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兵永远都相信自己的努力与谨慎,也绝对信任自己的同伴。世界上只有为了团队自我牺牲的特种兵,绝对没有出卖伙伴的特种兵。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谁都不敢夸口自己是完美的,代表着亘古不变的真理;但同时也没有人一无是处,因此我们既要相信自己,同时也要相信别人。我们来看一个历史故事。
宋元公听说楚国的石匠有着高超的技艺,于是就把石匠招来,说:“听人讲,在郢人的鼻尖上涂抹一块苍蝇翅膀那么大的白灰,你抡起斧子,只一下子就把白灰砍掉了,而且,郢人的鼻子一点也没有伤着,这可是真吗?”
石匠说:“确有此事。”
宋元公说:“今天,你能不能当众给我表演一下呢?”
石匠说:“不行啊,技艺再高,须人合作,大王,给我当靶子的那个郢人已经死了。”
无独有偶,俞伯牙和钟子期的默契配合,也说明了同伴之间的合作关系是多么重要。
俞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音。俞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着高山。钟子期说:“好啊!巍峨高耸,就如泰山。”俞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说:“好啊!汪洋浩瀚,就如长江大河。”俞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着的东西,钟子期从他弹出的琴音中,都能听出来。
俞伯牙和钟子期一起到泰山的北面去游玩,突然遇上了暴雨,他到岩石下面去避雨,心里惆怅,就拿起琴弹奏起来。一开始他奏的是表现天降连绵大雨的乐曲,接着又弹表示高山崩裂的音调。他每奏出一支曲子,钟子期总能完全讲出他的旨趣和意境。
最后俞伯牙叹息说:“好呀,你心中想象到的,和我从琴声中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完全一样,我的琴声怎能逃过你的耳朵呢?”后来钟子期死了,再也没有谁像钟子期那样能理解俞伯牙的琴声了,于是俞伯牙把琴摔坏了,终生不再弹琴。
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不仅感人,而且令人深思。千百年来,有关同伴、伙伴的解释有成千上万种,但最深邃最贴切的无疑是“信任”二字。相信别人才是做好工作的开始。不论人素质层次的高或低都应该坚信别人有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需要,有被人尊重和认可的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在这里,我们不妨看看历史上有名的“管鲍之交”。
春秋时期的政治家管仲和鲍叔牙是好朋友,管仲比较穷,鲍叔牙比较富有,但是他们之间彼此了解、相互信任。管仲和鲍叔牙早年合伙做生意,管仲总是出很少的本钱,分红的时候却拿很多钱。鲍叔牙毫不计较,他知道管仲的家庭负担大,还问管仲:“这些钱够不够?”有好几次,管仲帮鲍叔牙出主意办事,反而把事情办砸了,鲍叔牙也不生气,还安慰管仲,说:“事情办不成,不是因为你的主意不好,而是因为时机不对,你别介意。”管仲曾经做了三次官,但是每次都被罢免,鲍叔牙认为不是管仲没有才能,而是因为管仲没有碰到赏识他的人。管仲参军作战,临阵逃跑了,鲍叔牙也没有嘲笑管仲,他知道管仲是因为牵挂家里年老的母亲。
后来,管仲和鲍叔牙都从政了。当时齐国朝政很乱,王子们为了避祸,纷纷逃到别的国家等待机会。管仲辅佐在鲁国居住的王子纠,而鲍叔牙则在莒国侍奉另一个齐国王子小白。不久,齐国发生暴乱,国君被杀,一时之间国家没有了君主。王子纠和小白听到消息,急忙动身往齐国赶,想抢夺王位。两支队伍正好在路上相遇,管仲为了让纠当上国王,就向小白射了一箭,谁知正好射到小白腰带上的挂钩,没有伤到小白。后来,小白当上了国王,历史上称为“齐桓公”。
齐桓公一当上国王,就让鲁国把王子纠杀死,把管仲囚禁起来。齐桓公想让鲍叔牙当丞相,辅助他治理国家。鲍叔牙却认为自己没有当丞相的能力,他大力举荐被囚禁在鲁国的管仲。鲍叔牙说:“治理国家,我不如管仲。管仲宽厚仁慈,忠实诚信,能制定规范的国家制度,还善于指挥军队。这都是我所不具备的,所以陛下要想治理好国家,就只能请管仲当丞相。”齐桓公不同意,说:“管仲当初射我一箭,差点把我害死,我不杀他也就算了,怎么还能让他当丞相?”鲍叔牙马上说:“我听说贤明的君主是不记仇的,更何况当时管仲是为王子纠效命。一个人能忠心为主人办事,也一定能忠心地为君王效力。陛下如果想称霸天下,没有管仲就不能成功。您一定要任用他。”齐桓公终于被鲍叔牙说服了,把管仲接回齐国。
管仲回到齐国当了丞相,而鲍叔牙却甘心做管仲的助手。在管仲和鲍叔牙的合力治理下,齐国成为诸侯国中最强大的国家,齐桓公也成为诸侯王中的霸主。
后来,鲍叔牙去世,管仲在他的墓前大哭不止,想起鲍叔牙对他的理解和支持,他感叹说:“当初,我辅佐的王子纠失败了,别的大臣都以死誓忠,我却甘愿被囚困,鲍叔牙没有耻笑我没有气节,他知道我是为了图谋大业而不在乎一时之间的名声。生养我的是父母,但是真正了解我的是鲍叔牙啊!”
管仲和鲍叔牙之间深厚的友情,已经成为了中国代代流传的佳话。在中国,人们常常用“管鲍之交”,来形容自己与好朋友之间亲密无间、彼此信任的关系。
工作中,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同事的帮助和支持,只有充分信任你的同伴,他们在你需要帮助或孤立无援时才会给你最无私、最真诚的支持;只有信任你的同伴,我们在这个集体中才会有归属感和责任感,才会抛弃一切杂念,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我在相信自己的同时,也会相信别人,这是由事物的多变性与自我局限性决定的。很多时候我的目光被禁锢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鼠目寸光而又自以为是。这时别人多角度的观察、评价更具客观真实性,更能为我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