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恺撒征服高卢之前,罗马人和高卢人之间的争斗已持续了数百年。高卢人曾于公元前5世纪末到4世纪初进入北意大利,并在波河地区定居。
波河地区:
波河,意大利最大河流。河流全长652千米,流域面积约为7.5万平方千米。横贯国境北部,冲积成波河平原。流经都灵、皮亚琴察等城市。
卡米卢斯:
罗马史上第一位大英雄。当高卢军队围攻卡皮托山,并劫掠罗马城其他部分的危机时刻,他率领援军赶到,击退了高卢人。卡米卢斯还改革了罗马军制,从此罗马军团作战的方式,从希腊-马其顿式的长矛方针,改为用盾牌和短剑的三线式战术组织。这个基本形式一直延续到后世帝国时代。卡米卢斯被罗马人称为“第二位祖国之父”。尤里乌斯·恺撒公元前4世纪初,罗马人与高卢人有了第一次接触,高卢部落大举南下,进入埃特鲁尼亚和拉丁姆,烧杀抢掠这个地区的城邦,其中包括罗马北边不远的埃特鲁尼亚城邦维依。公元前390年,高卢人击败了罗马人,攻占了除一个卫城以外的整个罗马城。这支高卢军队大肆掠夺,接受罗马人的贡金后才退去,不过他们很快被罗马英雄卡米卢斯击溃,据说卡米卢斯为了对付高卢人,对罗马军队进行了改革。
不过,随着罗马新的征服者——恺撒的到来,高卢人的好日子到头了。恺撒在担任总督的第一年,获得了两场战役胜利,并萌发了征服整个高卢的野心。恺撒那快速、果断的战术,也令元老院中的政敌以及高卢人都惊骇不已,虽然恺撒使他的高卢盟友免于赫尔维提人和日尔曼人的侵害,但他又同时成为高卢人的最大威胁。
盖乌斯·尤利乌斯·恺撒:
罗马共和国末期杰出的军事统帅、政治家。他于公元前60年与庞培、克拉苏秘密结成前三巨头同盟,随后出任高卢总督,花了八年时间征服了高卢全境(大约是现在的法国),还袭击了日耳曼和不列颠。公元前49年,他率军占领罗马,打败庞培,集大权于一身,实行独裁统治并制定了《儒略历》。没有哪天或哪个事件标志着高卢战争的结束。恺撒与无数的高卢部落作战,后者大量破坏自己的物资资源以抵抗罗马军队,在公元前52年还联合起来试图反抗罗马的入侵,但最终失败。经过长达十年的战争,高卢的单个部落或小的部落同盟被一一击败,高卢中部的许多土地战斗中的罗马军团的骑兵们备受蹂躏,而无数卷入战争的部落人口损失惨重,战士凋零。到了高卢战争末期,战局已经明朗化,高卢部落继续抵抗罗马已经毫无意义,哪怕高卢人尚可一战。常驻的罗马部队清楚地表明,跟高卢人以前面对的敌人不同,罗马人不打算撤走。在这种情况下,全面的、无条件的投降成为高卢人的唯一选择。到了奥古都时期,高卢最终成为罗马的行省。在两千年后看来,恺撒完成了不可能的征服。他也许很多次在战争的危急关头孤注一掷,侥幸获胜,但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组织高效的罗马军团,优秀的指挥架构和后勤系统以及经年的不懈战斗才是罗马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原因。可以说,即使没有恺撒,另一位罗马将军照样会征服高卢。
难以想象史上还有谁像恺撒这样,能在戎马倥偬之中舞文弄墨,写下了《高卢战记》这一纪实佳作,使得那么多的“砖家”们在评价他时,不得不在一堆和舞刀弄枪有关的“家”们后面再给他加上一个不伦不类的“文学家”,毕竟一双玩惯了刀枪的双手玩起墨笔来确实让人浮想联翩。但这也是迫不得已之举。想当年,恺撒在高卢抛头颅洒热血为罗马人抢地盘时,元老院那帮嫉贤妒能的政客们却在无时不刻地诋毁他的战功,甚至准备起诉他的战争罪。万般无奈之下,恺撒大将军不得不拿起一支笔,源源不断将前线的战报提笔写下送回罗马,最终,不经意间,便汇集成了这部旷世名著——《高卢战记》。
山寨版的罗马——尼姆城
尼姆城位于法国南部,它原先是奥古斯都皇帝为他的将军们建造的军营,因建筑于七座山丘之上,又被称作“永恒之城”——罗马的翻版。
尼姆城全景鸟瞰城中的某些纪念性建筑完全模仿罗马建筑的模式,特别是根据罗马斗兽场建造的大型剧院,还有著名的方宫神庙,后者与罗马的阿波罗神庙十分相似。尼姆城有许多罗马式的休闲去处,迟于公元前1世纪建造的露天剧场依然完好,至今仍在使用。在卡瓦利埃山顶俯瞰城市,可以看到罗马人建造的瞭望塔(今日被重新命名为马涅塔)。
久负盛名的尼姆竞技场尼姆城不仅作为连接北意大利和西班牙的交通枢纽而享有国际声誉,还是一个泉城,尼姆斯乌斯神泉曾使这里长期享有声誉。奥古斯都以罗马人特有的实用主义的方式,将这一城中的凯尔特神灵请入罗马万神殿,并将征服后的尼姆城命名为“奥古斯图尼姆斯乌斯殖民地”。丰富的供水系统来自城外。罗马人建立起的水利系统,可从50公里以外的乌泽河引水,日供水量达到20万立方米。公元前19年在蓬杜加德建造的穿过加东河的引水管道是罗马帝国仅存的、最高的桥梁式结构(作为直至路易十四时代法国最为引人注目的土建工程),它也是一条看得见的历史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