一种形式,但此一形式却是通往政通人和的必要手段,焉能说政治兴废“非礼乐之功”?他列举历史上的几个典故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汉武帝、王莽、晋武帝、梁武帝这四个人物,或出台政策支持音乐事业的发展,或本身就精通音律,可是都不能避免后来的乱政发生。汉武有轮台罪己诏,王莽在农民起义中身死渐台,晋武帝的儿子晋怀帝司马炽、孙子晋愍帝司马业在平阳(山西临汾)被杀,梁武帝饿死台城。究其实,只缘于他们过于追求音声之好,失却音乐熏冶自己、感化人心的本旨,以故如此。然后批唐太宗是“取其一土一石而谓之山”,强不知以为知,很是可惜。
“乐”在古代的作用是很大的,直观的表现是国家凡有大事必得奏乐,如祭祀。尽管不同的场合,所演奏的音乐不一样,但其弦外音是一致的。也就是说,音乐有助于感化人心。孔子概括为“广博易良,乐教也”。“易良”一词,南怀瑾先生训为“由坏变好,平易而善良”。司马光将“乐教”分为五个层级:音乐首先陶治的是皇帝个人的情性(兴于闺门),然后影响及身边亲族(被于乡遂比邻),影响朝中大臣(著于朝廷),传递至封疆大吏(达于诸侯),最后感化天下所有人(流于四海)。
杜淹看重的是“乐”的这种感召力,而唐太宗的观点,和现代人一样,无非是借音乐来放松与消遣。基于此而言,杜淹的境界似要稍高一点,所以古人有“知音”之说。
最惬意的知音当是俞伯牙和钟子期,春秋时人。第一年的八月十五,俞伯牙舣舟汉阳江口,明月在江,景致风流。俞伯牙兴起,操瑶琴即兴赋曲,琴音清静,如高水流水。打柴的钟子期恰从江边过,听出琴音里对孔门高第颜回的响慕。俞伯牙很感激钟子期,因为是唯一懂他“琴话”的人。于是相约来年,亦是八月十五,我们再会此江口。
又是秋江明月,可是钟子期已死。俞伯牙面对满江秋涟,肠断“《高山流水》觅知音”,把心爱的瑶琴也摔碎了。
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知音是知心,司马光所讲的第一层次,《中庸》所说的修身。而春秋吴季札聘鲁观乐,非止是知音,且是知世了。这是《春秋左氏传》所记载的著名典故。
吴国公子季札去鲁国访问,鲁乐工请他欣赏周朝的音乐和舞蹈。乐工为他歌唱《周南》和《召南》。季札说:真是美妙的音乐,教化开始奠基了,但还没有完成,然而百姓辛劳却无怨气(美哉。始基之矣,犹未也,然则勤而不怨矣)。
乐工为他歌唱《南风》。季札说:“美好啊,博大坦荡,欢乐却不放纵,大概是周公东征时的乐歌吧。”乐工为他歌唱《秦风》。季礼说:“此之所谓雅乐正声吧。能作此正声,其境界自然宏大,大概是周室故地的乐歌吧。”
乐工为他歌唱《郑风》。季札说:“美哉。其细已甚,民弗堪也。是其先亡乎?”好听是好听,但烦琐得太过分了,百姓忍受不了,郑大概会最先亡国吧。为之歌《陈》,曰:“国无主,其能久乎!”国家没有主流思想,怎么能够长久呢。
这两个因听音而预知的兴废,最后都得到应证。
季札又欣赏《大武》——周武王时期的乐舞,感叹周朝兴盛的时候,大概就是这样子吧(周之盛也,其若此乎)。接着又欣赏夏禹的乐舞《大夏》,季札赞叹为“德至矣哉”。德行至为庞博,就像上天无所不帱(覆盖),大地无所不载,再有大德大行,恐怕也超不过这个了。
史称季札观乐“精于音律,不直听声而已”,亦能“尽知其意”。《礼记·经解》引孔子的话说:“入其国,其教可知也。”意思是,到一个地方,看社会风气,就可知道它的文教思想。季札听的就是这个,杜淹概也是这个意思。
只是可惜,时至今日,所谓知音,早成传说了。
附:臣光曰90:臣闻垂能目制方圆,心度曲直,然不能以教人,其所以教人者,必规矩而已矣。圣人不勉而中,不思而得,然不能以授人,其所以授人者,必礼乐而已矣。礼者,圣人之所履也;乐者,圣人之所乐也。圣人履中正而乐和平,又思与四海共之,百世传之,于是乎作礼乐焉。故工人执垂之规矩而施之器,是亦垂之功已;王者执五帝、三王之礼乐而施之世,是亦五帝、三王之治已。五帝、三王,其违世已久,后之人见其礼知其所履,闻其乐知其所乐,炳然若犹存于世焉,此非礼乐之功邪。
夫礼乐有本、有文。中和者,本也;容声者,末也。二者不可偏废。先王守礼乐之本,未尝须臾去于心,行礼乐之文,未尝须臾远于身。兴于闺门,著于朝廷,被于乡遂比邻,达于诸侯,流于四海,自祭祀军旅至于饮食起居,未尝不在礼乐之中。如此数十百年,然后治化周浃,凤凰来仪也。苟无其本而徒有其末,一日行之而旦日舍之,求以移风易俗,诚亦难矣。是以汉武帝置协律,歌天瑞,非不美也,不能免哀痛之诏。王莽建羲和,考律吕,非不精也,不能救渐台之祸。晋武制笛尺,调金石,非不详也,不能弭平阳之灾。梁武帝立四器、调八音,非不察也,不能免台城之辱。然则韶、夏、濩、武之音,具存于世,苟其德不足以称之,曾不能化一夫,况四海乎。是犹执垂之规矩而无工与材,坐而待器之成,终不可得也。况齐、陈淫昏之主,亡国之音,蹔奏于庭,乌能变一世之哀乐乎。而太宗遽云治之隆替不由于乐,何发言之易而果于非圣人也如此。
夫礼非威仪之谓也,然无威仪则礼不可得而行矣。乐非声音之谓也,然无声音则乐不可得而见矣。譬诸山,取其一土一石而谓之山则不可,然土石皆去,山于何在哉。故曰:“无本不立,无文不行。”柰何以齐、陈之音不验于今世而谓乐无益于治乱,何异睹拳石而轻泰山乎。必若所言,则是五帝、三王之作乐皆妄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惜哉。(《通鉴》卷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