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原名查海生, 1964年生于安徽怀宁农村。 1979年 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在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 1983年秋毕业后任教于中国政法大学。1989年 3月 26日,在河北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海子一生短暂却成就卓著。在短短的七八年间,创作了大量作品,包括短诗、长诗、诗剧和一些札记,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他的抒情短诗。海子是个极有天赋的诗人,他独有的自由率真的抒情风格、对生命的崇高的激情关怀、对美好事物的眷恋,使他的作品有一种童真梦幻般的吸引力。
海子诗歌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非常纯粹的抒情短诗,如《麦地》《日记》《亚洲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等;另一类则是取材“东至太平洋,西至两河流域”的长篇史诗(也称“大诗”),其中以现在被统称为《太阳。七部书》最为有名,是海子本人极为看重的:“我的诗歌理想是在中国成就一种伟大的集体的诗。我不想成为一个抒情诗人,或一位戏剧诗人,甚至不想成为一名史诗诗人,我只想融合中国的行动成就一种民族和人类的结合,诗和真理合一的大诗。”
海子的诗歌中曾经无数次地出现了麦子这个意象,他也因之被称为“麦子诗人”,他的《五月的麦地》《麦地与诗人》《熟了麦子》等诗歌中都表达了他对故乡、大地、生活的深深眷恋和感恩之心。麦地成了他的乡土情怀借以抒发的最好的意象。诗人王家新曾经在一篇文章里面提到了麦子。他说:“麦子是土地上最优美、最典雅、最令人动情的庄稼。麦田整整齐齐摆在辽阔的大地上,仿佛一块块耀眼的黄金。麦田是五月最宝贵的财富,大地蓄积的精华。风吹麦田,麦田摇荡,麦浪把幸福送到外面的村庄……”这可能部分说出了“麦子诗人”的心声。
海子生前影响并不大。按照海子生前好友西川在《死亡后记》中的观点,海子生前,大部分人,包括青年诗人,都对海子持保留态度。他后期醉心于史诗写作,常常被人误解。西川认为,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社会对于诗人的不信任,以及同权力结合在一起的守旧文学对于先锋文学的抵抗……另一方面是受到压制的先锋文学界内部的互不信任、互不理解、互相排斥。”在前一方面,海子甚至被人强加了两项“罪名”,“搞浪漫主义”和“写长诗”。所以生前的海子是在贫穷与孤独中写作的,这对海子诗歌中浓郁的抒情气质可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他死后,对他的评价也在不断提高,《20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文库。诗歌卷》在收录海子作品时,将他称作是“中国 70年新文学史中一位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的诗人”。
在海子 25年的人生中,以 1979年海子从安徽进京为界,海子在安徽农村生活了 15年,在北京生活了 10年。而在安徽农村生活的 15年,在海子的诗歌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部分。海子大部分的诗歌都反映了他对故乡的依恋、向往和追寻,以及在追寻不到的情况下所体现出来的孤独和绝望,在他的诗中凝结着浓厚的乡愁情结。这种乡愁,使得他只能在理想中走向还乡之途。他的诗也体现出对死亡的特有的敏感、对意义的执著追求,他的一些诗作因而带上了一层神秘、抑郁、悲观的色彩。海子的抒情短诗在青年学子中有广泛影响,并越来越引起各界的重视。《麦地与诗人》是一首抒情短诗,创作于海子写作后期的 198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