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到盐池,就想去铁柱泉。
铁柱泉处于盐池、惠安堡、清水营的交会处,有水、有沙、有树,具有鄂尔多斯台地向黄土高原过渡地段的典型风光。当你登上古城遗址,举目四望,稀疏的盐蓬、连片的沙丘、独立的老树、潋滟的池水,一齐呈现在你的面前。雄阔、空旷、荒瘠而又充满生命活力———这样的风度,只有在这里才最能充分领略。
明人有写盐池的句子:“天空鹰隼高,野阔牛羊小。”其实,在废城墟上,所见到的不止是牛羊小,无论是远山近树,高云低水,都是很小、很小的。要不是我们的脚踩在结结实实的地上,倒真像是上了天一般。
向南望去,只见低洼的盐渍地上布着条条沙梁,如同一峰峰骆驼静静地卧在那里。向西、向北看去,更大的沙漠连绵不断,使人想起了“大漠孤烟直”和“一片孤城万仞山”的诗句。再回身向东看去,绿色的哈巴湖林场,像镶嵌在黄地毯上的绿色宝石,阳光下,发出诱人的光芒……
环顾之余,我的视线不由得凝结在城外一泓浅浅的池水之上,眼前立即出现了一幅400余年前的壮美风光:
广袤的原野上,有一“周广百步”的水泉,“水涌甘洌,日饮数万骑弗之涸”;
四周水草丰茂,“又皆沃壤可耕之地”;
河套游牧少数民族,常在此“饮马驻牧,数日而后出”;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
而今天,在我登上这古城废堡的时候,那样的风光早就不见了。这其间的变化,是很值得我们细细玩味的。
就说我脚下的这个古城废堡吧,它是在明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秋天建成的。当时的兵部侍郎刘天和在巡视了这一带的防务之后,认为此地是外族侵扰必经之地,只有断绝水源,才能阻止他们牧马南下。于是奏请朝廷,围泉筑城,并招来农户从事开垦,把草原变成了农田。但是,今天,农田哪里去了?草原又哪里去了?我漫步古城之内,但见到处是明沙,仿佛无人住过,一堆堆荒丘上覆盖着茂密的芨芨草和白刺蒿,相对低平的地方则长满了苦豆子和野豌豆。当年围在城内的铁柱泉连影子都没有了(城外的那个小池还是在1958年大跃进时,由社员从沙丘里淘出来的),只留下一圈断垣残壁,每当西风萧瑟时节,在那里哀叹……啊,400年,大自然给人们的赏罚竟是这样分明:牧则水草两旺,农则土壤沙化。客观规律不能违抗———这个浅显、通俗的道理,不是在铁柱泉城这望中可及的视野中早就证实了吗?
20世纪70年代,“四人帮”这伙骗子以极“左”的面目出现,装出最“高举”的样子,叫嚷不管什么地方,也不管自然条件如何,都要“以农为主,以粮为纲”。谁要讲老实话,稍稍提出异议,他们就说:“这是毛主席说的,你敢不执行?”闹得这里滥垦乱伐,不但粮食收不上,连草也不长了,羊只大量死亡,草原大面积沙化……
正在我浮想联翩之际,一个行路的老人领着一个小女孩也登上了这废城堡。孩子微微喘息着,眨了眨眼睛,问道:
“这泉为什么要叫铁柱泉呢?”
那老人说:“这里的水好,生在这里的芨芨草坚硬得像铁柱一样。”
“芨芨草怎能像铁柱呢?”女孩子睁大了眼追问。
“你没听说过去有一首民歌吗?‘白土岗子的揪面,沙窝井的柴,铁柱泉的芨芨能锥鞋(方言,读音同“孩”)。’意思是说,白土岗子的面粉韧性最好,沙窝井的柴燃烧最旺,铁柱泉一带的芨芨草既锋利又坚硬,能把鞋底穿透。自然,这都是老年间的事了。”
“现在呢?”
“现在?不行了。你看,芨芨草都快没有了。”
女孩子听了,跟长者一同发出叹息。一阵风来,吹起了漫天黄沙,迷得人什么也看不清。风住沙落后,再看一老一少,已消失在前面的沙梁后面了。
虽说铁柱泉一名,并不一定就是因了那芨芨草坚硬的缘故,然而,那民谣说,过去这一带芨芨茂盛,却是不容怀疑的。敬爱的周总理当年接见植物学家蔡希陶时就说过,中国的河西走廊一带,古代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现在的荒山秃岭,土地沙化,纯属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所造成。科学已经证明,周总理的论断是完全正确的。铁柱泉一带以及灵武、盐池、同心等地的沙化现象,都是这样造成的。客观规律不能违抗。只有你认识了客观规律,并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有“人工真比天工巧,江山处处妆点好。龙王从此不乱跑”的功效……
想到这里,我抬头远望,前面四五里的地方,有一个小村庄,叫铁柱泉生产队。就在那里休息时,我从报纸上读了两条消息:一是“为在1985年制服西北、华北、东北严重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国家批准建设北方‘绿色万里长城’,这8000万亩的防护林体系工程今冬明春就要揭开大干的序幕”;二是我国科学工作者撰文讨论西北黄土高原因地制宜地确定生产建设方针问题。我仿佛看见,满山大军,满川绿涛,云蒸霞蔚,一片生机……
是的,那两条消息像春风一般吹绽了沙区老人满脸的笑花,吹散了牧区基层干部心中的疙瘩。直到今天我耳际还回响着他们真挚的欢呼,地地道道的老实话:“退耕还牧,以林牧为主,在这被破坏的大地上,开始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我也知道,令他们如此激动的,不单单是两条消息给他们描绘出的美好前景,还有来自北京的激动人心的声音,使人们如承甘露,如沐春风。听:
“实事求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指示,这论断,又岂止是令人心田滋润、暖意盈怀而已。
啊,沙区的未来,沙区的希望,不就在这伟大的指示和英明的论断之中吗!是的,祖国的大地处处阳光普照,佳卉异花竞相怒放,我们的沙区又怎能不充满希望呢?
蓦然间,我又回想起那一老一少的对话和临了那长长的叹息。请不要长叹了吧,被湮没的铁柱泉一定会奔涌出甘洌的泉水,这荒瘠的沙原上一定会有大片的绿色。
作者简介 杨森翔,宁夏灵武市人,1945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1970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先后任宁夏吴忠师范教师、银南文联副主席兼《文苑》主编、吴忠市作家协会主席、《银南报》与《吴忠日报》总编辑。1998年当选吴忠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系宁夏文联委员、宁夏作家协会理事、宁夏新闻学会和新闻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出版文学作品集《大漠的呼唤》等,作品多次获奖。
砚边思绪
想起来,练习书法的时间也不算短了,总是断而复续、续而复断,行走在其边缘,没有执著于一念。书法对我来说,是一种乐趣、爱好,更是一种生活享受、精神寄托。
在上世纪70年代,我上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上课老是走神,老爱看着老师的板书瞎琢磨。记得有一次,我只顾玩弄手中的钢笔,练习写字,突然钢笔被老师夺去猛地掷在地上摔了个稀烂,我不仅挨了一顿臭骂,还整整哭了一个下午。我爱写字,爱手中的笔,因为这是我的第一支钢笔,而这钢笔又是另一位老师所送。从此,我就下决心要珍惜手中笔,写好字。那时,学校安排写字课,没有什么字帖,我就照着老师写的字,视若珍宝反复练习,总想多讨几个红圈圈。母亲文化程度不高,可对我练写字却很是关心,时常给我以鼓励。
80年代初,我当上了一所农村小学的民办教师,面对着我的学生,我想一定要把字写好,给学生作好表率。受当时的条件限制,我很费劲地买到了一本大楷字帖,一边教学生,一边在旧报纸上练习。在偏僻的小村里,我被当成了文化人,年年岁岁写春联,其乐无穷。到了80年代中期,我进修学习,学校规定写字为必修课,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坚持认真练习,从此与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
时光荏苒,一晃我已度过了40个春秋,大大小小的书法赛事也参了不少,入选、参展、得奖兼而有之,付出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虽小有气,但我自觉与真正意义上的书法家相差甚远。在笔墨之间,我领悟到另一种人生滋味,享受着精神的愉悦。我有我的工作、我的事业,工作第一,事业为上。空闲时写写字,调节调节精神,放松放松心情,何乐而不为呢?
书法是什么?我既没有深厚的理论修养,也缺乏艺术家所有的“灵气”和“悟性”,如何解析书法,我无法完整地表述它。但我以为,书法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始终放射耀眼的光芒。人的一生不能无所求,我自知不可能成为青史留名的大师、名家,但行走在书法地界,知黑守白,也未尝不是一种好境界。
作者简介 杨吉东,1962年12月出生于宁夏盐池县,现供职于盐池县教育体育局。宁夏书法协会、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书法作品多次在全国全区获奖展出。散文、通讯见于《宁夏日报》等报刊,艺术传略被有关辞书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