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寺》这首诗,是北岛在 1986年以前创作的作品,发表于《上海文学》 1981年第 5期,后收入《北岛诗选》。这首诗灵活运用比喻、暗示、通感、蒙太奇、时空转换等多种技巧,采用整体象征和意象叠加的表现手法,向我们呈现出一个奇诡、又耐人寻味的诗意世界,比较典型地反映了朦胧诗派的基本特征。从技术上讲,有论者甚至认为,《古寺》堪称北岛式蒙太奇意象组接的“百科全书”。
与诗中纷繁错杂的意象相比,《古寺》中朦胧的意蕴对我们更有吸引力。在内容表现上,是一首“史诗”“文《古寺》,它的篇幅不长,只有 19行,但十年革”或比“文革”更大的历史空间都包含在里边了,当然是一种隐喻和象征的方式。说它是“史诗”,是说它处理的题材是“历史”、是“传统”。对于“传统”的思考,早期的北岛写过两首诗:《古寺》和《关于传统》。《古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没落和再生发思古之悠情,《关于传统》则试图感性地触摸到祖先的声音:“长夜默默地进入石头 /搬动石头的愿望是 /山,在历史课本中起伏。 ”都是采用隐微的表达方式。
以一些陌生化的诗意形象来寄托思古悠情,从艺术表现看,就是典型的社会寓言式写法。这让我们想起标举“兴寄”的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虽然不可同日而语,但比兴寄托的运用还是有继承关系。本诗题中“古”与下一首《走向冬天》里的“冬天”这两个意象都蕴涵了象征意味。“古”可看做是传统或历史。北岛是一个理性的批判者,他对传统或历史几乎从来都是怀疑和否定,在他看来,它们都是僵化了的对象。在《关于传统》一诗中,北岛就认为传统已经“衰老”;“祖先的语言”是一种僵化的东西,后来人“听不见”,因而只能“在历史课本中起伏”。而在《走向冬天》中,冬天的意象也是象征着旧的将死亡的事物,走向冬天是因为“冬天”和“春天”相连,从“冬天”到“春天”,不仅仅是时间和生命的递加,更意味着希望的甦醒。这样,“冬天”也就意味着某种悲剧性的生命境遇,“走向冬天”也意味着对这种境遇的体味。
北岛的诗歌是“朦胧”的,是那个时代朦胧诗的代表人物。朦胧诗的特点不光是晦涩难懂,阅读起来不大好理解,而且大多数作品的感情表现出颓废悲观的情绪。北岛的诗歌也是这样。诗歌中的情感倾向与他个人的成长经历有着很大的关系,他成长于十年“文革”动乱年代,这期间年轻人狂热的“革命”激情、宗教式的个人迷信,促使他们怀疑一切,打倒一切,否定一切,盲目地摧毁所谓权威的同时,实际上又陷入另一种更加疯狂的个人崇拜和盲从。“文革”结束,他们原先坚信不疑的信仰、泡沫一样的理想和激情霎时化为乌有,曾经在浪潮尖上弄潮的人们,受到了历史的嘲弄和唾弃,被重重地摔在地上,留给他们的是一片情感的废墟,他们惊恐、沉寂转而作深深地思索,在政治高压和思想禁锢依然存在、痛定思痛后如鲠在喉的情况下,他们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一种文学性的表达方式,这就是“朦胧”诗,通过广泛的象征和比喻,以理性和人性为准绳,反思历史和现实,他们希望重新确定人的价值,恢复人的本性,探寻历史的真谛和意义,这可能就是以《古寺》为代表的一批朦胧诗存在的功能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