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评崔寔《政论》(臣光曰46)
关于制度性建设,并不是迟至清末以后,“五四”时期或是现在,才有的讨论。早在东汉时期,河北安平人崔寔就注意到这个问题。元嘉元年(151)十一月二十八日,洛阳发生地震。汉桓帝下诏,让群臣举荐志节高尚、不随世俯仰的独行之士,以备朝廷顾问行政得失。涿郡太守举荐了崔寔。当他到达洛阳时,推说有病,不参加“应诏陈政”之对策。回到老家,却写了一系列评论时政的文章——《政论》,影响很大。
《政论》据说共有五篇,目前已散佚,部分内容载于《后汉书·崔骃列传》,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辑有佚文。《通鉴》卷53所载则是其中之一。
在崔寔的眼里,汉桓帝当时的局面,犹如驾车的人扔掉缰绳,马匹脱掉衔勒,肆意乱闯,而前面又是悬崖,能不危险吗?因此,建议紧急刹车,并提出他的拯救措施。归纳起来大体有二:
一是重建法制。崔寔认为,朝廷所制定的政策措施应当审时度势,“遭时定制,步骤之差,各有云设”。不当无视现状而泥古不化,去实现所谓空疏的理想。崔寔这里显然是在批东汉续后的几个皇帝,一味默守刘秀的“仁厚”政策,施政手段不够强硬,搞得大臣胆大妄为,小民怨声载道。有这点识见的人,当不止崔寔一个,只不过他胆大,说了真话。崔寔以孔子为例。孔子回答叶公问政,为政的首要一点,就是要让周围的人先心悦诚服,这样远人才能归顺;回答鲁哀公,为政在于选用贤人;回答齐景公,为政在于节约财物。崔寔认为,并不是孔子对为政本身有不同的见解,而是因为时事不同,所需要解决的事情不同,所采取的手段当然不一样。言下之意,汉桓帝时,当用法而不宜用儒。
二是宜用重典。崔寔并不害怕因言取祸,直言当时就是乱世。崔寔也没去奉承皇帝就一定英明,就一定是圣主,而是认为“凡为天下者,自非上德”。君主也是人,并非都具有最好的品德。因此,在用儒失效的情况下,主张法治,“严之则治,宽之则乱”。崔寔对法治与德治作了一番比较。他打比方说,治理天下的办法有似养身,平时注意保养,有病时才问医拿药。刑罚就是治乱的药物,德教则是太平盛世的美味佳肴。如果用德教去对付凶残,就如用美食去治疗疾病;反之,如果用刑罚去治理太平之世,就如用药物去调养身体,显然都不合适。
崔寔的观点非常明确,就是要加强制度性建设,用现代话说,意即制度管人。崔寔虽没有指名批评“德教”,但意思就是那个意思。他举了一个例子。《尚书》说“禹舞干羽于两阶而有苗格”。禹在台阶上跳,少数民族有苗就顺服了。这是三代的修德以怀柔远人的理想,孔子对叶公所说的话,也是这个意思。崔寔说,要让刘邦也穿上华丽的衣服,站在平城城头上跳舞,彪悍的冒顿能心愿诚服地拜倒在城下?崔寔的这个例子直指要害,很有说服力。
有个叫仲长统的人,看到崔寔的“政论”,非常赞赏,叹曰:“凡为人主,宜写一通,置之坐侧。”可以当座佑铭看。但司马光在“臣光曰”第46篇里,对崔寔的观点也认同也反对。
司马光说,汉朝的法令已经够严厉的了,然而崔寔还嫌太宽大,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衰世之主大多懦弱,而平庸愚昧的辅臣,又只知道姑息。以故权臣即使有罪,也得不到应有的惩罚;豪强和不守法度的刁徒,即使违法,也不被诛杀。施加仁爱恩惠,只顾眼前,而为非作歹的人一旦得逞,法度纲纪当然得不到维持。因此,崔寔的办法,作为应急的措施是有效的,但不是长久之计。
孔子说:“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左传·昭公二十年》)。执法太过宽大,人民就不在乎;人民一旦不在乎,政府就得以严法纠正之。执法太过严厉,人民就会感到残暴;人民一旦不能忍受残暴,政府就得施以仁政。宽猛相济相调和,政局才能稳定。
司马光提出了他的制度性建设之见解。
纵观119篇“臣光曰”,涉及制度性建设的评论,极少, 这是不多的几篇之一。司马光这里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也就是近世人一味诟病中国绵延几千年来只在清末那一刻,兵败西方列强的所谓“重症”之所在,即德治与法治。黄仁宇在他的书里,抨击中国士人只知道用道德来约束大权在握的君主们,而君主们一旦不仁,这国家就没救了。因此倡议要学习西方,加强中国的制度性建设,而不单单是道德自律。这也是“五四”以来,一些有识之士穷极探索中国之出路的共识。
其实读读司马光的这段评论,至少我是有所思的。制度性建设固然重要,历朝历代也不缺。但用儒与用法,是并行不悖,还是有主次,而孰主又孰次?历来聚讼不一。黄仁宇的观点,显然是以法制为主。但我以为,制度再好,条文再完备,不过是贴在墙上的一张纸,相反却能成为有歹意之人,因缘饰奸的手段。太监弘恭、石显为什么能够成功逼杀萧望之?即是利用汉元帝对“招致延尉”这一制度的不理解。多年前流行过一本书,叫《魔鬼辞典》,其中有一句话:所谓集体领导,不过是为一把手推卸责任而提供借口罢了(大意)。因为所有的制度必须依靠人来推行,而人的品性不好,一切都是白搭。
清初的王夫之给儒法排了座次。司马光理解“宽、猛”作为为政的两手,可以轮流着用,一时有一时的用法。但王夫之不同意,认为“严以治吏,宽以养民”。对官吏要严,对百姓要宽,两手并行不悖,“非以时为进退者也”。而严、宽之前提,必是以德教为根本。
为什么老要说德教呢?关键在于能养起善良之心。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第二》)。用刑罚禁令来管理民众,民众害怕触犯法制不敢作恶,但内心其实没有羞耻感;而用高尚的品德与礼节来教育感化,民众不仅有羞耻感,且能自我约束。
予想起康德的话:我一直激动和好奇,对于天上的星空和我们内心的道德律。
注:崔寔,字子真,一名台,字元始,系出名门。《后汉书·崔骃列传》说:“崔氏世有美才,兼以沉沦典籍,遂为儒家文林。”祖父崔駰为东汉著名文学家,与班固、傅毅齐名。父亲崔瑗,书法家,与扶风马融、南阳张衡交情甚笃。崔寔与稍晚的蔡邕齐名,号称崔蔡。一生著文颇多,以《政论》为代表作。崔寔约生于东汉永元十五年(公元l03年),建宁三年(公元170年)卒。
附:臣光曰46:汉家之法已严矣,而崔寔犹病其宽,何哉﹖盖衰世之君,率多柔懦,凡愚之佐,唯知姑息,是以权幸之臣有罪不坐,豪猾之民犯法不诛;仁恩所施,止于目前;奸宄得志,纪纲不立。故崔寔之论,以矫一时之枉,非百世之通义也。孔子曰:“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斯不易之常道矣。(《通鉴》卷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