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是指其最有代表性的基本舞步“三颠步”,每步都要通过脚跟、脚掌、脚尖的弹压和膝的屈、直,使身体如踩弹簧,上下颠颤三次。“颠”是脚掌起伏形的颠劲,“颤”是膝盖屈伸形成的颤动。
“跳”是指在舞蹈过程中,舞者轻盈地踢跳、跑跳和跳转的跃动。
“拧”是指在舞姿造型时,舞者欲左先右,欲前先后形成的以腰部为轴呈“∽”线扭动的韵律。有艺诀为“脚底颠,膝盖颤,手里摇着蝴蝶扇。”
“小花戏”的音乐有鲜明的地方风格和浓厚的生活气息。曲调多采用左权民歌、山歌和民间曲牌。伴奏乐器原有呼胡、四弦、反二把、梅笛和笙,后来又增加了小海笛、扬琴、二胡等。打击乐器有板鼓、嚓拉锯、四块瓦、小锣、小镲。
传统节目有《卖扁食》、《打樱桃》、《放风筝》、《摘花椒》、《打秋千》等。
浑身板
“浑身板”亦叫“花板子”,因表演者手持三片系结在一起的长形檀板,在浑身上下边击边舞而得名。
明代人姚旅在他著的《露书》中谈到,在山西洪洞县见到多种民间舞蹈,其中就有手执檀板,边拍边舞,“如飞花着身的‘花板’舞。”该舞现在郭家坡村和王虎村流行。据郭家坡老艺人郭洪鸣(1905年生)讲,此舞是世代传下来的,过去主要用来参加庙会祭祀活动。每年农历三月初八,是翼城翔山恋池庙会的日期,方圆12社的百姓都要组织各村的“社火”队伍,聚集在庙宇水池周围表演,以求雨拜神。当时郭家坡村就是用“浑身板”参加这一活动的。农历的六月十五,是辛安担子山庙会,届时,8个村的“红火”聚集在担子山庙前“赛热闹”3天,各家轮流表演节目,当时,王虎村《浑身板》的精彩表演,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故当地至今还流传着这样的歌谣:“鄢里竹马扛大刀,王虎村《浑身板》打法高,范村枕头鼓儿扭折了腰,郑庄小锣鼓浑胡敲。”
表演人数,王虎村为20人,其中舞檀板者4人,为主要表演者,其余16人分别击手锣(2人),击小镲(2人),击扁鼓、敲梆子、举太平伞(各4人)。而郭家坡村在此基础上再增加击大镲者4人。
表演分行进表演和广场表演两种。行进时,舞檀板人站一排在前,边走边舞,其他人依鼓、伞、锣、镲、梆的顺序各站成横排,随后击打表演。广场表演时,各样道具穿插排列为一行,绕场一周或数周后,4人一组分别站在台四角击打,持檀板者至场中起舞。
舞檀板者的动作,主要是右手持板,击打左手心、肩、膝、大腿、脚背、脚心等,辅以“踏步”、“跳转”、“吸腿”等舞姿,组成“踏步三击板”、“跳转掏腿击”、“原地三连击”、“弓步前后击”、“翻板击腿”等动作。只见檀板在舞者上下左右,身前身后,缠绕磕击,板上系的红绸飞飞扬扬,舞者犹如春燕展翅,在节奏铿锵的击打声中矫健地飞跃。
郭家坡的表演特点是,始终面向一个方向,击板的节奏和伴奏的节拍均为2/4,二者同步进行,其鼓点有快有慢,动作干脆有力;王虎村的特点是,动作中不停地左右跳转,击板节奏是2/4同3/4节拍交替进行,与规整的2/4伴奏乐时离时合,造成一种特殊的音响效果,别有一番风味。
二人台
“二人台”又名“打坐腔”,“打玩艺儿”,流传于山西河曲等县。
该舞大致形成于清代中叶。冬季农闲之时,三、五人坐在一起,采取对唱形式,你一句,我一句,或你一段我一段地对唱当地的一些民歌小调,当地人把这种打地摊坐唱的表演形式称之为“打坐腔”。清同治年间,河曲县唐家会村创办了玩艺儿班,由民间艺人李有润、邬圣祥等传授技艺,开始有了旦角、丑角行当之分,有了简单的服装和化妆,出现了《走西口》、《打金钱》、《打秋千》、《探病》、《挑菜》等曲目。它的表演形式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扇子、手帕、霸王鞭成了它表演的主要道具。演出时,“亮调”、“亮相”便成了每个节目的开头不可缺少的帽子。这就是,2个演员并排而立,背向观众“叫板”(把唱腔的第一句先用散板形式唱出来),然后,转身面向观众“亮相”。亮相时,丑角先转身,成“小弓步”,同时,用右手把扇子向外挽花,然后贴于大腿上,并用左手风趣地拨动几下小八字胡,摆成一个诙谐、幽默的造型。旦角转身后,有时是“唰”地将扇子打开,与丑相视会意后“亮相”;有时是转身后,单腿跪在丑角弓起的腿上,开扇“亮相”。然后,在音乐中开始表演。演唱时,做一些与角色、唱词内容相应的手势和动作,每唱完一段,用“圆场步”走“∞”字,交换位置。伴奏乐器,最初只有枚(笛子),以后逐渐有了四胡、三弦、梆子、四块瓦等。最晚加入的是扬琴。清末民初,受当地戏曲影响,开始讲究手眼身法步,注重刻画人物,有了以唱为主的“硬码戏”与以舞为主的“带鞭戏”之分。其中以《打金钱》、《挂红灯》、《十对花》舞蹈性最强。在这些以舞为主的节目里,扇子、手绢、霸王鞭、红绸是主要道具,常用动作有:扭扇,拖肩扇、剑指扇、反提扇、鸭步扇、遮阳扇,顶转巾、手绢儿出手、顺腿滚鞭、凤凰三点头、老虎大张嘴、龙卷风、大绾花儿、钻罗圈、蛇过道儿等。还有“男女迭举”、“转合拖腰”、“转合搭手”等双人组合动作。常用的走场有“走∞字”、“走十字”、“里外罗城”、“推磨”等。通常,男子舞鞭要求头、腰、脚三位统一,身、手、背、肩密切配合,使鞭不离身,错落有致,一气呵成;女子舞绢则以绕、拧、旋、扔、接为主要技巧,有时绢、扇并用,交相晖映,加之各种舞姿造型和舞台画面的调度变化,使整个表演既红火热烈又多姿多彩。
大头和尚戏柳翠
“大头和尚戏柳翠”也叫“大头和尚”,流传在山西阳泉市郊牵牛镇一带。
据师承关系推算,此舞在当地演出的历史约一百年。元宵节和古庙会时演出于街头。据宋代《西湖老人繁胜录》记载,南宋民间舞队中已有“耍和尚”的表演形式。元人百种曲有《月明三度临歧柳》并有《月明度柳翠》。明徐文长《四声辕》中《翠乡梦》,田汝成《西湖览志》,刘侗《帝京景物略》等都有记载。清《新年杂咏》‘大头和尚’条序称“兼扮出神童子,跳舞而来,皆戴彩绘假头,故曰大头和尚。”清人黄模是这样描写该舞的:
即看春柳翠,行处月明多。
笑著架娑舞,轻将袅娜驮。
珍藏在故宫博物院的山西太原民间舞“大头和尚”,只有数名戴着大头的和尚列队而舞,便没有柳翠,恰如施愚山语“大头和尚满街游”。新春佳节,人们戴着偌大夸张、笑眯眯的假大头,穿着和尚袈裟,隐匿了自我,解放了身心,尽情、忘情地起舞,诙谐滑稽,其舞者乐融融,其观者亦乐陶陶,在一片欢笑声中,观者舞者皆乐无穷。
全舞只有3个人物:柳翠、大头和尚和小和尚。大头和尚头戴纸质的大头面具,手执拂尘;小和尚则不戴面具,拿木鱼;柳翠扎长发辨,右手握扇,左手捏绢。
表演从1人扑蝶,继而2人扑蝶,终于3人扑蝶,情节渐次递进,达到高潮。它通过年轻姑娘柳翠与大头和尚相互戏谑、调笑,小和尚从中阻挠等一系列细节,构成一幅充满人情味的风俗画。
柳翠的动作可归纳为“旁三道”,即:“头稍歪,胯旁摆,腿弯曲,肩微耸。”柳翠在表演时,面部表情丰富,眉目传情,亦娇亦嗔,妩媚中含着滑稽。大头和尚动作较夸张,时时以手挠胸,动作中贯穿一个“傻”字。小和尚则突出天真活泼的表演。整个舞蹈以“戏”为主轴,显得风趣诙谐。打击乐为该舞的伴奏,先用[急急风]开场,演出时反复击打[常用点],舞完曲终。
跑报子
“跑报子”流传于文水县,是一种传统的祈雨舞蹈。
报子有头报,二报、三报之分。头报的主要任务是,通知沿途村镇祈雨队伍经过的时间,安排中途下塌、吃饭的有关事宜,并将有关消息传递给二报;二报将头报、三报的消息及时转达、沟通;三报随队行进,维护秩序,以保护整个祭祀队伍顺利前行。
报子队由10至20人组成。头戴柳枝编成的圈帽,上身着竹节衣或绸衣,下穿黑色或黄色的绸裤,赤脚。身上斜挂一串铜铃,手持马尾刷。有的在腰间插折扇。担任领队的角色是老报子,头戴一顶缀鲜艳羽毛的红缨凉帽,穿绸衣,背公文包、令箭和宝剑。
在老报子的带领下,报子队头顶烈日,赤脚奔波在乡间土路上。他们排列成两行,伴着身上“哗哗”作响的串铃声,踮起脚跟,快速地走碎步奔跑。途经村庄,便抽出腰间折扇,耸肩、摇扇,挤眉、弄眼,与围观的人们互相逗趣或在民间打击乐伴奏下即兴对舞。到了接神地点,先在庙内表演,继而奔向街头,变换出“蛇蜕皮”、“跑十字”、“雁过天门”、“剪子股”等队形。主要步法为“跑跳步”、“小颠步”。
拉碌碡
“拉碌碡”流传于山西静乐县。
角色有:童养媳,头梳长辫,鬓插花,穿红花大襟袄、长裙,裙上缀上两串小铃铛,蹬绣花鞋;公子,戴尖纱帽,画丑脸,穿蓝道袍、绿彩裤,系红绸腰带;老婆,头梳篆,两鬓饰柳叶形片帽,脸上点麻子,穿紫色大襟袄、红裤,扎腿带,蹬尖口布鞋;二不愣,梳朝天撅,眼、口处各涂白圈,穿红袄、绿裤,系红带,身背串铃,颈戴铜环,上穿数个干馍馍;挑夫,冠毡帽,戴鼻胡,穿黑袍、黑裤,肩挑扁担,一头是行李,另一头拴个夜壶;财主,冠瓜皮帽壳,戴眼镜,留八字山羊胡,穿黑袍、黑马褂、黑彩裤。
表演时,童养媳左肩斜套道具碌碡的长绳,右手握绳,吃力地一步一步地拉着碌碡前行,左手持方帕,不时地擦汗;公子左手握一根拴在碌碡上的绳索,右手持2米长麻鞭不时甩响;二不愣在童养媳左侧欲调戏;老婆右手抱道具娃娃,左手握扫炕笤帚上前阻拦;挑夫在童养媳右侧时而偷眼观看,羡慕其貌美;财主左手托鸟笼,右手持黑折扇,随挑夫后悠然自得地玩鸟、持扇。动作多为小扭、小摆,两进两退的变形秧歌步,每个人可根据所扮的角色即兴地表演,如,二不愣既与场上的媳妇调逗嬉戏,活跃气氛,时而又与观众调笑;公子的麻鞭频甩,既增加表演声势,又起着打场子,保护表演队伍顺利通行的作用。整个表演以诙谐幽默的情调,展现了一幅农村生活的场景,把每个角色不同的心态、神态活脱脱地勾画出来,得到了广大民众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