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學日益章第四十八
疏:前章明不出不窺,不以知政理之道。此章明為學為道則至乎無為之事。首兩句示進修息遣之漸,次三句明損有歸無之益,後四句結成其意,戒有事不足以化人。○義曰:理世之教,以勤學而成功。修身之階,以損知而契道。勤學則日益而進業,契道則日損而無為。倚伏本殊,語默互致,此明日益之為劣。局世居常,日損之為優。超凡證道,固以符合於不出不窺之冥寂。戒彌遠彌少之煩勞,示無為可以握圖,有事不足理國。此其旨也。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注:為學者日益見聞,為道者日損功行。益見聞為修學之漸,損功行為悟道之門。是故因益而積功,忘功而體道矣。
疏:為,修為也。損,忘損也。言初修學者日求聞見以為益,因益為道,則忘遺功行以為損。所以者何?夫為學者,莫不初則日學以知道,修功而補過,終則悟理而忘言,遣功而去執。故注云益見聞為修學之漸,蓋言其初也。損功行為悟道之門,蓋言其終也。
義曰:學道之人先立功行,後忘其心,所以契無為之道。理國之道,先弘德化,後忘其進,所以成太平之基也。此亦一致也。夫立身之道,不可不學。《春秋》曰:學者,殖也。不學將落。於是乎下陵上替,能無亂乎?《白虎通》云:學者,覺也,悟也。言以先王之道開道情性,使覺悟也。幼則迷昏而不悟,未可以學,長則悍格而難入,不可以教。學有三時。一就人身中為時者,十三歲之後可以習業也。故《學記》云:發然而後禁,則悍格而不勝;時過而後覺,則勤苦而難成。二就年中為時者,《內則》云:人之養子,六年教之數,一至十,十至百千萬也;與方名,東西南北也。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門戶,及即席飲食,必後於長者,教之讓也。九年,教之數日朔望,與甲乙至壬癸六甲也。十年,出就外傅,居宿於外,學書計。十有三年,學舞勺,誦詩背文,而讀曰誦也。十五年,成童,舞象學射御,先舞籥,籥似笛,執而文舞也,後舞象,武舞也。二十而冠,始學禮。三十有室,理男事,學無方。四十而仕,出謀發慮。五十,服官政是也。三就日中為時者,言隨時節氣受業易入。《王制》云:春夏習詩樂。言春夏是陽,陽體清,詩樂是聲,聲以輕清故也。秋冬習書禮。秋冬是陰,陰體重,書禮是事,事以重濁故也。以輕清之時習輕清之業,以重濁之時習重濁之事,故其氣相感,皆易入也。然三時之學雖有定規,所習善道,日不可廢,豈可拘於三時哉?故《學記》曰斯焉修焉、息焉遊焉是也。若修道之士,先務博聞,後乃日損,反乎冥寂,以期通玄矣。藏亦自有而歸於無也。
損之又損之,以至於無為。
疏:損之者,謂損為道者之功行也。
又損之者,謂除忘功行之心也。斯乃前損忘跡,後損忘心。心跡俱忘,可謂造極,則以至於無為矣。
義曰:修道之階,漸臻其妙。初則由學而開悟,因悟而遵修,修則以立功補過,積微成著。功不在大,遇物斯拯,過不在小,知非則恢。過在改而不復,為功在立而不中倦。《洞玄經》曰:功滿三千,白日昇天。修善有餘,坐降雲車。斯皆從凡慕道,誘勸立功之旨也。夫立功之義,蓋亦多途,或拯溺扶危,濟生度死,苟利於物,可以勤行。或內視養神,吐納鍊藏,服餌導引,猿經鳥伸,遺利忘名,退身讓物,皆修道之初門也。既得其門,務在勤久。勤而能久,可以積其善功矣。善功既積,不得自恃其功,矜伐於眾,為而不有,旋立旋忘,功既旋忘,心不滯後,然謂之雙遣兼忘之至爾。經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忘德不恃,其德益彰;忘功不居,其功益廣。理國契無為之化,修身成不死之基矣。
無為而無不為。
注:為學者積功行,為道者忘損之。雖損功行,尚有欲損之心。兼忘此心,則至於泊然無為。方彼鏡象,而無不應,故無不為也。
疏:夫有為則有礙,有礙則有所不為。今既無為,無為則無礙,故能無所不為也。此謂契道,則應用而周普也。故上卷云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也。
義曰:功行既忘,忘心亦遣。無為之智,了能自明。既達兼忘,脗合於道。與道冥契,則無所不了,無所不知,無所不為,細合乎稊稗秋毫,大合乎陰陽天地。非無非有,非有非無,無所局滯,始可與言道矣。道常無為而無不為者,上經第三十七章之詞也。
取天下常以無事。
注:無為無事,天下歸懷,故可取天下也。
疏:此勸人君行無為也。取猶攝化也。攝化天下,必須為無為,事無事,無事則天下不擾,無為則百姓自安。以斯臨莅,于何不可?言常者,無事御物,不可斯須離也。
義曰:取謂聚也。為國失道,眾叛親離。為國以道,人必悅服。離叛則散,悅服則聚。聚則國泰而昌,散則國虛而亡。欲聚人之法,常以無事為先。莅,猶臨也。御,猶制也。攝,追也。《易》萃卦《正義》云:萃,聚也。情同而後聚,氣合而後群。故方以類聚,物以群分。聚而無主,不散則亂,惟有大德之人能弘正道,得常通而利正。大人為主,聚道乃全。此謂理國聖人,以道德聚民,而安天下也,故曰取。若言取天下,非人力所能乎?
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注:有事則有勞煩,勞煩則弊,故不足以取天下矣。
疏:夫有事謂政令煩苛,禁網凝密。令苛則人擾,網密則刑煩,百姓不安,四方離散,欲求攝化,不亦難乎?故有此事,則不足以取天下矣。
義曰:以道以德,為有國之基。無事無為,乃聚人之本。及其有事,不足安民,但有叛離,故難懷聚矣。秦皇法嚴而人叛,以一統致亡;漢武令峻而刑煩,故三邊起怨。所以秦季年也,法如秋察。網如脂凝,嗷嗷生民,無所措其手足矣。故土崩瓦解,一旦隳亡。苛,細也。煩,急亂也。理身者常以無事,則心逸而神安。及其有事,則神痕而心擾。擾則喪道,逸則契真,不可不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