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克多尔山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嫩江中游东畔的松嫩平原,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胡吉吐莫镇境内。山为南北走向,宽1公里,长8公里,山体有4个水弯,35个山包。南北两端各有一峰,南峰海拔196.2米,北峰海拔172.6米。当地的蒙古族称它为神山或博格达山,即圣山。山上除了那高大的乔木和狼、狐、獾、黄羊、野兔、沙鸡、蛇等野生动物外,还是个理想的天然猎场。
多克多尔山的历史传说
“多克多尔”一词,属于哪一氏族的语言,含义是什么,有关文字记载失考,只能从历史传说与一些口碑资料中得到佐证。在杜尔伯特地区,流传着一个“多克多尔山的传说”。大意是:在很早很早以前,脑温江(今嫩江)东畔,居住着一个游牧部落。部落的达日嘎(酋长)叫赛音巴雅尔,沿着脑温江东岸,从南边的合吉孟和山一直到北边的卜奎(今齐齐哈尔)都是他的游牧地。他所拥有的牛、羊、驼、马多得数不过来,牧放在草原上的牲畜,就像撒下的五彩宝石一样美丽。所有畜群的集中点都叫‘宝木’,意思是有亿万牲畜。这些畜群点的名称以‘宝木’、‘宝布’、‘宝木台’、‘波布代’“宝木”、“宝木台”、“波布台”,都是蒙古语“亿万”或“有亿万”之意。等不同称谓流传下来。脑温江就像一条蓝色的宝带,抚育着这个部落的兴旺发达,给草原带来了和风细雨,带来了幸福吉祥。赛音巴雅尔和他的部落属民,每年都要祭奠脑温江。他们就在这平坦的草原上,欢度着康顺的岁月。不知过了几个世纪,也不知是赛音巴雅尔的几世孙,有个名叫道克新忽鲁格的头人,继承了部落的达日嘎。由于草原的昌盛,牛羊的兴旺,属民的安宁,岁月的吉祥,逐渐忘却了祖传的对脑温江的祭祀。脑温江发怒了,想要惩罚一下道克新忽鲁格,于是便在一年的夏季,就像开锅一样泛滥,江洪把东畔草原全部淹没,平坦坦的草原霎时变成了脑温江的水道。道克新忽鲁格的畜群和部落属民死伤大半,整个部落几乎解体。灾难使道克新忽鲁格醒悟了,他流下了悔恨的眼泪。立即召集全部落的人。在江边燃起九堆篝火,杀牛宰马祭祀脑温江。向脑温江忏悔祈福。然后在江边举行祭宴,饮酒叙悲。当夕阳西下之时,个个醉倒在地,昏昏睡去。江神便命水族多克多尔何日米延(即噘嘴蒙古短)去江东人间堵截洪道,为人类造福,噘嘴当晚躺在那里化成了一座山。后来,人们根据这座山的形状,就称他为多克多尔山。这座山,正好挡住了脑温江的洪道,从此脑温江的水,再也没有泛滥到东畔来。多克多尔山是一夜之间出现在草原上的山,人们觉得很奇特,认为这是一种神的力量,它挽救了道克新忽鲁格部落的生存。所以,每年都要祭奠多克多尔山。从此,一代接一代,流传至今载《杜尔伯特传说》,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1987年版……从这个古老的民间传说中,我们可知,多克多尔一词是从山的形状而得,山的形状又从鱼的形象而来。嫩江东畔是蒙古杜尔伯特部的祖居之地,所以这里的社会文化,是蒙古人渔猎时期所谱写的历史。这座山的名称由来较早,在很多蒙古民间故事中都提到过多克多尔山。《猎人与山鹰》载《黑龙江民间文学》1985年16期。《哈森高娃与楚伦巴特尔》、《奥兰其其格的传说》分别载《中国民间文学》1985年10期,《黑龙江民间文学》1985年16期。等传说故事中都提到了多克多尔山和它的神迹。从《奥兰其格格的传说》可以推测,多克多尔山这个名称,于公元11世纪末至12世纪初就出现了。因为古杜尔伯特部大约辽大安五年(1089)至寿昌六年(1100)迁至嫩江东畔游牧。杜尔伯特三王子到宝尔罕哈勒敦山探亲,只能是到嫩江东畔以后的事。尽管这些有的不是史籍,但他仍然传导了可靠的遗存信息。既然多克多尔山能有这么多的传说和故事,足以说明它对这个地区历史发展的影响。所以,研究多克多尔山祭礼,首先必须弄清它的历史地位、作用和它对历史与民族的影响。
多克多尔山的古老居民
多克多尔山脚下,是一片平坦的草原,嫩江流经西麓,乌裕尔河下游在其东侧呈漫流状,使低洼地形汇成水区,是畜牧业不可缺少的水源。因此,多克多尔山附近是水草丰美的牧场,有史以来就是游牧民族的乐园。早在11世纪末叶辽代时,成吉思汗第11代先祖都蛙锁乎尔的后裔杜尔伯特氏族就迁徙到这里游牧。元朝时,除杜尔伯特氏族外,成吉思汗季弟斡赤斤的后裔被分封到这里,成为这个地区的统治者。明朝时,成吉思汗二弟哈萨尔16世孙爱纳嘎游牧于多克多尔山脚下,融合了古杜尔伯特氏族,传承了杜尔伯特这一部号。居住在多克多尔山脚下的蒙古族,多少世纪以来把多克多尔山视为神山来祭祀。就连蒙古地区的活佛,对多克多尔山也让三分。传说,杜尔伯特草原第一世活佛哈喇毛日图喇嘛从扎赉特旗回杜尔伯特,路经多克多尔山入境,当时山神显圣,要求各行其是,互不干扰,让活佛绕路而行。活佛只好绕多克多尔山回富余正洁寺。尽管这是一个传说,但它说明了多克多尔山的威力,说明了多克多尔山在蒙古人心目中的地位。
古代的游牧民族,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的知识贫乏,同自然界斗争的能力极低,不得不受自然界的制约。所以,人们把自然界的一切存在都视为神灵,对自然界的崇拜也就产生了。蒙古人对多克多尔山的崇拜就是如此。一方面,人们代代传颂着多克多尔山产生的神奇传说,认为他的出现解救了先人免遭洪水泛滥的苦难,使后人得以安全;另一方面,觉得山峰从平原拔地而起,这是神的力量,真是奇妙。所以,尊崇的心情油然而生。从此,多克多尔山成为当地人的主宰者。尽管它矗立在地平线上无言无语,但它却使这个地区的牧民,虔诚地信仰它。
多克多尔山祭礼
多克多尔山的祭祀,早期由蒙古女萨满主持,蒙古女萨满叫乌达干,整个祭奠过程,有一套完整的祭礼程序。尤其女萨满乌达干,开祭时,还有神秘的祭辞。遗憾的是这些祭辞没有保存下来,在现代萨满中只继承下来祭辞的部分片断。
如:祭山辞中有这样几段:
黑色的野勒门毛都,“野勒门毛都”是蒙古语桑树。结出了黑色的桑葚,黑色的多克多尔山,用黑色的牡马来祭奠;
红色的道兰毛都“道兰毛都”是蒙古语山里红树。结出了红色的山里红,红色的多克多尔山,用红色的血浆来祭奠;
绿色的海拉孙毛都“海拉孙毛都”是蒙古语榆树。结出了绿色的树钱,绿色的多克多尔山,用绿色的鲜果来祭奠……
这段祭辞由蒙古勃额阿迪要提供……
从上述祭辞中,传导了多克多尔山所用祭品的遗存信息。同时体现了萨满教祭祀特点。
明朝万历年间,喇嘛教格鲁派传入蒙古草原后,萨满教受到了残酷的打击,好多萨满教职司的事业,都由喇嘛教所代替。其中祭奠多克多尔山的仪式,也由喇嘛来强行继承。乌达干的《多克多尔山祭辞》也被改成喇嘛寺庙的经卷。杜尔伯特富余正洁寺存有蒙文的《多克多尔乌拉银塔黑勒》,即《多克多尔山祭礼》经卷。把篡改后的萨满教的《多克多尔山祭辞》完整的保存下来。经卷中记载:“祭奠多克多尔山时,首先在山神前,摆上堂嘎日格之祭物”堂嘎日格一词是指誓言,这里的“堂嘎日格之祭物”引申为祭祀时所用的各种用具。用7个面塑面塑,蒙古语叫“别楞”。用黄油合小米面、黄米面或荞面,然后制作成各种形状的人或其他动物,做祭祀用,也有送鬼用的日布“日布”指丹(药)、圆形、马的上嘴唇。这里的日布是指面塑马头。将山神围在中间,把咒语化在面塑中,然后作为主要祭品来祭祀。宫殿的莲花明月宝座上,坐着一尊独首双臂、神体洁白、容颜慈祥、两眼微笑、身披绸衫、手托圣壶、用宝石装饰的、美丽姝倩的山神多克多尔山的山神是位女神,山神画像现存于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东巴塔彦塔拉屯一位牧民家……无穷无尽的神秘的祭品,摆满了山里山外、天地宇宙之间,使山神与诸神喜悦欢欣。用盔甲、弓箭、枪戟、匕首来祭祀祝颂山神。由于山神所赋予的神力,使各方五谷丰登,使人畜解脱瘟疫,使祈福的平民百姓安居乐业,使吉祥如意似春雨盆淋。这部经卷,对多克多尔山祭奠内容、祭奠方法,祭奠时间、祭奠过程都做了详细的描述,是部珍贵的古籍文献。
多克多尔山的祭奠时间,是在夏季洪水期择日而祭。而且必须在黄昏后进行。选择这样的时间,与古老的传说有关。因为,多克多尔山是为了阻截夏季的江洪泛滥而在夜间出现的,所以,祭祀的时间与传说非常相一致。
多克多尔山的祭奠地址,选择在山南坡的草地上,这里有专门的祭坛。
多克多尔山的祭奠方式,有两种,即公祭、户祭。公祭:部落全体居民参加。按指定时间,即黄昏后聚集在山前,把蒙古包设在山的附近。参加祭祀的人们集中后,由萨满主持祭祀仪式,首先点燃9堆篝火,萨满手持神鼓,口念祭辞,站在人群最前列“作法”,法事完毕,部落头人向山致祷词,感谢山神降福,向山峰泼洒三碗奶酒。然后宰杀一匹黑色牡马进行血祭。所谓血祭,就是将马的四腿捆绑,马头向山峰方向,用刀斧劈面而杀,使马头的血浆喷向山峰,表示用血洒祭。这时参加祭祀的人们跪在山前叩头,然后分群依次围绕9堆篝火按顺时针方向转绕,形成9个人圈。围绕篝火转时,心中默语自己要祈祷的事项,并向火堆投掷各种奶制品,泼洒奶酒,直至篝火完全熄灭,人们才悄然离去。户祭:以户进行。一般是在人畜遭灾、染病之时,祭山祈求吉祥。户祭在深夜进行,于院中的西北角落或蒙古包内的西北方向,摆一张小桌,桌前点燃一堆篝火,用羊头或羊肉做供品,也有用奶油、奶酪、奶干、奶豆腐做祭品的。然后,户主或全家向西北方向跪拜祈祷,祭毕将祭品投入火堆燃烧。户祭一般没有固定的时间。
多克多尔山的祭奠仪式与蒙古族的其他祭祀活动比较,有四个特点:
一是祭奠时间必须在夜间举行。不论是公祭还是户祭均如此。这是与蒙古族的诸多祭祀活动惟一不同的一种。蒙古人祭天、祭火、祭敖包、祭尚西,都在白天,惟有祭多克多尔山是在夜间进行,这是一种很特殊的形式,是古老的原始崇拜的遗存现象。
二是祭奠形式必须庄重肃穆。祭奠多克多尔山,除萨满念祭辞和部落长致祷词外,其他一切祭祀活动均在无声中进行,不准笑语喧哗,更不准唱歌跳舞,就连祈求的事情也不准说出声音来,只能在心中默思。这与祭尚西给神树披红挂彩,祭敖包跳安岱舞截然不同。
三是祭品必须是黑毛色牲畜。这也是一种特殊方式。蒙古人有尚白之俗,在诸多的祭坛上,都是宰杀白马、白驼、白羊做祭品,而从来没有选择黑毛色的牲畜做祭品的,惟有祭奠多克多尔山是这样。这是别具一格的选择,也许与夜间祭祀有关。
四是祭品决不能食用。蒙古族祭其他山峰用全羊、祭星用荞面珠兰、祭保木勒神要宰牛、祭天用乳酪。这些祭品,祭祀完毕要分予所有参加祭祀的人食用。但是,祭祀多克多尔山的祭品全部弃之旷野,任野生动物撕食而不顾,绝对不准人吃。
以上四点构成了多克多尔山祭奠仪式的特殊性。这对我们进行关于古人原始崇拜的研究有一定价值。
多克多尔山祭礼的演变
几百年来,历经几个朝代,繁衍了多少子孙,但祭奠多克多尔山的活动没有间断。杜尔伯特蒙古人把祭奠多克多尔山作为一种精神寄托传袭下来。只是古老的祭祀形式开始发生变化,有的已经演变,有的已被新的内容所代替,也有的已被淘汰。
祭祀的主持者萨满被喇嘛所代替。历史上,祭祀多克多尔山,萨满是全权主持者。辽金元三代由女萨满(乌达干)主持,元后期改由男萨满(勃额)主持。由点燃篝火、杀牲到念祭辞、领拜等活动,均由萨满来做。明清以后,喇嘛教传入蒙古地区,萨满教势衰,过去萨满肩负的任务,有些已被喇嘛所代替。所以,祭祀多克多尔山时,喇嘛必须到场诵经,喇嘛们把萨满祭奠多克多尔山的神词,改编成经卷,雍正三年(1725),杜尔伯特始祖爱纳嗄六世孙巴图王爷当政时,祭奠多克多尔山有200名喇嘛诵经,并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扔“骚日”(面塑替身)活动,驱鬼除邪。乾隆三十三年(1768)博第王爷也曾举行一次规模盛大的祭山活动,召集全旗300多名喇嘛集聚到多克多尔山参祭。
祭祀多克多尔山的供品已由黑色牡马演变为其他颜色的牲畜。祭山时点燃9堆篝火、杀牲血祭等基本仪式虽传承下来,但做祭品的牲畜种类和颜色都发生了变化。人们认为黑色不吉利,祭品都更换为白色牲畜,而把马改为牛、羊。清咸丰二年(1852),贡嘎绰克坦王爷祭奠多克多尔山,一次宰杀了9头牛做祭品,至于用羊来做祭品已成常事。
祭祀多克多尔山的时间已由夜间演化为白天。古老的祭奠时间,无论公祭、户祭均在黑夜进行。后来公祭时间逐步改为中午,而户祭时间仍保持着传统的做法。
祭祀多克多尔山的供品由野祭演化为食用。有史以来,祭奠多克多尔山的供品从来不食用。大约在清同治年间以后,祭品已改为参加祭祀的人分食。但也仅限于大牲畜,其他奶制品等小型祭品仍然如故。由于过去用马祭奠多克多尔山,马肉不能吃,所以,杜尔伯特蒙古人逐渐形成了禁忌马肉的习俗。后来,长期的演化,允许人们食用供品,但禁用马肉所以把用马做祭品的习俗改为用牛做祭品了。
祭祀多克多尔山的内容也开始演化。过去祭山的内容比较单一,只是祈求人畜平安,默祷山神降福。而自民国以后,增加了求雨、免疫、庆丰收等方面的内容。
建国以后,随着旗王府旧政权的消失,由旗扎萨克官方主持举办的公祭活动已不存在,但是户祭活动仍在继续。现在,牧民祭奠多克多尔山不是在庭院,而是走出家门到山上去祭祀。不论距离多克多尔山多远,他们乘车、骑马、徒步来山前进行祭祀。1982年笔者曾亲自到多克多尔山进行实地考察,发现古老的山南坡祭坛旧址,有很多篝火的灰烬以及鸡骨、羊骨、牛骨和酒瓶类的祭物残迹。这说明多克多尔山仍然是蒙古杜尔伯特人的崇拜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