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书展前夕,我参加了《琉球王国汉文文献集成》新书发布会。全书图像彩印,煌煌三十六册,布面精装,将现存琉球版汉籍七部与琉球人着作五十二部分为上下编,附编收十二部“琉球官话”着作。为“从周边看中国”的学术前沿,复旦大学出版社继《越南汉文燕行文献集成》和《韩国汉文燕行文献选编》之后,再次呈献了一部体例谨严、整理精当的大型文献史料集。会议册里有书影选萃,朱墨灿然,把玩之下,让人不忍释手。关于琉球王国,会议册有一段简介:
历史上的琉球王国,主要是指从1429年尚巴志建立统一政权起,到1879年被日本吞并为止,在日本九州和中国台湾之间的琉球群岛上存续了450年的一个统一王国。琉球王国统一之前,琉球群岛上有山南、中山、山北(所谓“三山”)三个小规模的地方政权,它们早在明代初年即已相继朝贡中国。1429年统一三山的尚巴志原本是中山王,他建立琉球王国后,承续前规,定期遣使赴北京朝贡,并接受中国朝廷的册封,因此在明清两代,琉球和朝鲜、越南一样,是中国的属国。虽然日本萨摩藩主岛津氏曾于1609年一度侵略琉球,割其岛土,逼其进贡,江户幕府亦在此后一再命令琉球向其派遣使节,但直到十九世纪中后期,琉球在公开外交场合一直以中国属国自居,中琉之间也一直保持着东亚传统册封朝贡体系中所有的基本关系。1879年,日本明治政府以十分罕见的方式“废琉置县”,将琉球国王掳掠至东京,清王朝则因祸起西北,自顾不暇,琉球王国随之灭亡。
据《明史·琉球传》,早在洪武五年(1372),明太祖就遣使“以即位建元诏告”中山国,其王即派其弟随使入贡。也就是说,中国与琉球的关系已达五百年之久。
关于琉球王国文献的出版整理,近年以来颇受重视。这部《集成》无疑为研究琉球王国奠定了文献初基,但仍有进一步发掘的空间。不仅要继续搜录琉球王国的汉文文献(据说,继《集成》后又发现40种左右琉球汉文着述,出版方拟出续编),而且应着手汇辑琉球王国存续期间日本与朝鲜关于琉球的全部文献(其绝大多数也是以汉文文献体式呈现的)。企盼复旦大学出版社再接再厉,为琉球研究,向学术界提供最全面的域外文献集成。至于琉球王国的中国文献,本世纪初,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就先后影印了《国家图书馆藏琉球资料汇编》、《续编》与《三编》,以辑入明清时期国人的琉球行记为主;而由人民出版社推出的《中琉历史关系档案》,则收录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的中琉关系文档,正逐朝往下编,今年已出到了嘉庆朝。但明清两代琉球册封使颇有诗文集留存至今者,其中相关散篇也仍有辑集汇印的价值。
在当时东亚秩序中,明朝与琉球始终维持着宗主国与藩属国的稳定关系。据1999年日本帝国书院版《地図で访ねる历史の舞台》(《在地图中寻访历史的舞台》)(日本卷),“南西诸岛:以中转贸易而繁荣的琉球王国”下,有一统计,有明一代,东亚诸国入贡明朝,日本19次,李氏朝鲜30次,安南89次,琉球高居榜首,竟达171次。与日朝相比,足见琉球与中国关系之亲密,其国君即位,也例请明帝遣使册封,难怪《明史·琉球传》结语赞道:“其虔事天朝,为外藩最云”。正是这种频繁的册封与通使,连帮工刘求的东家都知晓皇帝“遣朝使封琉球”。
然而,明代厉行海禁,“寸板片帆不许下海”(郑和下西洋乃特定事件,今人好作别解,此不具论);隆庆以后,海禁虽除,但“终明之世,通倭之禁甚严”。于是,当时朝野对琉球在内的海外世界,始终有雾里看花的隔膜与懵懂。这从明朝册封使陈侃《使琉球录·群书质疑》对《大明一统志》与《大明会典》等官方典籍的纠谬,不难得到印证。明王朝这种自我封闭的国策,与其自我陶醉于来贡往封的宗主国地位,实是同一枚钱币的正反面,适足暴露其中国中心论的颟顸与昏昧。由于仅仅餍足于“所覆声教,咸暨琉球,越在海表,世奉正朔”的天朝心态,从《明史·琉球传》中,完全看不出明朝对琉球在东亚格局中的要冲地位有任何清醒的认识,更遑论采取主动的决策了。那位帮工把“封琉球”曲解为“封刘求”,不过是举国昏昏背景下的草民戏谑而已。
倘从海权论的眼光以今视昔,在明清为宗主国的东亚朝贡体系中,在整个东亚秩序的政治版图上,琉球王国也许是最不容忽视的重要岛国。对明清帝国而言,它既是驶向海洋的最佳前哨,也是进而掌控整个东海岛链的理想抓手。然而,反观琉球王国与中日两国的关系,从明代交往最密切的藩属国,到不得不屈服于德川幕府下萨摩藩的武力威逼,再到周旋折冲于清王朝与日本幕府之间,终至被日本废国设县而直属于明治政府。围绕着琉球问题,就海洋意识而言,中日两国识见的远近,决策的成败,高下立见,胜负自明。在长达五百年的东亚政治秩序中,琉球地位的斗转星移与兴衰存废,其中况味是最值得中国人咀嚼与反省的。历史当然不能假设,但倘若不是在琉球的角逐上失了先手,钓鱼岛也就不会有今日的风急浪高。
相比之下,对琉球战略地位,日本似乎早有充分的认识。且不说1609年萨摩藩主岛津氏对琉球王国的动武出于幕府的授权,就在1700年成书的《日本水土考》里,着者西川如见绘制《亚细亚大洲图》时,已经准确标示出从日本四岛中经琉球台湾直到吕宋岛的第一岛链,其视野足以刮目。西川是从事外贸的日商后裔,这种岛链的勾画,是否折射出江户时代日本朝野的海洋意识,一时遽难断论。但这种岛链眼光,与明治政府敢冒大不韪“废琉置县”,有何种内在逻辑,却值得深思。
中国学界对琉球王国的关注,二战以前已失先机,延宕至世纪之交前后才逐渐升温。由一档主办的“中琉历史关系研讨会”,去年已经办到第十届。随着琉球王国历史文献的不断搜辑出版,研究也必将向纵深推进。新书发布会上,与会者提出,这种研究应该严格把握学术问题与现实政治的此疆彼界。
历史研究,当然应该让人回味与反思。但这种回味,并非重温那种宗主国的自大旧梦,而是“对曾经存在过的与中国有密切关联的琉球王国的历史人文的尊重”,“从一个特殊的侧面重现中华文化在东亚广泛流布的历史轨迹”。而这种反思,也决不应该急功近利地服务于当下的岛争,而是追诘历史上的中国何以海洋战略完全缺位,以致最终在东亚国际秩序中坐失主导地位的。这样的研究成果,才经得起历史的磨砺与淘洗,为中国的未来奉献理性的思考与路径的借鉴。
(本文原载2013年9月29日《东方早报·上海书评》)
人间何处有天国——金田起义161年祭
2011年岁杪,总觉得还有某个历史大事件没有大张旗鼓地纪念。直待看到托马斯·H.赖利的《上帝与皇帝之争:太平天国的宗教与政治》(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9月)与史景迁的《太平天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这才恍然大悟,2011年恰是金田起义160周年,也是逢十的大年头。
毛泽东曾历数秦朝的陈胜、吴广,“直至清朝的太平天国,总计大小数百次的起义”,把这种农民的反抗运动,赞扬为“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底座上,象征太平天国的“金田起义”与象征辛亥革命的“武昌起义”分别是八大浮雕之一。去年,对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人继庆祝建党90周年以后,以“最忠实的继承者”的身份隆重纪念其100周年。然而,与前两事件的高调纪念相比,对太平天国的纪念简直可以说是太低调。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胡绳有中国近代三次革命高潮说,太平天国与辛亥革命各居其一。按史景迁的说法,“共产党当局把太平天国看成社会主义者的原型”(《太平天国》5页),如今同为逢十之年,纪念第三次革命高潮轰轰烈烈,对第一次革命高潮却少语寡言,未免让人有厚此薄彼之感。
无论学术着作,还是通俗读物,从罗尔纲到陶短房,从简又文到唐德刚,读书界不难找到关于太平天国的图书。去年出版的两种,未见得是最佳作品。当然,如果你觉得“学术着作太深奥,教科书又太枯燥”,不妨去读史景迁妙笔生花的《太平天国》。赖利表扬史景迁“以戏剧性的方式聚焦了洪秀全这个人,写下了一部生动感人的记叙”,但潜台词只是肯定其可读性,对它的深度似乎并不以为然。赖利自称他的研究“试图建构一个更广阔的宗教和意识形态背景”(《上帝与皇帝之争:太平天国的宗教与政治》15页),认为洪秀全发动的“是一场深刻的转变意识形态的革命”(19页)。这一说法,与毛泽东把洪秀全、孙中山列为“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在落脚点上有那么一点契合。赖利一厢情愿地把太平天国运动诠释成基督教本土化过程的顶点,进而对“太平基督教”(即“拜上帝会”)不吝赞词,但读完其书,却感到他对这段历史颇有错判与误读。
一
对于太平天国运动,学界往往纠结于“叛乱”与“革命”的定性。史家立场决定史实表述:誉之者颂其为民族革命(例如萧一山),阶级革命(例如罗尔纲);钱穆《国史大纲》称之“洪杨之乱”,《剑桥中国晚清史》(下称《晚清史》)称之为“太平军叛乱”。与其急于正名,不如首先征实,即确定这场运动最深层的动因与主要的参与者。
鸦片战争后,清帝国被动纳入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这种在坚船利炮威逼下的被迫开放,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不妨说,正是鸦片战争,为太平天国运动种下了外部的因。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不久,马克思在《中国革命与欧洲革命》中指出,“鸦片贸易所引起的金银外流,外国竞争对本国生产的破坏,国家行政机关的腐化,这一切就造成了两个后果:旧税捐更重更难负担,此外又加上了新税捐。”对业已席卷中国南部的巨大风暴,马克思在揭示其“国家行政机关的腐化”的内因时,也深刻指明了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根本性破坏。
然而,正如唐德刚所说,在中国历史里,“外患”往往都是偶发的,而“内乱”则多是历史的“必然”,晚清历史蹒跚走到太平天国时,已进入“玉石俱焚的周期性内乱”(当然,前述外因不仅缩短了这轮周期性,也加剧了内乱的惨烈度)。
整个社会的严重不公,官僚政治的全面衰败,官员道德的普遍沦丧,虽是历次王朝危机的共性,在鸦片战争前后十年间却于此为烈。早在洪秀全闹事的12年前,素称富庶的东南地区,经贪官污吏层层加码,原先规定缴入国库的三升税米竟激增到一斗,愤激的农民无以卒岁,只得杀了耕牛另找出路。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吟道:“国赋三升民一斗,屠牛那不胜栽禾!”
由于鸦片战争,一方面,传统的农村经济遭受深度的摧残,另一方面,为偿还赔款,头会箕敛变本加厉,贪污腐败与时俱进。及至1850年,连曾国藩都承认:“吏役四出,昼夜追比,鞭扑满堂,血肉狼藉”。也难怪起事民众在文告中抗议:“天下贪官,甚于强盗;衙门酷吏,无异虎狼”;“官以贿得,刑以钱免,富儿当权,豪杰绝望”。据官方报告,金田起义前,杀官绅、占城池的群体性事件已遍及广西七府一州。道光状元龙启瑞描述当时局势道:“如满身疮毒,脓血所至,随即溃烂。”
以农民为主体的中国老百姓是世界上最能隐忍,也最好说话的,不到走投无路,决不会铤而走险的。在农民战争史成为史学研究“五朵金花”之一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有一种见到“盗匪”滋事就捧为农民起义的偏差。但也决不应该由此走向另一极端,把那些逼上梁山的下层民众都说成是天生的流氓暴民,而对他们遭受的不平、苦难与发动的抗争与革命,全然泯灭了起码的史家良知,缺乏应有的“理解的同情”。
在历史研究中,固然不能把阶级分析方法奉为万应灵药,但在面对群体性事件时,完全无视参与主体的阶级构成,肯定是非历史主义的谬种。那么,金田起义与整个太平天国运动的主体参与者究竟是哪些社会阶层呢?
且不说金田首义的八大领袖中半数是下层知识分子(洪秀全、冯云山、韦昌辉与石达开),对这些始作俑者,近年学界颇有指责他们动机不端的说法。然而,像陈玉成与李秀成这样起自部伍的将领,也都出身最贫苦的农民阶层。李秀成自述“在家孤寒无食”,“度日不能,度月更难”,才投身太平天国的。史景迁说:
最早参加拜上帝会的人在银坑或在零星分部的煤矿里劳作,有木匠、铁匠、磨坊工人、居无定所的剃头匠和算命先生,兜售药品、盐巴、鸦片或豆腐的商贩、船民、柴夫、烧炭工人、牧人、挑夫,还有那些逐活而生的零工。(《太平天国》112页)
这一说法,既有史家简又文的实证研究为支撑,也有李秀成的口述史料做印证:“从者俱是农夫之家,寒苦之家。”
太平军由桂入湘,声威大震,关键在于贫农、矿工、船夫、会党等苦难民众赴义如云,据《李秀成自述》,他们“实因食而随”。太平军的号召力之所以剧增,固然有《奉天讨胡檄》以“务期肃清胡氛,同享太平之乐”鼓动满汉冲突的因素,但当时满汉对立未臻于白热化,其排满强度远不及辛亥革命前夜来得激烈,故不宜纯粹界定为反满性质的民族革命。
太平天国运动最深层的社会原因,“在于民众对富豪权贵普遍抱有敌意”(《晚清史》302页),阶级的不平等已经突破社会所能容忍的张力。不胫而走的底层民谣也许最能表达广大民众的愤怒呐喊:
百万身家欠我钱,不穷不富任耕田。
无食无穿跟我去,穷饿老天保尔安。
社会结构的顶端是“百万身家”的少数富豪权贵,却仍贪得无厌,对穷人欠钱不还;而作为中间阶层的“不穷不富”的自耕农不再构成社会的主体;整个社会的绝大多数都已沉沦到“无食无穿”的“穷饿”境地,只能祈求老天的保佑。社会不公已逾极限,作为对这种不公的自发反应,马克思在《中国革命与欧洲革命》里说,“连绵不断的起义已延续了10年之久”。而腐朽的清政府除动用国家机器镇压外,已别无让社会切实回归稳定的良方妙招,对导致革命的社会危机已无计化解。正是在这种情势下,有人登高一呼,鼓吹“太平一统光世界”(洪秀全诗句)的天国理想,号召“无食无穿跟我去”,对穷饿乞天的广大民众,自有极大的吸引力,而洪秀全趁势而起充当了这样的角色。