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曰:
“伏惟陛下宣哲克明,继体承天,中遭倾覆,龙德泥蟠。今乘云高跻,磐桓天位,诚所谓将隆大位,必先倥偬之也。亲履艰难者知下情,备经险易者达物伪。故能一贯万机,靡所疑惑,百揆允当,庶绩咸熙。宜获福祉神祇,受誉黎庶。而阴阳未和,灾眚屡见,神明幽远,冥鉴在兹。福仁祸淫,景响而应,因德降休,乘失致咎,天道虽远,吉凶可见,近世郑、蔡、江、樊、周广、王圣,皆为效矣。故恭俭畏忌,必蒙祉祚,奢淫诌慢,鲜不夷戮,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夫情胜其性,流遁忘反,岂唯不肖,中才皆然。苟非大贤,不能见得思义,故积恶成衅,罪不可解也。向使能瞻前顾后,援镜自戒,则何陷于凶患乎!贵宠之臣,众所属仰,其有愆尤,上下知之。褒美讥恶,有心皆同,故怨溢乎四海,神明降其祸辟也。顷年雨常不足,思求所失,则《洪范》所得“僭恒阳若”者也。惧群臣奢侈,昏逾典式,自下逼上,用速咎征。又前年京师地震土裂,裂者威分,震者人扰也。君以静唱,臣以动和,威自上出,不趣于下,礼之政也。窃惧圣思厌倦,制不专己,思不忍割,与众共威。威不可分,德不可共。《洪范》曰:“臣有作威作福玉食,害于而家,凶于而国。”天鉴孔明,虽疏不失。灾异示人,前后数矣,而未见所革,以复往悔。自非圣人,不能无过。愿陛下思惟所以稽古率旧,勿令刑德八柄,不由天子。若恩从上下,事依礼制,礼制修则奢僭息,事合宜则无凶咎。然后神望允塞,灾消不至矣。”
初,光武善谶,及显宗、肃宗因祖述焉。自中兴之后,儒者争学图纬,兼复附以言。衡以图纬虚妄,非圣人之法,乃上疏曰:
“臣闻圣人明审律历以定吉凶,重之以卜筮,杂之以九宫,经天验道,本尽于此。或观星辰逆顺,寒燠所由,或察龟策之占,巫觋之言,其所因者,非一术也。立言于前,有征于后,故智者贵焉,谓之谶书。谶书始出,盖知之者寡。自汉取秦,用兵力战,功成业遂,可谓大事,当此之时,莫或称谶。若夏侯胜、眭孟之徒,以道术立名,其所述著,无谶一言。刘向父子领校秘书,阅定九流,亦无谶录。成、哀之后,乃始闻之。《尚书》尧使理洪水,九载绩用不成,鮌则殛死,禹乃嗣兴。而《春秋谶》云‘共工理水’。凡谶皆云黄帝伐蚩尤,而《诗谶》独以为‘蚩尤败,然后尧受命’。《春秋元命包》中有公输班与墨翟,事见战国,非春秋时也。又言‘别有益州’。益州之置,在于汉世。其名三辅诸陵,世数可知。至于图中讫于成帝。一卷之书,互异数事,圣人之言,势无若是,殆必虚伪之徒,以要世取资。往者侍中贾逵摘谶互异三十馀事,诸言谶者皆不能说。至于王莽篡位,汉世大祸,八十篇何为不戒?则知图谶成于哀、平之际也。且《河洛》《六艺》,篇录已定,后人皮傅,无所容篡。永元中,清河宋景遂以历纪推言水灾,而伪称洞视玉版。或者至于弃家业,入山林。后皆无效,而复采前世成事,以为证验。至于永建复统,则不能知。此皆欺世罔俗,以昧势位,情伪较然,莫之纠禁。且律历、卦候、九宫、风角,数有征效,世莫肯学,而竞称不占之书。譬犹画工。恶图犬马而好作鬼魅,诚以实事难形,而虚伪不穷也。宜收藏图谶,一禁绝之,则朱紫无所眩,典籍无瑕玷矣。”
“译文”
当时,政事渐衰,权柄被臣下操纵。张衡于是上疏陈事。说:
“皇上聪明俊哲,耿承天命,不幸做太子时,废为济阴王,龙德未升。现在乘云在上,不进天位,真是所谓将登大位,必先穷困吧。亲身经过艰难的,了解下情,饱经险易的,明白事物的真伪。所以能够处理万机,无所疑惑。措施适当,各行各业,都很协调,应该受到天神降福,平民百姓的爱戴。而阴阳未和,灾祸屡见。神明虽深远,却暗暗地看着。仁则得福,淫则得祸,如影的随形,声的应响。因德降善,以失获罪,天道虽远,吉凶可见。近世郑众、蔡伦、江京、樊丰、周广、王圣,都是明显的例子。所以谨慎小心,一定得福,骄奢谄媚,很少不遭杀身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至于情胜其性,随流忘反,岂止不肖之人,中才也都如此。如果不是大贤,不能见得思义,所以积恶成罪,罪不可免。假使能瞻前顾后,以往事为戒,那怎么会遭到祸害呢!贵宠之臣,众目所视,有什么罪过,上下的人都知道。奖善罚恶,人同此心。所以怨恨满盈,神明就会降下罪祸。近年雨常不足,考求所失,即《洪范》所说的君行有过错,则常阳顺之,常阳则多旱。要警惕群臣奢侈,不守范例,自下逼上,加速罪咎征兆的到来。又前年京师地震土裂,裂意味着威分,震意味着有人捣乱。君用静唱,则臣以动和之,威自上出,不出于下,这是国家的制度。我担心皇上怕麻烦,政令不一人独揽,恩爱不忍割弃,与众共威。威不可分,德不可共。《洪范》说:‘臣有作威作福玉食,害于而家,凶于而国。’老天在上看得明白,虽远不误。灾异的出现,前后几次了,而未见改革,反悔过去,人非圣贤,不能没有过错。愿皇上考古循旧,莫使刑德八柄,不由天子。如果恩从上下,事依礼制,礼制完备,奢侈越轨的事止,凡事处理适当,就无罪凶。然后神灵所希望的都得到满足,灾异就消除了。”
起先,光武好谶。喜欢玩那些虚妄的玩意儿。显宗、肃宗继承祖说,跟着学习。于是,自中兴以后,儒生争学图纬,更复附以妖言。
张衡认为图纬虚妄,不是圣人之法,于是上疏。
说:“我听说圣人明析天文历法以定吉凶,加以卜筮,杂用九宫,测度天象,检验道理,尽在于此。有的观看星辰逆顺,寒热所由;有的考察龟策的占卜,巫觋之所说,他们凭借的不止一术。前面说的,后面证实,所以聪明之士,以此为贵,叫作谶书。谶书开始流行,知道的不多。自汉取代秦,用兵力战,功成业就,可说是大事。这时无人说谶。如夏侯胜、眭孟等,以道术立名,他们的著述,没有谶字。刘向父子领校秘书,审定九流,也对谶没有记录。成、哀以后,才开始听说谶这回事。《尚书》载尧使鲧治洪水,九年不成,鲧被处死,禹才继起。而《春秋谶》说:‘共工理水。’凡谶都说黄帝伐蚩尤,而《诗谶》独以为‘蚩尤败,然后尧受命’。《春秋元命包》中有公输班与墨翟,事情发生在战国,不是春秋时期。又说‘别有益州’。设置益州在武帝时,其名三辅诸陵,世代可知。至于图谶中止于成帝。一卷书中,数事互异,圣人之言,不会如此。大概是虚伪之徒,借此求世取财。以前侍中贾逵指出谶互相矛盾三十余事,一群说谶的人都不能解释。至于王莽篡位,这是汉朝的大祸,八十篇为什么不戒呢?这就可知图谶成于哀平之世啊!且《河洛》《六艺》,篇目已定,后人牵强附会,不容妄有加增。永元中,清河人宋景用历纪推言水灾,而假托洞视玉版所见。有的至于弃家业,走入山林,后都无效,又搜集前世的成事,作为证验。至顺帝废而复位,就不知道了。这都是欺世骗俗,蒙昧势位,其情虚伪,清清楚楚,却没有人纠禁。律历、卦候、九宫、风角,屡有效验,没有人学,而争说谶纬之书。譬如画工,厌恶画犬马,而喜欢作鬼魅,这是因为具体的事物难于形容,而鬼魅虚伪无形,画起来容易。应该收藏图谶,禁止流行,则是非不致混淆,坏书也没有了。”
“点评”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县人。在当时,张姓是大姓。他的祖父张堪,曾任蜀郡太守。张衡从少年时就会做文章,曾在三辅游学,因入京师,观太学,通《五经》《六艺》。总之,他学识很广,如果搁在现在的话,各种各样的证书肯定能拿到不少,各种各样的技能资格证也会颁发给他不少。他虽然很有才学,可是,从来就没有骄傲之情。平常从容淡泊,不爱与俗人相交,至于为什么不爱与俗人相交呢,想必是张衡没有那个时间和精力啊,平时的时间可都用在工作和学习上了。
和帝永元年间,张衡被推举为孝廉,可是,他不去,公府几次征召都不就。为什么不去啊?当官多好啊!张衡又不是不熟悉当官的样子,他的祖父张堪曾经任蜀郡太守,相当于一个省厅级干部嘛。可是,我们的张衡就是对官位不感冒。这是个人的志趣追求问题。那时候隐士文化已经渐成风气。张衡大概也是浸染了隐士思想。更何况,张衡也看到了当时社会的弊病。当时,国家太平已久,自王侯以下,没有不奢侈过度的。
张衡于是就在家里学习班固的《两都赋》,作《二京赋》,用以讽谏。他殚精竭思十年才作成。
大将军邓骘赞赏他的才华,多次征召,意思是跟我混吧,我不会亏待你的。可是,张衡还是不应。
张衡的学识很广,可以说博学多才,但是最长于机械,特别用心于天文、阴阳、历算。用现在的话来说,是一个理科奇才。他平常爱看扬雄的《太玄经》,对崔瑗说:“我看《太玄》,才知道子云妙极道数,可与《五经》相比,不仅仅是传记一类,使人论辩阴阳之事,汉朝得天下二百年来的书啊。再过两百年,《太玄经》就会衰微吗?因为作者的命运必显一世,这是当然之符验。汉朝四百年之际,玄学还要兴起来的呢。”
安帝早就听说张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为郎中,再升为太史令。嗯,直到皇帝亲自叫他去做官,张衡才答应了。可见,以前那些招聘的,没有入他的法眼呢。在他看来,在那些岗位上,无法发挥自己的才学。到了自己理想的工作岗位之后,张衡就研究阴阳,精通天文历法,做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写得挺详细明白。
顺帝初年,再调动自离史官,五年又回到原职,又为太史令。于是设客问体,作《应问》以表明自己的心迹。
阳嘉元年(132年),又造候风地动仪,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那个地动仪。那地动仪用精铜铸成,圆径八尺,顶盖突起,形如酒樽,用篆文山龟鸟兽的形象装饰。中有大柱,傍行八道,安关闭发动之机。外有八条龙,每条龙口衔铜丸,下面有蟾蜍,张口接丸。牙机巧制,都隐藏樽中,覆盖周密,无缝隙。如果地动,樽就使龙摇动起来,机发,龙就吐丸,丸入蟾蜍口中,发出激扬之声,守者因此知道地动了。而且一龙发机,其余七龙之头不动,只要找到龙动的地方,就知道地震发生的方向。经过试验,与所设制,符合如神,自从有书籍记载以来,是没有过的。天才啊!
有一天,有一龙机发,那铜丸落入蟾蜍口中,地动仪显示地震了。可是,当时人们根本就不觉地动,京师的学者都责怪不足信,有的嗤之以鼻:嘁!什么破玩意儿?哄小孩儿玩的吧!可是,几天之后,送信人来了,果然陇西发生了地震。这一下了不得了,大家都服其神妙。自此之后,就令史官记载地动发生的地方。
后来,张衡在工作岗位上多次给主要领导提意见,对大臣操纵权柄的事进行抨击,也对大家都学习谶学不讲科学的现象予以痛击,前面我们摘录的那几段文字,就是他的文章,写得是论点鲜明,论据充足,论证有力,令人信服。
后来,张衡升为侍中,皇帝把他引入深宫,讽议左右。他曾经问张衡,天下所痛恶的是什么?请回答。宦官怕他说坏话,都睁着眼睛看着他。张衡于是说了些假话。为什么说假话啊?因为这个制造了地动仪可以测出哪里会发生地震的张衡,自己也是一台地震仪啊,他能够敏锐地感觉出自己的生活中哪里会发生地震,他情不得已啊。可是,即便是这样小心,那些宦官还是怕他为患,一起诬陷他。在这样的复杂关系中,曾经不愿与俗人相交怕耽搁自己学习时间的张衡,如今不得不常想着如何立身行事。他认为吉凶祸福,幽暗深微,不易明白,于是作《思玄赋》,以表达和寄托自己的情志。
顺帝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当时河间王骄奢淫逸,不遵守法纪,纠集了不少豪强之徒。
张衡到任,树威严,理法度,暗中探得奸党名姓,通过摸排,搞出来了一个黑名单,便一时收捕,一网打尽,上下一片肃然,他便以政治清廉而著称。
任职三年,上书请求退职归家。后来,又征拜尚书。
张衡于永和四年(139年)去世,享年六十二岁。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也都应该在心中安装一个地动仪,那是一种敏锐的洞察力。唯有如此,才可以敏锐地寻找到机遇,而且迅速抓住,还可以敏锐地嗅出错误和危险的存在,从而早早采取行动,规避风险,减少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