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评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臣光曰89)
裴矩,原名裴世矩,避李世民讳,改名裴矩。历仕北齐、北周,杨坚建立隋朝,始受重用。隋炀帝继续重用,与苏威、宇文述、裴蕴、虞世基掌握朝政,合称“五贵”。唐太宗初年,又官民部尚书。
裴矩其人,在隋和在唐的政治表现完全不一样。裴矩仕隋,专门逢迎领导,投其所好。好事时有做,坏事也没少做。大业十二年(616年),裴矩随隋炀帝出巡江都,卫士逃亡甚众。裴矩竟出骚主意,建议隋炀帝,把江都的女子征集起来,分配给卫士们“恣欲”,这样就可以稳定军心了。隋炀帝下令照办。司马光于是骂裴矩是隋之佞臣。
问题是隋炀帝就喜欢这样的人,称裴矩“大识朕意,凡所奏闻,皆朕之成算。未发之顷,矩辄以闻。自非奉国用心,孰能若是。”魏征看不惯,当面批他“承风望旨,与时消息”。
但入唐以后,裴矩仿佛脱胎换骨了,完全变了一个人。变得敢讲话,敢顶嘴,敢拧着来,敢拂领导的脸面了。
唐太宗想出一个治贪的妙计:密密派人向官员行贿,然后抓现行。有个小官不知是计,受绢一匹,唐太宗欲杀之。民部尚书裴矩说:陛下这么做,无疑是在设计人,怕不是“导人以德”吧。唐太宗很高兴地接受了他的意见,并召集五品以上官员开会,当众宣布说:“裴矩能当官力争,不为面从,傥每事皆然,何忧不治。”时武德九年(626),唐太宗继位头一年。
二位领导人对裴矩的评价截然相反如此,以故司马光在“臣光曰”第89篇中指出,正是这种不同的政治风气,才是导致前后二裴矩的根本原因,并不是裴矩的人性随着时间的推移,真有什么改变。隋炀帝喜欢马屁话,裴矩自然迎合他的意思。唐太宗力倡清明的政治风气,这样的氛围,自能把大臣们都感招到正直的大旗下,佞化为直、化为忠。
司马光的结论是:君主如同测时间的表,大臣便是其投下的影子,表动则景随。
《诗经》说:“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平头百姓都眼盯着当官地看呢。看什么,看高矮胖瘦,或者羡慕他们享福享乐吗?非也,上行下效才是本意。《乐府诗集》有《城中谣》,其辞曰:“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 。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 。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人行在这样的风气里,折射的自也是这个社会的好坏。
唐太宗在位期间,极意要端正上梁,所以有魏征。而魏征只是众多敢说话大臣的代表。比如侍御史柳范,就敢当面顶撞皇帝,气得唐太宗拂袖而去。因而贞观之世,民风号为朴素。
《天若有情》(臣光曰88)一文说到杜淹,因一首诗打动唐太宗的心,换来仕途的顺畅。一次,唐太宗召见他,笑曰:“卿在隋朝,官小,无权说话可以理解,但仕王世充,官不小了,为何不极谏?”杜淹回答:“劝了,但不听。”唐太宗说:“王世充若修德从善,当不灭亡。既然他无道拒谏,卿怎能免祸?”杜淹哑口无言。唐太宗又问:“卿在今日,为宰相之一,会陈辞极谏吗?”杜淹回答:“臣在今日,必尽死无隐。当年百里奚在虞国,虞国灭亡;在秦国,秦国称霸,臣窃自比之。”唐太宗大笑。
春秋时期的虞国,在今山西平陆、夏县一带杜。公元前655年,晋国借道于虞以伐虢国,大夫宫之奇以“辱亡齿寒”的故事警告虞君。但虞君贪图晋献公的贿赂,同意借道。百里奚深知虞君昏庸无能,很难劝谏,便闭口不言。结果晋灭虢之后,返回途中顺手也把虞国给灭了。百里奚就成了晋国的俘掳。后来,晋献公嫁女,百里奚被当作陪嫁品,送给秦穆公。不久,百里奚出逃,被楚人抓获。
秦穆公听说百里奚贤良,用五张公羊皮从楚人手里换回百里奚。秦穆公亲自松绑,亲自讨教。百里奚推辞以亡国之臣,不值得顾问。秦穆公说:“虞君不用子,故亡,非子罪也。”百里奚这才打开心结,与秦穆公畅谈数日,被委以国政,秦国称治。此便是“五羖大夫”是也。
百里奚、杜淹与裴矩,皆是影,反衬的不正是“表”之曲直么。
《论语·为政篇》载,鲁哀公问孔子,怎样才能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孔子回答:“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错”,杨伯峻训为“放置”。整句话的意思是:把正直的人提拔出来,放在邪曲的人之上,百姓就服从了;若是把邪曲的人提拔出来,放在正直的人之上,百姓就会不服从。杨伯峻的解释达诂是达诂,但我以为这不是谜底。
诸葛亮《出师表》劝刘禅“亲贤臣远小人”。贤臣如何亲,小人如何远,仅只是贬黜或进用吗?那也太简单了吧。
那么不简单的在哪呢?答案其实就在司马光的评论里。
也就是说,“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换言之,有什么样的领导就会有什么样的部下,也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风气。领导人大力提拔正直的人,受这个用人尺度的影响,大家自然以正派相劝。反之,如果领导人受用马屁话,大家自然也就去研究厚黑学了。这才是“举直”或“举枉”的上乘境界,也即孔子没说透的谜底。
附:臣光曰89: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通鉴》卷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