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通常叫“穿戴”或“打扮”。在民间经济生活中,它属于消费一类。蒙古族谚语说:“人看穿扮,马看鞍”。多彩多姿,色泽艳美,做工精巧的蒙古族各类服饰,显示了蒙古族独有的智慧和精湛的技艺。蒙古族服饰在世代传承中始终保持着它固有的风格和特点,它既保护身体,又是人体美的追求。不仅包括“姑姑帽”这古朴的冠帽,也包括“包拉嘎力”靴,同时也包括了诸如:头饰、耳环、项链、手镯、戒指……诸多附属性实用品和装饰品,形成了蒙古族一整套骑手“穿戴”、“打扮”的与乘马有关的综合含意。
蒙古族服饰在漫长的历史民俗传统中,由于地域、生产、宗教、季节、婚丧等民俗因素,构成了各自的风采和特点:
依据地位等级形成的服饰习俗。
因为地位、身份、尊卑不同,阶级差异标志的不同特点形成了明显的对照。旧时,蒙古族上层与下层,官宦与百姓,服饰大不相同。
官服:官服为王公以下有爵位者穿用。他们头戴花翎,身穿长袍大褂马蹄袖,褂子的前胸后背都有“补子”。“补子”根据文、武官或品位绣有不同的鸟兽。如一品文官绣鹤,武官绣麟;二品文官绣锦鸡,武官绣雄师之类。亲王、郡王等也因地位、身份不同都有不同的标志。
便服:便服比汉服宽阔袖长。无论男女老幼都爱穿镶边的蒙古袍。便服虽无阶级地位之分,但质料却因贫富而不同。富者多用绸、缎、绢、帛。贫者则多用棉布或羊皮做衣。到了严冬,贫民一般都穿白茬老羊皮袄。正如“蛮汉调”所唱的那样:“雨天放马毛朝外,风大天冷翻过来。一冬不离羊皮袄,着急还能顶铺盖。”
依据性别形成的服饰习俗
自古以来男女性别的服饰由于分工的不同,生理习惯上的不同,形成了民俗上的区别。
男子服饰:蒙古族男子旧时多留长发,并梳成辫子,辫梢还要用红绿线缠扎,彩穗垂在背后或者盘在头顶。男子一般都在左耳穿耳朵眼,常戴大耳环或宝石一类的小耳环。大部分男子喜穿蓝色蒙古袍,腰间都要扎一根布或绸缎腰带,与袍色的颜色十分协调。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当腰带缠腰时,袍服向上提,这样骑在马上就显得精悍强健。在腰带右侧还要挂一把白银镶嵌或黄铜镌刻图案的蒙古刀,一双包银的象牙筷,插在蒙古刀的鞘孔内。五彩丝线编织的腰带穗头和波浪花纹的鼻烟壶袋从左侧显露出来。那双穿着香牛皮靴的大脚,有力地踏在一对麒麟兽头的铜镫上。这古朴奇异的穿着打扮,让人不由地想起了蓝天白云下,在碧绿的草原上,一位剽悍的骑士骑着高头大马浮现在人们的眼前,令人想起他骁勇的祖先……
女子服饰:女子头发大多前头两分,后头束结,头顶钭插花簪。为了点缀头饰的端庄秀丽,东部区女子常在前额缀以串串珍珠、珊瑚或缨珞等结成长穗。根据年龄不同,女子多穿红、绿、紫色袍服。袍子往往很肥大,也不分岔,领高而袖长。扎腰带与男子相反,是将袍服向下拉展揪匀,骑在马上能显示其身段匀称、苗条、矫健,给人以体态丰美、清秀淡雅的感觉。有些地区女子也有穿着不扎腰带的服装的习惯。
依据用途形成的服饰民俗。
一个人或一个群体,其穿着打扮往往受生活需要的制约。翻开历史的漫长画卷,你一眼就会瞥见,早在13世纪或者更早的年代,蒙古民族就已盛行身穿蒙古袍并深深体会到它的用途,就连帽、靴、腰带也无不体现着它的适应性。
蒙古袍一般较肥大,除乘马放牧中能护膝防寒以外,夜间有时还可当被盖。那细而长的马蹄袖上宽下窄,在乘马持缰时,冬防寒,夏防虫,体现着它用途的绝妙。
腰带则是蒙古袍必不可少的装束,它的用途在于乘马驰骋时能保持肋骨的垂直和身子的稳定。它的另一作用是冬保暖,夏防蚊蝇侵扰。同时也能佩饰蒙古刀、火镰、鼻烟壶等物。
古代蒙古族帽式以雁尾式(又称风雪帽)最为流行,它仍然离不开与征战、游牧为特点的用途。这种帽子顶部为圆形,可阻风沙。帽檐小巧,能遮阳远眺。13世纪50年代,欧洲有一位旅行家威廉·鲁不鲁克曾经到过蒙古草原。在草原上,他还见到蒙古族贵妇戴着一种叫“鲍长”的帽子。据鲁不鲁克《引记》讲:“鲍长”用树皮或别的材料制成,高约一臂,帽顶成四边形;上面插着一根用草秆、翎毛或细苇干棍做的枝条,也有一臂高;在枝条上端装饰着孔雀羽毛,四周装饰着鸭毛及珍贵的宝石。鲁不鲁克还以生动的笔调描绘了蒙古贵妇戴这种帽子骑马漫游草原的情景:“当许多妇女戴着这种帽子骑马行进时,宛如一群戴着头盔、举着长矛的士兵……”这种叫“鲍长”的帽子就是“姑姑”帽。最令人感兴趣的是1974年内蒙古文物工作队在四子王旗乌兰花镇五梁古墓中,居然发掘出若干个完整的“姑姑”帽原物。这些“姑姑”帽呈长筒状,高约尺余,用桦树皮围成,外面包着花绸子,缀满各种珠宝。其中一个,顶端插一根三四寸高的木棍儿,上端连着一个圆木球。有的还插着许多蓝孔雀羽毛。可见,在13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时,这种贵妇戴的帽子即已流行。
谈到了蒙古靴就必然使人联想到主人的坐骑和铸有狮子头的铜马镫。蒙古靴大体分三种,即“包拉嘎力”靴、立筒靴及“马海”布靴。其中最有特色也适用于生活的是“包拉嘎力”靴,这种传统的牛皮靴,靴底前端上翻,乘马伸镫方便。当离马徒步行走时阻力甚小,且拨草性强。除能防风、防寒、防蛇外,还能防止小腿肚与镫皮摩擦。于是,这三种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蒙古靴为历代古今沿用。
依据民族特点形成的婚礼服饰
蒙古族有句俗语,叫做“女人穷在头上”。所谓“头”是指一个妇女的头饰,头饰标志着她的身价和财富,然而由于地域和文化传统的关系,尽管是同一个民族,也或多或少存在着不同的审美标准。例如,西部区鄂尔多斯婚礼中新娘的头饰,比起东部区婚礼中新娘的服饰简直令人眼花缭乱!我们不妨先看看鄂尔多斯的婚礼服饰?
新娘服饰:新娘的打扮要数头饰最为复杂,这主要是为了显示婚礼的庄重和神圣。在新娘骑马启程之前,专管梳头的额吉(大娘)首先要给新娘头上扎一圈宽窄适中的发箍,在发箍周围缀有十二朵巴达玛银花(象征十二生肖,也说十二个月)。在每一朵巴达玛花中嵌一棵红珊瑚,其中当额的那一棵红珊瑚硕大而鲜红。前额的璎珞流苏全用珍珠、玛瑙以银铃网络而成。左右各有六条华美修长的流穗,每条流穗都有红珊瑚、绿松石、镂花银片和银铃穿成,搭配得当,错落有致。稍后是两扇饰有日月图形的护耳,同样镶金镂银。一副刻有龙飞凤舞的银质耳坠用两根丝线连在发箍和屏风上,从耳后垂了下来。头饰的各个部分,除耳坠可以摘下来外,其余都是固定在发箍上的。越是富有的人家,新娘的头饰分量越重,于是就形成了前面说过的那句“穷在头上”的俗语。
再看看新娘的穿着:粉红色的蒙古长袍,天蓝色的五穗头腰带;红缎底子、绿绸滚边儿,五色线压襟的乌吉外罩。在外罩的第二道扣子上,垂着三件当作饰物用的实用品:金葫芦三件牙签儿;上下合套的女式鼻烟壶袋;丝线刺绣的针插子。最后还要挂一串坠有银佛像的珊瑚项链。不难想象,经过这一番精细而繁杂的梳妆打扮,然后骑马上路,本来就很秀丽端庄的新娘越发显得雍容华贵,风彩照人。
相比之下,新郎的装束也不逊色:他头戴圆顶红缨黑呢帽,两条帽带不宽不窄,不长不短,因为骑马飞驰,必须把带子款款系在下颏上。他穿着合体的蓝缎蒙古袍,袍襟长短适中,肥瘦恰当,正好遮住两个膝盖。在蓝缎蒙古袍的外面,套一件崭新的褐缎金线马褂。马褂上垂落的衣服褶皱,遮住了宽大腰带以及挂在上面的饰件。只有五彩丝线编织的腰带穗头从两胯耷拉下来。那雕花镂银的蒙古刀和波浪花纹的鼻烟壶袋一左一右显露出来。一双包银的象牙筷插在蒙古刀的铜鞘里。插有十支白箭的箭囊搭过右肩挎于左侧。他脚穿光亮的牛皮靴,骑在高头大马上,一双脚踏在一对麒麟兽头上的铜镫上。这精干而庄重的打扮,再加上高勒着的马头,更增加了新郎几分传奇和神秘的色彩,想想看,这不能不让人想起他那远征南北,统领武士的祖先……
东部区妇女的头饰比起西部区妇女的头饰来说要简单的多。东部区妇女头发于前后两分,后面束髻插花簪,不戴帽;已婚妇女则发髻突出于后,如同蜗形卷毛。妇女均无缠足,有穿耳孔之习。
无论东部或西部,尤其在半农半牧地区,常常受生产、生活等诸方面原因制约,妇女一般不系腰带,被称为“布斯贵”,即不扎腰带的人。夏季,男女还有用布或绸缠头的习惯。
蒙古族妇女佩带的头饰是蒙古族民间美术的一种形式,也是蒙古族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