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题背景
随着I nt e r ne t 在我国的日益普及,上网似乎已成为一种潮流,尤其是中学生,他们成为了这股潮流的主力军。近年来,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也是学校教育的难点。由于中学生缺乏自制力,总是不加选择地上网,不但影响了学习,也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为了全面了解我校学生的上网情况,从而对其进行正确引导,使其能够正确处理上网与学习、生活的关系,我校对在校学生进行了上网情况问卷调查。发放问卷 2228 份,收回有效问卷2132 份。
二、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确定研究目的,提出课题方案。查找资料,设计问卷。
第二阶段:分发问卷,对七、八、九年级的学生分别进行问卷调查。
第三阶段:把调查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归纳,统计出具体的数值,再进行具体分析,最后完成调查报告。
三、研究成果
(一)我校学生上网概况
1.我校学生上网的时间和地点
我校学生上网的时间情况:
平均每次上网时间为0~2 小时的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八年级明显低于七年级和九年级,而上网时间为4~5 小时甚至更多的选项上八年级却明显高于七年级和九年级。这个调查结果与预期结果相符。一方面,因为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不管是心理还是行为较七年级和九年级学生都更具有叛逆性,越是父母和老师要求不能做的事,他们越要去做;另一方面,七年级的学生因为刚进入初中,可能其网络知识也没有八年级的丰富,而九年级学生迫于中考的压力,便不得不缩短上网的时间了。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我们必须了解其上网的地点,我校学生的上网地点情况:
我校学生主要是在家里上网。据调查还发现,我校学生家里有电脑的占86%,这说明学生家长有更多机会亲自监督、指导孩子健康并适度地上网。虽然在网吧上网的学生只占总人数的11%,但因为很多网吧往往没有规范管理,存在较多地安全隐患和聚集了许多不良少年,因此学校和家长应尽量控制学生到网吧上网,并和他们讲清楚原因。
2.学生上网的主要活动
Armst rong 认为网络成瘾可以分为以下几类:①网络聊天成瘾;②网络游戏成瘾;③信息下载成瘾;
④网络色情成瘾;⑤网络强迫行为。但考虑到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现实意义,在此我们只统计聊天和玩游戏的学生人数所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据调查发现,我校有44%的学生上网主要是为了玩游戏,有45%的学生上网主要是为了聊天。由这两个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学生都是利用网络进行玩乐,而并非进行学习,这与老师和家长的初衷有所违背。再将七、八、九年级的数据进行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八年级学生不管是在聊天还是在玩游戏项上其比率都显著高于七年级和九年级。这与我们前面所得的结果相符。
3.上网同学习的关系
网络就如同一把双刃剑,在给我们带来快捷获取各种信息的同时也使一些人沉迷其中不能自拔,严重影响其学习和工作。学校为了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利用网络,特别研究了上网对学生学习的不良影响。我校有68%的学生都认为上网对他们的学习有不良影响;有43%的学生认为上网后上课不能专心听讲;甚至还有29%的学生当不能上网时感到不安。由此可见,在我校网络问题已成为影响学生的一个大问题。因此,学校老师和家长应齐心合力,尽快找到解决此问题的钥匙。
4.家长和学生对上网的态度
态度是我们行为的指挥棒,基于此,我们调查了家长和学生对于上网的态度。
68%的家长都是有条件地支持孩子上网,这说明大部分家长还是很理智地看待网络。但22%不支持的家长和10%完全支持的家长却难免走了极端,这都不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网络观念和网络行为。三个年级相比较而言,八年级的家长更多地不支持孩子上网,这也可能与八年级孩子比较难管有关。
64%的学生都认为老师和家长对于他们上网应给予适当地指导。由此可见,大部分的学生还是能正确地看待问题,也表明了在网络面前他们多少有些迷茫,希望得到老师或家长的指导。据调查我们还发现,有14%的学生认为网上适合学生的东西太少,有41%的学生在网上看到过不健康内容。如今网络上的东西良莠不齐,又由于中学生缺乏足够的自制力和辨别力,所以我们学校和家长必须紧密配合,争取做到让每位学生都能文明上网、健康上网。
5.上网与发泄不良情绪的关系
据调查发现,当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有14%的学生选择用上网玩的方式来发泄情绪,只有8%的学生会向老师倾诉,有28%的学生会向父母倾诉。由此可见,父母和老师,尤其是老师,在很多时候根本没有走进学生心灵并及时帮他们排忧解难,从而导致部分学生因此走进虚拟的网络空间,逃避现实世界。所以,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会观察并关心每一位学生,当发现学生有异样情况时能及时地给予帮助,从而减少网络对他们危害的可能。
(二)提出建议
1.对家长的建议
据调查发现我校86%的学生家庭都有电脑,有68%的学生主要都是在家里上网,由此可见,家庭是学生接触网络的主阵地,因此在如何指导孩子正确上网、健康上网方面,家长也就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了。
(1)做孩子畅游网络世界的支持者和引路人。调查中还发现有6 4%的孩子都希望在上网时老师、家长能给予一定的指导。家长们应以平常心态看待网络这种新事物。不要因为怕网络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就一味加以否定,更不要谈“网”色变,要给孩子一个轻松而有节制的环境,让其更好地成长,放眼未来。据调查发现,我校有22%的家长完全不让孩子上网,而有10%的家长又放任孩子上网,这些做法都是相当不可取的。家长应给予孩子一个上网的空间,但又不能放任孩子为所欲为,要指导孩子,教导孩子,并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能伸出有力的双手。
(2)严格控制孩子的上网时间。家长不会反对孩子通过网络获得有益的知识,但孩子上网玩游戏、聊天往往没日没夜,这就让家长们十分恼火了。据调查发现我校25%的学生平均每次上网的时间都在3 小时以上,这势必和学习抢时间,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因此,家长在支持孩子上网的同时,如何帮助孩子处理好学习与上网的关系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份上网计划,并严格执行。计划规定如:必须在完成所有作业后才能上网、每次上网不得超过两小时、如果上网影响到健康或学习成绩时就减少上网的时间或暂停上网等,以此来严格控制孩子的上网时间。
(3)和孩子一起上网。调查中发现很多孩子都希望父母能和自己一起上网。有些父母常常抱怨孩子因为上网导致亲子关系疏远,而孩子则抱怨父母老古董,跟不上时代,不能理解他们的上网行为。父母们应该亲自融入网络生活,体验网络,并告诉孩子自己也是网络的一份子,一起在家上网,不仅能及时有效地给予孩子监督和指导,更能增进亲子感情。
2.对学校的建议
学校是进行系统教育的重要阵地。它不仅要教给学生系统的科学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处理各种事物与学习和生活的关系。因此在如今中学生们面临的网络问题面前,学校也就有了新的任务——如何指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
(1)加强各方教育。作为学校,如果只是强行禁止学生上网玩游戏或聊天等,不仅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更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学校应该变“堵”为“疏”,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教育。如运用典型事例,加强法制教育、网德教育、责任意识教育和自我保护意识教育等,使学生彻底认清“不健康上网”的危害,从而引导他们做到文明上网、健康上网。
(2)加强网络知识和管理。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其中有很多不适合中学生的暴力、色情等信息存在。很多学生反映,希望学校能引导学生上健康的网站,教会他们如何健康上网。由此可见,学生们对于在网络上如何选择健康信息时出现了迷茫。针对这种情况,首先,学校应教给学生更多的网络知识,让他们学会更正确地使用网络,其次,学校应设立相应的过滤软件,对各种外来网站进行严格过滤,从而保证学生在学校接触到的网络信息都是一些健康、文明的信息。
(3)教师多关注学生的内心情感。据调查发现,当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有1 4%的学生选择用上网玩的方式来发泄情绪,而同时只有8%的学生选择会向老师倾诉。有很多老师只关心学生的成绩,而根本不关心他们的内心情感和心理成长历程,这势必导致学生在遇到困难或挫折时,逃避现实世界的支持,而从网络上去寻求一种暂时的安慰。久而久之,便会导致学生产生抑郁、孤僻等不良情绪,甚至某些学生因长期靠网络发泄不良情绪而导致网络成瘾等。所以,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老师和家长应联合起来,多关心孩子的成长和内心的真实需要。
(4)把重心放在八年级。曾经有学者专门针对八年级的学生提出“初二现象”,认为初二的学生是最难管的,逆反心理最重的,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我们的调查中也发现八年级的学生上网最多,而且其目的也更多地是为了玩乐。因此,学校在如何规范及指导学生上网方面应把重点放在八年级。
在网络这个大染缸里,要让中学生做到“出淤泥而不染”,这需要家长、学校及社会等多方面坚持不懈的努力,帮助他们不断加强修养,不断提高借鉴力和分辨力。我们不要把上网看成洪水猛兽,只要积极引导,网络还是能给学生带来很多好处的。所以,当学生们在网络世界中遨游时,我们学校和家长最应该做的就是在理解和支持的基础上给予足够的指导和引导,让他们能时时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和高度的分辨能力。我们应该让网络成为学生们的亲密朋友,而不是仇对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