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896900000021

第21章 十二月 经理人不可不知的心理学常识(1)

杜根定律

美国职业橄榄球联会前主席·杜根提出这样的说法:强者不一定是胜利者,但胜利迟早都属于有信心的人。也就是说只要你有信心,那么你终究会取得胜利。

很多人在遇到难题是总爱说:这恐怕不行吧?我哪有那么厉害?这一类的话就是典型的不自信表现。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其实这是一种自我暗示,暗示自己不能胜任。这对前进是一种阻碍,也许你没有意识到它的严重性,但这是事实。有自信的人从心里就认定自己可以,没有什么畏惧。

人的心理状态是很复杂的,心理暗示的影响力是很大的。当遇到同样事情的时候,你的心理状态是决定你成败的重要因素。就像学生在大考的时候,有些人总是发挥失常,而有些人却能超常发挥,人们总是在强调要有好的心理素质,这就是说在我们的人生前进道路中要对自己充满信心。

有世界第一之称的通用电气公司前董事长杰克·韦尔奇出生在一个典型的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父母结婚16年后才有了这个独生子,父亲为“波士顿与缅因铁路公司”工作,早出晚归,所以培养孩子的任务就落在了母亲的肩上。

母亲教给杰克三门非常重要的功课:坦率的沟通,面对现实,并且主宰自己的命运,这是母亲始终抱持的理念。日后证明,在杰克的管理生涯中,这种禀赋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要掌握自己的命运就必须树立自信。尽管杰克到了成年还略带口吃,可母亲说这算不了什么缺陷,只不过是想的比说的快罢了。结果,略带口吃的毛病并没有阻碍杰克的发展,实际上注意到这个弱点的人大都对他产生了某种敬意。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新闻部总裁迈克尔对他十分敬佩,甚至开玩笑地说:“他真有力量,真有效率,我恨不得自己也口吃。”

在韦尔奇看来,一个人所经历的一切都会成为信心建立的基石。当你被选为一支球队的队长时,当你在球场中选队员时,你就掌握了这支队伍。然后事情就这么发生了——渐渐地,你会习惯这些经验,而且人们也会信任你,给予你善意的回应。

韦尔奇的中学成绩应该是可以保证他进入美国最好的大学的,但因种种原因而事与愿违,只进了麻州大学。开始他感到非常沮丧,但进入大学之后,沮丧就变成了庆幸。“如果当时我选择了麻省理工学院,那我就会被昔日的伙伴们打压,永远没有出头的一天,然而这所较小的州立大学,让我获得了许多自信。我非常相信一个人所经历的一切,都会成为建立自信的基石:包括母亲的支持、运动、上学、取得学位。”事实证明杰克是麻州大学最顶尖的学生,看来没有到麻省理工学院是对的。

担任杰克大学班主任的威廉当时也看出了杰克成功的初期征兆:“是他的双眼,他总是很自信,他痛恨失败,即使在足球比赛中也一样。”

“自信”在日后成为通用电气的核心价值观之一。杰克说:“所有的管理都是围绕‘自信’展开的。”韦尔奇1981年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他在任20多年来,公司的市场价值从原来的120亿美元,到如今的超过4000亿美元,而且一直被公认为是管理最优秀和最受推崇的公司之一。

在事业上对自己充满信心,相信自己,这是经理人获得成功不可或缺的前提。在具有其他品质的时候,你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要自信了,自信是激励自己达到所希望的目标的积极态度。

跨栏定理

“跨栏定理”是由一位著名的外科医生提出来的,意思是面前的栏越高你跳得也就越高,即一个人的成就大小往往取决于他所遇到的困难的程度。

这位名叫阿费列德的外科医生在解剖尸体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些患病器官并不如人们想像的那样糟,相反,在与疾病抗争中,为了抵御病变,它们往往要代偿性地比正常的器官机能强。

他在给美术学院的学生治病时又发现了一个奇怪现象,这些搞艺术的学生的视力大不如人,有的甚至是色盲。缺陷不是阻止了他们,反而促进他们走上了艺术道路。阿费列德便觉得这就是病理现象在社会现实中的重复,他把自己的思维触角延伸到更为广泛的层面。

按照阿费列德的“跨栏定理”,可以解释生活中的许多现象,譬如盲人的听觉、触觉、嗅觉都要比一般人灵敏,失去双臂的人平衡感更强,双脚更灵巧。所有这一切,仿佛都是上帝安排好的,如果你不缺少这些,你就无法得到它们。竖在你面前的栏越高,你跳得也越高。它所遇到的困难的程度也越高。

其实这是很好理解的,人都有恐惧感,但是恐惧之后的表现呢,竖在你面前不可逾越的栏杆是让你灰心恐惧还是让你觉得兴奋?这是一种心态差异,同时也正是这种心态差异让人与人之间有了差距。勇于挑战困难的人才能战胜困难,把挑战困难看做是一种愿意做的事情。

对任何一个人来说,当你面前的栏杆越高的时候你付出的努力就越大,当你的心态摆好了,积极地去挑战所谓的困难,你就可以达到前所未有的成就,做到你以前也许根本不敢想的事情。

心理学家在做调查的时候可以看到一种现象,当一个人做事情,越愿意去做就能越快做好,而且做的效果也越好。当你把困难看成是障碍,感觉是应付的时候出现的问题却越来越多。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人的心理是很微妙的,快乐能化解困难。因此,对待事情要乐观,要把困难当做是在玩,像在干平常很快乐的事情一样去干。

所以说,苦难不是绝对的,它对弱者是万丈深渊,对强者是向上的阶梯。就像疾病一样,它使弱者的脏器受损,最后夺去弱者的生命,疾病同样能使强者的脏器更加强大,使人的抵抗力更加顽强。就看你怎么去对待它,在走路的时候也是一样的,绊脚石总是存在于我们的脚下,一不小心硌得生疼。这时候你如果厌烦地踢开它,这个阻碍是没有了,可是你就会发现石头越来越多,总是在你的脚下让你躲闪不及,心情越来越糟糕;但是如果你像个小孩子一样玩着踢石头的游戏轻轻踢走它,等你到达路的尽头你就会发觉,你一路走来心情都是那么愉快,事情做好了,身心也更加舒畅了。

心理状态能体现出身体状态的好坏,心理状态好,身体也更好,力量也就越足。因此要学跨栏的人,把自己面前的栏杆竖得高一点,高兴地跨过去,即使一次两次不行也没有关系,因为你高兴去做你就可以坚持下去,你就有好的身体、足够的力量进行下去,你就会完成自己的事情。

韦奇定律

美国经济学家伊渥·韦奇提出了著名的韦奇定律:即使你很有自信,但如果有十个朋友看法和你相反,你就很难不动摇。意思就是说我们也许有着自己的见解,但是在别人的怂恿之下就会改变自己的初衷了。

人应该听取他人的意见,这是对的,但是如果你的意见是对的时候,你就不能被他人所改变,自己认定的事情就要坚持下去,自己的希望和信念是不可改变的。我们应该学会未听之时不应有成见,听过之后不可无主见。我们不怕开始众说纷纭,只怕最后莫衷一是。

一个人能否做成、做好一件事,首先看他是否有一个好的心态,以及是否能认真、持续地坚持下去。信心大、心态好,办法才多。所以,信心多一分,成功多十分;投入才能收获,付出才能杰出,永远不要被缺点所迷惑。当然,成功卓越的人只有少数,失败平庸的人却很多。成功的人在遭受挫折和危机的时候,仍然是顽强、乐观和充满自信,而失败者往往是退却,甚至是甘于退却。我们应该坚持自己的自信,成功的程度取决于对信念的执著程度。就像巴普洛夫指出的一样:“如果我坚持什么,就是用炮也不能打倒我!”

中国古代就有这样的例子,教育我们要坚持自己的信念才能坚持正确的道路。

魏国大夫庞恭和魏国太子一起作为赵国的人质,定于某日起程赴赵都邯郸。但是庞恭知道魏王的身边有一堆的小人,生怕自己不在的时候,这些小人在魏王面前挑拨是非。于是临行时,庞恭向魏王提出一个问题,他说:“如果有一个人对您说,我看见闹市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一只老虎,君王相信吗?”魏王说:“我当然不信。”庞恭又问:“如果是两个人对您这样说呢?”魏王说:“那我也不信。”庞恭紧接着追问了一句道:“如果有三个人都说亲眼看见了闹市中的老虎,君王是否还不相信?”魏王说道:“既然这么多人都说看见了老虎,肯定确有其事,所以我不能不信。”

庞恭听了这话以后,深有感触地说:“果然不出我的所料,问题就出在这里!事实上,人虎相怕,各占几分。具体地说,某一次究竟是人怕虎还是虎怕人,要根据力量对比来论。众所周知,一只老虎是决不敢闯入闹市之中的。如今君王不顾及情理、不深入调查,只凭三人说虎即肯定有虎,那么等我到了比闹市还远的邯郸,您要是听见三个或更多不喜欢我的人说我的坏话,岂不是要断言我是坏人吗?临别之前,我向您说出这点疑虑,希望君王一定不要轻信人言。”

魏王知道庞恭的忠诚,当时觉得他是多事,自己那么相信庞恭,怎么会相信别人的胡说八道呢。可事实并不是魏王想的那样,庞恭走后,一些平时对他心怀不满的人开始在魏王面前说他的坏话。时间一长,魏王就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力了,听信了这些谗言。当庞恭从邯郸回魏国后,魏王再也不愿意召见他了。

看起来,妖言惑众,流言蜚语多了,的确足以毁掉一个人。随声附和的人一多,白的也会被说成黑的,真是“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所以我们对待任何事情都要有自己的分析,不要人云亦云,被假象所蒙蔽。自己坚信的事情就要一直坚定地走下去,他人的意见不要全面否定或者是全面接受了,这样你就得不到真正的信息,找不到正确的方向。要好好分析调查别人的话究竟有没有道理,究竟对不对,然后再作决定要不要改变自己的计划。

当下次再决定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管是谁,也不管有多少人觉得不妥劝你的时候,你一定要坚定信心,并且做好实际的调查,坚定自己正确的信念和希望。

热炉效应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对每个企业来说也是一样的,每个企业都有规章制度,任何人触犯规章制度都要受到惩处。企业的规章制度都是为了保证企业的整体利益的,你一旦触碰了,就会损伤到具体的利益,那么对公司是不利的,于是轻重不同的惩罚就是必然的了。

热炉效应形象地阐述了惩处原则:

(1)热炉火红,不用手去摸也知道炉子是热的,是会灼伤人的——警告性原则

企业领导要经常对下属进行规章制度教育,以示警告。

(2)每当你碰到热炉,肯定会被火灼伤——一致性原则

说和做是一致的,说到就会做到。也就是说,只要触犯规章制度,就一定会受到惩处。

(3)当你碰到热炉时,立即就被灼伤——即时性原则

惩处必须在错误行为发生后立即进行,决不能拖泥带水,决不能有时间差,以便达到及时改正错误行为的目的。

(4)不管是谁碰到热炉,都会被灼伤——公平性原则

不论是企业领导还是下属,只要触犯企业的规章制度,都要受到惩处。在企业规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5)热炉是真的,灼伤也是真的——痛苦性原则

因此,我们要严格执行企业的制度,有了规矩才能成方圆。作为公司的一员,我们就有义务要把自己的团体纪律遵守好,一旦有人越轨就要及时采取措施。就像一个国家里面,有人故意杀人放火,这是要受到严厉惩罚的。在企业也是一样,如果你违反了明文规定的东西,等着你的就是严厉的惩罚。

印刻效应

德国行为学家海因罗特在实验中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刚刚破壳而出的小鹅,会本能地跟随在它第一眼见到的自己的母亲后面。但是,如果它第一眼见到的不是自己的母亲,而是其他活动物体,如一只狗、一只猫,它也会自动地跟随其后。尤为重要的是,一旦这只小鹅形成了某个物体的跟随反应后,它就不可能再形成对其他物体的跟随反应了。

这种跟随反应的形成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说小鹅承认第一,却无视第二。这种后来被另一位德国行为学家洛伦兹称之为“印刻效应”的现象,不仅存在于低等动物之中,而且同样存在于人类中。人们对于第一的印象是如此深刻,而对于第二、第三印象则没有深刻印象,就是人们常说的“先入为主”。

几乎所有的心理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都知道,人类对最初接受的信息和最初接触的人都留有深刻的印象,对任何堪称“第一”的事物都具有无比的兴趣和极强的记忆力。从竞技场上冠军的风光到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权威,从第一位在月球留下脚印的阿姆斯特朗,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从母亲教育我们认识的第一个字到我们的第一位启蒙老师,我们能够举出的第一还有许许多多。但是让我们认真地想一想,谁是第二呢?你能够再举出十几个某一方面的第一,却不太容易举出一个第二。人们对于第一的印象是如此深刻,而对于第二还有其他则就逐渐没有深刻印象。

对于打市场来说,也是这样,坚持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第一和第二的区别是简单的,第二其实你就是失败者,竞争力永远不如第-。

市场的占有越高,那么你的赚头就越大,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也就越高,以后的发展也就越容易。因此大家都在争夺第一的宝座。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前任杰克·韦尔奇就深谙“印刻效应”之道,并应用于企业经营之中。韦尔奇在上任的第一次年会上,就提出了“要做第一,只要不是第一、第二的部门就关门!”他还告诉员工:你愿意在第一流的公司工作,还是在不入流的公司鬼混?他宁可把这些失去竞争力的部门卖给对手,也不愿意留在通用公司苟延残喘。对于韦尔奇来说,通用电气要是不能做第一或者第二,还不如让员工选择到其他第一、第二的公司工作。由于韦尔奇坚定的领导信念,通用电气在20世纪最后20年里,在经济不景气而其他企业纷纷倒台的严峻形势下,成了美国最成功的企业。

有人计算过,在市场上最先进入消费者心里的商品品牌,比第二位的品牌同期市场占有率要多一倍以上,而第二位的占有率又比第三位多一倍以上,显然“第一”所建立的地位具有巨大的优势。宁做鸡头,不做凤尾。与其活在别人阴影下,不如去另辟天地。

大家都知道最开始看出未来市场的人都容易占领大的市场,当市场上人多了之后就不好办了,一个整体被多人来分,那么分到的利润也就不多了。

做一件事情都要做到最好,一个品牌打出来之后,一定要想办法在市场上拓宽,改进自己的特点,争取达到第一。只有第一才有生杀的权利,只有第一才能更好地控制市场的导向。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勇敢的,同时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是最有名的,人们只会记住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对第二个、第三个默然视之。做市场也同样如此,先人易为主,后来难居上。

破窗效应

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

这就告诉我们不要纵容小毛病的存在,有了小错误要及时地阻止其发展。人都有跟随性,看见一个小的破窗在那儿,就会跟着去破坏一个,也许他并不是真的想搞破坏。而且人人都会想,反正都已经破了,再破一个也无所谓了,破多少不是破。就这样一个接着一个,错误一个又一个地出现,最后造成大错。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有这样的体会:桌上的财物,敞开的大门,可能使本无贪念的人心生贪念;对于违反公司程序或廉政规定的行为,有关组织没有进行严肃处理,没有引起员工的重视,从而使类似行为再次甚至多次重复发生;对于工作不讲求成本效益的行为,有关领导不以为然,使下属员工的浪费行为得不到纠正,反而日趋严重,等等。一问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他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墙上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清洗掉,很快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而在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会很不好意思扔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人们就会毫不犹豫地随地乱扔垃圾,丝毫不觉得羞愧。这就是破窗效应的表现。

一个小小的错误总是会被人随便就忽略掉了,等到它引起的重大失误出现的时候就没有办法补救了。人们常说从小见大,一堆小蚂蚁也会繁衍成千千万万的蚂蚁,足以摧毁一个大堤了。

必须高度警觉那些看起来是个别的、轻微的,但触犯了公司核心价值的“小的过错”,并坚持严格依法管理。不及时修好第一扇被打碎玻璃的窗户,就可能会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对于影响深远的“小过错”,“小题大做”去处理,以防止“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正是及时修好“第一个被打碎的窗户玻璃”的明智举措。

期望经理人们记住,小节不可忽略,小错误也许就是一种根源性的东西,它的繁衍能力极强,可以迅速产生一大堆的后果让你去承担。

生意场上,陷阱多,错误多,不要不在乎小错误,表面上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东西足以让你毁灭。要随时注意你身边的不安全因素,快速阻止小错误的发展。

从众心理

“从众”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通俗地解释就是“人云亦云”、“随大流”;大家都这么认为,我也就这么认为;大家都这么做,我也就跟着这么做。

人都是这样的,喜欢少数服从多数。当他们看到很多人都选择的一个东西的时候,就会肯定这个东西的价值,然后跟着去选择这个东西。我们可以简单利用一下人们的这种心理,让顾客看到物品被疯狂抢购的场景,接着顾客就会一个接一个地来购买了。

美国人有一段十分传神的文字,来描述人的从众心理:突然,一个人跑了起来。也许是他猛然想起了与情人的约会,现在已经过时很久了。不管他想些什么吧,反正他在大街上跑了起来,向东跑去。另一个人也跑了起来,这可能是个兴致勃勃的报童。第三个人,一个有急事的胖胖的绅士,也小跑起来……十分钟之内,这条大街上所有的人都跑了起来。嘈杂的声音逐渐清晰了,可以听清“大堤”这个词。“决堤了!”这充满恐怖的声音,可能是电车上一位老妇人喊的,或许是一个交警说的,也可能是一个男孩子说的。没有人知道是谁说的,也没有人知道真正发生了什么事。但是2000多人都突然奔逃起来。“向东!”人群喊叫了起来。东边远离大河,东边安全。“向东去!向东去!”

看来,从众心理对人的影响确实很大。造成人们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群体中,由于个体不愿标新立异、与众不同感到孤立,而当他的行为、态度与意见同别人一致时,却会有“没有错”的安全感。从众源于一种群体对自己的无形压力,让个体产生一些以前没有过的想法。

所以从众心理也有一种盲目性,我们要合理、正确地使用群众的从众心理。我们可以大打广告,或者做一些促销活动,当大家来对我们的物品进行疯狂购买的时候,适当让大家都知道,那么我们的品牌就可以打出去了。

我们在这里说的利用从众心理一定要注意,每一个顾客都要记住,不能盲目地从众,不要迫于压力做出自己根本就不愿意的事情。还有就是每一个商家,要有自己的道德标准,利用这种心理制造繁荣景象让大家买东西是一种手段,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这是一种欺骗,找托来做,而且还恶意抬高价格等的做法那就很不值得提倡了。

对整个市场来说,用好了良性的从众心理,可以带动产业的发展,比如现在提倡绿色食品的发展,这是一个好的现象。而绿色食品正成为当今的时尚,大家争相购买,这可以带动一种健康的生活。但是一旦被乱用,就可能误导经济的良性发展,对个人的生活也很不利。

现在中国的炒房者真是为数不少,大量的民众投入炒楼,这不仅仅导致楼价虚高,大面积衍生地产泡沫,破坏社会的平衡与和谐,并且,在沉重的中国经济上再压上了一座泰山,几千万亿的银行贷款只要泡沫一破,中国经济这个高速列车就会紧急刹车,即使不会脱轨和颠覆,也会“硬着陆”,而经济的“硬着陆”导致的后果就是社会动荡。这些炒房者都是一种从众心理造成的,现在中国的房价是居高不下,很多人炒房赚了钱,于是一大堆的人也跟着去了。这样会造成不良的严重后果,直接影响以后的生活。

每一位经理人,都要正确地利用这种从众心理,把从众心理的利用作为一种正当的手段来使用,这样可以提高自己产品的信誉、知名度,还可以很直接地打倒你的竞争对手。而不正当的欺骗会砸了自己的脚后跟,毁了自己的前程,失去信用。不但我们内部可以这样用,还要提防自己被这种心理给扯进去,到时候想拔出来都难。

权威效应

所谓“权威效应”,就是指说话的人如果地位高,有威信,受人敬重,则所说的话容易引起别人重视,并相信其正确性,即“人微言轻,人贵言重”。

在现实生活中,利用权威效应的例子很多:做广告时请权威人物赞誉某种产品,在辩论说理时引用权威人物的话作为论据,等等。在人际交往中,利用权威效应,还能够达到引导或改变对方的态度和行为的目的。

在企业管理中,这种应用也有很多。作为一名经理人,就应该有自己的威信,该严肃的时候就要严肃。否则,当你的下属犯了错误也不会得到相应的惩罚,制度就将不健全。你应该有的训话,也被看成是儿戏,一切的东西都被看成是玩笑,那么你这样的领导人是极其不合格的。时间长了,你的工作就会举步维艰。

在中国的历史上,魏国国君曾经有一天要求其大臣对他进行评价。大臣们都说国君是慈爱惠施(所谓“慈爱”就是对大家都特别好,而“惠施”就是经常奖赏底下的臣子)。听到这样的评价后,魏王很高兴。但其中有一个大臣却对这样的评价大泼冷水,认为如果魏王继续这样做的话最终只会落得亡国的下场。其理由是,国君由于慈爱所以对下属犯的错误并不予以惩罚,并且即便是臣子没有功劳也给予赏赐,长此以往,国家必亡。

魏王受到批评是因为他没有使用他的职位带来的硬权力,所以,没有威望,这样下属和臣子必然不拿他的话当回事,时间长了就起反叛之心。

因此,你在带领别人的时候,要让所有人看到你的威望,要做出很好的表率,让大家觉得你是个很好的榜样和领袖人物。

权威效应的普遍存在,首先是由于人们有“安全心理”,即人们总认为权威人物往往是正确的楷模,服从他们会使自己具备安全感,增加不会出错的“保险系数”;其次是由于人们有“赞许心理”,即人们总认为权威人物的要求往往和社会规范相一致,按照权威人物的要求去做,会得到各方面的赞许和奖励。

在企业中,就可以利用权威效应去引导和改变下属的工作态度以及行为,这往往比命令的效果更好。因此,一个优秀的经理人肯定是企业的权威,或者为企业培养了一个权威,然后利用权威暗示效应进行管理。当然,要树立权威就必须要先对权威有一个全面深层的理解,这样才能正确地树立权威,才能让权威保持得更加长久。

眼球定律

1996年,特尔的前总裁葛鲁夫提出:整个世界将会展开争夺眼球的战役,谁能吸引更多的注意力,谁就能成为下世纪的主宰。

葛鲁夫的话概括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突出特征。有人说,这是一个推销的世纪,推销能力、宣传能力在以往任何年代也没有今天这个时代显得重要。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工业文明形成生产过剩,导致竞争目标转移。现在发达国家的一个大汽车厂一年的产量,够满足世界各国一年的需要。类似过剩的生产力还有很多。我国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生产力,也已出现了相对过剩的状况,彩电、冰箱、布匹、自行车等已超过年需求的四五倍。

过剩的生产力同有限的需求相比,从不足到过剩,导致了竞争的重点从商品的竞争转移到注意力的竞争上来。谁想要卖掉商品,首先得竞争大量的注意力。

我们都知道,这是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世界信息量以爆炸方式骤增,信息量现已经过剩并难以量化。全世界的注意力却是有限的,信息量的爆炸发展和过剩打破了与原来注意力的比例,造成了注意力的相对缺少。缺者为贵,当然注意力就变得更值钱了。

其实,现在就是一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年代。你拥有一项产品,一个技术,它的质量再好,水平再高,如果没有推销出去,也只能沉在箱底,白白地错过机会。相反,如果你的推销、推广能力很强,即使东西并不是一流的,人家也会以为你的东西是一流的。

所谓推销、推广、宣传,说白了就是吸引别人的眼球,争夺人的注意力。这也就不奇怪为什么在交通要道、在人多的路口会有大副广告牌竖立了。这些广告牌即使价格不菲,也竞争激烈,但是,因为它是最方便的争取注意力的方式,所以,很多商家都展开了对它的争夺战。

作为想成功的经理人,一定要善于抓住消费者眼球。

配套效应

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朱丽叶·施罗尔在自己的著作中提出了配套效应,就是指人们在拥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后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以达到心理上平衡的现象。

其实,这种“配套效应”在我们中国人看来绝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两千多年前,先秦时的思想家韩非子就在《韩非子·喻老》里写了这么一段故事:“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以为象箸必不加于土铡,必将犀玉之杯;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则必旄象豹胎;旄象豹胎必不衣短褐而食于茅屋之下,则锦衣九重,广室高台。吾畏其卒,故怖其始。居五年,纣为肉圃,设炮烙,登糟丘,临酒池,纣遂以亡。”

这个故事说的是,商纣王叫人做了一双象牙筷子,他的叔父箕子看到了十分担心,因为他觉得象牙筷子肯定不会和土制的器皿配在一起被使用,必然是用犀牛角和玉做的杯子;象牙筷子和玉杯也不可能会用来盛普通的豆蔬菜类,那么必然是用来盛山珍海味;既然吃的是山珍海味,肯定不会穿粗布短衣在茅屋下用餐,肯定是绫罗绸缎的衣服无数,房子建得很高大堂皇。箕子认为这样下去就会不得了。结果五年后,纣果然像他预见的那样亡国了。

在企业运营的过程中,这种执著于配套的情况总是时有发生。近年来企业变革的呼声不断,也往往要求“人、财、物”等相应条件的配套,造成了许多企业被“变革”牵着鼻子走,结果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不管是企业变革,还是其他方面的管理手段的引进或新技术的运用,从来都应该强调活学活用和因地制宜,而非盲目地克隆。事实上,讲究一种绝对的配套,充其量是理想主义、形式主义。

在企业里,我们经常提到产品的配套、人才的配套,抑或管理制度的配套,其实都是从系统角度出发的。如果在企业里推行新政策,是不是老的一套规定都要全盘否定呢?我们想,还是悠着一点,选择循序渐进式的磨合会更好。大凡事物能配套固然很好,不配套也未必是核心的问题,关键要在系统思考下获得平衡。

管理学家彼得·圣吉认为,有经验的经理人,对于复杂的系统,大多有他们无法说明的丰富直觉。正如许多经理人意识到目标偏移或正常程序被破坏,却无法解释企业困境是因配套不足,还是自我设限更深的缘故。总而言之,为配套而配套是一种很不理智的行为,我们在管理实践中最好要时刻警惕。

马蝇效应

没有马蝇叮咬,马慢慢腾腾,走走停停;有马蝇叮咬,马不敢怠慢,跑得飞快。马蝇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一个人只有被“叮”着“咬”着,他才不敢松懈,才会努力拼搏,不断进步。企业也是这样。

从某种程度上说,企业组织类似于马群,而那些个性鲜明、我行我素同时又能力超强、充满质疑和变革精神的员工,就是企业中的“马蝇”。在一些组织中,他们被叫做“问题员工”,甚至上了“黑名单”,因为他们难于被管理。

“如果把‘马蝇’看做是对组织的一种刺激,那么公司确实也有很多这样的员工,因为公司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创新’。要创新,就必须要有这样的员工来经常刺激整个组织。”华东区人力资源经理姜雅玲这样说,“不会简单地将这样的员工当做问题员工。”

“马蝇也要分两种,有的马蝇会传染疾病。”姜雅玲说,“个性化员工也要分两种,应区别对待。每年都要与员工签订一份《员工行为准则》,其中包括遵纪守法、诚实、正直等。那些违反了行为准则的‘马蝇’,比如作假的员工,会通过正当程序被辞退。”

IBM一直宣称,它寻求的是最“合适”的员工。在“合适”这个标准中,除了工作能力强这个硬指标外,还包括更多的软指标,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员工必须认同的核心价值观,比如:成就客户、创新为上、诚信服务以及必胜心、执行能力、团队精神等。在认同价值观的大前提下,那些个性化很强的员工也都可以得到支持和培养。有一个经典故事经常被管理界引用,这个故事来源于一本“商业魔戒三部曲”之《小沃森传》。

小沃森刚刚接手销售副总裁时,一天,一个中年人沮丧地来到他的办公室,提出辞职,因为他原来的导师柯克和小沃森是竞争对手,他确信小沃森主政后会把他挤垮。这个中年人就是曾任销售经理人的伯肯斯托克,其人才华横溢,但一度受挫。没有想到,小沃森对他笑着说:“如果你有才华,就可以在我的领导下展现出来,在任何人的领导下,而不光是柯克!现在,如果你认为我不够公平,你可以辞职。但如果不是,你就应该留下来,因为这里有很多机会。”伯肯斯托克留下来了,并为立下了卓著功勋。小沃森说,“在柯克死后,留下他是我最正确的做法。”事实上,小沃森不仅挽留了伯肯斯托克,他还提拔了一批他并不喜欢但却有真才实学的人。

这个故事体现的精髓,后来构成了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营养来源。“吸引、激励、留住行业中最好的人才”如今已成为人力资源工作的宗旨。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伯肯斯托克是历史上一只很大、很厉害的“马蝇”。

人的工作是最难做的。很多时候公司无法取得更大的发展,甚至分崩离析,其根源就在于没有做好人的工作。作为一个经理人,最大的成就就在于构建并统率一支由各种不同的专业知识及特殊技能的成员组成的、具有强大战斗力与高度协作精神的团队,不断挑战更高的工作目标,不断创造更大的绩效。为此,可能需要超越旁人的勤奋,需要更多的知识,需要更强的资源支持,更重要的是,还需要善于运用自己的智慧,利用马蝇效应,把一些很难管理然而又十分重要和关键的员工团结在一起,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不断为公司创造更大绩效。

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指的是在交往过程中最近一次接触给人留下的印象对其知觉的影响作用。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洛钦斯说:“最近或最后的印象对人的认知有强烈的影响。”

近因效应在熟悉的人之间起重要作用。在经常接触、长期共事的人之间,彼此之间往往都将对对方的最后一次印象作为认识与评价的依据,它常常使彼此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发生质和量的变化。现实生活中的友谊破裂、夫妻反目、朋友绝交等,都与近因效应有关。

举个例子来说:一个工人一直都很勤勤恳恳地工作,但是到了即将绩效考评的时候,他却因为一些原因而无法尽心工作,通常领导都只会认为他偷懒,而给他一个不太好的评价;相反的,一个平时惯于偷奸耍滑的工人到了考评的时候,却做出了很好的表面工作,领导却认为他一直都很努力,而给了他一个很好的评价,这就是所谓的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使人们仅仅根据人的一时一事去评价一个人或人际关系,割裂了历史与现实、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妨碍人们客观地、历史地看待人和客观事实,常常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冲突,影响了人们对人和事作出客观、正确的评价和判断,对人们的实际工作和生活有着消极的影响。

光环效应

光环效应指人们看问题时,由一个中心点逐步向外扩散成越来越大的圆圈,像日晕一样,是一种在突出特征——光环的影响下而产生的以偏概全的社会心理效应。

我们日常生活中对他人的知觉大多数都受着这种效应的影响。由于它使得人们仅仅根据人的某一突出特点去评价、认识和对待人,如某人一次表现好,就认为他一切皆优,犯了一次错误,就说他一贯表现差,等等。所以,光环效应是一种把我们引入对人的知觉误区的常见的社会心理效应。

在对人的外表特征的知觉中,如对人容貌的识记,光环效应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方便。光环效应的消极作用往往在判断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或性格特征时表现得最为明显。它妨碍我们去全面地观察、评价人,使我们不能从消极品质突出的人身上发现其积极的品质和优点,也不能在积极品质突出的人身上看到其缺点和不足,对人作出“一无是处”或“完美无缺”的评价。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一无是处和完美无缺的人都是不存在的。所以,光环效应的危害是一叶障目、以点代面、以偏概全,容易影响对人评价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名人效应就是一种典型的光环效应。一个作家一旦出名,以前压在箱子底的稿件全然不愁发表,所有著作都不愁销售。一般说来,外貌的魅力很容易导致光环效应。追星族也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很多人因为喜欢一个歌星或影星而极力地模仿这位歌星,从服装、发型到说话做事的方式,无一不竭尽全力模仿。

认识和掌握这一社会心理效应,有助于人们克服对别人的偏见,也有利于人们了解别人产生偏见的原因。

比如,在招聘时,面试人可能会由于应聘者的上佳外表或某些出色表现,而把其他如聪明、能干等优点,一并加诸其身,这是光环效应,而与之相反的因为一个缺点就认为应聘者什么都差从而不予考虑。这两种情况所产生的面试结果都是非常主观的,会使招聘部门作出错误的决定。这种情况下,避免光环效应的办法就是多方位沟通,并向应聘者索取一些他自己准备的报告,或近期的工作深度概括,作为评估能力的客观依据。

另外,营销策略中常见的名人效应策略就是光环效应的一个特例。出现光环效应,是因为当人们在判断人或事物时,总是先把人或事物分成“好”与“不好”两种。当某事物被列为“好”时,一切好的品质便都加在该事物上面;相反的,如果某事物被列为“不好”时,一切不好的品质又都加在这事物上了。商业企业可以利用这种认识上的偏差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甚至使消费者“创造”出一种自我应验的感觉,于是在一个名人形象的“保护伞”下,就会出现消费者对某种品牌的商品继续购买的现象。

同类推荐
  • 你是个年轻人,请你好好生活

    你是个年轻人,请你好好生活

    《你是个年轻人,请你好好生活》是一本拥有文学质感的励志书籍。作者出身偏远山区,以“小人物”独特的视角写生活,写人生,写经历,写各种吊诡的传奇。通过一篇篇真实发生的故事来展现当代很多年轻人的生活现状和问题。入住知乎一年半,又拥有无数高赞文章。这本书中收录的全部是作者的全新文章,以常人想象不到的视角来描述年轻人和生活。全书一共30篇文章,也是30段高度立体的故事。全方面作者独特的想法与智慧。
  • 做一个敬业乐群的人

    做一个敬业乐群的人

    现代领导或老板对员工最欣赏和最喜欢的品质有两个:一曰敬业,二曰乐群。有道是,敬业者成事,乐群者得助,敬业乐群者,无往而不胜!
  • 信息 文化 教育 娱乐行业投资创业300例(上)(小额投资创业锦囊丛书)

    信息 文化 教育 娱乐行业投资创业300例(上)(小额投资创业锦囊丛书)

    本书提供了涉及文化、教育、娱乐、信息行业的300个投资创业方案。
  • 穷日子 富日子

    穷日子 富日子

    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穷日子、富日子、都是过日子。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越来越难沟通,越来越难以寻找共同语言,不过有个话题却是全民共同感兴趣的,那就是“钱”。《穷日子富日子》是一本谈人与钱的书,一本谈论百姓财富生活的随笔集。本书大多数文章发表于上海金融报,其余发于《上海证券报》、《中国新闻周刊》等报刊。
  • 为人三会:会说话 会办事 会做人

    为人三会:会说话 会办事 会做人

    个人的做人方式会在说话办事中得以体现,同样的,一个人的说话风格和办事水平也彰显出做人的风范和修养。会说话、会办事的人,在做人上高人一步,这样的人是成熟的、有魅力的,受人欢迎。而不会说话、办事能力差的人,在做人上便会稍逊一筹,这样的人是不成熟的、缺乏魅力的,令人反感。《为人三会:会说话 会办事 会做人》以为人做题,以做人、说话、办事做眼,内容古今兼用,中外融通,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地揭示为人这个主题,阐述了现代人立足社会为人处世应当掌握的技巧和策略。每个生动精彩的故事都映照出了人性的光辉,教给我们做人的价值和意义每一段文字都深入浅出地说明了说话和办事所藴藏的智慧和艺术,用直接、简单、实用、有效的方法告诉我们,怎么说话让人爱听,怎么办事成功,收效高。
热门推荐
  • 弥镜之九狸

    弥镜之九狸

    终于到了弥镜,九狸看着那朱红色的门。这个约定究竟是什么?让我如此执念的一定要来这里。而这里等我的约定又是什么。主人公九狸一只猫妖在春秋战国那个动荡的年代又是有了怎样的经历?这个一路同行的浪荡的公子哥看起来不是那么靠谱!公子哥的妹妹,请不要那么花痴!一只纠结的猫;一个浪荡的公子哥;一个花痴的姑娘。这三人同行必是精彩万分………………
  • 招贤为婿

    招贤为婿

    她是富家小姐,却被奸人算计家道中落;他是游历学子,一朝被抢饿晕街头。不就是长得漂亮了点,招个女婿上门是碍着谁了;他好不容易有个姑娘看上眼,怎么就这么多的事情呢,都睁大眼睛看好了,爷的夫人,是你们可以欺负的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逆天医生

    逆天医生

    神医是什么?有人给他修雕像,有人在永恒石碑上留下他的名字。
  • 狼的故事

    狼的故事

    本书讲述了为了拍摄电视剧《狼的故事》,摄制组把一个狼的家庭送上一个小小的荒岛,然后根据剧本的规定,逐步向小岛送去各种动物。按照动物学家的设计,小岛上将发生一个个关于狼的故事。在荒岛上,狼性不断觉醒,而人也在不断了解狼。大自然的规律在这里表露无遗,无论人类有何种设想,都会被天性所破灭,狼只会是狼,而不会成为狗。对狼的尊重,就是对其天性的尊重。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诸天之痕

    诸天之痕

    生而天纵,年少狂傲。一朝乱起,血泪悲凉。天道之战,万民之殇。血旗凛冽,战鼓奏响。纵使望不到前路,也无惧斩断归途。孤身远行,独战天下万古。只是不想踏临巅峰之时,一世辉煌,却话凄凉。
  • 念安一生

    念安一生

    她,江湖人人惧怕,无人敢惹;他,寂寂无名,但背后却隐藏多重身份。当她遇见他,会发生什么变化?请支持正版作品,切勿侵权。如果喜欢,请支持,我将尽我所能为大家提供优质内容;不喜勿喷~么么~
  • 奥特曼之重生在异界

    奥特曼之重生在异界

    异界重生为诺亚之子,拯救世界还是泡妹子?做反派?吃掉迪迦!暴打赛迦!看诺亚之子天宇的崛起之路。
  • 甄二货和小粉红

    甄二货和小粉红

    总裁?有的!呆萌女主?有的!霸道总裁文?呵呵,表示太难写不出来。爱情是有趣的事情,所以平时没事多刷刷微博,谁知道偶尔遇到的官博君,会是个二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