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评刘邵作考课法(臣光曰55)
怎么选人,如何用人,历来是王朝的大事。一言兴邦,一言丧邦的事,大有前车。比如鹿毛寿说燕王哙,让位给其相子之,就导致燕国大乱。春秋战国连官位也世袭,这些食肉之辈眼里只有肉,没有其他,于是有游辨之士。秦国用客卿用得最彻底,所以始皇能封禅泰山。汉初,游说之风还在,至汉武帝时立太学,设博士,举孝廉,官员有了三大出处,游风渐息。特别是举孝廉,最重名气,以至东汉,就有了士大夫政治。而名士们为追求名声,也有做假的,名与实不符,只求为做官捞一资本,于是而有唐宋的科举制。而士人们为应付“高考”,只埋头做时文,史书、经书一律不看。这样的结果是,比名士的做假更坏,因为世风便不在意什么狗屁孝悌仁义,求得一官要紧。黄巢不就因为考不中,发狠要“满城尽带黄金甲”么。于是而有理学,意图力矫此弊,自外而关注起内心来。皆是因因而相承也。
魏明帝便是极讨厌士人的华而不实,《通鉴》用了一个词“深疾”,深恶痛绝之。魏明帝把名气喻作画饼,中看不中吃,交待吏部尚书卢毓,以后用人不要只看名气。卢毓建议可恢复官员考课法来做补充。魏明帝于是命散骑常侍刘邵制定《都官考课法》七十二条,另附一份说明书,交给群臣讨论。
全体与会“代表”并没有一致鼓掌表示通过,也没有惊呼皇帝圣明,此条例填补了什么空白。相反,却不看皇帝的老脸,将圣上的意见顶了回去。以故“议久之不决,事竟不行”。《通鉴》记载了三个人的讨论发言,司隶校尉崔林、黄门侍郎杜恕和司空掾傅嘏(音古)。一致的意见是,“世有乱人而无乱法”,制度再好,人不好,白搭。
司马光在“臣光曰”第55篇里面,发表了他对官员政绩考核的看法。这是司马光关于人与制度之关系的很有份量的一篇文献。
司马光先总论用人之难,连圣贤都感到为难。司马光说,如单以毁誉用人,难免感情用事而“善恶浑殽”。而如果只看政绩,则会摧生弄虚作假而“真伪相冒”。司马光认为,用人之本,在于领导人有“至公至明”之心,不坦护自己人,不感情用事,则“群下之能否焯然形于目中,无所复逃矣”。如果领导人“不公不明”,再有“善法”,规章制度再完备,细节规定再周详(繁其条目),也只是空文,安能据此而了解到真实情况?
司马光举例说,领导人缺心眼,其结果只能是拉圈子,搞帮派,任人唯亲。在圈子里的,虽是无能之辈,也要委以要职;在圈子之外的,能力再好,本事再强,只有一途:哪凉快哪呆着去。“所喜所好者败官而不去,所怒所恶者有功而不录。”再好的制度有什么用呢?也只能拿来擦屁股。甚或连屁股也不能擦,上面有油墨。
领导人先把心地收拾好了,还怕得不到好人才。司马光的法子是:“想知道谁是饱学之士,只看他知识是否渊博,讲论经典是否精通,这就可以了。想知道谁是公正的法官,只看他是否有能力分辨真伪,使人不蒙冤受屈,这就可以了。想知道谁是理财专家,只看他仓库是否充实,百姓是否富足,这就可以了。想知道谁是优秀的将领,只看他是否战必胜,攻必取,敌人害怕畏服,这就可以了。”
这个办法,皇帝可用,三公九卿可用,下至省长、市长、县长,皆可用之。换言之,县人用乡长,市长用县长,省长用市长,皇帝用省长,皆把心思摆正了,不猫腻不暗箱,就可以用人得当,政治清明。而这些“相马”法门,不可言传身教,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焉能付诸有司刻板地一条一条去比对,一粒米、一棵盐地斤斤计较呢?
胡三省对司马光的这个观点,非常认同。他说:司马光的评论,极精当。但也要英明的君王,才能施行。自西汉以下,要求名实相符的,没有人比汉宣帝做得更好。而汉宣帝的行政方法,并不是由师傅传授,或者大臣开导的结果(皆是他的本心悟得)。司马光所谓“不可以口述,不可以书传”,真是万世不易之名言。
当初卢毓建议恢复考课法的时候,就先声明:凭声名选人,虽不足以得奇异之人,但可以得到一般的人才;一般人敬畏教化,仰慕善行,然后才会出名,不当痛恶这些人。话是有理的,世风不正,细胞坏绝,整个肌体岂能独完?有是理乎?杜恕也说,纯任考课之法,那世道人心怎么办,谁来维善民风——“于以崇揖让之风,兴济济之治,臣以为未尽善也”。予常想,当身时下,身居高位者贪墨犯法,却只以一般罪责来处之。而这些曾经手握重权者,因决策失误而遗下的坏帐,因拉帮结派、卖官鬻爵而败坏的士林风气,该怎么维系。于此不究,却高喊法治末节,失之远矣。
王夫之对司马光的观点进行了补充,他认为法是必要的,一定的规章制度是必须的,这样才能依法办事,不致胡来。但“择人而授以法,非立法以课人也”。这句话说得真好,这和“人行五伦五常,并不是人属于五伦五常”之观点是一致的。伦常这样的礼是用来处事待人,并不是用来束缚人,限制行动。法也一样,人选出来了,然后教他做事的正确方法,并不是生生弄出个章程来套人,来依样画描。
附:臣光曰55:为治之要,莫先于用人,而知人之道,圣贤所难也。是故求之于毁誉,则爱憎竞进而善恶浑殽;考之于功状,则巧诈横生而真伪相冒。要之,其本在于至公至明而已矣。为人上者至公至明,则群下之能否焯然形于目中,无所复逃矣。苟为不公不明,则考课之法,适足为曲私欺罔之资也。
何以言之﹖公明者,心也,功状者,迹也。己之心不能治,而以考人之迹,不亦难乎。为人上者,诚能不以亲疏贵贱异其心,喜怒好恶乱其志,欲知治经之士,则视其记览博洽,讲论精通,斯为善治经矣;欲知治狱之士,则视其曲尽情伪,无所冤抑,斯为善治狱矣;欲知治财之士,则视其仓库盈实,百姓富给,斯为善治财矣;欲知治兵之士,则视其战胜攻取,敌人畏服,斯为善治兵矣。至于百官,莫不皆然。虽询谋于人,而决之在己。虽考求于迹,而察之在心。研核其实而斟酌其宜,至精至微,不可以口述,不可以书传也,安得豫为之法而悉委有司哉。
或者亲贵虽不能而任职,疏贱虽贤才而见遗。所喜所好者败官而不去,所怒所恶者有功而不录。询谋于人,则毁誉相半而不能决。考求其迹,则文具实亡而不能察。虽复为之善法,繁其条目,谨其簿书,安能得其真哉。
或曰:人君之治,大者天下,小者一国,内外之官以千万数,考察黜陟,安得不委有司而独任其事哉﹖曰:非谓其然也。凡为人上者,不特人君而已。太守居一郡之上,刺史居一州之上,九卿居属官之上,三公居百执事之上,皆用此道以考察黜陟在下之人。为人君者亦用此道以考察黜陟公卿太守,奚烦劳之有哉。
或曰:考绩之法,唐、虞所为,京房、刘卲述而修之耳,乌可废哉﹖曰:唐、虞之官,其居位也久,其受任也专,其立法也宽,其责成也远。是故鲧之治水,九载绩用弗成,然后治其罪;禹之治水,九州攸同,四隩既宅,然后赏其功。非若京房、刘卲之法,校其米盐之课,责其旦夕之效也。事固有名同而实异者,不可不察也。考绩非可行于唐、虞而不可行于汉、魏,由京房、刘卲不得其本而奔趋其末故也。(《通鉴》卷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