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坚, 1954生于昆明。 14岁辍学,在故乡闲居。 16岁以后当过铆工,电焊工、搬运工、宣传干事、农场工人, 1984年毕业于云南大学中文系,曾与同学创办银杏文学社。 1984年冬在南京与韩东、丁当、小海等人一起创立有一定规模的实验性诗歌社团“他们文学社”,翌年创办民间文学刊物《他们》,是“他们文学社”的主要代表人物。 20岁开始写诗, 1979年发表处女作《新唐。吉诃德之歌》,于坚的诗歌已结集出版的有《对一只乌鸦的命名》《诗六十首》等。在诗歌创作之余,于坚还写作诗学随想与诗论,结集为《棕皮手记》与《人间笔记》等。于坚是第三代诗歌的代表性诗人,在诗创作上以世俗化、平民化的风格为自己的追求,其诗平易却蕴深意。现为云南省文联专业作家。曾获《联合报》十四届诗歌奖、《人民文学》诗歌奖, 2002年度诗人奖等。于坚的诗歌写作长期被视为“非诗”,是“第三代”诗人中独具个性的代表诗人。
于坚的诗歌写作可以分成几个阶段: 80年代初期是以云南高原的人文地理环境为背景的高原诗时期,重要作品有《河流》《高山》等; 80年代中期是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的口语化写作时期,代表作有《尚义街六号》《罗家生》等; 90年代以来是更注重语言作为存在之现象的时期,主要作品有《对一只乌鸦的命名》《零档案》等。
《尚义街六号》发表于 1986年 11月号的《诗刊》。《尚义街六号》是于坚及其大学时代的朋友们聚集的地方,诗人和他的朋友曾在那里度过一段难忘的青春时光,诗中写到的那些人都是对于真实经验的记录。《尚义街六号》被称为“第三代”诗人的口语写作,这首诗最大的特点在于以口语入诗,把口语作为主要的诗歌语言。直白的、日常生活中的语词在诗歌中出现,与大家熟悉的隐喻化的诗歌语言(包括运用象征、意象等隐喻语言)形成了极大的反差。作为生活化的语言,于坚诗中的口语往往不负载双重和多重语义,而只是使用调侃的语调完成对日常经验的平实记录。但是一旦日常语言转化为“诗”,它显然又具有了不同于“真实经验”的更多内涵。同时也体现出诗歌审美意识的变化。
以韩东、于坚为代表的“第三代”诗人是所谓“新生代”的两股重要力量之一。以海子为代表的后朦胧诗人和以韩东、于坚为代表的等“第三代”诗人都受到朦胧诗创作的影响,最主要就体现在对朦胧诗“先锋精神”的承继。他们秉承这种先锋精神,在诗歌创作上大胆实验。海子更多地体现出对朦胧诗的继承,或者说是沿着朦胧诗的道路在继续前进,而于坚他们则更多地体现了对朦胧诗的反叛,或者说是“故意”地在走一条与朦胧诗背道而驰的路线。于坚的《尚义街六号》用调侃的语调,对普通人的平庸生活进行了逼真的描写,其口语化写作的方式,以生活原生态入诗,使这首诗成为第三代诗人的代表作,也成为先锋诗歌的再一次成功尝试。
在第三代诗潮影响下,对日常生活具体的小事件和小细节的热情与关注,成了 90年代大多数诗人诗歌题材的共同倾向性选择。当然这和西方存在主义和现象学观念也有关系,它们反叛理性主义,消解宏大叙事,使人们都意识到了当代生活的零碎化,并进而以碎片式的写作来进行实践,从而试图从日常生活事物中寻找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