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捕捉生意机会时,创新意识更为重要,能在市场中开垦出一块处女地,不具备创新素质是不可能的。
创新与乘机借势、创机造势,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有着一脉相承之关联和异曲同工之内涵。三者的共同基础源于创造学理论和创造创新技法,它们的不同在于:乘机借势要求敏锐的洞察力;创机造势要求高超的创造力;而创新则要求非凡的独创力。真正的创新,要求必须是首创和独创。
创新问题,换成心理学和创造思维学的术语,就是创造性思维问题。一项策划,一种策略,是否具有创意,是否具有新意,关键在于经营者和企划人能否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式,走向广阔的思维领域;能否摆脱单一的思维模式,跨入立体的多维空间。在实践中,不是经营者或企划者冥顽不化,不想创新经营或创新策划,而是苦于未能掌握获得创新的技术和方法罢了。
那么,创新的真谛在哪里?是什么?关键在一个“悟”字,“悟性”即是策划创新的真谛。创新,要求你独具匠心地“悟”,别出心裁地“悟”,独树一帜地“悟”,推陈出新地“悟”。“悟”出超越自己、超越他人的东西,“悟”出自己没有、他人也没有的东西。
只要悟透创新之道,创新之策便随着行为存之于你的心中,再加勤于实践,就会应用自如。
当然,学习掌握以下一些创新的技术和方法,亦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
(1)借梯上楼
何为“借梯上楼”?由字面上来说,就是借现成的题目,用现成的答案,通过一点发挥,进行一点革新,作出一篇有别于现成题目的文章。通俗地讲,就是你一加一等于二,我也一加一,但我不等于二却让它大于二。“大于二”在这里就做到了创新。
有人会说;“借梯上楼”像重复模仿。一点没错,就是“摹仿”。专家和大师总是反复地强调:公关策划最忌摹仿,广告策划最忌摹仿,摹仿没有生命力等等。其实这是一种“误导”。摹仿原本就是人的天性和本能,摹仿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一个人从一生下来就开始摹仿说话、摹仿走路,到后来摹仿学习、摹仿工作,一直摹仿到死,可以说人的一生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摹仿。从一定意义上讲,人没有摹仿将一事无成,社会没有摹仿将不堪设想,人靠摹仿成长进步,社会靠摹仿发展完善。问题只在于如何摹仿,就策划和策划创新而言,关键在于在摹仿中是否会“投机取巧”,是否会“投机钻营”。换句话说,就是在摹仿中是否“借梯上楼”,是否有所“依旧革新”。还是用那句通俗的话来说,人家一加一等于二,你也一加一等于二,那就真是重复摹仿了,但是你若能一加一大于二,那就不是“摹仿”,而是创新了。
(2)改旧翻新
世上的事情就这么怪,山不转水转,水不转人转,转来了又转去,转去了又转来,每一次轮回总会表现出时代气息,这不是复古,而是推陈出新。就策划而言,“推陈出新”无疑是创新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之一。
(3)反行其道
所谓反行其道,就是打破常规,倒行逆施;就是逆向思考,独辟新径。有道是“条条道路通罗马”,精明的企业经营者和企划人决不会沿着一条道走到底。认准目标,旱路不通走水路,大路不通走小路。反常的结果,往往产生全新的创意,全新的结果。
(4)跟随创新
跟随创新是在别人的创新基础上进行的创新。实施跟随创新的企业总是把别人已经搞出来,但却没有充分认识其意义的项目拿来,在其基础上加以完善、创新,并占领市场。
跟随创新的思路是不同凡响的,它注重技术,却以市场为导向。创新者必须要有较高的洞察力。
11借助他人,发掘商机
创造新的商机,除了自身的努力,还要善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和条件,借助社会力量和强者力量。
为了省力并尽快开展工作,可以借助别人打开的好局面,来做自己的基础或动力,顺势发展下去;也可以借助别人的威望,打着别人的旗号办事,巧妙利用这些无形的力量和资产,壮大自己的力量,是捕捉生意机会的一条捷径。
“借得东风好行船,好船能使八面风。”细心观察周围可借之势吧,它们一定能够助你成功。
(1)借名扬名
“狐假虎威”是一种精明的商战策略,具有投入少、见效快、收益大的效果,甚至有起死回生之奇效。
其实,作为一种商战竞争战术,“狐假虎威”就是借名扬名,借名抬高自己,发展自己,这在现代商战中屡见不鲜,而且屡用屡有效,如果你也能精于此道,事业不愁不能更上层楼。
借名扬名术是许多精明的企业策划人和经营者在商战中常用的战术。
一般来说,借名扬名术,有以下三种基本方式:
①与名牌、名店、名厂、名人联姻、联营,借名牌之势抬高自己,并乘机借势发展自己。
②利用名牌、名人、名厂、名店之名,抬高自己,发展自己。
③巧借名牌、名人、名店、名厂之势,“坐享其成”而借梯上楼。
(2)要善于借名钓利
当代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学知识的领域已十分广阔,依靠个人的智力已不可能独立地通晓一切知识领域。除依靠人们对权威人物的崇拜,借助名人达到赚钱致富目的之外,商界最常见的是借用名企业的名号,借用名牌、商标致富。
借名钓利,名能生利,是成熟商人懂得的并巧妙施用的谋略,借名钓利的事例举不胜举。
(3)将名人效应引入企划策略
名牌企业、名牌产品之所以能叱咤市场,固然在于它的高质量、高档次、高品位,但亦需行之有效的高水平企划谋略,而其谋略之一,便是借助和发挥“名人效应”。
然而,这里所要论述的企划思想、企划方略,不是花费重金“聘请名人”做广告,而是不花钱或少花钱“利用名人”做广告。
从投入与效果相统一的原则来说,不花钱或少花钱“利用名人”做广告比起花费重金“聘请名人”做广告,要经济划算得多。可见,“利用名人”做广告比起“聘请名人”做广告而言,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软科学策划,才是大手笔、高水平的企业策划,才是道高一丈的奇招、高招,也才是企业策划者和企业经营者所应研究、追求的最佳企划策略。
“利用名人”营造“名人效应”的关键,在于“利用”两个字,就是在不花钱或少花钱的前提下,让“名人”在知道不知道、自觉不自觉、情愿不情愿、有意无意中为你的企业扬名,替你的产品树名。
下面是几种“利用名人”营造“名人效应”的方法:
①同名人交友结谊;
②让名人用你的产品;
③请名人加盟你的企业;
④让名人评价你的产品;
⑤让名人光临企业做客;
⑥用名人相关信息扬名;
⑦让名人为你设计产品;
⑧借名人做你的广告模特。
12从科技成果中发掘商机
人们常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不仅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经营者个人来说,其中也蕴含着无限商机。作为经营者,要善于从科技发展中发现商机。
遐迩闻名的日本索尼公司能有今天的声望,完全靠的是领导者敏锐的目光和开拓的胆识。他们善于发现市场需求的新动向,选准科技发展的制高点,不断开发新产品。
起初,索尼制造的磁带录音机是模仿美国的产品,几乎卖不出去。1952年,索尼经理井深大正在美国推销产品,听到美国军方转让耗资数万美元开发成功的晶体管技术后,便立即赶去谈判转让专利。两年后,他终于以25万美元的极低的价格买到手,并加以改造,把它用在收音机上。1955年8月,第一台晶体管收音机出现在日本东京某商店的橱窗里。第二天,人行道上5000人排队等待进店,急先抢购。当其他厂家也转向生产晶体管时,索尼已开发出了新的电子品种,索尼永远是一个开拓者。
科技的神奇力量已为中外企业的实践所证实,其点石为金的价值使得成功的企业家从未敢小视,若能从中捕捉住瞬间即逝的生意机会,会使一个企业起死回生。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倚重于现代科学技术,只有不断进进技术革新,生产出更好更受消费者欢迎的产品才能最大限度地占有市场。
技术革新是企业活力的源泉,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三星集团自创办以来不断进行科研技术的研究开发,不断加大对研究开发的投入,在半导体、电子、信息通讯、航空、化工等主要技术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三星公司超速发展的历程表明:技术革新是企业发展的火车头。
一个企业,要长期保持良好的经济效益,就必须能为用户不断提供新的、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因此,仅仅依靠循环往复地生产一些固定的产品,只注重增加产品数量是难以较长时间地占有市场的,这就要求创业者不能固步自封,要不断地引进技术发明,加快产品更新换代,使自己的产品总能吸引用户好奇、赞赏的目光,并将他们口袋中的钞票纳入自己的账号,这是企业经营的最高境界。
诀窍应用提示
1无中生有不能理解为空穴来风,凭空捏造,而应是在现实的市场中有潜在需求的基础上来创造商机的。
2创新一定要针对市场的需求,否则,单纯求“新”是变不成财富的,这样的创新便失去了意义。
3借助他人要善用技巧,要善于造势,在造势中造出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