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评齐竟陵王萧子良忧死(臣光曰75)
齐武帝的二儿子竟陵王萧子良,是个文艺青年,曾集学士抄《五经》、百家之书,编撰《四部要略》。他旗下有八大文才出众的人物,号“竟陵八友”。分别是:记室参军范云、萧琛、任昉、法曹参军王融、卫军东阁祭酒萧衍、镇西功曹谢朓、步兵校尉沈约、扬州秀才陆倕。
其中萧衍、沈约最有出息。萧衍后来当上梁朝的开国皇帝,沈约则有《宋书》。王融也稍稍出了点息,不过出的是恶息——他以他的轻率举动,连累萧子良也搭进一条命去。
齐武帝末年,已是中书郎的王融自恃才高,又出身高门——王融是王僧达之孙,而王僧达是东晋王导的五世孙。声称要在三十岁以前把官做到三公的高位。一次,他在中书省值夜,想到汉代的邓禹,二十四岁已为司徒,而自己年已过二十四,不禁抚案长叹:我如此孤寂,定要被邓禹所耻笑。每次出行,又要感慨:“车前无八驺,何得称丈夫。”自晋以来,王公大臣车驾前导有八位主驾车马的小吏,这是身份的体现。可见王融之急。
因其文才,竟陵王特亲厚之。据说王融“文辞辩捷,尤善仓卒属缀,有所造作,援笔可待”(《南齐书·王融传》)。《诗品》称他“词美英净”。如《古意诗二首》之一:“游禽暮知反,行人独未归。坐销芳草气,空度明月辉。嚬容入朝镜,思泪点春衣。巫山彩云没,淇上绿条稀。待君竟不至,秋雁双双飞。”确实净美。诗之永明体,即是他与沈约诸人的创造。
永明十一年(493),齐武帝染病,竟陵王萧子良日夜守卫在皇宫,以防不测。齐武帝病危,准备传位给皇太孙萧昭业——其父萧长懋,齐武帝长子,被立为太子多年之后病死。萧子良、桓昌侯萧鸾(齐高帝萧道成的侄儿)顾命辅政,命王融草诏。
急于当上三公的王融利欲熏心,竟想借此而假传圣旨,拥立萧子良继位。好友萧衍一眼洞达王融的心机。他对范云说:民间议论纷纷,都说宫中早晚要生事变;王融非治国之才,恐怕要做出越轨的事情来。范云说,忧国忧民之人,眼下只有王融了。萧衍反驳说,就他,忧国忧民?他是想当周公呢,还是想当齐桓公时期谋立新君的竖刁呢?范云无言以对。
时萧昭业奉诏入宫,王融身披红色战袍,站在中书省门前要道,截住萧昭业,不让他入宫继位。但由于萧子良从没有想到要抢班夺权,再加上萧鸾全力护驾,萧昭业得以顺利继位,史称郁林王。王融见计划失败,脱下战袍,返回中书省,哀叹萧子良误我。
萧昭业登基才十几天,即下令逮捕王融。王融向萧子良求救。萧子良怕受到牵连,没敢出面。于是王融在狱中自杀,是年二十七岁。不久,一直倍受萧昭业猜忌的萧子良,也在惶恐不安中死去。《通鉴》说,“帝常忧之良为变,闻其卒,甚喜。”
然而萧昭业估计想不到,叔叔萧子良不是真心为变,倒是萧鸾,他的叔公,虎视眈眈,想将皇位夺到自己的屁股底下。建武元年(494)七月,他先杀了萧昭业,接着又废了继位的海陵王萧昭文——萧昭业的弟弟。十月,萧鸾继位称帝,将高帝、武帝的子孙诛杀殆尽。
司马光“臣光曰”第75篇评论了萧子良的死。孔子说:“鄙夫不可与事君,未得之,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而他们一旦担心权势保不住,就会不顾一切,不惜采用极端手段来保住自己的即得利益。司马光认为,王融就是这种人。他行险徼幸,谋易嗣君,想借此而达到“速求富贵”的目的,却连累到素以“忠慎自居”的萧子良。由此可见,那些“轻躁之士”,怎么可以引为朋辈呢。
呼朋引类,本可以有相知之乐。如王融的《古意》,就有对远方朋友的期待。可是王融后来杂以利益,一切都变味了。我想起一个人——彭城王刘义康。萧子良和刘义康太象了,王融和刘湛也太象了。而四者的结局如出一辙。萧子良,素称文才,独不以殷鉴不远的彭城王刘义康为戒,惜哉。
以故《论语》说:君子以义合,小人以利合。以义合则相交以淡,胸襟坦荡荡。有切磋之乐,也顾全大局,但保持各自的独立性。以利合则相交以诈,心地长凄凄。表面上和稀泥一片,却各怀鬼胎。大难来临各自飞,算好的了,毕竟没有落井下石。其甚者,白首之交也要兵戈相见。
即如司马光也有这样的经历。
熙宁四年(1071),好友吕诲卒,司马光写了篇墓誌铭。有好事者名蔡天厚,贿赂刻工得到摹本,以献王安石。王安石却将之挂在墙上,轻描淡写地对手下人说:“君实之文,西汉之文也。”仅此而矣。
同样,王安石死的时候,司马光对吕公著有如是言:“介甫过人之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逐非,遂至败坏百度,以至于此。今方矫其失,革其弊,不幸介甫谢世,反覆之徒,必更抵毁百端。光意以为,宜优加厚礼,以振起浮薄之风,不识晦叔(吕公著字)以为何如?”并没有借机发难一番。
而吕惠卿与王安石之间就不同了。司马光屡劝王安石,此人切不可用。他说:“忠信之士,于公当路时,虽龃龉可憎,后必徐得其力。谄谀之人,于今诚有顺适之快,一旦失势,必有卖公以自售者。”王安石不听,不仅大力举荐,且事事以吕惠卿为谋主。可是吕惠卿后来果然打击排挤王安石最力。王安石相当后悔,以致苏轼去金陵看他,这两位文坛巨匠,很高兴地聊了聊。王安石却特意嘱咐说,这些话出我口,入你耳,这里说这里了,千万别外传。其心悸如此。
王安石交友非人,损失了一世英名。而刘义康与萧子良则误了卿卿性命。
附:臣光曰75:孔子称“鄙夫不可与事君,未得之,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王融乘危徼幸,谋易嗣君。子良当时贤王,虽素以忠慎自居,不免忧死。迹其所以然,正由融速求富贵而已。轻躁之士,乌可近哉。(《通鉴》卷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