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评冯道(臣光曰117)
五代冯道是一个很奇特的人物,毁誉交加。
冯道字可道,号长乐老。生于唐僖宗中和二年(882),卒于后周显德元年(954)。其一身经历五代的整个过程,侍奉五朝、八姓、十三帝。为官四十多年,“累朝不离将相、三公、三师之位”。
冯道之所以政坛不倒,自有他的过人之处。《通鉴》总结为:“为人清俭宽弘,人莫测其喜愠,滑稽多智,浮沉取容”;“依违两可,无所操决(决断)”。秘决就在这里了。他是小事小糊涂,大事大糊涂,脾气不乱发,话不乱说。要说也千掂量万掂量,别人进言多取祸,他则反受其益。王夫之通过细细研究,得出结论如是:“数十年民之憔悴于虐政,流离死亡以濒尽,而(冯)道不言;其或言也,则摘小疵以示直,听则居其功,不听则终免于斥逐,视人国之存亡,若浮云之聚散,真所谓谗諂面谀之臣也。”
冯道一生有几个要点可看。
后唐庄宗时,任翰林学士,始贵显。后唐明宗时,任宰相,从此尽管改朝换姓,总不离将、相、三公、三师的高位。后唐愍帝时,为首相。时李从珂造反,后唐愍帝刚逃到河北,冯道就准备率百官班迎新主子,并督促卢导赶快起草劝进文书。卢导不肯:天子还在河北,人臣那可轻率劝进。冯道说,“事当务实”。
这句话完泄冯道处世的投机心理。用时话说就是要现实,至于头顶上的星空,他已无暇去考虑。以后屡屡吃里扒外,皆是这种“务实”的贯彻。范文澜说得比较平实:“所谓务实,就是看准(后)唐愍帝必死,李从珂必立。”要我说,冯道的一惯心理,其实最接近买办。
李从珂顺利当上皇帝(后唐末帝),先是免了冯道的宰相职务,而后又委以司空,职责是祭祀时扫扫地。冯道说,扫地我也干。这就是典型的好官我自为之了,至于干什么并不重要。而扫地恰好对他的脾气——不必管事。
后晋高祖入洛阳,任冯道为首相。他要冯道出使契丹行礼,表示对父皇帝的尊敬。冯道毫不犹豫:“陛下受北朝恩,臣受陛下恩,有何不可”。按这个辈份算,冯道当是契丹的孙子。于是自契丹国回来,大得信任,朝政都委冯道处理。有一次,后晋高祖问及军谋,冯道答:这事我不懂,皇上你自个“圣心独断”,当年后唐明宗也问我这事,臣亦以斯言答之。
契丹灭后晋,冯道没事儿一样入朝。耶律德光责问他:你是那一种老子(老东西)?冯道答,“无才无德,痴顽老子”。辽主喜其能自虐,使为太傅。汉高祖使之为太师,官位达到最高点。郭威举兵入开封,汉隐帝被杀。冯道率百官谒见,仍做太师。
冯道事历十三帝,只失算二次。一是劝进李从珂,却遭到末帝的讨厌,被免去宰相一职。再就是后周世宗要打北汉,冯道力阻不成,反惹怒柴荣。外加看不起冯道的为人,就派他去做山陵使,为后周太祖督造坟墓。葬事完毕,冯道也跟着唉哉了。
然而冯道颇以自己的经历为荣,曾作《长乐老自叙》一篇,历叙自己的显赫经历,自谓孝于家,忠于国,做子做弟做人臣做师长做夫做父,都做得无愧色。这就没事讨骂了。欧阳修骂他无廉耻,这是宋以后之人对冯道的基本论调。欧阳修说:“予读冯道长乐老叙,见其自述以为荣,其可谓无廉耻者矣,则天下国家可从而知也。”
事实也恰如欧阳修所言,冯道的处世性格,基本代表五代的习气。冯道死后,时人并不鄙薄其人,反是“皆共称叹,以为与孔子同寿(冯道年七十三),其喜为之称誉盖如此”(《新五代史》)。《旧五代史·冯道传·赞》说:“道之履行(行为),郁有古人之风;道之字量(气量),深得大臣之体”。与冯道同时期的范质亦称赞:“厚德稽古(同于古圣贤),宏才伟量,虽朝代迁贸(改变),人无间言,屹若巨山,不可转也”。胡三省读到这句话,很生气,批了一句:“夷考范质之为人,盖学冯道者也。”
范质,字文素,后周和北宋初大臣。受周世宗顾命,辅佐七岁的恭帝柴宗训。赵匡胤“陈桥兵变”后,任北宋宰相。
五代跟南朝一样,淡薄所谓的名节,才不管什么忠节不忠节,好官自己做就是。《宋史》云:“五季为国,不四、三传辄易姓,其臣子视事君犹佣者焉,主易则他役,习以为常。故唐方灭即北面于晋,汉甫称禅已相率下拜于周矣。”五代的士人臣子们看待君主,就如雇工与雇主的关系,主人换了,仍可照常卖力气做工吃饭。这不仅不会受到时人的责难,且还看作正常。
但南朝有一点比五代强,起码南朝还有高水平的文人,而五代(不包括南唐,李后主可是首屈一指的人物)净出草包。即使是进士出身,不学富五车也就算了,却连字都认不全,此亦可怪也。
《旧五代史·崔协传》载,后唐进士崔协“多以文字错误,屡受责罚”,又因“少识文字,时人谓之‘没字碑’”——时下俗话“没字”概出于此。而崔协竟然做了后唐的宰相。当了宰相他也依然是“没字碑”,于是就请枪手,“庙堂代笔,假手于人”。后梁的封舜卿做翰林学士,而翰林学士的职责是替朝廷写公文。此子也不学无术,只好请门生代笔,“当时讥者以为座主辱门生”。周初的中书舍人刘涛干脆让儿子“代草制词”。
中原士人的整体构件如此,其工作能力也可见一斑。后唐末帝时,宰相马裔孙“未悉朝廷旧事”,“遽登相位”。于是奉行“三不开”主义:不开口论议,不开印行事,不开门延士大夫。等于什么也不做。后梁末年,唐庄宗兵进汴州。梁末帝束手无计,群臣只知道相对恸哭。宰相郑珏献计,他可以带传国玉玺入敌营,拖延一点时间。末帝问道:“能了事否(有用吗)?”郑珏低头沉思了半天,说:“但恐不易了(恐怕也起不了大作用)”。左右大臣破啼为哄然大笑。国家危亡在即,大臣们还有心思取笑,亦一奇也。
因此,五代被讥无学术。
欧阳修撰《新五代史》,对死于国事的忠臣分为两等。入“死节传”为高,“死事传”次之,而事诸朝者入“杂传”。经他甄别统计,五代能入“死节传”的仅3人,士人无一例。入死事传的有11人,士人仅1人,却是南唐的孙晟。中原死事的都是武人,文士无一个。欧阳修很感无奈:“得非高节之士,恶时之乱,薄其也而不肯出欤﹖抑君天下者不足顾,而莫能致之欤。”苦恼到最后,欧阳修不得不作出让步:“天下五代,士之不幸而生其时,欲全其节而不二者,固鲜矣。于此之时,责士以死与必去,则天下为无士矣。”
然司马光的“臣光曰”第117篇,却是“责士以死与必去”。通过层层抽丝剥茧,力图还原冯道的基本面,籍此提出他心目中理想的为人臣的样子。
司马光辨析了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全身远害”或曰“大隐隐于朝”的命题。
林下之志与经济天下,这两者皆是古代士人宿命性的思想,他们将这两者看作日月经天一样的自然,亦是深刻地浸润于他们的骨子里。自打识字之初,或是父辈,或是先生,或是书卷,无时无刻不在告诫他们“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然后他们的一生,便行藏于独善与兼济之间,并视此为大义。出处坐卧,一以之为准绳。中国士人的集体人格,便打造在这里,最为健康,也最为健全。
于是儒家就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明知政事不治,天下将乱,凭个人的能力独木难支,就没必要去趟浑水。于是相约隐居。而“隐”有二种形式,一是结庐林下,去看云。一是当个小官,拿点微薄的薪水度日。
中国士人眼中的“隐”,并不是脚底抹油,漠然或者漠视,却是要为天下未来遗存读书种子,保留一份薪火相传的火种。孔子说,危邦不入,乱邦不居。这是明智的全身远害。他要入了居了,如被自杀,哪得有后来光明烛照的修《诗》、《书》与定《礼》、《乐》?于其次,王通上书隋文帝不见用,于是讲学河汾之间,亦为大唐培养了相当的学士。
“全身远害”的实质是说,没有必要作无谓的牺牲。但大义当前的时候,必得要豁得出去——“见危致命”,这是士人权衡死抑或不死的天平。孔子说“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这与不入危邦、不居乱邦,看似挺矛盾,其实一点都不矛盾。上刀山、下火海,不是为了抢劫,却是为了誓死捍卫“人道之大伦”的底限。而“人道之大伦”指什么?“妇之从夫,终身不改;臣之事君,有死无贰。”
“妇之从夫,终身不改”,时下行不通,但我们可以变通理解。家道要不和谐,床头打到床尾,卧房打到客厅,这是家?而“臣之事君,有死无贰”,必得坚守,汉奸买办太多了,家国岂有宁日?
司马光说,盗跖以寿终与子路死于卫乱,“果谁贤乎”?
依我来看,冯道似也有“大隐隐于朝”的意思。但这句话,要找本原出处相当不容易。白居易有《中隐》诗:“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唯此中隐士,致身吉且安。”其思想与司马光所说的“优游下僚”,大体接近。坊间也有“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的说法。
隐于朝,是说做太平官,还是无所事事?不好说。司马光就称赞与姚崇搭裆的卢怀慎,虽也是宰相,却不管事。但卢怀慎有一个长处,宽宏大量,不见功眼红,不拆台,这很难得。按理说,冯道亦是如此啊,《通鉴》不是说他“为人清俭宽弘”么?清朝的钱大昕,就应用“二证考据法”,从金石文里考证出,五代时期“政由枢密”,宰相不过是虚职,“名为宰相辅,实同庶僚”,替冯道开脱。但冯道涉嫌当“买办”,专门经纪新主子代替旧主子,这是铁定的事,与有实权没实权无关。
那么“优游下僚”为什么不受指责呢?道理很简单,我们不能要求一个普通公务员替县长作决策。而身为高级官僚,“忧公如家,见危致命,君有过则强谏力争,国败亡则竭节致死”,当是他的本份。而冯道官是做得够大的了,“尊宠则冠三师,权任则首诸”,却占着茅坑不拉屎,窃位素餐,一无作为。以至吃里扒外,当着老皇帝的官,却去劝进新主子,尔后再接着当大官,富贵自如。司马光于是痛批冯道“兹乃奸臣之尤”,顶级奸臣也。
司马光理想中的臣子是这样:为人臣“有杀身成仁,无求生害仁”,当死的时候就得死,无有“朝为仇敌,暮为君臣”的道理。如果大节有亏,即使有小善,也不足称道。
附:臣光曰117:天地设位,圣人则之以制礼立法,内有夫妇,外有君臣。妇之从夫,终身不改;臣之事君,有死无贰;此人道之大伦也。苟或废之,乱莫大焉。范质称冯道厚德稽古,宏才伟量,虽朝代迁贸,人无间言,屹若巨山,不可转也。臣愚以为正女不从二夫,忠臣不事二君。为女不正,虽复华色之美,织絍之巧,不足贤矣;为臣不忠,虽复材智之多,治行之优,不足贵矣。何则﹖大节已亏故也。道之为相,历五朝、八姓,若逆旅之视过客,朝为仇敌,暮为君臣,易面变辞,曾无愧怍,大节如此,虽有小善,庸足称乎。
或以为自唐室之亡,群雄力争,帝王兴废,远者十余年,近者四三年,虽有忠智,将若之何。当是之时,失臣节者非道一人,岂复独罪道哉。臣愚以为忠臣忧公如家,见危致命,君有过则强谏力争,国败亡则竭节致死。智士邦有道则见,邦无道则隐,或灭迹山林,或优游下僚。今道尊宠则冠三师,权任则首诸相,国存则依违拱嘿,窃位素餐,国亡则图全苟免,迎谒劝进。君则兴亡接踵,道则富贵自如,兹乃奸臣之尤,安得与他人为比哉。或谓道能全身远害于乱世,斯亦贤已。臣谓君子有杀身成仁,无求生害仁,岂专以全身远害为贤哉。然则盗跖病终而子路醢,果谁贤乎﹖抑此非特道之愆也,时君亦有责焉。何则﹖不正之女,中士羞以为家;不忠之人,中君羞以为臣。彼相前朝,语其忠则反君事雠,语其智则社稷为墟。后来之君,不诛不弃,乃复用以为相,彼又安肯尽忠于我而能获其用乎。故曰,非特道之愆,亦时君之责也。(《通鉴》卷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