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045700000018

第18章 秧歌翩跹舞神韵(1)

秧歌类是山西传统民间舞蹈中数量最大、样式最多,流传最广的一个种类。大多载歌载舞,以舞为主。如《八大角秧歌》、《白店秧歌》、《汾孝地秧歌》、《踢鼓秧歌》、《跑场秧歌》等等。也有侧重于歌的,如《伞头秧歌》、《挑高秧歌》等。表演人数少则二三人,如《小秧歌》等,多者可达百人甚至数百人,如《踢鼓秧歌》等。

霍县秧歌

“霍县秧歌”流传于山西霍县。

关于霍县秧歌的起源,当地有这样的传说。相传,北宋年间的一个元宵前夕,霍州城内的一个大客栈住了许多客人,其中有花鼓艺人、卖唱女郎、落弟秀才、客商、货郎等,在店老板的倡议下,各自发挥特长和技艺,临时组织了一班“红火”,参加了当地的元宵大赛,一举夺魁,轰动了全县。当时,有心人将此表演记下,组织村人排练,便有了“霍县秧歌”这一表演形式。

角色共10人:持伞者、花鼓手、老娘、公子、小丑、货郎各1人,花身子(小旦)4人。持伞者,戴鸭尾巾,穿长袍,右手举灯伞,左手摇响环;花鼓手,头裹白巾,额扎缠丝(以约2米长的竹篾盘成直径8厘米的圆砣,可伸缩),扮丑脸,戴鼻胡,穿紧身衣,系百褶短裙,右肩挂腰鼓垂于腹部,为领舞者;老娘,耳坠红辣椒,右手持羽毛扇,左手拿花绸巾;公子,戴文生巾,穿花道袍,持折扇;货郎,左手举“干”形货架,上系丝线、荷包、手镯等物,右手摇鼗鼓;小丑,肩背褡裢,手拿棒槌;花身子,手拿斗锣。

持伞者是秧歌的总指挥,以说唱为主。在表演过程中,老娘、公子、货郎、小丑也是以说唱为主。唱词多是即兴编词,出口成章,而且非常幽默。鼓手是主要舞蹈者,他一边击鼓,一边舞动头上的缠丝,配合默契,动作协调。4名花身子敲击着斗锣,伴随鼓手起舞,既是伴舞者又是伴奏者。

其表演分“清场”、“走场”和“混场”三个程序。“清场”以个人说唱为主。先由持伞者即兴编说四句顺口押韵的吉祥话,接着演唱几段;接着,公子、货郎、老娘和小丑轮流进行说唱表演;然后再由持伞者说白结束。“走场”是主要的舞蹈段落。鼓手擂击花鼓,舞动“缠丝”,一阵“花梆步”冲进场内,做“漫头花”、“黑虎掏心”、“怀中抱月”、“苏秦背剑”、“大海捞针”等技巧动作,然后带领大家跑“蛇摆尾”、“剪子花”、“紫金缠柱”、“回荆州”等队形。“混场”以集体歌唱为主。表演者站成一字形或半圆形演唱,有一唱众和、齐声高唱、也有对唱。唱完一曲,变换一次队形,依此反复。

当地群众赞誉它的表演特色是:“霍县秧歌三件宝,缠丝、花鼓、小斗锣。”缠丝、花鼓是鼓手的表演道具。其舞法有“吐”、“甩”两种。“吐”即舞者头向前平点,缠丝直线向前吐出;“甩”是将头向右猛一甩动,缠丝顺势绕头转圆圈。花鼓长24厘米,鼓面直径13厘米,舞者挎于腰间,既要头舞缠丝,又要快速地边击鼓边绕缠丝,同时还要变换出“掏腿打”、“撩腿打”、“跪地打”等多种姿态,矫健敏捷,欢快风趣,技巧性高。“小斗锣”是花身子手持的道具。表演时,舞者左手托锣来回转动手腕,右手持锣签上下擦击锣心,绸带随之上下飞舞,伴以轻快平稳的“圆场步”,形成上俏下稳的特点。

“霍县秧歌”的击乐有锣、鼓、小镲。锣鼓曲牌有[走流水]、[风搅雪]、[截断桥]、[三翻腰]等8种。唱腔分硬调和软调两种。硬调有[探亲]、[小观灯]等17个,软调有[破赤牛]、[数花]等10多个。另外,还有高调和平调之分。

白店秧歌

“白店秧歌”流传于山西候马市白店村。

白店村,历史上曾叫裴店,位于今侯马市的正南,离城约5里地,属古晋国遗址的范围之内。1965年,当地考古工作者曾在白店村北发掘了一批金代墓葬,从中发现了许多关于民间社火活动情形的砖刻雕像,其中一块砖雕上刻着一位打伞者和身着长袖衣裙的女角等5人,与现在“白店秧歌”的形式颇为相似。可见,该舞的历史当在600百年以上。

早先,白店秧歌主要参加每年农历三月十八日的祭神活动。那时白店村和周围的6个村子(汾上、西侯马、牛村、贺村、祁和驿桥)均敬奉“娘娘神”。娘娘庙建在离白店村三里多路的汾上村。届时,各村便组织自己的红火去汾上村祭祀他们心中的保护神,并按预定顺序,轮流接“娘娘”到自己村供奉。每到三月十八这一天,7个村的红火班子争先恐后地互相竟演,场面热闹非凡,白店秧歌则成为其中的佼佼者。

表演者共6人。有舞伞者1人,鼓手1人,击锣者、拍镲者各2人。舞伞者一般是老生装扮,头戴葫芦顶凉帽,内穿紧袖长袍,外套土黄色短褂(穿右袖,掖左袖),左手打伞,右手执羽毛扇;击鼓者、击锣者类似戏曲武生装束;拍镲者与武旦打扮相似。

其动作别致,风格独特。舞伞者的上肢动作棱角鲜明,下肢动作顿挫、梗直,颇似木偶,面部表情庄重严肃;鼓手的造型多是半蹲踏步,动作似猛虎下山般扑跳,击鼓时,双手快速向上飞扬,形成“矮、扑、扬”的特点;击锣者舞动时,双手不停地划向头的左、右两侧,下肢屈膝,灵活地左跳右窜,静止造型多成“弓箭步”,强调“晃”劲;拍镲者迈着轻如流水的“圆场步”,随着拍镲动作,腰部顺势左右扭摆,显出一种“俏”劲。他们在舞伞者的带领和指挥下,每个人边敲打乐器,边跑出“双麻花”、“剪子关”、“之字路”、“二龙出水”、“蛇摆尾”等队形,然后停下来唱一段民歌小调,接着再跑队形,如此反复。

演唱曲调优美动听,有独唱、对唱,也有在舞伞者领唱下的和唱,并有方言数板,传统曲调有《观灯调》、《货郎转乡》、《恨媒婆》、《小踏青》等。锣鼓点较简单,有[行走点]、[收尾点]由演员自己击打,打时不唱,唱时不打,无弦乐伴奏。

八大角秧歌

“八大角秧歌”流传于山西五寨、岢岚、神池等地。

关于其表演形式的形成,民间有这样的说法。据说至正年间(公元1341—1368年),农民为反抗元朝统治,趁正月十五闹元宵之机,装扮成各种人物,在饰作“鞑子”的领头人带领下,混入县城,里应外合,取得胜利。以后根据此故事形成了这种表演形式,于每年正月十五日活动。

角色有开路鞑子(4男)、正鼓(2男)、正花(2女)、丑鼓(4男)、丑花(4女)、毛货郎、卖麻糖人、大闺女、老汉、老婆、渔翁、渔婆、愣小、愣女、瞎儿马、卖药先生、风流公子各1人和花和尚(2男)等30多人组成。

表演形式分为“过街”、“踢场”、“会班”三部分。“过街”时,前面由2名鞑子各领一队,众依序排列,另2名鞑子压轴。队伍边行进边扭出“二龙出水”、“插花花”等图案。“踢场”时,先由鞑子2人分别率众打开圆场;接着,风流公子持扇上场,做“拜三拜”,再做“风流势”沿顺时针方向转几圈后做“搧风势”退场;继而,4个丑鼓和丑花进场表演,丑鼓双手虎口各夹住腰上所系的绸带一端,做“二踢脚”、“前俯后撤步”、“踢腿转身”、“跳步上场势”、“原地跳跺脚”、“撩须”、“小跑步推掌势”、“坐马抖肩势”、“举手耸肩势”等,丑花左手捏帕,右手握扇,做“左右甩扇”、“扭转身”、“打籽儿”、“上步转圈”等动作。在欢快热烈的锣鼓声中,由慢渐快地变换出“里外罗城”、“金钱眼”、“四门斗子”、“十字梅花阵”、“里四外八”、“蛇盘九颗蛋”等20多种图案后退场;最后,风流公子上场,分别点出老汉、老婆、愣小、愣女等人到场中表演,多以说唱为主,诙谐幽默,令人捧腹大笑。“会班”是两个秧歌同场演出,竞赛技艺的表演。有三种形式,一是秧歌队各自得心应手的场图表演;二是各自拿手的小演唱、小节目和欲分高下的表演;三是两个秧歌班在一起,共同走同一场图的表演。

“八大角秧歌”演唱的曲调很多,各角色所唱也不一,如正鼓唱《茉莉花》、《张生戏莺莺》;丑鼓唱《萝梅花》、《买鹅梨》、《打秋千》、《打连城》;丑花唱《邋遢调》;渔翁、渔婆唱《绣荷包》;愣小、愣女唱《十对花》;老汉、老婆唱《赶集调》、《过腊八》;毛货郎唱《颂老财调》;花和尚唱《灰和尚思凡》以及《观灯调》、《小放牛》、《鞑子难》等等。这些曲调比较自由、流畅且上口。演唱时不用弦乐伴奏。

“八大角秧歌”的剧目有近百个,其中:《五嫂观灯》、《十盏灯》、《卖铧犁》、《神头赶会》、《王祥卧鱼》、《赶集》、《挑菜》、《茉莉花》、《四季花》、《好糊涂》、《搬媒婆》、《火烧赤壁》、《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张生戏莺莺》、《斩子》、《卖华山》等,均系说白与唱曲相间的节目。还有一些节目是以快板书形式表演的,如《勤大嫂和懒大嫂》、《黑攸攸》、《过年好》等,俗称“说呱嘴”。这些节目多是演唱者自编自演的,在演唱的过程中即兴创作,并逐渐加工形成。

该舞使用的乐器有腰鼓、小锣、小镲和钹、铙、大锣6种,前三种由演员敲打,后三种为伴奏乐器。基本锣鼓点有3个:[起点]用于开场;[长流水]用于在街上或场地进行表演;[煞鼓子]用于结尾。

踢鼓秧歌

“踢鼓秧歌”也称“踢鼓子秧歌”,流传于山西北部地区,以怀仁、朔县最具特色。因舞者手腕系小鼓以脚踢之而得名,后鼓失传,但男角仍称“鼓子”,动作重腿动,以踢为主。

其源众说纷纭:一说源于梁山泊英雄的故事。一说雁门关外历代战事频繁,人们为御敌自卫,大都习拳弄棒,踢鼓子就是在武术的基础上形成。一说在许多古老的民间舞蹈基础上逐渐演变而来的。

流传在怀仁县的“踢鼓秧歌”由10至20人组成,角色有戴红缨凉帽,穿长袍马褂,身背串铃、手执拂尘的“落毛”1人;戴相公帽,穿道袍,手执羽毛扇的“疯公子”1人;男扮女装,手拿笤帚的“大脚婆”1人;着和尚装,双手握棒的“小和尚”(也称“打捧的”)2人;冠毡帽,穿兵铠,不持任何道具的“鼓子”和头戴花,穿彩衣,长裙,手持扇的“拉花”数人。其中,落毛是整个队伍的领队,表演时是全场总指挥。他不仅要能跳,还要善歌,尤其是即兴演唱,群众称为“抓口”,要能见景生情,张口唱出切合对象实际的颂词、吉利话。在场上指挥时,摆场布阵,调度整个队伍的进退,更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同时,他还必须熟悉有关的乡规民俗,仪式礼节,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疯公子和大脚婆是舞队的领头人,而鼓子则是舞蹈的主要角色。

一场完整的秧歌表演,大致包括8个部分:1.大摆队。开始前的舞队排列,好似士兵出征前的列队检阅,也是全队阵容的集中展示。2.过街场子。在街头行进时的表演,常用队形有“二龙出水”、“蛇蜕皮”,“双过街”等。3.大场子。在广场上表演,可摆静止的画面,也可走出各种流动的图案。常用队形有“大十字”、“四堵墙”、“天地牌子”、“里外罗城”等30多种。4.小场子。带有简单戏剧情节的舞蹈表演。舞者2至10人。套路有“一鼓戏二花”、“二龙戏四凤”、“七仙女下凡”、“九女缠一男”等。5.对耍。两个舞队的合作表演,表示友好和交流经验,但也有比试技艺的含意。6.对赛,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两个舞队在同一个场地的不同区域内表演,如同唱对台戏一样,争取观众,以观众多者为荣;另一种是在一个场子上由两个舞队轮流穿插表演,以显示各自的技艺,让观众评论。7.摆字。舞队以人组成字,如“天下太平”、“民主和平”、“庆丰收”等。8.盘礓石察。又称“走台阶”。舞队进寺庙前在庙门前石阶上表演的技艺。若有两个舞队同时表演,也是一次技术功夫的较量。

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怀仁踢鼓秧歌形成了自己较为完整的动作形式,具有独特的风格特色。鼓子的常用动作有:挖三步、左右倒踩步、踢三脚、二踢子、跺子踢子,老鹰扑身单叉、霸王举鼎、顺步栽锤、斜身势、金刚势等30余个,在吸收“长拳”、“大洪拳”的武术套路后,鼓子的动作刚劲稳健,洒脱舒展。仅一个踢的动作,就有骗、踢、弹、盖、踹多种,因而,民间艺人说,鼓子要踢,踢的力点在脚尖,蹬的力点在脚跟,踹的力点在脚心。拉花的动作有:十字扭步、交叉碎步、跌姿、绕头花、绣女纫针,凤凰展翅、大嫂挑帘、就地升云、甩扇、抖扇等20多种。拉花以舞扇花见长,走有交叉十字步,扭时左右摆胯腰身软,拧时则上拧下不拧,全身似绳拧,故当地人说“花不花看拉花”。

伴奏主要用打击乐器,有大墩鼓、大锣、大钹、水镲、小镲等,常用鼓点有[乱点]、[三步点]、[三翻眼]、[收点]等。

流传在朔县一带的“踢鼓秧歌”,表演者少则16名,多达108名,人物扮相以《水浒传》角色为依据。表演有“过街场子”、“大场子”、“小场子”多种形式。有“单盘”、“一字长蛇”、“二龙吐水”、“四门抖底”、“香炉腿”、“八门套九星”、“九连环”、“十字梅花”、“十二连城”、“万里长城”、“满天星”、“倒卷帘”、“蝴蝶阵”、“唐王乱点兵”等阵图80种。有影响的代表性节目有《备马场》、《单凤朝阳》、《双凤朝阳》、《双挂印》、《落帽场》、《满堂红》等。鼓子的基本动作有:小挖步、大挖步、栖鸟投林、拉弓射雁、海底捞鱼、蹲步甩髯、吹胡瞪眼、顺水推舟、割草、跃马扬鞭等多种,当地有一句民谚“打一拳七步难防,踢一脚扎实稳健”来形容鼓子动作的风格。拉花的基本动作有:拔陷泥、兔儿旋窝、匡胤送灯、闪腰失惊、跌籽等近20种,人们用“逗一着嬉戏迷人,水漂莲花风催云”来形容拉花动作的特色。

伴奏乐器有:墩鼓、板鼓、马锣、手锣、水镲、小镲。鼓点有[平三槌]、[硬四槌]、[乱家伙]等,唢呐曲牌有[大得胜]、[小得胜]、[将军令]等。

土摊子秧歌

“土摊子秧歌”流行于神池、五寨、偏关等地,以在广场地摊表演为主。

其渊源有两种情况:一说在清光绪年间,有一恶霸勾结官府,鱼肉乡民,欺男霸女,无恶不作。义侠朱光祖广邀四方英雄好汉,扮作士、农、工、商等人物,于庙会时布阵设伏,以美女诱其陷入重围,一举将其歼灭。百姓感其恩德,赞其侠义,据此编成秧歌,在广场表演,流传至今。另一说是来自《水浒传》梁山好汉三打大名府的故事,至今仍扮其中人物形象。

神池县的“土摊子秧歌”分为硬架子秧歌、软架子秧歌、南山秧歌等不同形式。

硬架子秧歌有角色18名。前8名有:鼓子4名(老生、须生各2名),拉花4名(旦角装扮);后8名有:身穿长袍、手摇羽扇的官先生,风流潇洒的风公子,身挂串铃的毛小子,村姑装扮的毛女子,老态龙钟的老汉,一手舞弄棒槌、一手拿小笤帚的丑婆婆,穿开裆裤子的愣小子,又丑又傻的愣女子。另外还有三花脸装扮、手摇马鞭的“络旄”2人,1人指挥前8角和乐队,另1人指挥后8角。其舞蹈动作吸收了戏剧中吹胡子瞪眼、左右甩髯以及武生、老生架子功的表演,顿挫有力。

软架子秧歌的人物扮相与硬架子秧歌基本相同,但无络旄、官先生和毛女、毛小。另有斜挎腰鼓的正鼓2人,手执小锣的正花2人,手摇船桨的渔翁,手拿柳枝(寓为渔竿)的老娘娘各1人,一对童男女,手摇响铃的卖麻糖人,摇着拨浪鼓的小货郎各1人,手拿马鞭引路的鞑子4人,共28个角色。其舞蹈吸收了武术中的一些动作,表演显得刚中有柔,刚柔相济。

南山秧歌活动于神池县南部山区。由8名踢鼓手、8名拉花和1名络旄共17人组成。其动作既不软,也不硬,而始终是悠悠扬扬,舒展大方。

伴奏乐器有锣、鼓、镲、钹、铰子、马锣、板鼓等。

地灯秧歌

“地灯秧歌”又名“古秧歌”,流传在山西汾西县。

在佃坪乡圪台头村,现存刻有“大清咸丰九年正月二十五日起”的一块地灯图木牌,可知其的活动在一百多年前已经盛行。早期,其原名为“古秧歌”是当地一种古老的民间社火,清道光年间与“地灯”活动逐渐结合,遂称“地灯秧歌”。

地灯,是节日期间人们在一块空地上栽一根高杆,以它为中心,将360根绑着油灯盏的高粱杆或木棍,按照纵、横各19行,行间2.5尺的距离,插入地下,地面露出3尺。再按照既定路线固定横杆,形成阵图,名为“九如意”、“九曲黄河迷魂阵”或“九曲十八弯地灯”。

同类推荐
  • 武林丛谈

    武林丛谈

    本书介绍了武林行当、武林习俗、江湖特征、江湖规矩、江湖习气追溯了武林形成的原因,探讨了武术流派发展成武术门派、武术门派和江湖帮派割舍不断的联系,以及武术从民间走向殿堂的历程反映了民间对武术的见解和理解记述了以良莠混杂的江湖文化为特点的武术文化现象,还原给读者一个真实的武林。
  • 勤俭孝敬

    勤俭孝敬

    《勤俭孝敬》中所写的关于勤俭、孝敬的这些人、这些事,是我们中华民族美德的形象体现,千百年来感染、教育、鼓舞了无数的人,包括我们的革命前辈,也包括了你们的老师和家长。希望你们也能从中悟出做人的道理,快些成长为国家的栋梁,成为民族精神的传人。
  • 文学名著(上)

    文学名著(上)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肃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肃州民间故事

    肃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肃州民间故事

    本书共收集肃州区民间传奇、神话故事七十多篇,这些作品绝大多数来自肃州人民的口头、集体创作,千百年来依靠口传心授流传至今。
  • 崇尚科学(下)

    崇尚科学(下)

    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中国劳动人民和各阶层的进步代表人物的道德修养故事一代传一代,百世流芳。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人生哲学;“发愤忘食”的持生规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风亮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立身情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形成、繁衍、统一、稳定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起到了巨大作用。可以说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修养是世界上最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民族瑰宝。
热门推荐
  • 逃离竞技场

    逃离竞技场

    暂时没有简介,以后可能也没有,除非一定需要有,不然就没有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妍色

    妍色

    穿越来穿越去,落入美男窝!哈哈哈,原来老天这般爱她!谁知,碰见他!三千年的爱,情仙与魔之间,命中注定,与他相爱相杀,可是看着他与别的女人纠缠,哼,以为姐离不开你吗?想再追回姐,看你有没有那本事!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梦幻雪域谷

    梦幻雪域谷

    灵幻大陆穿越陆地,经过千年轮回。从小失去双亲,命运坎坷主人公,报出雪恨。然而风云变幻,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就此展开。
  • 圣魂乾坤

    圣魂乾坤

    穿越而来的异世界强者,来到了一个异世界大陆,名为圣魂大陆,这里的每个人,都有一种,名叫圣魂的神奇能力,当他刚出生时,自己的前世记忆都忘记了,变成了一个名叫龙浩的瘦小儿童,可是当他的圣魂觉醒时,他的人生,也将因此而改变。在这个波涛汹涌的异世界上,我们的主人公龙浩,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请关注我的书,关注小龙浩的成长过程吧!
  • 开元释教录

    开元释教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The Subjection of Women

    The Subjection of Wome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巨星从诗词大会开始

    巨星从诗词大会开始

    诗词大会上,他是不败王者!国际辩论赛里,他舌战群儒!他是全国电视平台最闪耀的文娱巨星!《XX周刊》评价:他是21世纪的钱钟书、当代陈寅恪、新时代的季羡林,他是华夏文娱的脊梁。《XX日报》称赞:他以一己之力撑起了国学未来的希望!而在小姐姐们眼中:他是有史以来最俊美的学术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