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评汉武帝起用外戚李广利(臣光曰25)汉武帝起用小舅子卫青、外甥霍去病为将,目光如炬,豪赌成功。但太初元年(前104),汉武帝起用宠妃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为贰师将军——“贰师”是西域大宛国的首都,就大输了一把。李广利无能,不仅损兵折将,最后竟以国舅爷的身份亡命匈奴。司马光据此写了第二十五篇“臣光曰”。
司马光说,汉武帝想封李夫人的娘家为侯,但又不想违背“无功不得封侯”的祖训,于是任命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军旅大事,关系国家安危、百姓死生,怎么可以不择贤愚而乱来呢。如果是籍希望于取得一些军功而做为封侯的借口,还不如直接赏顶侯帽给李广利为好。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将诸侯国化大为小,从而解决了王侯坐大的问题,虑事何其深远。而于起用李广利为将一事,目光又何其短浅。说汉武帝善守祖训,言过其实了。
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司马光批汉武帝拿军国大事当儿戏,轻于用人,是有道理的。且看李广利的表现。
公元前104年,李广利奉命出征大宛,目的是抢夺当地的土物产——汗血宝马。汉武帝此举无疑也是豪赌。因为汉军行进路线必得经过险恶的盐泽(罗布泊地区)——这里从汉朝开始就缺水,明摆着一个死亡之地。而部队长途拔涉,肯定负重不了那么多水。再加上西域北道的各国在匈奴的策动下,沿途不断袭扰。结果是李广利尚未到达大宛,手下数万之众,就只剩下十分之一二,只得撤回敦煌,第一次征大宛失利。三年后,李广利又率众六万,第二次进征大宛。汉武帝同时征调18万兵力在酒泉、张掖一带布防,防止匈奴人插手,又派李陵率部接应。这次是成功地抢到了汗血宝马,但代价相当惨重,部队损员达一半以上。
如果二征大宛,尚可以地理因素作为借口的话,那么李广利接下来的表现也就无可推脱了。
征和三年(前90年),匈奴人南下五原、酒泉一线,劫杀边民。刘彻派三路大军出击匈奴人,总兵力是十三万。李广利率七万大军从五原郡(内蒙古包头西)出发,作为进攻主力。另二路六万人,从西河和酒泉出发,作为两翼,策应李广利的行动。
李广利此人非但没有卫青的军事才能,也没有卫青的识见。汉武帝后来一味抑制卫青而起用霍去病,卫青一句牢骚话都没有。而李广利不但无能,且野心很大。出征前,和丞相刘屈氂有秘约——李广利的女儿是刘丞相的儿媳。太子刘据经巫蛊一案不是死了吗,他们便想辅佐李广利的外甥、李夫人的儿子昌邑王当太子。不幸事发,刘丞相腰斩,妻子枭首,李广利的妻儿遭逮捕入狱。身在前线的李广利知悉,内心恐慌,想拼死一搏,以军功赎罪。无柰李广利打战全是外行,七万部队全军覆没,本人也投降了匈奴。
李广利仅这三次军事行动,损兵折将就达十数万之众,这就是武帝“军功换侯帽”的代价。而李广利的结局,其实也就是汉武帝乱搞裙带关系的结果。这个结果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必然。不有李广利,必有赵广利或者钱广利。因为武帝的心思,就是要起用外戚以制衡丞相——我理解为与丞相争权。
汉初,高祖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丞相必由功臣封侯者担任。至景帝时,功臣死绝,景帝依然沿续国策,封功臣之子为列侯,继为丞相。也就是说,汉初的体制,当丞相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拥有爵位,再就是身为功臣或者功臣之子。否则一切免谈。
这些功臣或者功臣之子,地位高,声望好,本事大,在朝中形成一帮势力,所谓的功臣派。甚至于敢跟皇帝过不去,别人不敢说的他敢说,有些不当说的他也敢说,所谓的犯颜直谏。皇帝也都敬他三分。比如文帝时,幸臣邓通对丞相申徒嘉很是无礼。申徒嘉一次将他逮着,狠狠地训了一顿。按理说,消消气也就得了,不看僧面看佛面。可是这小子没完了,直接找文帝论理。“陛下喜欢一些文人雅士,可以多给他们钱,让他们富贵。至于朝廷之礼,不可以不严肃。”言外之意,你皇帝用人要注意影响,不能随便什么人都用。你说牛不牛。
汉初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必须做了御史大夫,才得升任丞相。当是,中央政府官员的设置分为三公九卿。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称三公。丞相管行政,是最高行政长官。太尉管军事,是武装部队总司令。太尉虽与丞相尊位相等,实际除却军事外,不再插手其他政事。御史大夫手下有个御史中丞,也就是副御史大夫。此人可了得,专门驻扎在皇宫里面,监视皇帝的一举一动。而御史中丞归御史大夫管,御史大夫归丞相管。也就是说,皇帝的一举一动全在丞相的眼里。这样一来,没错,显然是丞相大。
丞相手下有九卿,即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且不论其他,单说管财政经济的大司农和少府。大司农管的是政府经济,相当于现在的财政部长。少府管的是皇室经济,现在没有职位相当,免强说来有点象皇家小金库。大司农的收入归国家公费开销,少府收入归皇室私用。皇室不能动用大司农的钱,这一点政府是有明确规定的,尽管是家天下,也由不得皇帝胡来。问题是,少府是九卿之一,而少府归丞相管。换句话说,皇帝不能动用政府的钱,丞相却是可以动用皇帝的私房钱。丞相又比皇帝派头。
汉武帝是什么人,他哪受得了这些牵制。于是想方设法打破祖宗之法,甚至于与丞相过不去。元朔五年(前124),武帝任命公孙弘为相。而公孙弘是布衣出身,在朝中没有盘根错节的关系网,好控制,也听话。而公孙弘当上丞相后,才被封为平津侯。由此,结束了功臣列侯子嗣独占相位的局面,也为读书人为相开了方便之门。而且在武帝朝,丞相不得善终的很多,或者自杀,或者下狱处死。出将的公孙贺,听说武帝要他入相,竟大惊失色,叩头求免,不肯接受相印。武帝不肯。公孙贺退朝后,仰天长叹,我们家从此完了(休矣)。没几年,果真灭族。
汉武帝为了把以丞相为首的外朝架空,极力加大内朝或称中朝的权利。汉武帝一改以前的用人成法,大力提拔那些平民士子中有才干的人士,充任政府要职。同时,另给他们加上侍中、常侍、给事中等官,而后者都是皇宫内的官衔。于是,他们出入禁中,整天陪在皇帝身边,顾问应对,参与大政。从此丞相便靠边,没他什么事,仅是充位而矣。
更猛的是,汉武帝进而设置大将军一职,挑选自己信得过的外戚当任,完全把太尉架空,进而把太尉一职废除了事。元狩四年(前119)又设大司马,加于大将军、骠骑将军号之前,权势竟然超过丞相。比如,卫青,任大司马大将军;霍去病,任大司马膘骑将军。至此,汉武帝完成了对权利的争夺,却也为成、哀之际的外戚干政铺平了道路。
武帝临死之前,以霍去病的弟弟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领衔尚书事,辅佐朝政,有废立之权,权倾朝野。此后的外戚便多身兼此职,直至大司马大将军王莽,将国家整个夺了去。
余尝想,帝王的用人之术相当奇怪,阃外之人即不可信,只好信用身边的人,比如外戚或宦官。以致有汉一代,外戚和宦官干政,滔天猖獗。推后的历史,虽好过汉朝,但也是此消彼长,不绝如缕。倒是清朝这一块做得很好,即无外戚干政,也无宦官弄权。
附:臣光曰25:武帝欲侯宠姬李氏,而使广利将兵伐宛,其意以为非有功不侯,不欲负高帝之约也。夫军旅大事,国之安危、民之死生系焉。苟为不择贤愚而授之,欲徼幸咫尺之功,藉以为名而私其所爱,不若无功而侯之为愈也。然则武帝有见于封国,无见于置将,谓之能守先帝之约,臣曰过矣。(《通鉴》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