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038700000100

第100章 似曾相识的历史

——司马光评牛李维州之争(臣光曰110)

太和五年(831),吐蕃维州守将悉怛谋举城降于西川节度使李德裕。德裕具奏其状,宰相牛僧孺以为不可。他说:“吐蕃疆土万里,失一维州,无害其强”;况且吐蕃刚派使者与我们议和,现在使者尚未抵京,我们就自食其言,万一反目,吐蕃“不三日抵咸阳桥,骇动京师,虽得百维州何益”?唐文宗认为说得对,于是诏李德裕遣返降者。吐蕃尽诛随悉怛谋降者男女老幼三百余口于境上,甚至将婴孩抛至空中,用枪槊去接,极其残酷。

事隔十二年后,李德裕做宰相,于会昌三年(843)旧事重提,认为牛僧孺的做法是“绝忠款之路,快凶虐之情”,很不妥当,要求给死于非命的悉怛谋平反——“乞追奖忠魂,各加褒赠”。唐武宗诏赠悉怛谋右卫将军。

司马光“臣光曰”第110篇,肯定了牛僧孺的讲信比李德裕的讲利有价值。

司马光说,历来学者对维州一事,心有疑虑,主张并不能据此而判定牛李两人谁对谁错。我以为不然。从前,晋国大将荀吴围鼓国(河北晋县),鼓国人民暗中跟荀吴联络,表示将叛变投降,献出城池。荀吴拒绝,说:“如果我的城池中也有人叛变,我会讨厌到极点。别的城池中有人叛变,我怎么会喜欢呢。我不能为了得到一个城池,而鼓励奸邪。”于是通知鼓国国君,诛杀叛徒,加强城守。

唐朝刚与吐蕃议和,就纳其维州。从利的方面说,纳维州是小事而失信于人是大事;从害的方面说,纳维州一事可以暂缓,而维护关中安全才是当务之急。那么,站在唐朝的立场上看,是取害还是取利呢?悉怛谋此举,在唐则为向化,在吐蕃不免为叛臣,他的被诛戮也就不值得同情了。

司马光认为,李德裕所着眼的是小利,而牛僧孺所着眼的是大义。普通人见利忘义犹感羞耻,何况君主。由此看来,牛、李之争孰是孰非,事实也就很清楚了。

胡三省指出:“元祐之初,弃米脂等四寨以与西夏,盖当时国论大指如此。”胡三省所说的“国论大指”,当是指司马光在本论中所坚持的观点,恰是其处理北宋与辽、西夏双边关系的最好体现。也就是说,处理双边关系,司马光主张应当“诚信”当头,别无生事。这一思想贯穿了司马光的一生,至始至终都没有变。

关于此一点,余在《强硬外交策》(臣光曰18)一文中说过,此不赘言。大旨即是“臣光曰”第110篇的思路。如熙宁四年(1071年)正月初三,宋廷派仲谔袭击西夏人。三月初二,西夏大举反扑,攻陷抚宁(陕西省米脂县西)诸城,将士战死者千余人。司马光就上了一折子,不客气地指出朝政存在六大缺失。其四曰“中国未治,而侵扰四夷,得少失多”。只有罢拓土开境之兵,先阜安中国,然后才能征伐四夷。司马光并不是不想统一中国,而是鉴于当时国家内政,比如仅财政一项就出了大窟窿。只有先将内部的事情搞好了,才有余力做其他事。

我总是说,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处。读历史可以反观当下,读历史中的人,有时还真能找到似曾相识的影子。司马光论牛李,虽是说唐事,实又是在说宋事。

《宋史·司马光传》记载,西夏部将嵬名山,打算率领横山(陕西横山)一地的部众归降宋朝。如果可以的话,找机会将西夏国主谅祚擒来献礼。朝旨让仲谔负责此事——其实是仲谔引诱嵬名山这么干的。

司马光上疏极论其不可:“以嵬名山现有的部众,未必能制服得了谅祚。如果侥幸获胜,灭一谅祚,生一谅祚,有何益处?如果不胜,嵬名山必引众归我,我们该如何安置?我担心朝廷不仅会失信谅祚,也将失信于嵬名山。如果嵬名山部众尚多,再回西夏是不可能的了,归顺朝廷又得不到妥善安置,穷无所归,必将占据边城以救其命。陛下难道没听说南北朝时期的侯景之乱吗?”

可惜宋神宗不听,派仲谔发兵迎之,取绥州。结果是朝廷“费六十万,西方用兵,盖自此始矣”。

我们的老朋友王夫之,据此指责司马光,为了服务自己的观点,不顾历史具体条件,“据一时之可否,定千秋之是非”,犯了以今论古的毛病。因为牛李处理维州一事,恰与司马光处理西夏一事绝相似。王夫之就批评牛僧孺,全然不顾国家利益而“快其私怨”。因为维州本来就是大唐的领土,占了来也没有什么不对。

余则认为,此非但不能成为司马光诸论的缺点,反倒是其长处。所谓“基于史实而高于史实”,镜鉴之意存焉。

附:臣光曰110:论者多疑维州之取舍,不能决牛、李之是非。臣以为昔荀吴围鼓,鼓人或请以城叛,吴弗许,曰:“或以吾城叛,吾所甚恶也,人以城来,吾独何好焉。吾不可以欲城而迩奸。”使鼓人杀叛者而缮守备。是时唐新与吐蕃修好而纳其维州,以利言之,则维州小而信大;以害言之,则维州缓而关中急。然则为唐计者,宜何先乎﹖悉怛谋在唐则为向化,在吐蕃不免为叛臣,其受诛也又何矜焉。且德裕所言者利也,僧孺所言者义也,匹夫徇利而忘义犹耻之,况天子乎。譬如邻人有牛,逸而入于家,或劝其兄归之,或劝其弟攘之。劝归者曰:“攘之不义也,且致讼。”劝攘者曰:“彼尝攘吾羊矣,何义之。牛大畜也,鬻之可以富家。”以是观之,牛、李之是非,端可见矣。(《通鉴》卷247)投降的分类

——司马光评唐武宗诛郭谊(臣光曰111)

会昌三年(843)四月,昭义节度使刘从谏病死,侄子刘稹擅立袭节,自领留后。有个叫郭谊的人,一直在刘稹边上出骚主意,策划分裂。宰相李德裕,强力支持唐武宗,以武力平叛。

八月,中央军来势凶猛,郭谊自知不敌,遂杀了刘稹,作为向朝廷投降的本钱,希冀捞个官做。唐武宗先是接受他的投诚,一个月后,又把他杀了。

当初,郭谊在刘稹手下,就如当年的董重质在淮西节度使吴元济手下。二个人开头都使劲的唆使主人叛乱搞独立,末了又卖主求荣。司马光在“臣光曰”第111篇里说,这二人都该死。

但是,唐宪宗非但没把董重质怎么样,反而委以重任,太和四年(809)还当了节度使。而唐武宗却杀了郭谊。针对同一事情的不同处理态度,司马光认为,唐宪宗和唐武宗的做法都不妥当。唐宪宗赏奸,是不义;唐武宗杀已降,是不守信用。“失义与信,何以为国”?

司马光举刘秀为例。

西汉末,群雄竞起,主要有这几股军事势力。赤眉军的起事首领是樊崇,徐宣等人积极响应,拥立汉宗室刘盆子为帝。绿林军则以宗室刘玄为帝,称更始帝。王莽被杀之后、刘秀称帝之前,《通鉴》即以更始纪元,凡三年。刘秀参加的即是绿林一派。

赤眉军后来虽杀了刘玄,但刘秀此时势力已壮大。建武三年(27),刘秀答应饶刘盆子一干人等不死,刘盆子于是率部投降,赤眉军被消灭。刘秀感觉他们都是铁骨铮铮的汉子,待他们均不薄。晚年的刘盆子双目失眠,刘秀让他坐食田赋终生。徐宣终老故乡。只是樊崇降而复叛,兵败身死。

另有盘据河北的王郎和经营陇右的隗嚣。司马光说:“昔汉光武待王郎、刘盆子止于不死”。此当是司马光的一时失误,因为史书并没有记载王郎有投降一节。王郎本是算命先生,后附会风云,自称是汉成帝之子刘子舆,被西汉宗室刘林等人立为帝,都河北邯郸。更始二年(24),刘秀率部进攻邯郸,王郎兵败,为刘秀部将王霸所杀。

司马光评论中提到的王元、牛邯二人,均是隗嚣手下的大将,力挺隗嚣割据陇右。隗嚣与割据四川的公孙述互为声援,刘秀几次征战都没能拿下。建武九年(33),隗嚣病故,王元等立隗嚣少子隗纯为王。翌年汉将来歙攻击得手,隗纯和其部将全部投降。牛邯后来还成为东汉名将。

司马光举刘秀为例,意在说明,刘秀处理投诚一事,既有义,又讲信,分寸把握得比较好。为什么这么说呢?刘盆子是势穷力屈,才不得已投降的,并不是拿投降作为捞好处的资本。刘秀看中的正是这一点,所以许降,也守信,没有杀了昔日的敌手。若樊崇,降了又叛,被处死也是咎由自取,怪不得刘秀不讲信用。

换言之,董重质之投降,与郭谊之投降,都有不干净的算盘在心里。唐宪宗和唐武宗理应杀了他们才对,但都没有,于义于信两失之。

其实司马光此论,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处理降者。两国交兵或者群雄逐鹿,自然会有投诚的人,投降的人,被俘的人和择主而侍的人。如何对待他们,是如白起一样,不分青红皂白,一律坑之;还是如苻坚一样,来者不拒,照单全收,最后搞得身死国灭?这确实值得费思量。

我支持司马光的观点,学刘秀,看投降者的动机。动机不纯,杀之可也,以绝反侧者之侥幸。力竭就擒,情不得己,饶其不死可也,亦是对气节之旌表。

附:臣光曰111:董重质之在淮西,郭谊之在昭义,吴元济、刘稹,如人在伎儿之手耳。彼二人始则劝人为乱,终则卖主规利,其死固有余罪。然宪宗用之于前,武宗诛之于后,臣愚以为皆失之。何则﹖赏奸,非义也;杀降,非信也。失义与信,何以为国。昔汉光武待王郎、刘盆子止于不死,知其非力竭则不降故也。樊崇、徐宣、王元、牛邯之徒,岂非助乱之人乎﹖而光武不杀。盖以既受其降,则不可复诛故也。若既赦而复逃亡叛乱,则其死固无辞矣。如谊等,免死流之远方,没齿不还,可矣。杀之,非也。(《通鉴》卷248)

同类推荐
  • 震世

    震世

    他,文武双修!穿越的优势无处不在!对待敌人,他毫不手软!对待朋友,他关怀备至!才惊天下,名震大中,他本想功成身退,带着自己的知己红颜泛舟寻乐!谁知......君本无心取天下,奈何天下伴君来!【喜欢就支持一下!菜菜的书名,让本书如履薄冰!】本书群:45358352
  • 王子狐

    王子狐

    为早逝的周太子写的故事從眼角餘光中他看到紅衣少年靜聲離去,卻裝作沒看見,好像在撐一種尊嚴。世人皆知共叔段好穿紅衣,所以莊公平生最忌諱人著紅衣,偏偏紅衣少年肆無忌憚干犯自己的忌諱,有意無意的觸動自己的心魔。那個曾經可愛的段弟弟跟他一樣既囂張跋扈,又驕傲美麗,他們都一樣不甘人下,他會不會跟段一樣背叛了自己?段在十五歲時就挾母自重,要脅自己讓出京城,而今少年也十五歲了。和段的戰事已告一段落。紅衣少年該留?不該留?關於周室妖狐降世的傳說,芳橙是聽過的,本來只在王室內闈流傳的謠言,不知道後來怎麼被謠傳開來,曾經一度鬧得沸沸揚揚。即使是身為太子的王子狐,也被世人以狐妖視之,不但差點被廢太子之位,還以太子之尊到了邦國當人質,這是史上未有的,而今,鄭國的局勢方穩,鄭莊公的大權還沒握熟,就急著要狡兔盡,走狗烹了,若不是主子有先見之明,換做別人,十條命也不夠死。
  • 东汉末年之乱世红颜

    东汉末年之乱世红颜

    “我原本叫周世宇,职业:会所大老板。男,32岁,未婚,现在魂穿到东汉末年,改名周诗语,职业:民女???女,16岁,闺中待嫁??活该你个扑街作者!!外挂呢?系统呢?!怎么什么都没有??!只有“关羽的爱??曹操的爱??吕布的爱???什么鬼!??说好的称霸天下呢??”“我周诗语,来到这汉末乱世,即便成了个萝莉!我也还是你们的大哥!”这是一个现代大哥穿越回东汉末年变成妹子的故事。(三国变身文,偏向单身狗,无后宫,有暧昧。更新通知/催更群:572901309)
  • 秦丞

    秦丞

    悠悠天地,诸强四起。烽火狼烟,赤地千里。厉兵秣马,问鼎中原。将军百战死,文臣思社稷。皇朝兴,百姓苦,皇朝衰,百姓亦苦。
  • 华夏创世纪

    华夏创世纪

    《华夏创世纪》可以说是中华民族创世纪的宏伟史诗。她形象而具体的演绎了中华民族近万年文明发生和承传关系,将伏羲文化推上华夏创世纪的高度,将史前五千年乃至上万年的原始社会,特别是将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华夏部落融合、华夏民族形成、远古社会百象等全景式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了,将伏羲、燧人氏、有巢氏三皇、炎黄少昊等五帝,以及女娲娘娘等历史或神话传说人物跃然纸上。其厚重的历史题材、浩繁的内容,堪称史前华夏文明的百科全书,宏观反映了古老、悠久华夏民族渊源流传的根基文化,揭示了中华民族文明的诸多渊源。
热门推荐
  • 世子大人的小凤妃

    世子大人的小凤妃

    齐越森林,一辆马车上,一个身穿紫绸对襟裙的女人倚在马车里翻着手里的书卷,她的旁边坐着两个个子差不多的小娃娃,两个娃娃长着一模一样的脸。
  • 谋商

    谋商

    无商不奸,无奸不商,商者,贱业也,从其业,谋其财。一个不得志的美术生,阴差阳错穿越一个落魄商户之家的庶子。扫地出门本想做点买卖好好养家,却到最后不小心掀了封建礼教,斗了龙头老大做成了大商。“喂!扯什么犊子,老子就是奸商,怎么地!有条大腿,快来抱!”商场诡谲,尔虞我诈,看他祸害一下官府,偶尔逛一逛钱庄。这是一个小子,如何翻云覆雨,在商场中逍遥的故事。
  •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把握青少年心理规律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把握青少年心理规律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把握青少年心理规律》针对青少年朋友当中存在的厌学、耐挫力低、不适应集体生活、处事能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帮助青少年朋友走出困惑,身心得到良好发展。
  • 我成了丹道大师

    我成了丹道大师

    本来只是一名蒙古大夫,结果不幸因医患纠纷成为了替死鬼,再次醒来,已经来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丹道?草药?难道我的医术还能在异界发光发亮?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宁夏中兽医志

    宁夏中兽医志

    《宁夏中兽医志》是第一部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述宁夏地区中兽医事业发展历程全貌的大型专业志书,是中兽医事业的重大科研成果和基础建设。它本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以及“统合古今、略古详今、粗细结合、详略得当”的原则编纂。
  • 你欠我三个夏天

    你欠我三个夏天

    高二转学的花季少女田小柒,在新的学校邂逅了很多明媚的人,却也遇到了旧恋。时间是一张破掉的网,一切都会随着岁月荏苒怎样点缀他们的生命,他们又会因为生命中的遇见发生什么样的物是人非………
  • 首席霸爱:狂宠小娇妻

    首席霸爱:狂宠小娇妻

    她身怀六甲,他却消失了?!楚宁发誓,一定要将那个玩儿失踪的男人找回来!谁知,她再次与他相遇,他却搂着别的女人细心呵护……
  • 人生一错事狗狗我的心灵创伤啊

    人生一错事狗狗我的心灵创伤啊

    这是我人生中为数不多的一笔,我一直都还记得,我以为自己会忘记,但是我没有……他给我的心里都造成了伤害,我想写出来供给大家看看,借此警惕自己的人生啊,千万不要犯错,哪怕只是很小很小的一个过错。
  • 篮球你是我的生命

    篮球你是我的生命

    18岁的孩子们本应该高兴地步入理想的大学,可是林峰缺因为篮球放弃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