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人说,生活太乏味了。生命中总有像打着呵欠的时刻,满满的慵懒和灰心:我在做什么?需要我做什么?我能做什么?当我们对某种生活常态感到乏味,有沉重的无力感,感觉工作空洞没有意义,通往希望的大门和窗户都被封死的时候——支持着我们呼吸新鲜空气,从厌倦绝望的边缘转身回来,叫醒思想,重燃激情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2012年4月6日,远在大洋彼岸的王庆根选择了永远离去。作为江苏省首位化学奥赛的金牌得主、海安中学一直树立的标杆式人物,他的自杀引发了无数人的扼腕、失意和感伤。
当所有人在关注你飞得高不高时,有谁关注到你飞得累不累,飞出的轨迹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如果评价生活精彩程度的只有走向财富、名望和权力成功的一种主流方式,这样社会里,年轻人能不乏味郁闷吗?
曾经很多次,去中学的校园里做调研,问那些对世界和生活的认识刚起步的年轻人,他想要什么?很多回答都是,想要优异的成绩,获得老师家长的称赞;想要漂亮的女朋友,带出去很显摆;想要毕业后找到令人羡慕的工作,尽快过上有房有车有名的生活……
这是一批中了成功学毒的孩子,模式化的流水生产线,试图把所有年轻人都打磨成一样的面孔。如果剥离掉一切外界赋予的定位和枷锁,隔离开所有父母长辈试图左右、干涉的声音,忘掉全部大众传媒、明星名流曾经输出给的价值判断,去倾听内心的声音,那想要的东西写在纸上,其实很轻薄很轻薄,别人会说这种东西没钱途、没前途、没发展、没出息,但自己热爱的东西,与旁人何干?
在微博上,有人转播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叫伊恩·厄舍的英国男子,原本是一位水上摩托艇教练,婚姻不顺利令他十分绝望,离婚后他在ebay网上拍卖自己所有家当的页面上写下:“我已经过够了自己的人生。”
此后,他决定要重新开始,带着一笔钱、一张护照和一张写有100个人生目标的清单,他开始了实现心愿的旅程。4年过后,他几乎完成了清单上的所有目标,到过几十个国家,学会了驾驶飞机,曾与公牛赛跑,在大白鲨身边潜水,攀登喜马拉雅山,还在好莱坞电影里扮演了一个角色。
后来,当他快要花完自己的积蓄时,厄舍在巴拿马沿海买下了一座面积2.2公顷的小岛,岛上有热带雨林和黄金海滩,他正建造自己的住宅,希望与新女友开启新的生活。厄舍将两年里的丰富经历记录在博客上,成为著名博主,还出版了一本书讲述他自己的故事。据悉,迪士尼公司正与他联系,希望买下他的故事版权。
这是对我很有启发的一个故事。我们大部分人只活出了伊恩·厄舍的前半生。也许生活本来就是这样,对于生活,每个人最初都有很多修饰语的,比如温暖而诗意地生活着,孜孜以求,比如有很多梦想,并相信终能成真。但在行走的路上,疲惫不堪或者所谓的成长,世俗成功的定义,将那些修饰语逐渐磨损掉了。???
为什么非得像伊恩·厄舍一样,但山穷水尽之处,才能开启另一种不同的人生呢?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那么一张心愿清单,想要这样的生活,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困难。只是,我们被生活的表象迷惑住了,以为只有某一种流行的生活轨迹,才是最体面、最安全、最亮丽的。单调的人生就是这样创造出来的,被表象所封闭,生活在表面,平行、粗糙、没有折射线,一旦从高处滑落,就很难有回弹力;开放的人生在时时寻找不同,也鼓励尝试不同,这种不同是符合自己心性的道路,每一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不同的出口。这样的生活才像真的钻石,具有多面性和多样性,立体、丰富,对着阳光,无论转向哪一面,都能折射出精彩!
我整理采访的一些青年人物时,发现了这样一群人,他们大多是八零九零后中的一些青年,在生活中活出了不一样的色彩。在当初的采访中,他们不仅给了我生活的很多的反思,在相关媒体刊发后,也引起不少读者关注和反响。
怎样才能过自己内心想要的生活?他们有不同的回答:
花了一年时间,环球旅行采访全球名人的余莹说:“去做,你永远不知道生活会为你带来什么惊喜。在我过去浅薄的人生经历中,有很多次这样的体验:你并不知道前方的路是怎样,但是因为心中怀有一份热情,一份执念,便毫不犹豫的出发。而生活,给我的礼物,是幸运。我因此许多次让自己梦想成真,也开始相信梦想的存在。梦想,从来不在远方,梦想,在去做的路上。这,便是后来我开始筹备梦想采访的动机。人,总是怀有一些美好的愿望,但人和人面对这些愿望的反应,却各不一样。有的人,只是将它作为一个幻影,但还有的人,心怀梦想,便立即付诸行动,从不等待。”
张安定在做青年志的调查中发现,我们成长的年代,是不确定的年代。我们面对的世界,是一个日渐富足,但愈发让人混乱和不安的世界。不确定的年代,意味着难以把握的风险,更难以建立的信任。对于个体来说,最难的事情,是在不确定中,明了自己的身份、热情、方向和梦想,探寻生活的意义。消费主义正在过度定义年轻人的梦想和生活方式。面对不确定,很多人尚未开始尝试新的可能,就已经退缩。或者,早早开始奋斗,却始终只信仰物质标准下成王败寇的单一向度。青年志相信年轻的创造力,相信世界的可能性,相信不只有一种价值观,相信一切有趣的东西。
其实我想做的和他一样,把生活中那些有趣的人和事挖出来,让人们看到,尤其是让混沌中的少年看到,生活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有人已经开始在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