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大的“三剑客”中,西川是最理智的一位诗人。如果说海子是燃烧的,骆一禾在宽阔的胸襟中深埋着喷突的激情,那么西川正好综合了他们各自的特点。他长于用哲学的眼光来思考问题,同时又把激情隐藏在相当放松的形式、结构、节奏和语调之中,他把长老的智慧融进了自己的写作,虽然时时又怀有青年人的幻想,和一个诗人的直觉与敏锐……刘纳认为:“西川通过想象性的体验使人类的智者们在以往年代的迷失与智慧成为他个人精神生活和诗歌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很少能从西川诗里发现激情,而《激情》所展示的,依然主要是沉静的诗思。”蓝棣之通过对西川一首诗的解读也看出:“蝙蝠最吸引诗人的,是它们那没有归宿却对命运沉默不语的坚韧,和它们那闲暇的姿态。我想,这其实也就是诗人对于命运和生存方式的体验和思考。”
程光炜:《西川论》。
西川是“知识分子写作群体”中非常重要的代表。他以内省的崇高和语言的诗意追求着诗歌的纯粹。他的诗歌,尤其是早期诗歌,重视对精神生命的打造与净化,注重对生命意义和真谛的揭示,充满了智慧的光芒和神秘的力量,有着庄重而纯洁的风格。作为 20世纪 80年代“纯诗”的坚定倡导者,他的诗歌显示出一种纯净的美。这些纯净明朗的诗歌,包含着别具一格的古典情结,给人以某种特殊的启示。在 20世纪 80年代中后期,当“个人化写作”“口语化写作”风行一时的时候,西川自觉地抛弃了这种喧嚣的时代主旋律,而将历史与文化传统尊奉为自己的写作圭臬。他的诗,着力于以灵魂倾诉的形式,表达着对神性光辉、绝对精神的仰望和对终极灵魂本质的回归,体现出追求优雅、沉思、矜持的学院派倾向。这使他赢得了“新古典主义诗人”的头衔。他的这种创作操守,对于那种伴随 20世纪 80年代的社会变革几乎同时发生的、意在截断历史记忆、超越民族文化樊篱、渴望融入西方主流怀抱的创作冲动和期待,显示了一种难能可贵的文化对抗姿态。他以对古典精神的守望,体现了作为一个诗人的高傲脾性。
林平乔:《透明、纯粹和高贵的质地——论西川诗歌的古典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