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会儿,秘书就把茶端了过来,还送上了一盘小点心:“您慢用,总经理马上就出来了。”
老板接过茶,愣了一会儿:“我是老王,只是一名普通员工,你没记错吧?”老王不敢相信,总经理竟然会让他喝龙井、吃点心。
“当然没弄错,您是公司的元老,总经理说,你们最近非常忙,每天都要加班到10点,心里非常不是滋味,希望您能够好好歇歇!”
秘书的话音未落,总经理就走了出来,和老王握了握手:“听说您找我,有什么事吗?”
老王一时语塞:“没……没什么事,就是来看看您!”不知道怎么回事,老王的怨气当时就消失了,向总经理说了自己的心里话。
职场中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更多的时候,是因为我们的心态不好或者是与他人沟通得太少,才会产生了一些小矛盾。如果我们仅仅是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耿耿于怀,把自己的心情弄得非常不好,这就得不偿失了。很多事根本就是无足轻重的小事,但是很多人却偏偏喜欢钻牛角尖,吹毛求疵,把小事放大,渐渐成了大问题。就是因为这样,我们的抱怨心理才会无限制地扩大,最后变得积重难返。
人生中的大多数事情都是不太完美的,如果只是因为心理上的落差而焦躁不安,这是非常不理智的表现。我们要做的是学会欣赏别人、欣赏生活,要学会发现美,这样,我们的心情才会变得愉悦,自己当初的抱怨也会变得可有可无了。
如果我们能多一些包容,就会发现其实我们身边的同事、上司,远没有想象中那么难相处,只要我们心中多一些关爱和宽容,看到的就会是更多美好的一面。而吹毛求疵只是拿着放大镜去看人,与其如此,不如把放大镜打碎,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中获得更多的满足感和安全感。
技巧4:给上司留点面子,给自己留条后路
下级在提意见时一定要注意给上司留点面子,特别是在公众场合更应该如此。
“树活皮,人活脸”每个人都是很在意自己的“面子”的。当你使上司的面子受损时,他会觉得你对他怀有敌意,他会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了威胁和损害。所以,下级在提意见的时一定要注意给上司留点面子。
中国人讲究面子,这种偏好源自五千年的文化,绵绵不绝,又扎根于伦理型的社会人际关系的网络之中,根深蒂固,几乎无人能够幸免。因此,就中国的传统而言,在公共场合都是比较注意面子的,不但给别人面子,自己也要争面子。
上司也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他们也有相同或者类似的感受,即使这种“面子”哲学是错误的,但是在中国这种文化氛围下,我们都会不可避免地套用中国人独特的思维习惯和模式,得出相似的结论。
在上司眼里,如果自己的下属敢在公开场合让自己下不了台,那么这个下属肯定是对自己带有恶意或者偏见的,甚至还有可能是有组织、有预谋的公开发难。可想而知结果会如何呢?不给上司面子,那么上司一定会给予以牙还牙的还击,通过行使权威来找回失去的颜面,或者怀恨在心,以秋后算账的方式慢慢报复。这种结果自然是下属所不愿意看到的,也违背了他的初衷。
作为上司是十分注意自己在公开场合,特别是有众多下属在场时候的权威的,这是为什么呢?一个原因是文化的潜意识在作祟,另一个原因则是上司从行使权力的角度出发,维护自己权威的需要。
即使下级是出于善意的愿望,即使他的确是“对事不对人”,但其结果必然是一样的。使上司的威信受到损害,自尊受到伤害。
而上司的威信一旦受到损害,便会使权力的行使效力受到损失。它影响到上司在今后决策、执行、监督等各个方面的决定权和影响力。因为人们不禁要问,他说的是否都对呢?是否会产生应有的效果?……这样,下级在执行上司的命令时便会有几分怀疑,这必然会降低上司权力的有效性。因为服从越多,行使权力的效果才会越好。
一个人的自尊受到伤害,是最伤人感情的,因为它触动了人最为敏感的神经。上司在公开场合丢面子,则说明上司在逐渐失去对下级的有效控制。于是人们便会对上司的个人能力以及人格产生怀疑。因此,不管是谁,面对这种情景都会怒火中烧,而不是非常理智地对意见的内容进行理性地分析。那么,此后的一系列举动肯定都是很情绪化的。即使他很有面子、很得体地将这件事掩饰过去,情感上的愤怒依然是存在的,这个阴影将会把你美好的印象浸没,使你在后来饱尝麻烦,悔恨不已。所以,下级在公共场合给上司提意见时,一定要注意给上司留有面子。
有一位在中日合资公司工作的女孩说:“我那些日本上司最假了。白天上班的时候,道貌岸然的。可是下班后他们就去酒吧,三杯下肚,就好像变了个人,完全没有了上司的样子,跟我们这些人又唱又叫,一点不正经。于是很鄙视他们。但是到第二天上班,在电梯里碰到了,跟他们轻松地打招呼,他们又恢复了死相。”
有人把上司们的这些行为称之为“假正经”,那么这些上司真的应该背负这样的“罪名”吗?其实,仔细想一想,上司们平时工作紧张、压力大,疯狂一下、很好地放松一下是很正常的事,不是什么错,完全没有必要大惊小怪的,重要的是你如何去看待,尤其是碰到上司真正犯错的时候,对一个下属来说,该如何处理呢?
一味地包庇上司的错误,或者对其抱着熟视无睹的态度,都是极不可取的。倘若上司犯了错误,纠正是必需的,但是纠错也得讲点技巧,要注意给上司台阶下。只有这样,他才能欣然接受你的意见。
一个公司召开年终总结大会,上司讲话时出了个错,他说:“今年本公司的合作单位进一步扩充,到现在已发展到49个。”话音未落,一个员工站起来,冲着台上正讲得眉飞色舞的上司高声纠正道:“讲错了!讲错了!那是年初的数字,现在已达到56个了。”结果全场哗然,上司羞得面红耳赤,情绪顿时低落下来,他的面子被这一句突如其来的话丢得干干净净,接下来的总结就像做报告。而这个下属的命运也可想而知了。
但是,如果是属于原则性的错误,下属就一定要坚决抵制。当然,拒绝上司的指令需要勇气,甚至要承受一定压力。有些下属,明明知道上司的指令是不正确的,是有原则性错误的,但认为反正是上司要我做的,天塌下来由上司顶着,就不假思索地去执行了。其实,这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做法。殊不知,一旦追究起来,具体执行者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甚至要追究直接责任。因而,这就要求你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能盲从。
李远远是一家软件公司市场开发部的主管,深得总经理的信任。他之所以能够得到总经理的赏识和信任,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很会提建议。他提建议的方法是:每次与总经理交谈时,他有意识地犯一些错误,给经理充分的机会去纠正错误,表现其英明,然后把自己最有价值的想法混合地讲给经理听,由经理形成完整的战略计划公开“发表”。公司的许多重要决策就是这样产生的。
李远远这是很好地抓住了上司爱面子的心理,让上司在自我感觉良好的心境下接受自己的意见,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说服上司的时候一定要特别注意维护其尊严,千万不要用强硬的态度指责其过错,使其当众出丑、难堪。与此同时,还应该把握好分寸,适可而止,千万别逼着上司当场承认错误或者表明态度,也不要和上司进行辩论,偿若你把上司驳得张口结舌才肯罢兵,还自以为得意,那么“好日子”一定会在后头等着你!因为这种说服非但不能改变其立场、观点,而且会因其自尊心受到挑战,产生思维敌意而变得对立、固执起来,使说服归于流产。由此可见,说服时机的把握应因情而论,因人而异,看准时机,合适的语言才能取得期望的最佳效果。因此把握说服的分寸感十分重要,一般情况下,只要陈述了自己的看法,对方就会定夺,并以自认为恰当的方式予以接受。
你可以通过下面一些方法,更好地为上司服务,从容应对他的错误。
1.提醒法
每个人都会有犯错误的时候,上司亦是如此。有时候,上司也会发出不恰当的指令,这可能是因为上司不熟悉、不了解某一方面的情况,也有可能是上司一时遗忘了。面对这种情形,你需要明白地提醒他,他认识到了,一般都会收回或修正指令。当然,提醒不是埋怨,也不是直通通、硬邦邦的批评。提醒要讲究策略,语气上尽可能委婉些。
2.暗示法
当上司发出不恰当的指令,而你又觉得不能执行或者无法执行时,应该怎么办呢?其实,你可以先给上司以某种暗示,让其悟到自己的指令不甚恰当。有些指令不恰当,不是因为上司素质差、水平低,而是没考虑周全,或是只看到了事物的表象,没看到事物的本质。你稍加暗示,他可能就会马上意识到。
3.推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