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指数:★★★★☆
出镜人物1:郑永骏,厨师、旅游卫视《谁借我厨房》外景主持人
带把菜刀上路,借个厨房旅行
想看什么,就第一时间去看;想学什么,就第一时间去学;想做什么,就第一时间去做。把所有的这些想法都变成现实,对我来说人生就没有遗憾了。14岁拿起厨刀,用行走提高厨艺,借过158个厨房,拜访过96位师傅,我觉得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就是做菜。22岁开始环球旅行,徒步、搭车、骑马、骑摩托,用厨艺换食宿,去过23个国家,126个城市,现在在中国继续学艺,继续旅行。不管任何时候,只要想做什么就竭尽全力去做。不要让现实的麻烦扰乱了你的美梦,比如说,去巴西开个烧烤摊儿……
——郑永骏
初次见到郑永骏的人都以为他是一位摇滚歌手,一头非洲风的披肩发,有时扎着小辫子,包着时尚头巾。其实他是一位厨师,在北京开着一家自己的餐厅。但他更爱的是旅行和冒险,一般的旅行者出去都要带上帐篷、水、食物之类的必备东西,但郑永骏的行李永远是那么简单,一把菜刀、几本菜谱,他的旅行方式是以厨艺换免费搭车和食宿。
每到一个地方, 郑永骏都会去逛当地的菜市场,看有什么特殊的原料,向本地人打听有什么当地特色菜,谁做这些菜做得好,继而找上门去,请求跟进厨房学习,作为交换,他也会奉上几道自己的拿手菜。他把这种做法称作“借厨房”。
通过“借厨房”,郑永骏走过了北美洲、澳洲、东南亚,他的下一站是欧洲。
拿起菜刀,是恋爱的感觉
郑永骏是出生在加拿大的混血儿,父亲是祖籍广东潮州的越南人,母亲是有华人血统的老挝人。小时候家庭生活比较困难,因为父母工作繁忙,郑永骏作为家里的长子打小就跟母亲学习做饭、买菜。
母亲是一个非常会做菜的人,做菜的时候又非常注重细节,比如淘米水的水温她都会很在意。“人家买菜十分钟,我妈要花一个多小时。她对买菜很讲究,总会告诉我这个怎么选,那个怎么挑。”14岁,妈妈把郑永骏送到美国一个亲戚开的中餐厅打工,从做服务生开始,到洗菜、切菜的厨工,厨艺基本功就在那里练成的。
回到加拿大,他对厨艺的兴趣已经日渐浓厚。对于做菜的热情,用他自己的话来讲,只有谈恋爱才能找到相同的感觉。大学时如愿进入加拿大L.C.大学读法式料理专业,他白天上课,晚上到各个餐厅去打工,和形形色色的厨师交朋友。
有一天,他偶遇加拿大名厨Susur Lee,酒逢知己千杯少,这位名厨讲起他青年时候学艺的故事,他告诉郑永骏,要成为大厨,就不能光从书本上学习,要多出去走走,到不同的地方了解不同的风土人情和菜系风格,然后把这些变为自己的经验,用不一样的方式创新出风格。
那一刻,郑永骏少年时看过《丁丁历险记》后渴望周游世界的梦复活了。他决定出去旅行,找寻自己的厨师故事。作为环球远行的第一站,没有精挑细选,也没有考量餐饮文化,一觉醒来,他便飞赴澳大利亚,身边陪伴的只有一只几十斤的大包,里面的主角不是日常用品,而是重达6公斤的一套菜刀,几公斤的菜谱和一块滑板。他觉得有了这三件宝,走遍天下都不怕。
宝贝虽好,但也常给他带来麻烦。在旅行中,一位长发飘飘、身背刀具的男人总会让火车站的工作人员将他视为“危险”,而他的菜刀则成为火车站被扣品中的常客。每次坐火车,郑永骏都要煞费苦心地去解释,说服工作人员放行。虽然辛苦,但从悉尼到东北部的Cairns城,郑永骏品尝到了澳洲的特色饮食——袋鼠肉和鳄鱼肉,这让他无比兴奋。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地食物的性味和营养成分,他经常逛当地的市场,与小贩聊植物的种植特点与营养成分。一次,他还特地来到一家橘园打工,帮助农民种橘子,熟知了栽培特点和食物属性后,他得出了当地食物最佳的烹饪方案。
谁借我厨房
有一天,郑永骏在途中遇到同样旅行的雕木头的手工艺人,他们到处拜师访友,自由自在,想去哪里就直接去,找当地的木雕师傅,看师傅愿不愿意让他们留下来,不用给他们钱,就让他们在那里吃住,一起做东西。一段时间之后,他们会离开,再去找另外一个地方。
郑永骏被这种传统的修炼手艺的方式触动,觉得自己可以用类似的方式锻炼厨艺。事实上,踏上旅程后,他发现“厨师”是颇受欢迎的旅伴,也是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工作的人。在路上,只要他说自己是厨师,便很容易搭到顺风车。人们也愿意留宿他,因为郑永骏会帮他们做一顿丰盛的晚餐,他们只要在旁边打打帮手买菜洗碗就行。
以厨艺换免费搭车和食宿,郑永骏很享受这种旅行方式。他跟众多背包客相同的是:以能省则省的原则,不仅要游历更多的地方,还要拥有深度的旅行体验;与其他人不同的是:他的行囊里装着秘制的调料和刀具,每走到一个地方,他就像那些木雕手艺人一样,想方设法走进当地人家的厨房,学到主人的独门好菜。作为交换,他也会奉上几道自己的拿手菜。他把这种做法称作“借厨房”。
通过“借厨房”,郑永骏走过澳洲,又来到自己的故乡东南亚,一路走过泰国、柬埔寨、缅甸、老挝、越南、中国等地。他遇见过很有经验的老厨师,对他倾囊相授;也遇见过热情的旅游同好,和他一起寻访美食。
为了学习如何灌制腊肠,他曾千里跋涉,来到广西的一个小山村。制作腊肠的老师傅告诉他,腊肠虽然普通,但想要做得好吃,不仅材料要精挑细选,对刀工、填装、风干时间,都有严格的要求。必须用细致的刀工把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均匀切碎,灌进最新鲜的肠衣,当然,最关键的还是调味。
类似这样看着简单的食物,制作过程都是很严格的,“错一点点都会影响口感”,这个远道而来的小伙子深有感触。
当然,也有不愿意分享独家秘方、要求郑永骏离开自己厨房的厨师,遇到这种情况,郑永骏往往会仔细品尝这些厨师的菜品,根据自己的经验推测出一些制作手法。
几年下来,他收获多多。他在老挝学会了竹筒菜,在越南海边亲自下海捞过扇贝和龙虾,在西藏品尝过酥油茶和牦牛肉干,还亲眼看过天葬。
每一个地方,他都会收获不同的阅历、厨艺,交到不同的朋友。
后来他最大的爱好跳巴西战舞就是在路上学到的。有一次,他约了一位重要的朋友交流厨艺,但朋友失约了,郑永骏心中失落烦闷,便来到附近的健身房,见到了起源于南美巴西一带的Capoeira舞蹈,其舞中带打、打中有智的独特形式深深吸引了他。
自幼学过太极拳、空手道的他立刻对这一运动燃起了极大的热情,他将巴西战舞如研习厨艺般勤学苦练,探究舞蹈的起源文化,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已经从学生晋升为舞蹈老师。如今,巴西战舞已经融入郑永骏的血液,无法割舍。不管多忙,他都坚持每周4次,每次2-3个小时的练习。他谈起战舞,眼睛里闪现着火花:“每当听到奏响的音乐,我的细胞都会雀跃不已,是它让我快速从低谷中获得力量。”
在中国圆梦
很早之前郑永骏就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成为一个高档厨师,然后在中国开一家餐厅,让父母不再劳累。
在郑永骏的印象中,中国的阿姨对于打开自己的厨房还是很热情的。来到广西的时候,每天早晨,郑永骏都要去菜市场转转,看看各个摊位上热闹非凡的景象。切肉的师傅刀法又狠又准,砸白果壳的大叔力道精准,杀鱼的大妈身手麻利,这一切都让人惊叹不已。而且,他们几乎都能言善道且热情善良,在得知郑永骏的来意之后,便不断为他推荐各种各样的当地食材和菜式。并且郑永骏不费吹灰之力地找到了此行的第一个老师——刘阿姨。她是地地道道的桂林人,这一天正准备买白果给刚生了宝宝的女儿做一道猪肚白果汤。在征得家人同意之后,她就答应了郑永骏第二天上门学艺的请求。
这正是郑永骏所期待的旅行:在最当令的季节,到最盛放的产地,从街边市集到田间地头,不仅去挖掘当地食材的原味记忆,更要寻找平凡食物背后的有趣细节和故事。他的这种旅行理念让旅游卫视《行者》栏目的制片人很赞赏,在一次偶遇之后,他获得了主持《谁借我厨房》的机会。自节目播出以来,郑永骏有了不少的关注者,网友留言说:“看你的《谁借我厨房》,我感到整个大自然都是你的!”像这样被郑永骏精彩、猎奇的旅行生活和对美食的饱满热情所感染的粉丝比比皆是。
在北京,郑永骏圆了自己开餐厅的梦。每当旅行回来,郑永骏就把沿途学会的美食放入菜单。于是各个国家的饮食文化就集中在了这百十平方米的餐厅中,中国的、外国的、各个肤色的人都被吸引了过来,再加上餐厅共有四个房间,郑永骏便把这个自己厨师生涯中第一间餐厅命名为“肆角餐吧”。正如当初Susur Lee大厨对他的建议一样,经过了大量借厨学艺之旅,加之吸收、融合、创新,郑永骏用自己独特的思维创造出了蕴含多元文化的美食佳酿。
除了做节目,开餐厅,郑永骏他一直在和几个朋友计划拍一部美食纪录片,找几只队伍沿三条丝绸之路的路线,从中国走到意大利,拍下一路的饮食变化,试着追溯意大利面、比萨等食物的起源,找寻中意两国美食之间的联系。
看着仍然在路上奔波探索不知疲倦的郑永骏,有人问:“你什么时候愿意真正安定下来呢?”
“等我有了女朋友,也许就不一样啦,留在哪里做什么,我会让她选择。”他笑着说。
出镜人物2:嘎马和阿静,大学生
旅访归来,手工花开
两个女孩的偶遇
嘎马,爱读书,爱徒步旅行,从浙大英语系辗转到纽约视觉艺术学院的超级折腾的一枚女纸,捡过垃圾,呆过画室,玩过傻瓜机,迷过动画片,做过画集,办过豆瓣同城,未曾中断地间歇性发呆。
当然,从小到大,嘎马还有一个一直戒不掉的瘾,那就是做手工。一张白纸在灵巧的剪刀下,三下两下就变成美轮美奂的剪纸,在小学教室里,看着老师表演这一幕,感觉是多么的神奇!后来自己也迷上了“造物”的快乐,痴心一直未改,在大学的时候,还和好朋友专门开了一个手作店。
阿静同样喜爱手工,在华中科技大学学管理和经济的她兴趣爱好广得过分,有像女生一样学舞蹈、古筝、钢琴,也会像男生一样打篮球、踢足球、熬夜看球赛;会背上包跑到火车站买张看得顺眼的票就去旅行,会在考试前一天还去看五月天的演唱会,处在华中科技大学这个学术氛围浓厚的地方实在是朵奇葩。她最喜一个人背包流浪,寻找一切温暖美好的东西和不期而至的相遇。
在2012年的一个春天,两个女孩在旅途中不约而同地停在了北京旧鼓楼大街,住了同一家青年旅舍。几句闲聊已是相见恨晚。她们聊到了旅途中的趣事,见到的形形色色的人,还有对手工的共同热爱。
嘎马说,还记不记得小学时的劳技课,一个透明塑料袋装着一堆简单的材料,打开它,你便能天马行空地发挥想象,做出属于自己的手工品,还记得当时做过草编杯垫,竹马人偶,小木盒,甚至包饺子削苹果也是那时学会的。小小年纪老师就引领我们体会了“造物”的快乐,你还记得当时那饱满的成就感和对自己亲手做的东西的珍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