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哈萨克族是我国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之一。但是哈萨克族皈依伊斯兰教是后来的事,作为一个由古代氏族部落演变而来的民族,历史上哈萨克族曾经信奉过其他宗教,甚至有过自己的原始宗教——自然崇拜。动物崇拜就是其中的一种。从今日哈萨克人的生活习俗和传说故事中,我们仍然可以依稀辨认古代动物崇拜的痕迹。
今日的哈萨克人视猫头鹰为神鸟,对之倍加保护。民间有一种信念,认为谁要加害猫头鹰,不仅对他本人的生命不利,对他的后辈子孙甚至也有严重影响。因为照哈萨克人古老的万物有灵的观念,猫头鹰是有灵的,猫头鹰的咒语很有威力,会在人的身上应验。哈萨克人把猫头鹰的羽毛看成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认为它有避邪镇鬼的作用,他们把猫头鹰羽毛插在孩子的摇篮上,缝缀在小孩衣服的双肩上。妇女和儿童戴的小圆帽的顶上竖直地缝上一撮猫头鹰羽毛,这一方面是一种装饰,更重要的目的是祈福。此外,在新婚夫妇新房的墙壁上,参加赛马的马的头部和马尾上都要插上猫头鹰羽毛,其目的也不仅仅是装饰,主要还是为了祈求神灵护佑,赐予新婚幸福和赛马取胜。
天鹅也是哈萨克人十分崇敬的鸟类。传说远古时候,在一个炎热的夏天,一支远征的大军经过哈萨克人居住的戈壁,有一位军官由于过度的饥渴而感到体力不支,掉队了。同伴们虽然不忍心将他丢弃,但十分恶劣的自然环境使他们别无选择,只好洒泪掉头离去。这位军官昏倒在炎炎烈日烘烤的戈壁上,眼看就要干渴而死。正当他默默祈求上苍让他速死之时,从天边上忽然飞来一只白色的天鹅,轻轻落在他身旁,这位军官看到天鹅,忽然被一种生存的希望所鼓舞,他鼓足力气,居然站立起来了。奇怪的是,这只天鹅见他站起,并没有受惊飞走。而慢慢地在军官前面引路前行。这军官好奇地跟随天鹅缓行,不一会儿,竟来到了一条流水潺潺的小河边。干渴的军官贪婪地痛饮河水,顿觉神清气爽,浑身力气倍增。等他回身去寻为他引路的天鹅时,天鹅忽然化作一位美貌无双的仙女,站在他的面前。军官喜不自禁,与仙女结成百年之好,在荒原上辟了一处家园。后来,他们生下一个男孩。给孩子取什么名呢?哈萨克语称天鹅为“喀孜”,称白色为“阿克”。为了纪念他们的奇遇和天成良缘,他们决定就以白天鹅为孩子命名,称孩子为“喀孜阿克”。这“喀孜阿克”的名字世代相传,发音发生了一些变化,慢慢变成了“哈萨克”,成了今天这个草原民族的族名。这位男孩长大后,又生了三个儿子,老大叫“别克阿尔斯”,他的后代就是现在的大玉兹部落;老二叫“阿克阿尔斯”,他的后代就是现在的中玉兹部落;老三叫“江阿尔斯”,他的后代就是现在的小玉兹部落。照三个部落的共同祖先是神鸟天鹅和人的结合的产物——喀孜阿克,所以他们认为自己是同一个民族——哈萨克。这个传说想给人们解释哈萨克族的起源和哈萨克族族名的来源,同时又说明古代哈萨克族的先民很可能曾以白天鹅为图腾而加以崇拜。时至今日,哈萨克人仍以天鹅为吉祥、美丽的标志。他们严禁捕杀天鹅,遇到死去的天鹅,要拾回家挂在毡房内支架上予以供奉,把天鹅的羽毛或头拴在孩子胸前,以求吉祥如意。民间的巫医常头戴天鹅毛的帽子;在各色毡毯等生活用品上绣上有天鹅形象的装饰图案。哈萨克语中至今仍用天鹅比喻美丽的形象,如“天鹅的歌声”,“天鹅般的颈项”等,有些部落名、地名也与天鹅相关,如喀孜湖(天鹅湖)、喀孜氏族(天鹅氏族等)。
狼也曾经是哈萨克族先民崇拜的对象。这在今天看来,似乎是不好理解的现象。因为狼是羊群和其他牲畜的天敌,对牧业生产有一定的妨害,哈萨克族谚语中也有视狼为反面形象的例证。但是,保留至今的一些传说和哈萨克族习俗,给我们提供了与今日某些观念不同的例证。比如哈萨克人一般不骂狼,更不能指着狼骂。哈语称狼为“卡斯克尔”,其词义来源中即含有“尊敬”、“崇拜”之意,“卡斯克尔”一词在哈萨克语中一词多义,用法很多,可与“勇士”并论。狼的踝骨常被哈萨克人带在身上,如同护身符一样,据信可以治腰痛病,可以驱邪消灾。牲畜丢失而找寻不到时,便用火烧狼筋,据信这样做可使盗贼四肢抽搐。史书记载,古代乌孙曾以狼为图腾而加以崇拜。《史记·大宛列传》中有“昆莫生弃于野,鸟肉蜚其上,狼往乳之。单于怪以为神,而收养之”的记载。《北史·突厥铁勒传》记载,突厥曾为邻国所灭,“其族有一儿年且十岁,兵人见其小,不忍杀之,乃刖足,断其臂,弃草泽中。有牝狼以肉饵之。及长,与狼交合,遂有孕焉。彼王闻此儿尚在,重遣杀之。使者见在狼侧,并欲杀狼。于时若有神物投狼於西海之东,落高昌国西北山。山有洞穴,穴内有平壤茂草,周围数百里,四面俱山。狼匿其中,遂生十男。十男长,外托妻孕其后,各为一姓……”无独有偶,哈萨克民间故事中恰有一故事,描写族源与狼的关系,使人推想上古似有狼图腾崇拜的习俗。这则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一位名叫奥拉尔的少爷去追杀咬死他心爱的马的两只狼,不料被狼引入深山老林的一个山洞里。洞里有一对须发皆白的老夫妇,告诉少爷说,他们有三个女儿,都爱上了少爷,其中两个女儿刚才把少爷领进了洞。他们请少爷任选其中一个为妻。少爷看时,哪里有什么狼,面前站着老人的三个女儿,长得一个赛一个。奥拉尔少爷选中了最小的一个,要带她回家。这时老者告诉他,回去后不能揭去他女儿的面纱,否则将会自找麻烦,祸从天降。奥拉尔起初照着做了。后来,他想不通,加上别人对他的嘲笑,终于有一天,他趁妻子熟睡时,揭下面纱,拿去烧了。妻子醒来后,虽然懊恼,也没办法了。不久,奥拉尔的妻子的美貌就出了名。国王知道了,赶来一看,果然名不虚传,便萌生了杀人夺妻的念头。国王先后三次设计,要奥拉尔去问老黑熊的年龄,取树顶巨龙嘴里的七颗红珍珠,向死去的老国王要回七日祭时宰杀的灰斑牡马,以此为借口,想处死奥拉尔。奥拉尔每次都在妻子或岳丈的指点下巧度难关,并在最后一次与国王的较量中,借老国王的法力,把国王和王后变成了一对猪,他自己在国民的一致拥戴下,当了国王。故事中的狼父、狼母、狼女不仅没有丝毫的凶残,反而是知情知义、抑恶扬善的睿智侠义之士。这反映了古代哈萨克族先民崇拜狼,视狼为祖,以狼为图腾的风俗。
除了上面几种动物外,哈萨克人对公驼、山鹰也怀有崇敬之心。对与哈萨克的生活休戚相关的羊、马、牛等牲畜,也有一定的敬畏观念,认为它们也是有灵的。例如,哈萨克人不准人朝羊身上吐唾沫,不许践踏羊骨头,不让从羊群中穿过等等。
哈萨克族信奉伊斯兰教以后,观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由于伊斯兰教是一神教,具有强烈的排他性,前伊斯兰教的一切信仰统统被斥为异端,赶出了宗教活动的范围之外。但是,古老的民族传统不可能一扫而光,有的变成了某种生活习俗,一直流传至今。有些使人甚至不再能觉察出这些习俗和某种原始宗教有过什么联系。但是我们仍然可以透过时间的迷雾看到哈萨克先民们动物崇拜的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