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无用武之地
“原文”
充好论说,始若诡异,终有理实。以为俗儒守文,多失其真,乃闭门潜思,绝庆吊之礼,户牖墙壁各置刀笔。著《论衡》八十五篇,二十馀万言,释物类同异,正时俗嫌疑。
“译文”
王充喜欢发表议论,乍听起来好像很怪异,仔细想想却有道理,有根据。
他以为那些见识浅薄的儒生死守住书本上的章句,失掉了书中的精髓和真谛,于是闭门深思,谢绝那些贺喜吊丧的应酬。家中的门上、窗户上、墙壁上都放着刀和笔,撰写了《论衡》八十五篇,共二十多万字,解释了物类的异同,匡正了当时人对某些事物的疑惑。
“点评”
王充,字仲任,是会稽上虞人,他的祖先从魏郡元城搬迁到这里。王充少时死了父亲,同乡称赞他很孝顺。人往往就这样,小时候如果遭到过不幸,受到过磨难的洗礼,不是消沉一生,就是能够取得大的业绩。磨难,是一把双刃剑,就看我们怎么去对待磨难带给我们的刺激。
后来,王充来到京城,在太学里学习,拜扶风人班彪做老师。他博览群书而不拘泥于章句。这一点,跟班彪的儿子班固有的一拼,这才是真正的学习啊。就像我们学习语文,背诵古诗,只生硬地背诵出那些章句,而不理解其中深刻的内涵,又有什么意思呢?但凡有所成就的艺术家、学者、文学家,都会在理解形式的基础上,理解其内容,内里的精髓。
那时候,王充家里贫穷没有书籍,他便常常到洛阳书店里翻阅那些出卖的书,看过一遍就能记诵下来。书非借不能读也。这样的读书经历,恰恰更能够让王充有种求知若渴的焦灼。在这种焦灼的状态里,他就通晓了诸子百家的学说。
后来,他回到家乡,隐居下来教书。在州郡担任过功曹,因为多次劝谏长官,意见不合离去。
王充喜欢发表议论,乍听起来好像很怪异,仔细想想却有道理,有根据。
他以为那些见识浅薄的儒生死守住书本上的章句,失掉了书中的精髓和真谛,于是闭门深思,谢绝那些贺喜吊丧的应酬。家中的门上、窗户上、墙壁上都放着刀和笔,撰写了《论衡》八十五篇,共二十多万字,解释了物类的异同,匡正了当时人对某些事物的疑惑。
刺史董勤征召为从事,后又调任治中。他自己辞去职务回家。什么原因啊?其实,应该是和上次一样,意见不合呗。
他的朋友同郡人谢夷吾上书朝廷,推荐王充的才学,肃宗特意下诏公车府征召他,他因病没有成行。
其实,我们研究这个王充就能发现,好发表议论,并且是很有见地、很深刻的人,往往不被上司喜欢,意见不同嘛。前面的人物中,因与皇帝“意见不同”免职的有之,因与大臣据理力争争得脸红脖子粗最后被人陷害的有之。而现在这个王充,刚开始上班的时候,因为多次劝谏长官,意见不合离去。后来也是多次因为这个原因,不是被炒了鱿鱼,就是炒了人家的鱿鱼。最后有一次去中央的机会,却因为有病给错过了。错过之后,也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空怀一肚子的本领,总得找个机会发挥发挥啊。不然,那些学问在肚子里是要翻江倒海、兴风作浪的。怎么办呢?我们的王充和很多文人一样,仕途不畅通,就自己营建了一个自己的精神世界。写呗!他将近七十岁的时候,记忆衰退,精力耗损,于是写了《养性书》十六篇,论述节制嗜欲、保养精神、自守心志的道理。
永元年间,他病死于家中。
人的学问,其实终归是有用的。王充走上仕途的话,无非也是用自己的政见去感化和影响大汉王朝的最高领导,落实到政策中,最后惠及方方面面。而无法走上仕途,就著书立说,将自己的观点写在书里,出版发行,让更多的人看到,去影响他们的思想,指导他们的行动,这也是好的。
如此说来,王充的一生,也是充实的,在历史人物画卷中,他也是很值得尊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