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理解不是目的,而是教育的起点。理解代替不了教育,但没有理解往往也很难教育。有些孩子和家长情绪对立,往往是家长不理解孩子,简单粗暴教育孩子造成的。理解就是为了避免这样的做法,变简单粗暴为耐心诱导,变单纯禁堵为积极疏导。
3.不要对孩子的期望过高
当今社会的独生子女比率在不断增大,越来越多的家长重视早期家庭教育。父母们敏锐地意识到新的时代向他们提出了新的挑战。社会给下一代提供的就业机会是有限的,为不使自己的孩子成为将来的无用之才,家长们对培养天才、神童的早期教育趋之若鹜。在这当中暴露了不少问题,其中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便是最为突出的一种。
小芳是一个生长在知识分子家庭的女孩,父母对她的学习都很重视。母亲是一个高级工程师,父亲是某大学数学系教师,对数学尤其重视,数学对他来说是非常容易的事,他认为女儿也应如此。在小学低年级,小芳的数学成绩还是较好的,但她在做作业与考试时总有这么一种倾向:非常害怕做错,每道题做完总是一遍又一遍地检查,使得做作业的速度非常慢。到了中年级,这一倾向产生了影响,她的数学成绩开始下降。渐渐地她成了班中成绩不好的几个学生之一,并因此开始逃学,从而使得成绩越来越差。
通过对小芳的观察与诊断发现,由于她父母对她的压力,使她非常担心数学学习上的失败,久而久之,使她对数学产生了焦虑与恐惧。这种焦虑与恐惧使其注意力不易集中,影响了学习的速度,跟不上教学进度,造成学业成绩下降。加上其父母又没有正确的教育方法,经常责骂她而不是在学习上帮助她,终于使她成为数学上的学业不良儿童。
父母对孩子高标准、严要求,本无可厚非,但是有许多父母走进了高期望值的误区:热衷让孩子提高智商、上幼儿EMBA班、学打高尔夫球等。但结果如何呢?孩子真的会因为父母为他们苦心创造的“良好环境”而心存感激吗?真的会像父母期望的那样“成龙成凤”吗?
爱太多常常容易变成一种伤害,那样的伤害可能暂时是看不到的,可是你只要今天种下了一棵罪恶的种子,十年后的今天就会受到一种变向的惩罚。
研究表明,若父母给孩子压力太大太早,会有以下现象:
1.短期内孩子或许会有所提高,但这种提高不会是永久性的,即使开始时能超过其他孩子,但当其他孩子也开始学习时,优势就会消失。即使是短期内在某一方面较有成就,但是,他们的思维、逻辑、推理落后于其他孩子,因为他们是被动的,对学习没有激情,所以效果不会很好。
2.这类孩子因受大人支配太多、指责太多,所以自我激励感很弱,创造性和想象力受到压抑,好奇心也受到阻碍,很难发现自我价值。他们因早期受压太大,承受较多挫折,因此自信心与自觉性也受到打击。这种孩子只是父母的影子,他们认为,父母要我做的事是重要的,而自己要做的事是不重要的。
3.这些孩子由于学习压力太重,失去了童年的乐趣,感受不到正常孩子的欢乐,并因此而影响了社交能力和其他各种能力及心理发育。
天下父母心,每位父母都对孩子有着自己的期望,这些期望到了孩子的身上,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压力。动力则能激发孩子的创造,帮助孩子更好地达到自己的目标。压力,则会给孩子带来很多的负面效应,甚至反而形成孩子的厌学、对父母的反感、对社会的反感。那么,如何合理地把握对孩子的期望呢?
首先,家长要减少成才功利性。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出人头地,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经常有人这样教训自己的孩子:“不好好学习,你就去做清洁工!”这样的“谆谆”教导对孩子有何影响呢?衡量一个人的成功与否有许多评价标准。家长要拓宽期望面,不要单以智力高低,学业成绩来衡量孩子。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通向成功的路不止一条,假如你发现这条路达不到目的地,就走另一条路试试!
第二,你给孩子的期望应该是在他努力的能力范围内。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不宜高出他的能力太多,也不能低于他的能力。譬如:孩子的智商110,你可以给他120到130的作业,让他接受挑战,建立他对自我的信心;倘若只给他智商90的工作,他会对学习失去兴趣。
第三,期望应与孩子的能力水平与志向爱好相符合。
很多父母都会从自己的个人观点出发,不管孩子同意不同意,把自己的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形成对孩子的期望,替孩子设计一个未来的宏图。甚至在父母心目中,对孩子期望的高低也会出现攀比心理。
但是那些不切合孩子的实际情况的期望,往往事与愿违。成功的父母,在对孩子有所期望之时,先不妨评估一下孩子的智能特点、兴趣范围、个性特征。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分析一下,孩子的优势在哪里,不足之处又有哪些;有些行业上的成功,不仅需要具备相应的智能水平,还需要有许多非智力因素的参与,孩子是否具备了,或者是否可以通过一定的培养达到;父母所期望的是不是孩子所感兴趣的或钟爱的;孩子的个性最适宜于从事哪些工作……如此等等。父母要记住,要以孩子自身作为参照,以他的特长为出发点,而不要以周围人甚至自己作为期望的参照物与出发点。
第四,在和孩子沟通时,除了学习,还可以再聊些别的。
在一些孩子们眼中,父母有本事把任何话题都往学习上扯——不小心敲碎花瓶,妈妈会“联想”,“你这么不仔细,难怪考试总犯低级错误”;网上找不到下载的资料,爸爸会不满,“电脑辅导班难道白上了”;穿上一件父母眼中的“奇装异服”,更会被斥责“分散了学习精力”……
辰冰的妈妈从事工会工作,单位给员工子女设立了奖学金,每当给别人家的孩子发了奖,妈妈回来总不忘在餐桌上和儿子讲讲别人家孩子的“先进事迹”,这让辰冰感到头疼,只好用沉默作答。“父母能不能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有人总拿着别人的长处跟你比,你是什么滋味?孩子并不只想和父母聊学习,聊成绩,但是话不投机,孩子们自然会失去和父母交流的乐趣。”所以在和孩子交流时,除了学习,还可以和孩子聊聊生活中遇到的趣事、某位明星的发行的新歌曲、近期发生的新鲜事……这些都是孩子比较感兴趣的,能和孩子其乐融融地相处,何乐而不为呢?
第五,表达态度适当,激发孩子动机。
父母对孩子期望要有一个合适的表达方式,方式不对,对孩子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合适的积极的引导可以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成为孩子发展的动力。而消极的不良的表达方式反而会抑制阻碍孩子的发展。
父母如果只是以一种灌输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期望,喋喋不休,就亲子间的交流而言,孩子仍然扮演了被动的角色,也许孩子根本就不想听你说的这些,但他又不得不听。其结果,要么使孩子人云亦云地盲从,要么使他对什么都无所谓,对父母的期望不屑一顾。还有就是使孩子产生“你越是要我这样,我越是要那样”的逆反心理。这样的期望,能对孩子产生作用吗?一句话,第一次讲可能是真理,第十次讲就是陈词滥调了。在一个适宜的时间与场合,与孩子一起探讨一下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其效果远远胜过一日十次的重复。
最后,不要随便给孩子加上不雅或有损他自尊心的标签,因为这可能会对他造成一辈子的伤害。对于一些高难度的任务,你可以视孩子的能力,分成好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完成不妨给他一点间歇性的鼓励。
家长如果对孩子有过高的期望值,其实这也就是对孩子施加的压力,因此,对孩子的期望要有一个“度”。压力太大了或太小了以及没有压力都会毁了孩子,只有恰当地把握分寸才会真正地塑造一代新人。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不妨长短期望相结合:短期内根据孩子上次或前一阶段的学习情况,提出“跳起来能摘到桃子”的期望,并不是地给予一定的鼓励,一旦孩子达到目标后,家长一定要表现出无比的兴奋与幸福之情,根据家庭情况给予一定的奖励,同时与孩子一起探讨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关于远期期望可以根据孩子的理想与志向加以适当的引导,并将远期期望分解到无数个短期的期望之中,孩子每前进一步都予以鼓励。这样孩子和家长就会有许多的成功、许多的希望、更多的努力、更好的发展。
4.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福州某小学一年级的小林是个性格内向的小姑娘,能玩得来的伙伴几乎没有。小林晚上的睡眠质量很差,常常从噩梦中惊醒。在课堂上,她常坐立不安,有时候还会莫名其妙地站起来唱歌,而对于老师的提问,她则呈恍惚状态。林妈妈起初还以为孩子成绩差是因为智力出了问题,并且特意去做了智力测试,后来在老师的提醒下,家长才带孩子来找心理医生,经诊断小林已出现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
现在大部分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对于孩子“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独生子女简直成了“小皇帝”、“小格格”。因此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世界卫生组织1994年在宪章中提出: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衰弱,而且是保持体格方面、精神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完美状态。由此可见,家长不仅要注意孩子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虽然心理问题不像其他疾病有固定模式,但家长只要细心观察还是可以了解的,一般来说,孩子的心理出现问题时,都会流露出一些警示信号。主要表现为:一是情绪表现:恐惧、焦虑,不愿上学,容易生气,敌意、想轻生等;二是行为表现异常:或者表现为离群独处,不与同年龄小朋友一起玩,沉默少语、少动,精神不集中;或者表现为过分活跃,暴力倾向,逃学、偷东西强迫行为;三是生理方面表现:头疼、恶心、呕吐、厌食或贪食,早醒,入睡困难,耳鸣、尿频甚至全身不适,但医生检查又没有发现躯体疾病。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孩子们的心情如此沉重?一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他们的不良心理感受明显高于小学生,表现在“孤独”、“泄气”、“紧张”、“心烦”、“没信心”等若干方面;二是单亲家庭的孩子,他们的“孤独感”、“心烦”等感受明显高于健全家庭的孩子;三是学习状况在班里所处的水平越低,“感到紧张”、“觉得自己是别人的负担”、“感到没信心”的比例就越高。
另外,家庭环境、家庭气氛、家庭教育等状况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有些父母由于工作上、经济上的困难所出现的焦虑、抑郁和烦躁,常常会发泄在孩子身上,使孩子受到冷遇、责难甚至打骂,从而影响儿童与父母的依恋关系和心理发育。有的父母不能和睦相处,经常吵闹不休,甚至夫妻离婚,气氛紧张,常常会引起儿童产生憎厌、惧怕、焦虑等情感,影响儿童的情绪、气质和性格。有的家庭只注意孩子的身体健康,而忽视心理健康,对幼儿不是漠不关心,放松教育,就是溺爱、娇纵、望子成龙,导致孩子自私、任性、怯弱、虚荣心强等不良心理。
还有就是一些家长因为缺少心理健康知识,往往把孩子由于心理障碍所导致的问题误认为是智力问题或行为问题,而在教育中不能有的放矢;一旦发生了问题,又缺少对孩子进行积极的心理调试的手段和方法,常常面对孩子的问题束手无策。
作为家长,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应该像关注他的身体健康一样,作为父母,这些你都做到了吗?
具体来说,儿童心理健康主要有以下几个衡量指标:
1.活泼乐观
与人交往坦诚、随和,不掩饰自己的喜怒哀乐,乐意接受别人的意见,遇到困难和挫折所引起的不良情绪能很快释放,不会淤积心里。
2.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
心理健康的人,对自己的长处、短处、个性特点、都有现实的、正确的认识。知道自己能干什么,适合干什么;对于办不到的事,不会苛求自己。
3.心态平衡
经常保持欢乐愉快的心态,遇事冷静,情绪很少大起大落,能理智地分析遇到的问题,很少表现出焦虑不安或忧郁。
4.有自信自立精神
一个拥有健康心理的人,会有明确的生活目标,自我发展的驱动力。因此,在困难和逆境前能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冷静对待和处理各种复杂的问题。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们只要注意以下几方面,就可避免孩子的心理出现问题。主要有:
1.家长对孩子不要过度呵护和溺爱
孩子如果形成了以自己为中心,认为人人都应该尊重他的习惯,那么结果成为自高自大的人。溺爱助长了孩子不良习惯的养成。
家长要引导孩子处理好各方面的人际关系,鼓励孩子与同龄人一起生活、学习、玩耍,从中学会与人相处的方法。要舍得让孩子吃亏、吃苦,有意识让孩子吃亏,能够培养孩子宽容大度的性格;舍得让孩子吃苦,接受“挫折教育”。
家长的关爱就是孩子需要的维生素,但家长应当牢记,孩子需要正常剂量的维生素,缺它不可,过多无益。
2.帮助孩子控制情绪
一个人情绪好坏直接影响其心理健康。孩子年幼,身心还在成长发展,自控能力较之成人差,所以情绪波动较大。例如,有的孩子考试本想获取优异成绩,但却未能如愿,成绩不理想,心中产生挫败感,难受、消沉,以至悲观失望,本来活泼开朗,却变得愁眉苦脸,闷闷不乐。这时,家长要帮助孩子学会自己控制情绪,做情绪的主人,把消极情绪转变为积极的态度。还可教给孩子一些控制情绪的方法,诸如让孩子转移目标,看到自己其他方面的长处;可用幽默的方式,开个善意的玩笑调节气氛。当难以控制激动的情绪时,可闭目做深呼吸;或摇动自己的舌头,顺时针逆时针各摇10次,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或专心数数1~100连续几次,以安静情绪等;还可以做一些户外的体育运动。
3.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
良好的家庭沟通是了解孩子的有效途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只是协助者和顾问,你可以为孩子提出合理的建议,但切莫以命令者的身份自居。合格的父母应善于倾听。在孩子找你倾诉时,你首先应耐心地听完孩子的话,然后帮他理清头绪,协助找出解决的办法。
家长和孩子谈话时要采用试探、发问、反问的方法,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孩子自身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家长还可利用反面教材让孩子分清是非,对生活中的反面事物,家长要给予引导,使其提高分析和判断能力,有利于其心理预防。
4.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