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船类是依照车、船、轿等交通工具或椅子、箱子、杠子等生活用具的形状制作道具,表演者装扮各种人物,以哑剧形式,幽默诙谐地表演以日常生活为内容的故事。有《别把车》、《独杆轿》、《杠箱》、《扭推车》、《跑旱船》、《挑椅舞》等。
独龙杆
“独龙杆”流行于山西灵石县静升村一带。
据说,大约始于清同治年间。在正月十五前后,与当地的秧歌、旱船、狮子、竹马等一起活动于街头、广场。
表演形式为:由2人面相对抬一根长木杆,杆上坐一位七品芝麻官。芝麻官画丑角脸谱,夹鼻胡,穿官衣、饰玉带,蹬快鞭,头戴金钱翅乌纱帽,右手持折扇;抬杆者穿对襟衣、扎腰带,头系白毛巾,额前打结。
表演时,抬杆者双手扠腰,踏着同一节奏,1人前进、1人后退,同时身体上下起伏,带动木杆不断悠颤。坐在杆上的演员,时而两腿交替上、下晃动,时而转身倒骑,时而又捻胡、摇扇,幽默、滑稽。坐杆者与抬杆人协调默契,浑然一体。伴奏用击乐。
龙舟
“龙舟”流传于山西乡宁县。
清代已经盛行。该县清代县志中有诗载:“满地红灯夜烛天,小家儿女尽神仙。梨园将帅将未帻,钜野兵戈游白莲。”就是描写这种舞蹈活动的。
该舞活动于农历正月十五左右,是在陆地模拟龙舟竟渡情景的表演形式。“龙舟”是人数较多,动作整齐的群舞,由25人表演。
龙舟由竹、木条扎成框架,节与节之间用绳索相连,蒙布彩绘成龙舟形。驾龙舟者为8人,1人驾龙舟头,1人挂龙舟尾,其余6人各挂一节龙身。表演者皆武士装扮:头围红方巾,额插英雄箭,穿淡蓝色或淡黄色镶红边的紧袖对襟衣,束墨绿色镶金边的搭带,足蹬黑色短靴,另有1位持标旗者担任指挥,有4女扮作莲花,2女扮作蚌精,2男扮作鱼精。
铿锵激越的锣鼓声奏起,举标旗者挥舞大旗,做出“分水令”、“交叉令”、“摆尾令”等动作,指挥着三军;驾龙舟者手持船桨,舞动龙舟。他们错落有致地做出“快步行舟”、“左右划桨”、“踩波浪”等动作,模仿龙上下起伏,左右摆动的形状,使龙舟宛若真龙,在水中飘游;荷花仙子和鱼蚌精则走着飘逸的“圆场步”和富有弹性的“小颤步”曲折蜿蜒、纵横交叉,变换出“二龙出水”、“八叉花”、“蒜辫子”等图案,犹如在碧波中穿游嬉戏,又似在浪涛里追逐争流。整个舞蹈情绪热烈欢快,场景气势壮观。
由打击乐伴奏。
杠箱
“杠箱”流传于山西忻州地区原平县下薜孤村。
据传由西域少数民族向京城皇帝进贡宝物的民间传说演变而成。早先,只在每年农历七月当地庙会期间活动。由4人表演,分成两组,2人抬一宝箱。
宝箱长二尺一寸,宽一尺四寸,高一尺九寸。内挂2串铜铃,4根木棒槌,走起来互相撞击,发出叮铃叮铃的响声,表示内装金银财宝。箱外分别有“连年有余”、“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等大字。箱顶上有一花瓶,内插鲜花和雀翎,以及带有帅和令字的三角旗。抬杠箱者头扎白毛巾,画丑角脸谱,穿对襟衣,扎腰带,彩裤。左手拿毛巾,右手持折扇。
表演时,将箱子固定在一根长4米的木杠中端,2人面相向分别抬起杠箱木杠的一端。行进时,走“擦地步”,两杠箱先以直线并排同行;接着,再沿着斜线前后交错;然后又顺着弧线相随绕圈,与此同时,借肩、背的耸动,便杠上下颠颤。时而左肩,时而右肩,虽然抬杠者手不扶杠,但杠子却能够在舞者的两肩、前胸、后背任意磨转、调换。换肩时,将杠上颠,人则下蹲,使杠越过头顶,从左肩跳到右肩,既表现出高难技巧,又给人以轻松自如之感。
表演的关键在于两人默契的配合。动律特色集中突出一个“颤”字,即用身体将杠箱有节奏、有韵味地颠颤起来,各种动作、花样均在颤动中完成。当地群众对此编了一句歇后语:“下薜孤的杠箱——紧得颤”。
“杠箱”无音乐伴奏,只有箱内的铜铃和木棒槌随着抬杠箱者的脚步而发出有节奏的自然响声。
跑旱船
“跑旱船”也叫“旱船”、“船灯”、“跑船”等。这一艺术形式在山西广为流传。
船的道具,多用竹、木扎成,外用纸或布糊上,饰以彩绸和纸花,长约2米左右,大多置有顶棚,船中间留有可容纳1人的位置,表演者站立船中,用宽布带将船系在身上,然后再穿上衣裤,船的下部用布围绕。表演时,舞者双手拎住船帮,走平稳快速的速度,看起来似乘船行于水中。有的在船上装置盘膝的道具假腿于舞者腰前,宛若人盘腿端坐乘船;有的在船上装置了许多灯火,夜晚在街头、场地演出时,灯光闪闪点缀着五彩缤纷的彩船和如花似玉的乘船姑娘,使人感到春意盎然。
传统的表演为2人,1人扮渔家女子,1人扮渔翁,(也有扮小丑的)。表演时,2人相互配合,做:摇撸、撑船、推船等动作,通过前行、起伏、左右摇摆、转圈、绕“8”字等,既表现出风平浪静中渔舟唱晚的田园风光,又体现了顶风浪、越险滩、躲暗礁、船搁浅等与风浪搏斗的情景,还体现出人战胜自然的坚强意志。各地的表演,大同小异,多用唢呐和锣鼓伴奏。
小车舞
“小车舞”又称“小车灯”,“小车会”,“车车灯”,“扭推车”,“花轿车”等,在山西北部较为多见,经常与民间社火一同活动于年节之时。
因名称不同,表演内容也不尽相同。小车道具用竹、木等扎成车架,用铁丝扎车顶,车架四周围布,两侧绘有车轮,顶上蒙红绸,缀各色小花。车前系一条长红绸带,供拉车人用。一般由2人表演,1人乘车,1人拉车。乘车者多为青年女子,站在车的中间,用布带将车与演员连在一起,舞者两手提车道具,以步行代轮转。也有的置一双假腿于车面上,成为盘腿端坐车的造型。拉车者扮作老汉或男青年,也有跟随其后为推车的人。
表演随意性很强。可唱民间小调,说吉利话,与坐车人调笑,也可与观者交流。舞步以秧歌步为主,走三步、退半步,或走三步停一步或颤一下,突出一个“扭”字。
大同市南郊区口泉乡的“小车舞”,则是由5人表演。拉车的是老太太,姑娘乘车,老头儿推车,2青年帮车。山乡小路上,一辆小车缓缓而行,突然,一座大山横在面前,拉车人“低头拉车”,上身前倾,套绳被拽得直直的,艰辛地负重前行;推车人、帮车人鼎力相助,众齐心协力越过了山坡,继续前行。不料,车又陷到坑里了,拉车人仰面摔倒在地,又以屁股坐地,双膝跪地的姿势顽强拉车;帮车人赶紧至车旁扶车,搬动车轮,终将车推出泥坑,小车又颠簸在蜿蜒的山路上。拉车人的基本动作为“三滴水”,这是以生活中老年妇女的步态为依据,发展而成的一种舞步。走时,脚要快起慢落,每一步行进,膝部都要轻微屈伸,发力点在脚跟和小腿,随步梗脖、耸肩、提胯,全身各部位在同一节奏中,协调自如地上下颤动。该舞以打击乐伴奏,两面罕见的瓦盆鼓,音高相差五度,一只音色清脆,另一只高亢,既突出又和谐,使舞蹈更富有古朴风格、乡土特色。
沈老爷坐轿
“沈老爷坐轿”流传在山西太谷县城南的白城、南张、北张、咸阳、北洸村一带。
据传,明、清时期已经盛行。初时名称为“老爷坐轿”。其形式有两种说法:一说2人扮轿夫抬1乘轿,内置假人称老爷;一说轿内老爷为真人,2位轿夫系假扮,貌似2人抬1人,实乃1人挑2人。后因沈姓老者擅扮坐轿老爷,在当地颇有声望,其下世后,人们怀念他,便将沈姓冠于前,称“沈老爷坐轿”。民国年间,北洸村几位民间艺人对这一形式大胆改进,变成1人坐轿,1人抬,使它有别于其它抬轿的舞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表演风格。
轿以竹、木为框架,围红布轿衣,下缀轿裙曳地,左右两侧各留一窗口,前面轿帘对半挂起,轿顶四角挑檐,蒙布幔,幔沿缀流苏,挂红纱灯。装扮老爷的人站入轿内,以十字背带荷轿,两手提轿梁,而将假胳膊、假腿固定在轿内,做出一副老爷正襟端坐姿态;轿后安置一根具有弹性的轿杆,另有1人画三花脸,戴红绒球毡帽,身穿彩衣,围白色小战裙,蹬快靴,扮轿夫,将杆置于肩上,作吃力抬轿状。
表演时,老爷为赶路程,不时催促轿夫,轿夫举步沉重,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他们有时上坡,有时下坎,有时直行,有时拐弯。老爷忽喜、忽怒、或嗔、或惊,轿夫换肩、扭步、抹汗,亦怨、亦恨,而又惧怕,怒不敢言,苦不堪言。有趣的是,老爷名日坐轿,实则上是架轿、扛轿,轿子的行进,全凭老爷的两腿真腿,实质上是似坐而实走。引人注目的是,轿夫装腔作势,虚张声势,明明抬一空杆,却如肩负重担,大有以假乱真之势。该舞表演形式活泼、滑稽而风趣幽默。音乐节奏感鲜明,伴奏用打击乐和吹管乐,曲牌常用[牛斗虎]。
挑椅舞
“挑椅舞”又叫“挑椅子”,“悬空椅”,流传于山西孝义县西泉镇一带。
源于民间传说“蠢厮戏妻”。早先,该县吴西庄一家富门,为门当户对,娶其表妹为妻,婚后生了一个蠢厮(方言“傻小子”),长到十七八岁,仍愚蠢呆痴,父母为其娶了个童养媳。一天,小媳妇学针工,蠢厮儿竟抱椅与之嬉戏,恰被人瞧见,一时成为笑谈。在过年闹红火时,便有人以此为据,编创了这一舞蹈形式。
该舞由2人表演,将圈椅取掉坐板,下围一圈长及地的黑绸,置一双假腿,按盘腿的形状固定在椅座前边,女角盘头站入椅间的孔内,用绸带把人和椅子系在一起,再穿上大襟上衣,扮作媳妇坐椅之势;另1人扮蠢厮,头戴缀一发辫的瓜皮帽,穿布衣、套坎肩,用一根2米长的竹片做扁担,一端固定于椅背的活动圆环上,一端挂一朵大红绸彩球,肩挑担于中间,呈蠢厮用扁担挑媳妇的造型。
表演时,男角走前行、后退、十字步、转圈等不同的步法,做或轻松、或沿重、或嬉戏的表情,并辅之以上身前肩挑,横肩挑等动作,扭扭摆摆、颠颠颤颤地做出不同的挑椅姿势;女角迈着与男角同样的步子,做出娇嗔的表情,配合男角共同做出上山、下山、上坡、过河等表演。每年正月十五闹红火时,与其它民间舞队一起表演于街头。扁担悠悠,圈椅袅娜,滑稽诙谐,令观者捧腹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