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的甘蔗林哪,南方的甘蔗林!你为什么这样香甜,又为什么那样严峻?北方的青纱帐啊,北方的青纱帐!你为什么那样遥远,又为什么这样亲近?
《甘蔗林—青纱帐》开篇的一节直入正题,引出甘蔗林和青纱帐这两个中心意象,告诉读者二者存在于不同的地域,一个是在南方,一个是在北方,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植物。但诗人又通过二者视觉上的相似,引起人们的联想,并用一些关键词为下文的进入主题做初步的提示,这就是“香甜”“严峻”“遥远”
“亲近”,为什么这南方的甘蔗林会让抒情主人公感觉到甜美,又感觉到严峻,而北方的青纱帐虽然远离主人公却让他感到亲近。这里面的故事在下面的内容里会得到层层揭示。在信息的披露上,诗人是按照诗歌的特点来安排的,那就是尽量省略,以表情为先,内容的表达和理解始终处于一种略微紧张的状态。诗人以这样一种深情的方式唤起读者的共鸣,同时又给读者留下一点情感悬念,激起他们进一步阅读的欲望。这一节在形式上也以简驭繁,四行诗变化不多,以两句为一组,以对仗形式排列,形式工整,同时也带来了表意的清晰,让读者能够保持一种清晰的情感认知脉络。这一节在语言上典型地体现了诗语的特点,那就是用最少的语言来表达尽可能多的情感和思想,用尽量精粹的语言来承载诗意之思。
可记得?我们曾经有过一种有趣的梦幻:革命胜利以后,我们一道抖着白须、游遍江南;可记得?我们曾经有过一点渺小的心愿:到了社会主义时代,狠狠心每天抽它三支香烟。可记得?我们曾经有过一个坚定的信念:即使死了化为粪土,也能叫高粱长得秆粗粒圆;可记得?我们曾经有过一次细致的计算:
只要青纱帐不倒,共产主义肯定要在下一代实现。
在诗的中部,作者连用四节排比叙述,都是以“可记得……”领起,这两节是中间的两节。中部四节显然是诗歌扩充表达内容的四节,抒情主人公用“可记得……”这种开放式的领起句式为内容的充分展开提供了最有利的表达方式。这两节以每节两组句式对仗排列,表达相近的内容。通过简化的细节来勾勒青纱帐里的战争生活,选取典型的事件和心理意象,将它们化为艺术形象纳入到严整的诗行中,借助诗体使纷乱的生活有序化。
在青纱帐战斗的艰苦岁月里,他们憧憬着胜利后的美好生活“我们一道抖着白须、游遍江南”,可以看看江南的甘蔗林,这旧时的憧憬今天终于实现。抒情主人公现在终于看到了甘蔗林,回想从前战斗的岁月,青纱帐里的艰苦使得他们每天能抽上几支香烟的想法也成为“奢望”。即便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战士们也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他们宁愿牺牲生命,也要解放故土,让自己的血肉之躯来滋养青纱帐的高粱,为下一代实现共产主义而献身!这两节用简短的文字体现了丰富的内容,体现了诗人用诗行进行叙述的深厚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